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儿子真的那么不堪吗?武则天为何看重两个侄子,欲立二人为太子,狄仁杰一语点

儿子真的那么不堪吗?武则天为何看重两个侄子,欲立二人为太子,狄仁杰一语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4 更新时间:2024/2/6 7:47:42

首先说说武则天的权利欲望:武则天追逐权利几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她从14岁进宫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虽以色侍君,但并没有特别受宠。是一件小事引起了李世民的兴趣。

太宗有匹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唐太宗听后觉得这个小女子非常人可比,夸她有志气有谋略,自此对她宠爱有加,特赐名武媚。

唐太宗死后,她转而用美色诱惑并做了唐高宗李治的嫔妃。由于李治体弱多病,武则天想趁机临朝听政,但囿于身份不够,武则天只是个昭仪,她头上还压着个王皇后。要想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唯一办法就是除掉王皇后。武则天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

武则天于永徽五年生了长女安定思公主,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常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玩。有一天,武则天看到王皇后走了,趁没人注意将女儿掐死,又盖上被子。此时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啼哭不已。问身边的人是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跳到黄河洗不清,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过了不久,李治“废王立武”。武则天凭着蛇蝎心肠迅速上位皇后。

自此以后,武则天经常参与朝政。以至于朝堂之上出现了“二圣”并存的局面。

永淳二年十二月,李治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其实在李显之前已有两个太子被废了。武则天最初立的太子是长子李弘,在他二十四岁时死了,据说是被武则天毒死的。就是因为其儿子与她的政见不合。武则天专权惯了,容不得自己儿子反对。李弘死后,武则天又立了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可过了没多久,李贤却以莫名其妙的谋反做乱被武则天流放到巴州。不久便死在哪里了。据说是武则天派人下的毒害死了李贤。前两个儿子相继被废并害死其实是武则天性格使然。武则天得来的权利太不容易了,他前任两个老公实在能力太强了,历史真实的李治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软弱可欺,武则天曾两次险些被废皇后。武则天本来对权利有种疯狂的崇拜,这时儿子的杵逆惹怒了她,接下来发生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则天对长子、次子失望至极,她满怀希望三子李显能撑起李家天下,可是不久李显做的一件蠢事,破灭了她的美梦。

光宅元年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宰相裴炎力谏,李显生气地说:”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武则天知道后以此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

武则天此时身心俱疲,对儿子们的所作所为大失所望,迫于无奈同时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不放心李旦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李旦为人庸懦,毫无作为,当了七年的傀儡皇帝后被武则天废黜,李旦被废皇帝位,降格为皇太子,原来的太子李成器降格为皇太孙了。

此时的侄子武三思武承嗣的表现令武则天龙颜大悦,是两件事的发生,使武则天对两个侄子以后特别器重。

武三思为了造势,提前刻好块白石头,假说天降祥兆,武则天必须秉承天意,顺应天下为帝。这不正中下怀吗,武则天对权利那么渴望。另一个侄子做的更明显,为了讨好姑姑他用铜和铁铸造了铜柱,极尽奢华,耗资巨大,这又迎合了武则天极度的虚荣心。

武则天在武三思、武承嗣及众多拍马屁的大臣撺掇下,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成了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李旦被废,做了储君。尽管如此,李旦这个太子当的是战战兢兢。

武承嗣、武三思为了尽快让武则天立自己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后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也就是说,武家天下怎么能让李姓的太子接班呢。武则天犹豫不决。

次日,武则天问计于狄仁杰,这事你看怎么办呢?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武承嗣、武三思皆武后之侄,中宗、睿宗则武后之子),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同时狄仁杰又劝武则天召还被废的李显。

武则天听了狄仁杰一席话,如梦方醒。自此以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同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李显、李旦都是被废的皇帝,但李显是哥哥,是最早被废的,武则天以长、幼顺序选择了李显而非李旦)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

(后来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毒死,韦皇后立傀儡皇帝李重茂,李旦之子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复立唐睿宗李旦为皇帝,李旦想退位,本来应该是长子李成器继位,李成器觉得弟弟李隆基复立李旦时功劳大,所以让位给了弟弟李隆基,这一让让出了一个“开元盛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纯属意外的靖康之变:城坚炮利的汴梁城,如何被六甲神兵断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不能像之前一样击退金兵,至少能够跟金军在城内外僵持下去,只要能够僵持下去就有获胜的可能。然而出乎所有军民人等的预料,这次汴梁城被包围才一个多月,就被金人给轻而易举地攻破了。准确的说是十多个金兵就攻破了开封的外城,彻底拉开了靖康之耻的序幕。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老神棍——号称能用“六甲神兵”击退

