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孙权派上万人前往台湾抓壮丁,却因传染病死了9000人

三国时期,孙权派上万人前往台湾抓壮丁,却因传染病死了9000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44 更新时间:2024/2/18 12:15:21

三国时代吴国的政治体制比较特别,是各文武百官都畜养很多家奴或私兵,孙权虽然当了皇帝,但是比较像是盟主的味道,因为他们孙家家兵最多,所以各豪门都会派人去蛮荒地区,抓人回来为奴为婢或是家兵,像是当时的广州,福建山地,或是广西,都是他们抓人的目标区。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人出海找夷洲(夷洲是台湾的古称),主要也是要抓落后民族的百姓为奴,如同当时的广州、福建山地一样,可见台湾至少在三国时代起,就属于中国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孙权派人出海去台湾,在史书上有这三段记载: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

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 ,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也就是说,那一年的春天,魏国在合肥建造新城。朝廷命令设立都讲祭酒,来教导学生们。另外,(孙权)派遣将军卫温和诸葛直带领一万名士兵,横渡大海前往寻找夷洲和亶洲。

亶洲位于海中,据传说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入海寻找蓬莱神山和仙药,但只有亶洲没有返回。据传此地有几万家人居住,上面的人们有时会到会稽来贸易布匹,也有会稽东县的人被风吹流落至亶洲。那里离得很远,无法到达,只有几千人得以返回夷洲。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春,吴主使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欲俘其民以益众。陆逊全琮皆谏,以为:“桓王创基,兵不一旅。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不当远涉不毛,万里袭人,风波难测。又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损,欲利反害。且其民犹禽兽,得之不足济事,无之不足亏众。”吴主不听。

▲吴大帝孙权像(图/翻摄自网络)

也就是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一万士兵,浮海前往夷洲和亶洲,意图俘虏当地居民来增加自己的实力。

陆逊和全琮都劝谏说:“桓王创业的时候,兵力不过一支部队。如今江东的军队已经很强大了,不必要冒着远涉万里、随时有风浪和未知危险的风险去攻打别人。而且民众不适应新的水土环境,很容易患病,我们去攻打别人只会让自己更加疲惫,而不会对我们有益。此外,这些地方的居民也只是些像野兽一样的人,即使俘虏回来也不足以为我所用。”但是,吴主孙权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

另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二》记载:

卫温、诸葛直军行经岁,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亶洲绝远,卒不可得至,得夷洲数千人还。温、直坐无功,诛。

▲吴国军队前往中国台湾地区路线图(图/翻摄自网络)

也就是说卫温、诸葛直率军行军一年有余,士卒死亡的病故者达到了八九成,而亶洲绝远无法到达。只得前往台湾,带回数千人。卫温、诸葛直奉命远征却无功而返,最终被诛杀。最后一段“死者什八九”就是说,卫温、诸葛直去了一年,结果带去的一万人死了八九千,都是疫疾死的,只抓了几千个当地人回来,做了个没有功劳的赔本生意,最后两个将军都被孙权杀了!

这个历史事件表明,即便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经有意识地探索和开发了中国台湾周边的海域。这也反映出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很早便已存在,而且并不仅仅局限于地理上的联系。

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虽然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形势与现在不同,但是我们对台湾地区的认知和掌控是持续存在的。这也说明了,中国台湾地区不仅仅是我国的一个岛屿,更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王扫六合,何其壮观伟大,是历史的英雄却也是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出生在一个非常不平凡的地方,它是一个舞姬的儿子,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变得自怨自艾,而是在争议颇多的这个环境之中,奋发有为,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有志气。而且他天生就是做帝王的材料,他带着与生俱来的骄傲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抹平了童年时期的那种困顿与不甘,让自己变得无比辉煌。他曾经有着要

  • 诸葛亮的陵墓为什么无人敢盗?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诸葛亮的坟墓口有一个石碑,上面写了一行字,经过分析,上面大致写着:我诸葛亮这一生东征西站,生来贫寒,死后也没有贵重的物品陪葬,不要花太多的心思了!从这里看来诸葛亮已经预料到了这点!根据《三国志》记载,在他病逝之前,曾遗命说:“死后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这句话的意思

