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子为岳飞平反,儿子却为秦桧喊冤,死后和秦桧一样谥号“忠献”

老子为岳飞平反,儿子却为秦桧喊冤,死后和秦桧一样谥号“忠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65 更新时间:2024/2/6 7:49:19

岳飞像

而宋高宗的重孙子宋宁宗却不这样认为,他似乎对秦桧非常厌恶,所以他即位之后,就追夺了秦桧的王爵称号,并改其谥号为"谬丑"。按字义解释一下,那就是一个十分荒谬的小丑。

然而过了不久,宋宁宗的丞相 史弥远 却又恢复了秦桧原来的王爵,谥号仍为"忠献"。

这样改过来又改回去,一来二去,表明的则是南宋统治者和当权者们对于秦桧的不同态度。

那么,史弥远是何等人物呢?他为什么要替秦桧"翻案"?原来……,呵呵。

史弥远个人档案:

姓名:史弥远,字同叔;别称:史相、史卫王、史忠献;

出生日期:公元1164年2月23日;

性别:男;民族:汉。

出生地: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工作单位:南宋政府。

职务:宋宁宗、 宋理宗 两朝丞相,兼枢密使。

封爵:会稽郡王。

死亡时间:1233年11月27日

死后封号和谥号:追封卫王,谥号忠献(谥号与秦桧同)。

家庭背景及个人简历:官宦之家,标准的官二代。

父亲:史浩,历仕三朝,宋孝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即右丞相,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最早提议为岳飞平反。淳熙十年(1183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即位后,进太师。1194年去世,享年八十九,追封会稽郡王。宋宁宗时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1221年),其三子史弥远当权,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母亲:周氏,出身于浙江绍兴渔家。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史弥远为宋理宗时进士。

开禧三年(1207年),杀韩侂(tuō)胄,与金人请和。

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升任右丞相,此后掌权宋宁宗朝17年。

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宋宁宗驾崩,史弥远矫诏拥立贵诚,改名昀,是为宋理宗,封赵竑为济王,出居湖州。

宝庆元年(1225年)正月,派人逼宋宁宗皇子赵竑自缢,诡称病死。自此又独相宋理宗朝九年。

史弥远在两朝擅权共26年,其专权时间比秦桧还长,一直得到宋宁宗﹑宋理宗的宠信,其亲信七人,被时人称为"四木三凶"。

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病死,享年六十九岁。追封卫王,谥忠献。

此份档案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史弥远的谥号和秦桧的谥号相同,都为"忠献"。有点意思吧?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但作为官二代的史弥远,他的仕途却一路漫长。

史弥远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由于没有功名,所以先做了一个八品的补承事郎,两年后转宣义郎,其实和补承侍郎一样,虽然只一个闲散的官职,但毕竟也有俸禄可拿。

其实史弥远真正步入仕途是在他于1187年,即淳熙十四年举进士之后。通过铨试,他从正九品太社令做起,一年后迁太常寺主簿。

他的父亲史浩死后,史弥远出任八品小官大理司直,不久改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在以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史弥远虽然不断变换官位,却一直都是些七八品的小官,直到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初,才升至六品的司封郎中。

但从此之后,史弥远却一路攀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不但已封为男爵,而且已升为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的三品大员。权位的迅速升迁,助长了他的政治野心,但他却是一个十足的投降派的主要代表。

而在此后不久,宋宁宗听信 韩侂胄 的谗言,罢免了丞相赵汝愚,并将他流放到永州, 赵汝愚 来到衡州的时候突然故去。韩侂胄被加任为太傅,封为平原郡王。

韩侂胄为建立盖世功名,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坚持伐金,收复失地。宋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向全国各地颁布了讨伐金国的诏令,任命程松为四川宣抚使,任命吴曦为副使。吴曦素来得到韩侂胄的支持和重用,但他一直有反叛朝廷的打算,在得以回到四川后,又拥有了兵权,便决意反叛,暗中将阶、成、和、凤四州献给金国,以便要求金国把他封为蜀王。

后来韩侂胄伐金失败,而吴曦也真的叛变降金,金国将他立为蜀王。消息传来,宋朝君臣对战胜金军、收复中原已失去信心,韩侂胄的威望也因而严重受挫。韩侂胄于六月遣使议和,金国提出以韩侂胄首级作为议和的前提,这理所当然遭到韩侂胄的拒绝。

