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简述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简述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4/5/24 15:06:28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支持等因素,信众与道士日益增多。而道教对当时的民众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世俗道士的形象

与之相应的是,唐代时期对于道教的法律和道教戒律,也是在不断完善的,但相对来讲仍未完备。

除此以外,道士们还通常因其世俗家庭中的角色,同样有着世俗生活中的一些权利义务。

除却进行宗教活动,与家庭的联系亦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环,也是他们和世俗社会的联系中较为密切的一部分,更能体现唐代道士与世俗间的关系。

一、唐代道教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

道教在唐代的兴盛与唐皇室的支持是息息相关的,唐代的历代皇帝对道教都十分尊崇。高宗、武则天时期也有着如公主入道、投龙等崇道活动。

老子为玄元皇帝,并下令道士隶属于宗正寺管理,提高了道士的地位。唐代的著名高道也推动了道教发展。尤其在思想上,有以成玄英、李荣、玄览等为代表的重玄学。

同时,道教戒律中所包含的伦理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如对忠孝思想的强调,即要求道士们需要对君主忠诚,对父母孝顺,尊敬师长、和睦兄弟等等。

唐代道士扶危济困的形象

在社会相对稳定太平的唐朝,道教发展得更加迅速,且被尊为国教。在政治上,道教与唐王朝相互合作,受到皇室的尊崇,而道教也成为唐王朝巩固统治的工具之一。

同时实行了宫观制度,唐代为道士设立宫观,要求道士居住到道观当中,规定每观所度道士女冠的人数。并且限制住观道士的外出。

女道士形象

而在法律上,也有与道士相关的法律。如《唐律疏议》中有“私入道”条,禁止道士女冠私自入道,而如果道士、女冠触犯法律,则会比俗人的惩罚更重一些。

唐代时的节庆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三元节便是源自于道教。

在道教的传说中认为,这三元节是三官大帝的生日。人们相信供奉这些神仙可以为他们带来福气,消灾解难。

唐代女道士谢自然

这一时期有许多官员也信奉道教,其信道入道的原因或有仕途不顺的因素。而道教中的出世思想则为其提供了避世的途径。

不仅男性,这一时期女性信道入道的人数也是较多的。而究其入道的原因,或为排解丧夫之痛,或因病祈福,亦有出于本身喜爱道教而入道的。

道教中男女平等的思想,亦使她们能够摆脱俗世的伦理规矩,得以逃避不幸婚姻、出门远游。故而有学者认为入道是唐代妇女追求自由的途径,是女性思想的解放。

唐代士大夫爱与道士结交

二、道士与家庭的互相影响

影响一个人信道入道的因素会有很多,如在唐代时期,道教被奉为国教。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尊崇道教,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信徒与道士的人数也会增多,是为整体的时代背景因素。

另外会有一些其他因素,例如仕途不顺、个人对道教的爱好等等。而家庭往往也会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经常会举行祭祀,或者供奉灶王爷,且一些信教的家庭还会供奉着神像,每当举行这些仪式的时候,家庭就成为了宗教活动的中心。

道士的修行

家庭居住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家庭的宗教信仰。总的来说,唐代出身于道教发展较为兴盛的区域的信教的人相较其它地域的要多一些。

嵩山依旧作为道教名山,隐居修道者众多。而茅山上清派更是因为司马承祯、叶法善等高道的出现而备受尊崇,由此在江浙一带崇道风气十分浓重。

家人对于家庭中信道者入道的态度是影响因素之一。家人的态度可大致分为同意与反对两种。如谢通修:

唐代宗大历初,一夕忽梦一人冠褐而至,谓通修曰:‘子骨非凡,何不学道。’既觉,以其语白母氏,母氏然其言,许访道。乃诣衡岳,求度道士。”