  • 诸葛亮为何不派魏延镇守街亭,而要用纸上谈兵的马谡?原因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马谡在十里送军途中,受诸葛亮所托为他制定计划。马谡根据南中和此时蜀国的形势,让诸葛亮采用心理战的打法,劝南中的叛臣回归。诸葛亮采用了马谡的建议,用很短的时间就让南中统一,民心回归了蜀国。而且,因为诸葛亮的威慑力,南中不敢再造反。马谡这一妙计,将南中收拾的服服贴贴,给诸葛亮省掉了很多麻烦。马谡这个计策

  • 秦一统六国,秘密就在秦兵马俑坑的武器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兵马桶被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作为秦始皇陵的护卫部队,兵马俑坑的陶兵马俑震惊了世人的眼球!这7000多件陶兵马俑,形态各异,如真人大小,向世人展现了当初赳赳老秦的金戈铁马之势 [var1] 然而,我们却很奇怪的发现,在出土的7000多件兵马俑中,都是赤手空拳,手中都没有武

  • 刘邦庙号为太祖,称其为高祖是史书习惯使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庙号从商周时期开始,对于某一宗族的第一位祖先,都会有一个特定的称号。在西周,根据《仪礼·丧服》记录,将第一位祖先称为“始祖”。在周代,“太(大)祖”与“始祖”同义,《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是指三昭、三穆与大祖庙。庙号,也就是皇帝驾崩后,建立一个庙来祭祀他,祭祀祖宗嘛,这样容易记忆。刘邦在刘

  • 刘秀因尚未统一便允许南匈奴内迁,而五胡内迁则经历很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分裂后南匈奴南下归附,光武帝刘秀将南匈奴迁于河套匈奴自冒顿单于时期崛起,便成为了两汉北部的重要威胁,汉高祖刘邦北伐失败后对其采取和亲政策,历经汉高祖刘邦、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四代积累,这才于汉武帝时期拉开了汉匈百年战争的序幕。汉武帝时期,西汉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先后收复河南地区和河西

  • 刘屈氂和李广利欲联手拥立刘髆,平定巫蛊之祸后妻子也搞巫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射偶人是用木、土或纸做成仇家偶像,暗藏于某处,每日诅咒之,或用箭射之,用针刺之,认为如此可使仇人得病身亡。在汉代,法律规定对诅咒者处以死刑,在唐朝也有类似的法律规定。这种巫术一直流行,直到近代仍有巫蛊之术的存在。“巫蛊之祸”前的政局巫蛊之祸开始之前,宰相公孙贺和儿子因为巫蛊诅咒汉武帝的事情被人告发下

  • 刘濞在七国之乱时战略思维保守,被汉军切断粮道故迅速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七国之乱的领军人物是吴王刘濞。在众诸侯中,吴国最为富饶,拥有三郡五十三城。刘濞利用政策漏洞,开矿山私自铸钱,又煮海水生产盐,故而吴国富倾天下。当汉景帝下诏削去吴国三个郡中的豫章、会稽两郡,刘濞勃然大怒,遂联合楚、赵、胶西、菑川、胶东、济南六国叛反。吴王刘濞下达命令,吴国境内从十四岁到六十二岁之间的男

  • 赵国妖后倡后,阅人无数秽乱后宫,最终落得祸灭全族无一活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姬)所不同的是结果,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寿终正寝,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而赵王迁的母亲倡后,却被赵国大夫灭了全族,竟没留下一个活口。两位太后都是秽乱后宫,为何结局天壤之别呢?电视剧《大秦赋》基本按史实还原了赵姬和倡后的一生,赵姬和倡后都是赵国邯郸人,倡后的出身比赵姬更低微,赵姬好歹嫁了商人

  • 刘备的实力不足加之张飞丢失下邳导致被吕布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举个例子说,刘备救援徐州,事后,被刘陶谦安置在小沛。小沛是哪里?小沛就是沛县,刘邦当亭长的地方。两汉时期,无论东汉还是西汉,沛县都隶属于沛国(郡)。而沛国(郡)隶属于豫州。由豫州刺史(牧)管理(因为沛县与沛国同名,所以沛县被当时人俗称为小沛,意在与行政级别更高的沛国做区分)。既然小沛是豫州刺史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