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现代人写古诗,无论怎么后天努力,也攀越不了古体诗词的那一座座高峰,没办法,唐朝过后,谁也写不出唐诗的韵味了,宋代以后,谁也写不出宋词的豪迈或婉约了,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写诗词也概莫能免。
有不服气的,比如乾隆,一辈子写了4万多首,他数学好,心里盘算的是,算概率也能蒙出几首不错的吧?可惜一首也未见流传,所以说,写诗不靠数量,不靠努力,全靠天分。
张宗昌就是一位极具天分的近代诗人,他写的诗词并不算多,但却达到了最大范围的流传性。
有一首诗被国外友人也注意到了,当然他看到的是英文版,看完后马上被深深地打动了,这位国际友人主动把它翻译回了汉语版,诗文如下:
遥远的泰山,展现出晦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首诗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浓重的家国情怀和推翻旧制度的雄心壮志,是中国近代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诗人的名字叫张宗昌,此诗的原文是:
远看泰山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若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诗人张宗昌还有另外一个职业,军人——虽然我们更习惯于把张宗昌称为军阀。
我给张诗人99分,剩下1分不给,不是怕他骄傲,是觉得他的产量不算太高,所以也没有在近代诗人中走到更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