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一年消耗近16万个苹果?看她是怎么用掉的,大清不亡天理何在

慈禧一年消耗近16万个苹果?看她是怎么用掉的,大清不亡天理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64 更新时间:2023/12/15 1:06:04

慈禧太后是有名的“奢侈太后”,这点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且不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园,单单她一年消耗掉的水果就让人瞠目结舌。说出来可能没人会相信,笔者也曾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慈禧太后虽然不是皇帝,可日生活奢侈程度胜于皇帝,仅苹果一年就消耗了158000个。正如曾给慈禧太后画过画像的美国画家卡尔在《慈禧写照》中所写的那样,“中国皇帝之尊严,仅次于天。臣下以犬马声色奉者,自然穷奢极侈,惟恐不得主上之欢心。而皇帝则自以为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区区数千百万金之供奉,自亦无所用其顾惜也。”

前面说道慈禧太后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因此她日常饮食跟皇帝一样,也是由御膳房最好厨子负责烧制。御膳房集结了当时中国所能找到的最好厨子,食材也是最顶尖的,比如“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

清朝皇帝每天正餐两顿,慈禧太后也是如此,每顿要摆上一百多碗菜。如此之多的菜肴,慈禧太后不可能全部吃完,每次只会将自己喜爱的菜肴吃上几筷子,剩的则赏赐给太监、宫女们,或者倒掉。

菜品多还可以理解,这是祖制,可为一年消耗掉近16万个苹果?如果大家了解到慈禧太后是如何将消耗掉如此之多苹果后,一定会谩骂,也一定会发出“大清不亡,天理何在?”

慈禧太后有一项怪癖,就是摆果闻香。顾名思义,就是将水果装入果盘摆在通风处,这样就能随时随地闻到果香。近16万个苹果,就是这样被慈禧太后消耗掉的。

根据慈禧太后的要求,太监们在她经常出没的场所都会摆上苹果,一旦这些苹果水分蒸发完就会换上新的,周而复始。一个国家最高领导者,竟然沉迷在追求享受中,国家怎可能不会糜烂?

反观同时期的日本明治天皇,即使每天只吃一顿饭也要建立日本海军。两人对比如此明显,真应了那句话,“大清不亡,天理何在?”

参考资料:《揭秘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

更多文章

  • 清朝是否必然取代明朝,统治中国,真的没有另外的可能性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和明朝哪个更好,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易中天为什么认为明朝不如清朝

    :崇祯可以选择迁都,同李自成议和,跟清军议和 1: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朝也想要跟明朝议和,但是东林党误国 皇太极曾经有好几次攻打北京,兵临城下的时候。皇太极方面想要和明朝议和,争取时间。 明朝崇祯皇帝也像这样,可是朝中上下大部分东林党都坚决反对议和主张决战。因此他派了一个心腹大臣陈新甲秘密议和,

  • 清朝时,谭嗣同为何要向光绪皇帝提出,卖掉新疆和西藏的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史有记载谭嗣同吗,谭嗣同的潼关原文,谭嗣同的名言名句大全

    对于满老爷们来说,国家就像是一个钱袋子,供他们尽享清福的保障,又能骑在汉人头上作为作福的耍威风,因此,慈禧老太婆能在60大寿时,挥霍掉的白银、黄金不下于一千万两,大约170多亿人民币,够买多少战列舰?同时期的日本鬼子,却在旅顺制造大屠杀而不闻不问! 清朝的历史,只有2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利益。 谭

  • 清朝时期昂贵的八大珍品银元,都是哪个时期的产物?为何昂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最不值钱的清代银元,清朝黄色银元,清代银元是否有收藏价值

    TOP、8 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 宣统元宝是宣统年间发行的宣统年号银圆,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为前清之正式国币;已经解往度支部之银币成为北洋两镇镇压武昌新军之饷。而宁厂所存银币及鄂厂所存之部分银币成为普通流通银币的一种。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

  • 孙中山有位华人保镖:功夫一流,由洪门致公堂专门委派,月薪60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中山十大警卫,孙中山保镖武功排行,孙中山的湖南保镖

    我们知道,一个重要人物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为了人身安全,保镖们总会寸步不离。作为革命党的领袖,孙中山在为推翻满清统治的过程中,随时随刻都会面临着被暗杀的可能。在国内,清廷对他恨之入骨;在国外,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党,更是想除之而后快。人们印象中,给孙中山当保镖的人,一定是中国人。其实不然,目前能查阅到的

  • 徐志摩罕见照:曾逼迫原配张幼仪打胎离婚,图9令梁启超无比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青年时期的徐志摩】老和尚确实了得,徐志摩果然成为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家喻户晓,甚至被收录到中学语文教材里。相信大家一定读过《再别康桥》这首诗,它可以算得上他的代表作之一。【骑自行车的徐志摩】然而,除了诗作外,人们对徐志摩的婚姻爱情也非常感兴趣。在徐志摩的一生中,

  • 慈禧临死前除了毒杀光绪帝,还亲口交代了两件事,让后人痛骂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瀛台暴毙,终年38岁;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死中南海仪鸾殿病逝,终年73岁。两人死亡时间相隔不到24小时,令人怀疑,光绪是不是被慈禧太后谋害的。多年以来,关于光绪之死就一直是人们热议的问题,直到百年后,专家通过对光绪皇帝头发的研究。得出了光绪皇帝的死因,死于砒霜中

  • 慈禧太后究竟为何要杀掉珍妃?如果是你慈禧,可能也会将珍妃投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究竟为何要杀珍妃?有人说,这是因为光绪独宠珍妃,让皇后隆裕非常嫉妒,天天在慈禧太后面前说珍妃的坏话,结果慈禧太后一气之下将珍妃打入冷宫,后处死。也有说,因为“戊戌政变”时珍妃站在光绪这一边,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仇恨,结果被沉井里了。这两种说法哪种靠谱,抱歉,都不靠谱。珍妃被赐死的真正原因是她做了

  • 影响乾隆一生的女人,乾隆80岁还给她上坟,坟前更是老泪纵横吟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一生共创作了4万多首诗歌。这是什么概念呢?唐朝是诗歌发展的最顶峰,而《全唐诗》收录了2200多名唐朝诗人所写的诗歌,总共才4.8万首。所以说,乾隆对诗歌是真爱,至于水平怎么样,就不敢恭维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已经80岁高龄的乾隆步履阑珊地来到一座墓地前,祭拜结束时,他老泪纵横。离

  •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造成的 安史之乱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史思明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安史之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安史之乱这个事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于唐朝来说确实是影响很大。然而发起叛乱的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这个安史之乱和杨贵妃有关呢?下面就和小编起来看看吧!1、安史之乱

  • 李隆基时期发生安史之乱 给唐朝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史之乱,冲击,时期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天宝14年,这天唐玄宗李隆基还和往常一样在优哉游哉的喝茶,同时醉倒在了杨贵妃的温柔乡里。然而,殊不知就在大唐北方,此时一场浩劫即将席卷这个古老的都城。在此以前,大唐朝臣已经多番向皇帝上奏,安禄山这个人很有野心,是不甘于居于人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