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叫带杀气的眼神?战斗英雄杨启良毙敌18人后,留下这张照片

什么叫带杀气的眼神?战斗英雄杨启良毙敌18人后,留下这张照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71 更新时间:2024/1/23 16:34:04

照片里的主人公名叫良。这张照片是战地记者在访问前线时,不经意间拍到的,杨启良犀利的眼神直摄人心。

杨启良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军人,就在照这张照片之前,他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一人驻守在高地上,打退了敌人先是两个排后是两个连的进攻,一战毙敌18人。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是当年的《台州报》就将此事真实地报道了出来。

杨启良,1961年出生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县宁西乡下桧村,从小拥有参军梦想。

1983年,对于22岁的杨启良来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而且最难忘的一年。他的从军愿望就是在那一年实现的。

入伍后,杨启良被编入解放军南京军区一军一师二团三连某班,先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做起,后来荣升为了一名班长。

杨启良在训练时积极刻苦,表现突出,这无疑为他日后上前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梁启良随部队换防到云南省老山前线。

1979年对越反击战,越南被打得丢盔弃甲。但就在解放军撤退后,越南人不甘失败,卷土重来,侵占我国老山、者阴山一带,并在此建立了一道军事防线。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回领土。

越军在山上挖坑道,布设大量地雷、铁丝网。他们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边境附近地区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我国百姓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威胁到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安全。

为此,我国各大军区轮流换防,驻扎南疆前线,将领土夺回,把敌人驱逐出境,巩固了我国南疆的安全线。

在这场对越反击战中,尤其以老山一带最为激烈。解放军官兵在那里,书写了一段又一段传奇。

位于云南省山州麻栗坡县境内老山,其主峰高达1422米。方圆百里,以此地为最高点。并且老山两侧有多条交通要道,占领此地南可俯视越南,北可巩固我国南疆边防,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经过1984年近一年的战斗,我军基本上已将老山地区收复回来。“7·12”大战后,越南甚至不敢发动师级以上的进攻。

但是在老山主峰的东南处,有1座166高地还未收复。因为害怕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我军就决定先收复其周围地区,最后再将这颗钉子拔掉。

1985年初,这座像颗钉子一样的高地,我军打算将其彻底拔掉。就这样,杨启良所在的一师换防到了老山前线。夺回166高地的任务,就交给了1师2团3连。

3月8日凌晨,3连连长决定派赵志华率领一队,从左路攻上166高地,林季勇率另一队,从右路杀上去。在我军炮火掩护下,3连的两支敢死队一起166高地发起进攻。越军企图占据有利地形负隅顽抗。

在越军多种武器加持下,左路赵志华伤亡惨重,最后攻上山头的只剩赵志华一人了,而右路林季勇队也仅剩下4名战士,林季勇本人也身负重伤。不过最终,166高地还是被我军成功拿下。

没过多久,越南人又不甘心地疯狂反扑,随着我军后续部队逐渐增援上来,解放军战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越南人的进攻。

战斗从白天打到黑夜,越军向我军接连发起7次进攻,但都无济于事。116高地牢牢掌握在解放军手中。

3月9日早上,166高地南侧的越军突然静悄悄的。敌人的进攻对解放军构不成威胁,但他们突然无动于衷就很危险,因为敌人很可能会有变招。

三连连长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令其高地我军驻兵务必严防死守。

果不其然,越军对166高地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开始打起了小算盘。越南人决定换个策略,进攻166西侧的一处无名高地。在此无名高地驻守的,正是杨启良他们班。

越军不傻,他们知道犯不着再在166高地主峰上白白耗费人力。于是,对这里地形尤为熟悉的越南人,意识到166高地西侧的这块无名阵地一旦被占领,166高地的门户就会洞开,到时候再进攻166高地就会轻松许多。

班长杨启良也知道自己驻守的这块高地虽然无名,但是战术和战略意义都尤为重要,自己绝不能让三连战友一天的血战付诸东流。

为此,杨启良命令全班战士誓死守住此地,寸步不让。每个战士都抱着必死的决心,誓与阵地共存亡。战士马洪在后来写给母亲的信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决不退半步,宁愿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半步生!能为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利益而献身,我感到光荣、高兴、自豪。

杨启良班虽然信心十足,但其实每个战士们都疲惫已极。全班不怕牺牲,但那如同地狱般的生活条件,是对战士们的极大考验。

当时前线的战士们基本上都在猫耳洞内生活。南疆深山密林地区,洞内炎热潮湿,虫鼠乱窜,就像缠人的越军一样,时不时会滋扰解放军战士。

猫耳洞内狭窄,战士们在里面难以站起身,躺着又不舒适。很多战士在潮湿的环境下,身上出现溃烂发炎的现象。为了节约水源,战士们的衣服几乎年不洗,甚至有的时候一年都洗不上一次澡。

这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对于猫耳洞内的解放军战士来说,却司空见惯了。

此时,无名高地上的每一名战士,都竖起了耳朵,警惕着越军来犯。

1985年3月9日晚上11点多,越军大约有两个排的兵力,分三路向我军无名高地1号哨卡发动突袭。

当时杨启良班的6名战士,在敌众我寡的不利情况下,依然奋勇抵抗。但不幸的是,杨启良的5名战友都在战斗中相继负重伤倒地。

当杨启良发现敌人如潮般涌上来之时,就立刻发告请求增援。可增援部队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赶过来。在5名战士受伤倒地的情况下,杨启良就决定一个人握着冲锋枪,背着话报机继续战斗。

