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谭嗣同为何要向光绪皇帝提出,卖掉新疆和西藏的建议?

清朝时,谭嗣同为何要向光绪皇帝提出,卖掉新疆和西藏的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05 更新时间:2024/2/6 3:17:50

对于满老爷们来说,国家就像是一个钱袋子,供他们尽享清福的保障,又能骑在汉人头上作为作福的耍威风,因此,慈禧老太婆能在60大寿时,挥霍掉的白银、黄金不下于一千万两,大约170多亿人民币,够买多少战列舰?同时期的日本鬼子,却在旅顺制造大屠杀而不闻不问! 清朝的历史,只有2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利益。 谭嗣同出生于湖南浏阳县,在一个生活优渥的家庭,是个官二代,他爹是湖北巡抚,系湖北全省最高行政长官,背景高得吓人。 家里有钱,当然可以任性,所以别人为一日三餐奔波的时候,他却可以到处去旅游,游历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地。

一边游历,一边求学,一边结交社会各界人士,令他对旧有的腐朽满清社会的不满,遂开始研究西学,特别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让他产生了只有变法,才可以改变局面的想法。(其实是对旧官僚系统的不满,所以要变法,踢掉旧官僚) 1895年,公车上书后,维新派得到光绪的青睐,他们以为可以接近国家权力核心,可以左右朝政,实行所谓的变法了,因此,他们光绪推荐了谭嗣同。 维新派跟光绪勾搭上了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皇帝不是最大的,而且还被架空了,光绪只是瑟缩在慈禧阴影下的一个小鹌鹑,叫他向东绝不敢向西,维新派开始想办法帮光绪抢权了。 君(谭嗣同)退朝,乃告同人曰:“今而知皇上之真无权矣。”——《谭嗣同传》

(六君子) 却不知正中光绪下怀。起初,光绪准备亲政,但权力是掌握在慈禧手中,光绪急迫的想摆脱慈禧的掌控,因此维新派的出现是刚好瞌睡来了枕头。 光绪正好拿维新派来作棋子,与慈禧进行权力博弈的游戏。而维新派也需要捞些政治资源,好实现他们那些幼稚变法思想,双方一拍即合。 谭嗣同也属于维新派,天真乐团成员之一,这个松散的组合,仅凭几个书生满脑子自嗨的保皇变法思想,谭嗣同接触到光绪帝后,为了给变法活动准备本钱,他竟然鼓动光绪卖掉大片国土。如下图:

咱们先抛下谭嗣同的对错与否,他要卖地,是不是利益使然? 是的,变法需要大量的钱,而他们这些只会空谈的书生无法凭空变出钱来,因此,拍屁股决定,只能卖地了。 而光绪和慈禧博弈是不是利益使然?是的,政治利益,光绪是名义上的皇帝,按法律他结婚后是要亲政的,这慈禧不放权,双方就有了利益冲突。 而维新派刚好赶上了这个时间段,光绪要拿他们做章,他们就是光绪的炮灰,但是炮灰也有利益诉求的啊,他们有的要做官,实现自己的幼稚政治思想;有的要名声,希望青史留名;有的要钱财,希望生前好好享受(如康有为)。

(康圣人的外国妻妾及仆人) 因此他们才会接近光绪这个国家权力核心,希望从他身上得到这一切,到发现光绪是个空心大佬后,又想办法帮他夺权,就是这些利益驱动的。 按我们今天的人看以前,谭嗣同的行为简直是万死难辞其咎,卖国求利,是要被写进历史遗臭万年的,但是他出发点是为了变法图强,并非是个人私利,因此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就没有那么激烈,像康大圣人,真真是被唾弃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因此,清末的历史都可以用利益两个字去套,一套一个准,谭嗣同卖国土行为,也是因为幼稚的政治利益诉求表现。 笔者点评:啊呸!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不是玩政治的料偏要去搞政治,人呐,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能耐,摆正自己的位置,他谭嗣同死得不冤,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变法君子,笔者对他的评价是幼稚的书生,出发点是好的,行动却不敢恭维。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昂贵的八大珍品银元,都是哪个时期的产物?为何昂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最不值钱的清代银元,清朝黄色银元,清代银元是否有收藏价值