当韩侂胄支持重用的宋军西线主帅吴曦叛变降金的消息,于开禧三年(1207年)二月传到南宋首都临安时,史弥远的政治野心立即迅速膨胀,"乃建去凶之策,其议甚秘,人无知者",决心设法杀死韩侂胄,取而代之。

韩侂胄

当初,宋宁宗的皇后是韩侂胄的侄孙女韩皇后,韩皇后去世,中宫之位空缺。杨贵妃和曹美人当时都很受皇帝宠爱,然而因为杨贵妃擅于权术,将军韩侘胄对宋宁宗进言,说女人才学高、知古今、性机警不是好事,建议立性格柔顺的曹美人为后。但宋宁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立杨氏为后。因此杨皇后对韩侂胄深怀仇怨,在政治上则和其兄杨次山以及史弥远一起,反对韩侂胄。

自战事兴起以来,公私的财力消耗殆尽。然而,韩侂胄因人们打算惩治伐金主谋以安定国家,便又执意出兵伐金,朝廷内外的人们为之忧愁恐惧。但是,人们都畏惧韩侂胄,无人敢于发言。史弥远入朝回答宋宁宗的问话,趁机陈述宋朝面临着危险促迫的形势,请求杀掉韩侂胄,以期安定国家。皇后杨氏平素便怨恨韩侂胄,这时也让皇子荣王赵询上疏,说韩侂胄再战端,将要危及国家,杨皇后从旁极力赞成,宋宁宗便同意了他们的说法。

第二天,韩侂胄前来上朝,史弥远命令殿前司夏震率领三百士兵,把韩侂胄拥簇到玉津园,将他杀掉,由官府没收了他的家产,并且诛杀了他的同党苏师旦。宋朝廷将韩侂胄和苏师旦的头颅交给金国,以此请求讲和,还任命史弥远为丞相。至此,史弥远已经是大权在握。

史弥远实际掌权之后,马上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和“忠献”谥号,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九月签订宋金和议,史称“嘉定和议”。

而他的父亲史浩,则是在宋孝宗时积极倡导为岳飞平反冤狱之人,当时也是任丞相一职。

宋宁宗有八个子女,都在小时候死去,因而没有子嗣、于是将沂王过继给自己的儿子赵贵和立为皇子,给他改名为赵竑。沂王赵柄是宋孝宗的孙子,他也没有儿子,赵竑其实是赵德芳的九世孙,宗室赵希瞿的儿子。宋宁宗将赵竑立为后嗣,沂王又没有儿子了,宋宁宗便命令挑选十五岁以上的宋太祖的后人,召到宫中教育,就如同宋高宗挑选普安王的先例一样。

由于宋宁宗没有封立太子,史弥远打算借着为沂王物色后人的名义,暗中选择有可能被立的宗室后人,作为皇子的人选。适逢门下教书先生余天锡请假回乡,史弥远暗中告诉他说:"现在,沂王没有后人,如果宗室之子中有贤明仁厚的人物,万望把他的名字告诉给我。"

余天锡乘船前往浙江,船行抵庆元府西门的时候,他到全保长家中避雨。全保长知道余天锡是丞相门下的教书先生,便杀鸡做饭,盛情招待,对他甚为恭敬。一会儿,有两个少年出来站着侍奉客人,全保长说:"这是我的外孙赵与莒和赵与芮,都是太祖长子赵德昭九世孙赵希垆的儿子。"于是余天锡想起史弥远的嘱托,便返回临安,告诉了史弥远,史弥远便召见了赵与莒和赵与芮二人。

史弥远善于看相,认为他们的天资非常奇特,便将赵与莒留下,为他改名为赵贵诚,把他立为沂王的后嗣,委任他为秉义郎。这时赵与莒已经十七岁了,端庄持重,沉默寡言,品行修洁,上进好学,见到他的人,都为之肃然起敬,史弥远愈发另眼相看。史弥远让学录郑清之教他读书,他的学问日益长进。

当时,史弥远当权的日子长了,权势炙手可热,皇子赵竑心中愤愤不平,曾经在案头写道;"应当判处史弥远发配八千里。"还曾经把史弥远称呼为"新恩",这是说史弥远将来不是发配新州,就是发配恩州。史弥远闻讯非常恐惧。宋宁宗得了重病,史弥远诈称有诏将沂王的过继儿子赵贵诚立为皇子,改名为赵昀。

