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王翦能帮嬴政统一六国,白起和他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大秦赋》王翦能帮嬴政统一六国,白起和他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1/22 22:37:38

另外两个在赵国,分别是廉颇和李牧。

白起的功劳,基本上都是在秦昭襄王时期立下的,同样,当时廉颇也是赵国最著名的将领。

王翦主要是在嬴政时期立下的功劳,和他对标的是赵国的李牧。很显然赵国的两个名将,在历史功绩上,没有白起和王翦功劳大。

这倒不是说廉颇和李牧比不上白起和王翦,主要是赵国的君王太昏庸了。没有一个好的君王,臣子本领再大,也没有办法发挥。

白起和王翦相对来说,他们为秦国效力,遇到了好君王更幸运一些。

但是,白起和王翦相比,他们的功劳大小也不一样。帮助嬴政灭掉六国的人是王翦,很显然,王翦的功劳更大一些。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白起和王翦相比,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比王翦差,不过,他落得了一个被秦王赐死的下场,这个还是很可悲的。

王翦就好得多,白起和王翦相比,他到底差在了哪里?

[var1]

都和赵国名将交手过,用反间计取得了胜利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

白起人送外号“人屠”,就是说他是战国时期杀人最多的一个将领。有一项统计,战国后期战死沙场上的人总共也就是110多万,白起一个人就干掉了90多万。

这个也好理解,仅长平之战,他就杀了赵国四十多万人。白起的事业高峰,也是因为打了长平之战。

在这一战当中,他打败了赵括,让和秦国实力不差上下的赵国迅速的衰弱了下来。当然了他能够取得这一次战役的胜利,都是因为利用了反间计。

本来赵国是让老将廉颇应对秦军的, 而且廉颇应对的也很漂亮,至少秦军三年都没有能攻下赵国的寸土来。

这样消耗下去,对秦国是不利的。索性他们就用了反间计,把廉颇给换了下来,把无能的赵括给换了上去。

赵括上来后,秦军将领就换成了白起。

白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击败赵括,赢得了这一场战役的胜利。试想一下,若是赵国没有换赵括,战役会是什么结果呢?

[var1]

王翦灭了赵国

王翦在灭赵国的时候,他最大的对手就是李牧。本来赵国在被灭之前,李牧带领着将领打败过秦军。

到了王翦来灭赵的时候,他就选择了不和李牧死磕。因为死磕对谁都不利。鹿死谁手也不好说。

最终王翦也是选择用的反间计,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赵国的灭亡!

这个反间计就是收买赵国的大臣,让他们说李牧的坏话。最后,是一个叫郭开的臣子,说服了赵王。

赵王秘密的把李牧给杀了。杀了李牧就等于是自毁长城,刘牧不在了,王翦的秦军到了邯郸,就把赵国给灭了。

不管是王翦还是白起,他们的军事才能都是不差上下的,而且他们用兵很灵活,能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不打了,选择其他的方式取得战役的胜利。

当然了他们还打了很多胜仗,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说了上面这些,只要清楚他们两个能力相差是不大的就可以了。

我们再继续说,他们两个人的差距在哪里。

[var1]

王翦对比白起,能屈能伸,更有大智慧

白起违抗命令被赐死

为何说王翦比白起更有大智慧呢?

这要从白起被赐死说起,为何他会被赐死呢?

说白了他让秦昭襄王失望了,秦昭襄王让他带兵去灭赵国,他宁死也不去。作为将军的,若是不听君王的调遣了,他距离死也就不远了。

白起也有不去的理由,去灭赵最好的时机给错过了,本来他打赢长平之战的时候,是灭赵的最佳时机。

但是,秦昭襄王没有这样做。等到赵国休养生息,实力上来之后,秦昭襄王让他去灭赵国,他当然不愿意去了。

更何况魏国、楚国的救兵已经来了。

白起不去,秦昭襄王就废掉了他的爵位,把他给赶出都城去了。在他被赶出都城的过程中,又有小人诬告他,说他对秦王不满骂骂咧咧。

秦昭襄王就下令让他自杀了。

[var1]

王翦聪慧过人,能屈能伸

王翦灭楚国,给嬴政要了六十万大军。这六十万大军是秦国的全部兵力。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何让嬴政对王翦放心呢?

