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朝鲜本是明朝属国,且忠心耿耿,为何后来会叛明降清

朝鲜本是明朝属国,且忠心耿耿,为何后来会叛明降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4/2/10 7:52:12

从这时候起,朝鲜就成为明朝的属国,凡是在隆重的场合,朝鲜都会冠上全称“有明朝鲜国”。之后,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而朝鲜对明朝也是忠心耿耿。

万历年间,日本出兵攻打朝鲜,明朝便出兵增援,最后成功击退日军,使得朝鲜对明朝更为臣服。万历四十七年,明朝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打响,这次朝鲜也毫不犹豫,就出兵援助明朝,可惜这场仗明朝还是败了。

努尔哈赤为了灭明大业,便想拉拢朝鲜,于是写信给朝鲜国王。当时的朝鲜国王是李倧,在他眼里,明朝依然是自己的宗主国,而后金只不过是作乱的“胡人”罢了,所以只是回信敷衍了一番。

既然明朝与朝鲜的关系如此亲密,且朝鲜对明朝忠心耿耿,那为何后来朝鲜会叛明降清呢?这就和皇太极有关了。

第一次讨伐朝鲜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没有继续采取拉拢的策略,而是决定直接讨伐朝鲜,除去后顾之忧。于是,他就派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硕托等人率兵去讨伐朝鲜。

后金出兵神速,阿敏带领军队轻松打到中和,并且在这里驻扎起来。朝鲜国王李倧知道后,虽然很惊讶,却并未表现出惊恐之情。他甚至写信去质问后金,为什么要无故兴兵,进入朝鲜境内,并且杀害无辜朝鲜百姓。

阿敏收到信后,也丝毫没有客气,直接指出李倧“七大罪状”。并且称如果朝鲜想议和,就赶快派使臣来谈,如若不然,下午他就会继续带兵进攻。

李倧心中自然向着明朝,所以不可能降服于后金。但此时朝鲜处于劣势,无奈之下他只好回信,称一定要议和,可朝鲜不能就此与明朝断交。还说朝鲜归附明朝,与和后金交好并不冲突。李倧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只希望明朝能赶快派兵来救援。

可是他没有想到,后金早就做好准备,防止明朝派兵来救援。最后袁崇焕率兵前来,结果在后金的阻击下,并未能够救援朝鲜。李倧眼看救援无望,只好派人去给阿敏赔不是。阿敏趁此机会,逼迫李倧接受了许多不平等的议和条件。

第二次讨伐朝鲜

公元1629年,皇太极设计让崇祯杀了袁崇焕,之后他打算进攻皮岛,便写信给李倧,希望朝鲜能出兵相助。结果李倧很霸气地反问使臣:“明国犹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国,可乎?”

皇太极见李倧如此尊重明朝,不由得怒火中烧。后来他与明朝交战时缺粮,便打算向朝鲜买粮食,结果李倧一口就回绝了,这就在皇太极心中烧了第二把火。

公元1635年,皇太极打败蒙古林丹汗,满人和蒙古人都请皇太极登基为帝。可皇太极说:“朝鲜兄弟之国,宜与共议。”其实这是皇太极故意试探朝鲜,如果这时候朝鲜支持他登基,那么往事既往不咎,如果反对,后果可想而知。

当消息传到朝鲜时,朝鲜群臣极为愤慨,都说只知有大明天子,如果尊皇太极为帝,那还有什么颜面立足于天下。而国王李倧知道后金实力,所以对此事犹豫不决。

朝鲜同不同意并无关系,皇太极仍然如期举行了登基大典。当时朝鲜派使臣李廊等人前来祝贺,然而李廊却不愿给皇太极行君臣之礼。这些皇太极都没有计较,只是写了一封信,让他带回去交给李倧。

谁知这个李廊不仅没带走这封信,还直接回了一封信给皇太极,便带着众人回了朝鲜。皇太极打开一看,发现李廊在信中将他痛骂了一顿。这下皇太极心中第三把火烧了起来,正所谓事不过三,他随即就决定亲征朝鲜。

这一次皇太极不仅亲自出马,还带着代善、多尔衮、多铎豪格等这样的“豪华阵容”一起去。结果可想而知,清军势如破竹,很快就直逼朝鲜王城,李倧只得逃到南汉山城等待救援。

其实李倧一早就上疏明朝请求支援,可是他并不知道,此时的明朝,连自身都难保了,哪里还有能力去救他。这时皇太极又写信给李倧,让他马上投降,不然就要攻破朝鲜王城。

之后,皇太极一口气提出11项条款,但别说11项了,就算是110项,李倧也只能答应。李倧回信给皇太极,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条款,并称:“自崇德二年正月三十日以前为明朝之臣子,正月三十日以后则为大清之臣子。”

皇太极很是高兴,随即命李倧赶紧出来接驾。于是李倧从南汉山城出来,到清军大营正式向皇太极投降。就这样,清朝和朝鲜正式确立了君臣关系,朝鲜再也不是明朝的属国了。

解决了朝鲜问题,皇太极再无后顾之忧,直接集中所有兵力对付明朝。崇祯皇帝顾着应对清兵,却忽略了对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的防范。就在鹬蚌相争之际,李自成渔翁得利,率先攻陷北京城。