宋宁宗

宋宁宗在位三十年驾崩。史弥远打发皇后的哥哥的儿子杨谷石把新君废立的事情禀告给杨皇后,杨皇后没有同意。杨谷石等人在一夜之间往返了七次,流着眼泪跪下来说:"朝廷内外以至将士百姓都已经从心里归附于他,如果不将他立为嗣君,就一定会产生祸患和变故,杨氏一家就难以存活了。"

杨皇后沉默了许久,才说:"这个人现在在哪里?"史弥远当即在宫中快速传令宣旨召见赵昀,并命令此人说:"现在要宣旨召见的,是沂惠宁王府中的皇子,并不是万岁巷中的皇子,如果领错了人,就将你们全部处斩。"

赵昀进宫去见杨皇后,杨皇后抚摩着他的脊背说:"你现在就是我的儿子了。"

史弥远把赵昀带到宋宁宗的灵枢前面,待到举行哀悼的礼仪结束以后,才去叫赵竑前来。史弥远也把赵竑带到宋宁来的灵柩前面,待到举行哀悼的礼仪结束以后,便将他领出帷幔,派殿帅夏震看守着他。于是,史弥远召集百官站好朝班,来听宋宁宗的遗诏,夏震便将赵竑领到他原来的班位,赵竑惊讶地说:"照今天的事情来说,我怎么应该仍然站在这儿的朝班中呢?"夏震哄骗他说:"遗诏宣布以前,你应当站在这里,遗诏宣布以后,你就可以即位了。"赵竑以为言之有理。

不久,赵竑远远望见烛光照耀着的大殿上,已经有人坐在皇帝的座位上,赵昀已经即位了。赵竑不肯下拜,夏震便揪住他的背部,使他下拜。于是,赵昀声称遗诏将赵竑封为济阳郡王,不久又将他封为济王,让他离开京城,住在湖州。

赵昀即位,这就是宋理宗。宋理宗幼年在家中生活的时候,成群的孩子在一起游戏,宋理宗往往登到高处,独自坐下,去当大王,命令这群孩子下拜,成群的孩子们都把他叫做赵大王。至此,他果然即位。宋理宗追封亲生父亲宗室赵希垆为荣主,追封赵希垆的妻子全氏为国夫人,让他们的儿子赵与芮承袭封爵,侍奉先人的祭祀。

史弥远打算在大家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声望,征召任用了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湖州人潘任起兵,图谋拥立济王赵竑,他们的党羽只不过是太湖的渔民,为数仅有几十人而已。济王赵竑知道事情难以成功,便率领军队讨伐并平定了他们,史弥远却因此将济王赵竑杀死在谢川。

魏了翁、真德秀相继直言济王赵竑冤枉,史弥远将他们视为心病,便让梁成大担任监察御史,把他们全都弹劾离位。梁成大与莫泽、李之孝一起充当史弥远的鹰犬,对于凡是违背史弥远心意的人,这三个人肯定相继出面抨击排挤他们,当时的人们把这三个人视为"三凶"。

宋理宗绍定六年,即公元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重,才将他的党羽郑清之升为右丞相,结束了他独相二十六年的历史。数日后,史弥远去世,追封卫王,谥忠献。

史弥远独自担任丞相历时二十六年,他的权势超过了朝廷内外所有的人。他最初打算一反韩侂胄的所作所为,所以收罗贤才,召用声望素著之人,安排在朝廷之中。及至济王冤死,人们议论纷纷,史弥远便专门任用诌媚卑鄙的小人担当御史台与谏院的职务,一时间朝中君子几乎被贬逐一空。

宋理宗感激史弥远对自己的拥立,对他惟言是从,所以史弥远终生受到恩宠。至此,史弥远故去,宋理宗开始亲自处理政务,励精图治。郑清之也慷慨激昂,以安定天下为自己的责任。

史弥远获得了与秦桧一样的谥号“忠献”,有人说这完全是巧合。

也有人说,这是南宋那些讨论谥号的礼官们,认为史弥远的所作所为其实和前朝的秦桧一样,甚至比秦桧更甚,给他和秦桧同样的谥号,也是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吧。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晚年都犯过哪些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时候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属于是真真正正的国际大都市。据统计当时唐朝都城长安的常驻居民,就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万人。还有各国留学生三万余人,另外加上各国商人使者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没有之一。唐太宗的大名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还因此被称为“