    TOP、8 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 宣统元宝是宣统年间发行的宣统年号银圆,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为前清之正式国币;已经解往度支部之银币成为北洋两镇镇压武昌新军之饷。而宁厂所存银币及鄂厂所存之部分银币成为普通流通银币的一种。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

  • 孙中山有位华人保镖:功夫一流,由洪门致公堂专门委派,月薪60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中山十大警卫,孙中山保镖武功排行,孙中山的湖南保镖

    我们知道,一个重要人物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为了人身安全,保镖们总会寸步不离。作为革命党的领袖,孙中山在为推翻满清统治的过程中,随时随刻都会面临着被暗杀的可能。在国内,清廷对他恨之入骨;在国外,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党,更是想除之而后快。人们印象中,给孙中山当保镖的人,一定是中国人。其实不然,目前能查阅到的

  • 徐志摩罕见照:曾逼迫原配张幼仪打胎离婚,图9令梁启超无比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青年时期的徐志摩】老和尚确实了得,徐志摩果然成为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家喻户晓,甚至被收录到中学语文教材里。相信大家一定读过《再别康桥》这首诗,它可以算得上他的代表作之一。【骑自行车的徐志摩】然而,除了诗作外,人们对徐志摩的婚姻爱情也非常感兴趣。在徐志摩的一生中,

  • 慈禧临死前除了毒杀光绪帝,还亲口交代了两件事,让后人痛骂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瀛台暴毙,终年38岁;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死中南海仪鸾殿病逝,终年73岁。两人死亡时间相隔不到24小时,令人怀疑,光绪是不是被慈禧太后谋害的。多年以来,关于光绪之死就一直是人们热议的问题,直到百年后,专家通过对光绪皇帝头发的研究。得出了光绪皇帝的死因,死于砒霜中

  • 慈禧太后究竟为何要杀掉珍妃?如果是你慈禧,可能也会将珍妃投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究竟为何要杀珍妃?有人说,这是因为光绪独宠珍妃,让皇后隆裕非常嫉妒,天天在慈禧太后面前说珍妃的坏话,结果慈禧太后一气之下将珍妃打入冷宫,后处死。也有说,因为“戊戌政变”时珍妃站在光绪这一边,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仇恨,结果被沉井里了。这两种说法哪种靠谱,抱歉,都不靠谱。珍妃被赐死的真正原因是她做了

  • 影响乾隆一生的女人,乾隆80岁还给她上坟,坟前更是老泪纵横吟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一生共创作了4万多首诗歌。这是什么概念呢?唐朝是诗歌发展的最顶峰,而《全唐诗》收录了2200多名唐朝诗人所写的诗歌,总共才4.8万首。所以说,乾隆对诗歌是真爱,至于水平怎么样,就不敢恭维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已经80岁高龄的乾隆步履阑珊地来到一座墓地前,祭拜结束时,他老泪纵横。离

  •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造成的 安史之乱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史思明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安史之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安史之乱这个事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于唐朝来说确实是影响很大。然而发起叛乱的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这个安史之乱和杨贵妃有关呢?下面就和小编起来看看吧!1、安史之乱

  • 李隆基时期发生安史之乱 给唐朝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史之乱,冲击,时期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天宝14年,这天唐玄宗李隆基还和往常一样在优哉游哉的喝茶,同时醉倒在了杨贵妃的温柔乡里。然而,殊不知就在大唐北方,此时一场浩劫即将席卷这个古老的都城。在此以前,大唐朝臣已经多番向皇帝上奏,安禄山这个人很有野心,是不甘于居于人下之人

  • 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为什么反而被贬官流放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政变,流放,神龙

    众所周知张柬之是唐朝的名相和诗人。那么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为什么反而被贬官流放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再得

  • 历史上王猛为何不让苻坚征东晋?详解其背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晋,原因,详解

    众所周知王猛是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最重要的谋士和大臣,也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汉族政治家。那么怎样一个人聪明人为何不让苻坚征东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苻坚将其比喻为“刘邦之张良,刘备之诸葛亮”,也被世人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王猛投奔苻坚后,辅佐其抑制豪强、强化法治,改革吏治、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