道袍

当然也有家人反对的例子,此外对于女性入道,家人也会希望她能够先嫁人生育而繁衍家庭。

如裴玄静到了适婚的年龄,但向父母请求入道,被父母反对,因此未能如愿。女道士裴玄静的例子在更能体现家人的思想观念。

而道士对于家庭的影响则更为直接,会向家人宣扬道教。道士对家庭的影响方式是多样的,或以自身名望对其家庭起到影响,或是在亲朋间宣扬道教、举办崇道活动等等。

唐代的高道如司马承祯、叶法善之流,他们的名气和声望会吸引其他人去效仿他们,包括他们的家庭或家族成员在内,起到了一个榜样作用。

书画中的道士形象

道士们还会带头举行造钟、造像的活动,并且其家庭成员也会参与。在《洞清观钟款识》中,记载了开元年间女道士蔡净廉和其余人等共同铸造此钟的事情,其中写道:

“劝率众缘,敬造铜钟一口,奉为国王帝主牧宰官僚,下及苍生,同沾福祐,永充洞清观供养。”

碑文下又记载有供养者若干,其中有蔡姓人氏共48人。

道教造像

三、唐代道士与家庭的联系

道士出家以后也会与家庭保持着必要的联系。戒律和唐代法律都要求道士出居宫观。

与俗隔绝的情况下,还有不少道士并未入住宫观,而是和夫妻、家人居住在一起,他们与家庭的联系便更为密切,并且被当时的社会所容许。

道士若不居家,则要求道士们需要定时探望问候父母。

除却探望父母以外,如果家中的兄弟没有能力,或者而家中没有他人照顾,许多道士是会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但他们是修行与家庭并重的。

而另一些求道者则是会选择先去学道,待到有成后才归家赡养父母。

传说茅君曾离家求道归来,便被父母训斥不孝,但茅君却认为求道和供养父母不能够两件事都一起办到,然而得道之后就能够令父母长寿,更好地照顾父母。

道士崇尚修仙飞天

关于道士是否能够继承家庭财产这一问题,主要以男性道士来讨论,因为唐代时期的女性并非是家产的继承人选。

对于出家道士来说,他们一般来说并不继承家产。如果家中有一子为道士,那么长辈则会选择其他兄弟来继承家业,一般会由长子继承家业,而让幼子入道。

但实际情况不一定全是如此,也存在着年长的儿子选择入道的情况,如在宋代时有道士鸿蒙子:

“及冠,委资产与其弟,出家为道士。”

则其本为长子,是要继承家产的,但是最后却把自己的家产交付给了弟弟,从而出家去了。

另外出家道士的亲属是否能够继承道士的财产这一问题。《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规定了道士的财产需要由弟子继承,除却父母以外不能交予其他俗人亲属。且按《唐六典》:

“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官二十亩。”

则他们出家住观以后,得到的是国家另外给予的寺观的田产等,而这批田产、财产最后也是规定了只能传给弟子,以避免寺观财产的流失。

结语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不仅崇道人数日益增多,相应的,关于道士的国家法律以及道教的戒律也在逐步完善。

道士与家庭的关系十分密切。围绕着道士与家庭的关系,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从道士与家庭相互影响的问题来看。

家庭也是影响道士入道的因素之一,如家庭居住地的崇道风气、家人的观念与态度等等,都会成为其选择入道的因素。而反过来,道士也会影响他们的家庭,使更多的家庭成员也随之信道、入道。

唐朝女子纷纷入道

社会对道士与家人同居等情况也十分包容,而在道教戒律上也没有硬性规定。

总的来说,通过对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研究,可见道教信仰在家庭的传承,也可见这一时期道教与世俗社会的矛盾与融合。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唐会要》

《太平广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局仅靠一个碗,后来逆袭成皇帝,如何评价朱元璋这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可朱元璋鸿鹄之志,不甘后人,势必要让这天地变颜色,谱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史诗巨作。岁月是个撕书人,这本厚厚的书记录了朱元璋的一生,随着岁月的掠过,这本书变得越来越薄,直到末尾,剩下最后一页,上面有一行字——天道后起者胜!明太祖 朱元璋淮右布衣,历尽磨难,统一方夏,开创二百年基业庇佑后世子孙。《明史·本