  • 鉴宝专家误判,“王刚错砸”2亿明代瓷器遭索赔,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顾名思义就是鉴定明朝永乐年间,以及宣化年间的瓷器以及古画,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作为主持人的王刚还特意对观众进行了简单的科普。而提及王刚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并没有反应过来他是谁?毕竟这个名字有点大众化。但是要是提起“和珅”这个名字,大家的脑海中立刻就出现一个人,没错那个人其实就是王刚。王刚在王

  • 唐代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府兵制为何会被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是:是农民,也是士兵,该种地种地,该打仗打仗。虽然是人人为兵的时代,但是在唐初到唐中期的府兵制中,想要成为府兵制的一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也就是说兵者大多数为“非富即贵”的人,而并非是普普通通的种地百姓,而府兵的构成主要便是三卫和卫士。李密有一句话形容的很贴切:“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

  • 赵构在岳飞灵位前说过:“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赵构想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岳飞死后赵构后悔吗,赵构简历,赵构说非卿不忠非朕不明的视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岳飞是武将呀,而且岳飞带领的岳家军声名赫赫,赵构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对他们也是有所忌惮的。在加上赵构要杀岳飞的时候,正好南宋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两国基本上没有战事了,以后也是和平相处居多。可以说这时候在要武将,就没有什么必要了。那么为什么赵构这么怕武将,这么怕岳飞呢?因为赵

  •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跪而吮上乳”,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看到李世民后他只说了一句话:“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投杼之惑讲述的是先秦时期思想家曾参的一个故事:一个叫曾参的人杀了人,然后就有人跑到他家,告诉曾参的母亲,一个两个的说,曾参的母亲并没有在意,继续织着她的布,但慢慢的说的人多了,她就真的以为自己的儿子杀了人,连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

  • 儿子真的那么不堪吗?武则天为何看重两个侄子,欲立二人为太子,狄仁杰一语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说说武则天的权利欲望:武则天追逐权利几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她从14岁进宫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虽以色侍君,但并没有特别受宠。是一件小事引起了李世民的兴趣。太宗有匹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

  • 纯属意外的靖康之变:城坚炮利的汴梁城,如何被六甲神兵断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不能像之前一样击退金兵,至少能够跟金军在城内外僵持下去,只要能够僵持下去就有获胜的可能。然而出乎所有军民人等的预料,这次汴梁城被包围才一个多月,就被金人给轻而易举地攻破了。准确的说是十多个金兵就攻破了开封的外城,彻底拉开了靖康之耻的序幕。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老神棍——号称能用“六甲神兵”击退

  • 秦桧站起来了,下一个跪的难道是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是古代著名的奸臣,是害死岳飞的主谋之一,几百年来,我们也一直把秦桧当做反面形象来教育子女。可是近段时间,秦桧故乡的一家博物馆,竟然把秦桧给“扶”起来了,甚至还美其名曰,“跪了492年了,该坐下歇一会了。” 已经跪了有近五百年的秦桧夫妇竟然真的坐下了,这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秦桧的后人们表示,岳飞之

  • 秦桧决定赶尽杀绝,一人救下岳飞之子,被永载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秦桧下达追杀岳飞家眷的同时,有一人先到一步救下了岳飞的三子岳霖。为何此人能最早找到岳霖呢?其实奉命缉拿岳飞家眷的就是他。 这个人名叫贡祖文,早年间他就与岳飞相识,两人心系天下,都是德才兼备的人物,也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他知道岳飞是被冤枉惨死,也痛恨权臣秦桧。当他见到岳霖之前,就决定为友谊

  • 秦桧为何是宋朝第一冤大头?岳飞留下一封神秘遗书,皇帝见了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社稷江山总也逃不过君王的权谋制衡之道。 人人都知道岳飞是南宋的民族英雄,最后却被秦桧迫害,枉死于风波亭…… 时至今日,在岳飞的雕像前还有秦桧一家下跪忏悔的雕像,千百年来让人唾骂,以泄恨人民心头之恨。 但是,细细想来,似乎有所不妥,真正的幕后黑手真的是秦桧吗? 也许不是…… 徽宗道君皇帝一心只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