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是否必然取代明朝,统治中国,真的没有另外的可能性了吗

清朝是否必然取代明朝,统治中国,真的没有另外的可能性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53 更新时间:2023/12/14 1:50:13

:崇祯可以选择迁都,同李自成议和,跟清军议和

1: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朝也想要跟明朝议和,但是东林党误国

皇太极曾经有好几次攻打北京,兵临城下的时候。皇太极方面想要和明朝议和,争取时间。

明朝崇祯皇帝也像这样,可是朝中上下大部分东林党都坚决反对议和主张决战。因此他派了一个心腹大臣陈新甲秘密议和,没有想到消息泄露出去。最后把那个人给杀了,作为皇帝自己明明知道议和有好处,可是没有那么去做。再一个在崇祯初期,大将袁崇焕一度想要跟后金议和,讨好蒙古共同对付外敌。这样的政策本来挺好的,袁崇焕最后被杀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因。

2:崇祯灭亡前夕,本来可以选择迁都南京,但是优柔寡断选择自杀

崇祯皇帝这个人性格特别矛盾,一方面他勤于政事,

可以看到中兴明朝的一点希望;另外一方面他刚柔自用,优柔寡断。恰恰这是历代君主最忌讳的,这个时候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陆续攻占明朝各个战略要塞。明朝形势岌岌可危,但这个时候南方大部分领土还是明朝的。如果迁都南京,想要恢复企图北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恰恰他没有做,自己想过迁都,可又怕这些大臣不同意。临死之前说了一句:“国家之所以灭亡,这些大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李自成本来也不想彻底灭明,提出江山平分,无奈崇祯太霸气 李自成打进北京兵临城下的时候,

他起初最原始的一个想法想要和崇祯平分天下。如果崇祯答应并且拨给粮草,甚至可以和崇祯一起共同对付清军。因为他知道清军才是威胁最大的,可是崇祯面对这个条件,还是不答应。甚至把李自成派去的使者给杀掉,机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惜不懂得如何把握。 本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清朝时,谭嗣同为何要向光绪皇帝提出,卖掉新疆和西藏的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史有记载谭嗣同吗,谭嗣同的潼关原文,谭嗣同的名言名句大全

    对于满老爷们来说,国家就像是一个钱袋子,供他们尽享清福的保障,又能骑在汉人头上作为作福的耍威风,因此,慈禧老太婆能在60大寿时,挥霍掉的白银、黄金不下于一千万两,大约170多亿人民币,够买多少战列舰?同时期的日本鬼子,却在旅顺制造大屠杀而不闻不问! 清朝的历史,只有2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利益。 谭

  • 清朝时期昂贵的八大珍品银元,都是哪个时期的产物?为何昂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最不值钱的清代银元,清朝黄色银元,清代银元是否有收藏价值

    TOP、8 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 宣统元宝是宣统年间发行的宣统年号银圆,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为前清之正式国币;已经解往度支部之银币成为北洋两镇镇压武昌新军之饷。而宁厂所存银币及鄂厂所存之部分银币成为普通流通银币的一种。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

  • 孙中山有位华人保镖:功夫一流,由洪门致公堂专门委派,月薪60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中山十大警卫,孙中山保镖武功排行,孙中山的湖南保镖

    我们知道,一个重要人物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为了人身安全,保镖们总会寸步不离。作为革命党的领袖,孙中山在为推翻满清统治的过程中,随时随刻都会面临着被暗杀的可能。在国内,清廷对他恨之入骨;在国外,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党,更是想除之而后快。人们印象中,给孙中山当保镖的人,一定是中国人。其实不然,目前能查阅到的

  • 徐志摩罕见照:曾逼迫原配张幼仪打胎离婚,图9令梁启超无比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青年时期的徐志摩】老和尚确实了得,徐志摩果然成为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家喻户晓,甚至被收录到中学语文教材里。相信大家一定读过《再别康桥》这首诗,它可以算得上他的代表作之一。【骑自行车的徐志摩】然而,除了诗作外,人们对徐志摩的婚姻爱情也非常感兴趣。在徐志摩的一生中,

  • 慈禧临死前除了毒杀光绪帝,还亲口交代了两件事,让后人痛骂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瀛台暴毙,终年38岁;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死中南海仪鸾殿病逝,终年73岁。两人死亡时间相隔不到24小时,令人怀疑,光绪是不是被慈禧太后谋害的。多年以来,关于光绪之死就一直是人们热议的问题,直到百年后,专家通过对光绪皇帝头发的研究。得出了光绪皇帝的死因,死于砒霜中

  • 慈禧太后究竟为何要杀掉珍妃?如果是你慈禧,可能也会将珍妃投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究竟为何要杀珍妃?有人说,这是因为光绪独宠珍妃,让皇后隆裕非常嫉妒,天天在慈禧太后面前说珍妃的坏话,结果慈禧太后一气之下将珍妃打入冷宫,后处死。也有说,因为“戊戌政变”时珍妃站在光绪这一边,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仇恨,结果被沉井里了。这两种说法哪种靠谱,抱歉,都不靠谱。珍妃被赐死的真正原因是她做了

  • 影响乾隆一生的女人,乾隆80岁还给她上坟,坟前更是老泪纵横吟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一生共创作了4万多首诗歌。这是什么概念呢?唐朝是诗歌发展的最顶峰,而《全唐诗》收录了2200多名唐朝诗人所写的诗歌,总共才4.8万首。所以说,乾隆对诗歌是真爱,至于水平怎么样,就不敢恭维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已经80岁高龄的乾隆步履阑珊地来到一座墓地前,祭拜结束时,他老泪纵横。离

  •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造成的 安史之乱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史思明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安史之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安史之乱这个事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于唐朝来说确实是影响很大。然而发起叛乱的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这个安史之乱和杨贵妃有关呢?下面就和小编起来看看吧!1、安史之乱

  • 李隆基时期发生安史之乱 给唐朝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史之乱,冲击,时期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天宝14年,这天唐玄宗李隆基还和往常一样在优哉游哉的喝茶,同时醉倒在了杨贵妃的温柔乡里。然而,殊不知就在大唐北方,此时一场浩劫即将席卷这个古老的都城。在此以前,大唐朝臣已经多番向皇帝上奏,安禄山这个人很有野心,是不甘于居于人下之人

  • 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为什么反而被贬官流放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政变,流放,神龙

    众所周知张柬之是唐朝的名相和诗人。那么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为什么反而被贬官流放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