王翦很聪明,他给嬴政谈条件,让嬴政给他封官加爵,给他儿子封官加爵,给他们家族赏赐金银和土地。

这些都要到手,他才肯出兵。

甚至到了他们出发的路上,王翦还催促嬴政,许诺给他的东西,有没有落实到位。

有一个小兵不理解王翦的做法,王翦就告诉他们,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自保呀。因为贪财重利的人,往往是没有野心的。

他越是贪财,秦王嬴政对他就会越放心。这说明王翦对君王的心思把控的是十分的到位的。

反过来看看白起,他在这方面就差的很远。

为何说王翦能屈能伸呢?

因为在刚灭楚的时候,嬴政羞辱过他。当时,嬴政问王翦灭楚国要多少人,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

嬴政问李信,李信说二十万足矣,嬴政说王翦将军老了,不能打仗了。结果李信打了一个打败仗。

就是在李信失败之后,王翦重新带领六十万大军灭楚去的。

王翦能够做到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件事,也不旧事重提。白起就不行,君王的命令他不听,让你灭赵你就去,若是真这样也不至于把命给丢了吧。

即便是打了败仗,也不会影响白起的名声的,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是白起这样的名将。

[var1]

白起和王翦遇到的君王不一样

白起遇到了不那么自信的秦昭襄王

白起遇到的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杀白起是听信了宰相范雎的谗言。本来白起打了长平之战,想要灭掉赵国还是很容易的。

但是,最终秦昭襄王没有让他去,原因就是宰相范雎不让。说还是让秦兵休养生息,过一段时间再去灭赵。

事实上范雎这样做,是怕若是白起灭了赵国,他的功劳就超过范雎这个宰相了。所以,他要阻止白起灭赵国。

最终,也就导致了白起的悲剧人生。

白起的悲剧可能是他遇到了一个不自信的君王导致的。若是秦昭襄王不问范雎,就认准了灭赵这一条路,不问任何人就是灭赵。恐怕,赵国早就被灭了吧。白起也不可能被处死吧。

[var1]

王翦遇到了一个好君王

嬴政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就好比李信打败仗之后。嬴政意识到是自己的错误,导致了秦军被羞辱。

所以,他主动找到王翦,向王翦道歉,说当初若是听了王翦的话,给王翦60万大军去灭楚国,也不会遭受今天的耻辱。

能遇到这样的君王,是王翦的荣幸。相反,秦昭襄王就没有这个觉悟,他可能犯错后给一个将军道歉吗?

甚至白起这么重要的将领,被冤枉死了。他还被蒙在了鼓里,这就是白起的不幸之处。

[var1]

总结

王翦能够帮助嬴政灭六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生在了一个好时代,遇到了一个好君王。正是因为时代好,遇到的君王好,王翦才能善始善终的。

说白了就是嬴政比较自信,不管是谁,他都能够搞定。不怕这些将领造反,要知道嬴政是没有杀过功臣的一个帝王。

相反白起就不一样了,他的功劳甚至不比王翦差。但是,他最后落得一个被赐死的下场,原因就是他遇到了一个没有嬴政自信的君王,喜欢被宰相利用的君王。

); }

大秦帝国 孙皓晖著16年

¥288

购买

更多文章

  • 韩信死后,刘邦为什么不杀当年劝韩信谋反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死的时候刘邦当上汉祖了吗,刘邦抢韩信老婆,刘邦评价张良韩信萧何的三句话

    所以,这时候关于韩信被杀的相关情况,刘邦还是一无所知的。等到刘邦平复叛乱回到都城时,吕后把谋杀韩信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到韩信死的消息后的反应竟然是,又高兴又感觉有点惋惜。这么一个不世处的英雄,为大汉的建立,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最后竟然落了这么一个下场。刘邦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问吕后道:“韩信死

  • 嫪毐是什么人,秦王嬴政为何掌权后,第一个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我们就开扒一下嫪毐这个人,他究竟是如何当上男宠的,然后又是如何被秦王嬴政给杀掉的?说到男宠嫪毐,就不得不说吕不韦、赵姬(秦始皇嬴政的母亲)和异人(秦始皇嬴政的父亲)。早年的异人,因为不受老爹的喜爱,就被派到了赵国当人质去了。就是他在当人质的时候,吕不韦发现异人奇货可居。若是能把异人给推倒秦国的国