  • 唐朝灭西突厥之战:“兵少”如何打硬仗?大唐的套路神似今天美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昨天我们说了唐朝征服东突厥的战事一直持续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但是之前也说过,在隋朝长孙晟的“远交近攻”下,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那么唐朝究竟是如何平定西突厥?1、西突厥如何称霸西域?西突厥从处罗可汗入朝于隋以后,达头可汗之孙射匮可汗乘隋末中原大乱无暇顾及西域之机,开拓疆土,重新建立起“东至金山,西至海

  • 为何强大的元朝会这么快灭亡,人祸不可避免,这一死结也无人可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进攻日本,老梁说元朝的恐怖,元朝十大美女照片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首个有少数民族建立起的大一统的王朝元朝,绝对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当中那个值得人们提起的存在。元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政权,但是元朝的疆域面积却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当中最辽阔的一个,甚至那个时候的中国,国土面积一度超过了1,372万平方公里,然而就是

  • 走近州桥遗址,一幅考古版的北宋“清明上河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澎湃新闻获悉,3月28日,202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在终评后正式宣布,其中,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是入围的22个终评候选项目之一。 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州桥遗址考古现场王安石“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梅尧臣“堤上残风雪,(州)桥边盛酒楼”、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 武川镇军阀:西魏、北周、隋唐强盛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末武川简介,隋唐时的武川在何处,隋唐时期军事地图

    如果说武川镇军阀,有人对这个名词陌生的话,那换个说法,大家肯定不陌生:关陇集团。没错,就是缔造了西魏、北周、隋朝和唐朝四个王朝的门阀贵族。比起东晋时期所谓的王庾桓谢四大家族还要尊贵,如果说四大家族是豪门,那关陇集团就是真正的贵族。一个贵字,就不仅仅是豪门这么简单的了。关陇集团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

  • 郑和下西洋是“原始殖民主义”?不,明朝在与世界握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海上活动。从1405—1433年,将近27年的时间里,总共发起了七次,以最后一次郑和在航行途中病死而宣告结束。他比近代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著名航海家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等,还要早100年左右的时间。郑和在世界海洋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郑和

  • 唐代寺院的规制与管理:从汉魏到隋唐,“寺院”的发展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代寺院一览表,广西香火最旺寺院排名,寺院女子图片

    (佛祖像)一、唐以前寺院——“伽蓝”、“祠”、“浮图”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经早期古印度人民的广泛传播,逐渐遍布于世界各地,成为多个国家的重要精神信仰。大约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传入我国,被汉代民众看作是一种神仙方术。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在我国逐渐经历本土化转变,由外来文化转变为国内宗教文化的

  • 明朝对农民的过度压榨,缔造了李自成起义军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先例。比如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初始阶段声势浩大,但是一遇上秦军主力,很快就予以瓦解。如果不是属于精英阶层的项羽、刘邦,以及其他战国的王室后代接过起义大旗,秦始皇的国依旧能挺过起义的打击,继续统治下去。还有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刚刚暴发的时侯,由于张角三兄弟多年经营,号令之下,天下响应

  • 南宋终于替宋徽宗报了靖康之耻的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图片,靖康之耻宋徽宗最后怎么样,宋朝报靖康之耻的仇了吗

    当年,辽国欺负北宋的时候,北宋和金国还是好朋友,北宋坚决和金国联起手来消灭了辽国,金国反过来欺负北宋。为了巴结金国,宋徽宗只得把北宋的财物和美女源源不断的送往金国,但是,很快北宋就物资溃乏,满足不了金国的胃口了,金国率大军攻入汴州城。北宋灭亡后,宋徽宗和宋钦宗还有很多王公大臣都被掳到金国,北宋的后宫

  • 唐太宗所确立的主旋律、宋太宗留下的后患,让两个国家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太宗的事迹简短,唐太宗的重大措施,宋太宗跟唐太宗

    许多故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大部分的剧情都会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纵然有种种的改变,也是一样的。这一点,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样。一位帝王,在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体系之后,或多或少都会对先帝的一些政策进行一些修改。而他所制定的一套体系,在未来的帝王身上也会得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