  • 秦桧站起来了,下一个跪的难道是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是古代著名的奸臣,是害死岳飞的主谋之一,几百年来,我们也一直把秦桧当做反面形象来教育子女。可是近段时间,秦桧故乡的一家博物馆,竟然把秦桧给“扶”起来了,甚至还美其名曰,“跪了492年了,该坐下歇一会了。” 已经跪了有近五百年的秦桧夫妇竟然真的坐下了,这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秦桧的后人们表示,岳飞之

  • 秦桧决定赶尽杀绝,一人救下岳飞之子,被永载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秦桧下达追杀岳飞家眷的同时,有一人先到一步救下了岳飞的三子岳霖。为何此人能最早找到岳霖呢?其实奉命缉拿岳飞家眷的就是他。 这个人名叫贡祖文,早年间他就与岳飞相识,两人心系天下,都是德才兼备的人物,也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他知道岳飞是被冤枉惨死,也痛恨权臣秦桧。当他见到岳霖之前,就决定为友谊

  • 秦桧为何是宋朝第一冤大头?岳飞留下一封神秘遗书,皇帝见了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社稷江山总也逃不过君王的权谋制衡之道。 人人都知道岳飞是南宋的民族英雄,最后却被秦桧迫害,枉死于风波亭…… 时至今日,在岳飞的雕像前还有秦桧一家下跪忏悔的雕像,千百年来让人唾骂,以泄恨人民心头之恨。 但是,细细想来,似乎有所不妥,真正的幕后黑手真的是秦桧吗? 也许不是…… 徽宗道君皇帝一心只想长

  • 秦桧为何会谋害岳飞?深挖历史,这背后可能另有黑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在职场上,如果没有很好的能力或者人际关系的话,就很容易被当做替罪羊。对替罪羊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就是说那些个替他人接受过错的人,就是说这些人很让人值得同情,那么接下来我们说说,历史上的那些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替罪羊。 秦桧 秦桧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通常都被称作大奸臣,陷害了岳飞。最后的结局大家也人

  • 朱棣大杀建文旧臣,此人拿出免死铁券,气坏皇帝,却不敢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还得从朱棣攻入南京说起。话说朱棣进城时,许多建文帝时期的大臣都去迎接,表示对新皇帝的支持与拥护。但武将之中唯独有一个叫徐辉祖的人没有去,他守着父亲祠庙,对燕王进城这件事不闻不问。朱棣闻讯后,非常不爽,命人把徐辉祖逮捕入狱。 之后朱棣亲自审问徐辉祖,没想到徐辉祖来了个“徐庶进曹营”,“不出一语,始

  • 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需要下跪?方丈回8个字救了全寺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倒也是古今的至理,那些出身贫微的名人们在出名之后总会摆出浩浩荡荡的排场,回到自己曾经受苦的地方,向所有人宣告那个曾经不值一提的人,如今发达了。在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做过这样的事,他在登基为帝之后,特地去到了天下寺庙之首的少林寺内,在佛祖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成就。不过在那个时代,无论是谁都要

  •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身在红尘走一遭,是胜是负已无要,只求此生全力赴,只留身前身后名!历史上有很多“打虎”英雄,以一敌十敌百的猛将,但是大多数却都是相貌粗鄙,行为野蛮。而张定边英俊潇洒,行动飘逸,身材魁梧,留有五绺美髯,颇有一副武林中的“大侠”风范。不,他就是武林中名副其

  • 苏轼当年“高考”,欧阳修是主考官,两个人有点矫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的高考又快到了,我想起了当年苏轼参加“高考”的逸闻轶事。大家知道,苏轼是千古有名的学霸,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诗文写得好,琴棋书画酒诗茶无一不好。苏轼18岁结婚,第二年便启程上京赶考,也就是去参加当年的高考。事有凑巧,那年正巧欧阳修被任命为主考官,那个时代流行的是华丽奢靡的文风,苏轼的父亲苏洵最讨

  • 朱元璋去世,藩王不准进京,朱棣:我派3个儿子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太子朱标死在了朱元璋的前头,朱元璋被迫培养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而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都在外地就任藩王,建文帝虽然已经成年,但毕竟是晚辈,朱元璋死之前,为了稳定大局,下令各位藩王不得来南京奔丧。但父亲去世,儿子不来,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在建文帝的建议下,朱元璋同意,允许藩王派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