  • 财宝无数,没有机关密道,为何关羽的两座陵墓千年没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生平简介,关羽的墓为什么没人盗,关羽老婆真实照片

    话说关羽水淹七军杀庞德,擒于禁威名大震,攻破樊城指日可待。这消息很快传到了当时的洛阳皇宫,曹操闻听大惊,急召大臣商议迁都以避关羽的兵锋。司马懿出班奏道:“臣有一计可解樊城之围,丞相可派一能言巧辩之人,使孙权出兵荆州,到时关羽必定回救,则樊城之围可解也”。事情果然如司马懿所料,孙权大胆起用无名书生陆逊

  •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风光一时,他的结局是被冤枉还是有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谢灵运简介,谢灵运最牛的一首诗,湛江国资委谢灵运

    世族与儒学一以陈郡谢氏为例陈郡谢氏家族儒学渊源深厚,但传至谢鲲时因世事已变,习儒风尚渐衰,其便开启了玄虚自然、隐幽山水的名士新风。虽说以后代代相传,但是,在进入新的王朝刘宋之际,崇儒风尚在谢氏家族中没有消失,恰恰相反而是崇儒风尚愈加明显。家族祖训“雅道”永传,子孙追“儒”颂“雅”,他们满怀济世之情积

  • 唯一完胜李世民的名将,若他还在,恐怕就没有唐朝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很多朋友应该很熟悉吧。他文武双全,风度翩翩,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今天,我们要讲得并不是他,而是一个曾完成李世民的名将。若他还在的话,恐怕就没有唐朝了,历史也可能会被改写。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如果想知道的话,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人就是西秦霸王薛举,听到这西秦霸王,很多朋

  • 解析东汉战争:班超横扫北道,操盘大局,贯通西域两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班超打通西域南道已有四年,漫长的四年足以让班超消化战果,稳定南道局势,着手收拾北道诸国。可班超还未动手,曾经帮助过班超的大月氏开始捣乱。大月氏以助战有功,主动奉上珍宝,想要和东汉和亲。班超听到这个爆炸性的新闻,简直笑掉了大牙。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东汉立国仅65年,一个国强民富的时代,这样的时代

  • 任见:李白与杜甫的“洛阳会”【原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李白与杜甫的“洛阳会” 【原创】 ——任见著《洛阳城》第一百二十七章“兵燹的哀痛”节选01杜甫,生于公元712年,比皇上李亨小一岁。他出生的那年,李隆基当上了皇帝。在杜家的族谱上,远祖杜周,赫然在焉。杜周出名,因为他是西汉皇帝刘彻时期的一个酷吏。本来在南阳太守府上当差,一个办事员,巴结上司有效

  • 前秦内部矛盾突出而东晋则相对团结故王猛力阻苻坚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王猛何尝不想一统天下?只是时机不成熟而已。他去世前,两次给苻坚留话,核心思想很明确,简单粗暴点就一个意思:步子别迈得太大,小心自己内部崩溃。第一次进言宁康三年(375年),王猛病重。在医疗水平有限的古代,面对难以应对的疾病,向上天祷告是常见的操作。为了王猛,苻坚亲自多次前往宗庙社稷祈祷,并派大臣前往

  • 刘宋的灭亡打破诸政权之间的势力均衡,百济灭亡反映当时政权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而百济与刘宋两者灭亡的时间十分接近,这从另一个角度上来分析体现出刘宋的存亡对于当时世界格局的一个关键影响与作用,同时百济的灭亡也并不是一个独立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事件,而是当时世界格局发生演变这一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文将通过对百济灭亡内外因素的研究,展现刘宋衰亡的东亚影响。汉城百济兴

  • 诸葛亮生平最佩服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我最喜欢唐国强演得这个时期的诸葛亮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看到了吗?诸葛亮的偶像是管仲、乐毅!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一、管仲 管仲 管仲可以说一手打造了齐桓公春秋首霸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