(参考文献《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康耻究竟有多“耻”?皇后行“牵羊礼”后,羞愤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耻发生在公元1126年,当时金军攻破了南京,俘虏了宋徽宗以及宋钦宗,并且大量的赵氏皇族都被挟持北上,京城中的所有财物都被洗劫一空!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宋徽宗。熟知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通过起义谋反,才夺得一片天下。在赵匡胤登基之后,自然会对武官严加看管,于是便产生了历史上著名

  • 话说北宋时期,有一个超级吝啬的张员外,一毛不拔,人送外号“禁魂张”。“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天,一个乞丐从“禁魂张”的当铺门口经过,希望他可以施舍点钱。后来,“禁魂张”将乞丐赶跑,而且还将乞丐在别处要的钱给倒了出来。这被一个小老头看见了,就给了乞丐二两银子,让乞丐当本钱去干些营生。这个小老头就是江湖上喜欢劫富济贫的神偷,江湖人称“宋四公”。到了晚上,宋四公去夜市上买了两只“酸馅儿”,拌

  • 西汉开国“十八功侯”都是谁,他们因何封侯,最终结局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酂侯萧何。萧何乃沛县丰邑人,早年曾任沛县主吏掾,与刘邦为同乡旧识,秦末时随刘邦于沛县起义。从起义之初开始,萧何便始终负责坐镇后方,为前线大军筹备粮草补给。刘邦入关灭秦后,他接受了秦丞相和御史府所藏的所有律令图书,从刘邦还定三秦开始,萧何便始终坐镇关中,帮助刘邦稳固关中统治,并不断向前线输送士卒粮

  • 朱元璋这个看似明智的决定,坑了孙子朱允炆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聪明的朱元璋万万没想到,正是他的一个决定,坑死了孙子朱允炆,成就了无赖儿子朱棣。大家都看过一部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里边朱元璋钦定的皇位继承人正是孙子朱允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越过儿子,立孙子为继承人呢?原来朱元璋的长子叫朱标,朱元璋最早立他为太子,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然而天公不作美,朱标没

  • 诸葛亮选兵点将,全靠这7招,用人交友不可不藏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人心难测”,也许识别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诸葛亮也说过: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然而也不是没有办法,《将苑》卷一“知人性”一章,为我们揭示了诸葛亮识人的7大绝招;诸葛亮选兵点将,全靠这7招,用人交友不可不藏啊。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询问他,关于大是大非的事情或问题,是什么样的一个看法

  • 关羽原是卖枣的,为何投靠刘备就懂打仗?3原因揭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桃园三结义之前,关羽原本是卖枣子的,也有一说是卖绿豆,但加入刘备阵营后,一介平民却突然懂得打仗杀敌,更成为威震四方的蜀汉大将,背后跟3大因素有关。首先是关羽天赋异禀,拥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和惊人体能,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描绘为“身长九尺,面如冠玉,鬓如反簪,眉如羽扇,目若朗星,器宇轩昂,威仪非凡,

  • 朱元璋为什么偏爱太子朱标,朱标的死到底与谁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特别是像朱元璋这样儿子一大群的,嫡长子朱标又特别优秀,所以他根本就不用为了国本而发愁。但是,就是这位太过优秀的嫡长子,引发的却是难以预料的皇位之争。朱标闪闪发亮的光环,掩盖了朱元璋其他儿子的光芒,这其中,就有朱棣。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后来的明成祖,永乐大帝。相比起他的大哥朱标,朱棣无论是出生时间还

  • 三国时期活最久的人是什么谁?司马懿还是司马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公元179年-251年)是魏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曾为魏国的丞相和大将军。司马懿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上取得了很多的胜利,包括诸如夷陵之战和五丈原之战等著名战役。在他晚年时,他还设计夺取了魏国的政权,成为了曹魏的实际掌权者。司马懿的逝世年龄为72岁。司马孚(公元 180年-272年)是司马

  • 终结了明朝的闯王李自成,身经百战,却被一个农民一锄头砍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脱离了大部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与当地的武装乡民遭遇,而被当地人误认为是土匪武装近而遭到袭击,由于明朝末年内地饱受战乱。同样被各类武装所光顾的九宫山地区也是草木皆兵,有地主存在的村落成立地主武装。即便没有地主的村落也会组建乡勇自行守卫自己的领地,当地人又恰好撞见了李自成这些身有武装的外地人,近而

  • 关羽真正畏惧的五大名将:2人拿捏孙权,3人左右曹操,实力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最怕的五个大将,关羽曹操谁最厉害,曹操关羽武力排名

    那么关羽有没有狂傲的资本,为何如此狂妄呢?一、关羽到底有何本事?关羽,生在乱世之中。起初关二爷也只是一个流浪者,在《三国志/关羽传》之中,有明确的记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从史料来看,关羽前半生其实也郁闷而不得志,所幸的是关羽最后来到了涿郡,并且还在大街之上遇到了刘备。最后,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