杨启良先是扔下了两颗手榴弹,两个越南军被当场炸死。与此同时,敌人的一发炮弹也在杨启良身边炸响。一颗弹片钻入杨启良的左大腿,鲜血沿着杨启良左裤腿如注般流淌了下来。

在这战斗的节骨眼上,队友都负伤倒地了,杨启良哪有时间顾得来给自己包扎?他咬紧牙关忍着剧痛,又向敌群中扔下一颗手榴弹。

敌人的这一次进攻被打退后,杨启良稍有喘息之际,立刻将左腿进行了简单的包扎。敌人似乎意识到我军坚守阵地的人员不足,于是临阵改变策略,三路并作两路,决定集中兵力优势,一举拿下这座无名高地。

杨启良看到敌人蜂拥地向他扑来,他临危不乱,一边沉着应对敌人,一边拿着报话机请求炮火支援。对讲机那边传来命令:一定要坚守住阵地,增援马上到。

此时杀红了眼的杨启良高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阵地就不会丢。

杨启良一手扔手榴弹,一手端冲锋枪,尽到自己最大的力量,对从两路进攻上来的敌人进行炮火压制。

杨启良一个人尽其所能地在黑夜中迸发出的凶猛火力,让越军以为是自己判断错误,看来解放军仍然有多人在此高地驻守。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转眼间到了3月10日凌晨零点半,越军还是没有攻上来。敌人再次决定改变战术,撤掉伤亡惨重的两个排,调集两个连的兵力继续进攻。

敌人此时更是人多势众,采取人海战术对杨启良发动半圆式的进攻。

突然,一发炮弹在离杨启良不远的地方炸响了。这发炮弹虽然未让杨启良受到伤害,但是他整个人却因此被掀飞出去两米多远。杨启良艰难地爬起来,顿觉地转天旋。

敌人趁着这个间隙,步步紧逼,眼看已经到阵地前了,这时杨启良扯破了嗓子高喊:

向我开炮!

不知是那时杨启良头脑中闪过了电影《英雄儿女》中成高喊“向我开炮”的那个瞬间,还是他下意识地喊出这句口号。在敌人激烈的炮火声中,杨启良的这句口号,依然清晰地钻进了旁边受伤的解放军战士们耳中。

杨启良刚爬起来,就看到敌人蜂拥而至,他无暇瞄准,一股脑丢出十几颗手榴弹。

这也足够敌人喝一壶的了。一时之间,山下火光冲天,敌人被炸得死的死,伤的伤,连滚带爬,抱头鼠窜。

就这样,杨启良凭借地形优势,东打一枪西扔一颗手榴弹,一面躲着敌人的炮弹,一面出其不意地射击敌人。敌人愣是没有攻上来这座仅有一个人驻守的高地。

但战斗实在不宜再拖下去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而且杨启良还是身负重伤。杨启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毙掉了多少敌人,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军增援部队赶到了。

大约10日凌晨2点左右,我方增援部队赶到无名高地。看着战友们来增援了,杨启良打算和他们并肩作战。

后续部队看到阵地上只剩下杨启良一个人,无不震惊不已。战友们说什么也没有答应此时有伤在身的杨启良,强行将他抬出阵地。

杨启良被送到后方医院时,左腿几乎都被鲜血染红。还好未伤骨头,并无大碍,取出弹片后进行了包扎治疗。

轻伤不下火线的杨启良第2天就请求出院,并迅速赶回前线整理武器装备。也就是在他清点武器时,战地记者不经意间拍到了那张照片。杨启良犀利充满杀气的眼神,让同胞们看了之后都有些不寒而栗。

1985年3月9日——3月10日的这场战斗,杨启良只身在阵地上坚守了三个小时,打退了敌人4次进攻,共计毙敌18人。在战斗中杨启良高喊:“向我开炮!”,因此被誉为“活着的王成”。

为了表彰杨启良坚守阵地的英雄事迹,战后杨启良被评为“一等功臣”。从此,杨启良“孤胆英雄”的名号就传开了。

1996年,杨启良光荣退伍,转业到工商部门工作。2010年,杨启良成为台州市经济开发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在这个岗位工作到2015年退休。

杨启良平时为人低调,不显山不露水,从不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功绩。很多同事都不知道他“战斗英雄”的身份。杨启良家中有一块牌匾,他起初挂在会客厅内。后来杨启良感觉这块牌匾太张扬,就把它藏在了床底下。

有同事中的好朋友听说后,就开玩笑地问杨启良:是不是有块很值钱的牌匾?给我看看呗。杨启良把牌匾拿出来后,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人民功臣。

杨启良(左一)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杨启良当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的这段期间,竟然有人敢向他寻衅滋事。

那段时间,消费者群众的投诉接二连三,杨启良秉公执法,认真接听每一次来电,仔细对待每一封投诉信,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还老百姓一公道。但随着杨启良处理的案件越来越多,总会遇到个别刺头。

一次,杨启良处理一家汽车4S店的投诉时,男车主向杨启良撒了谎。杨启良查明真相后,还了店家一个公道,可那位买主竟然不依不饶,还对杨启良破口大骂,甚至恐吓说要将杨启良告上法庭。

杨启良刚正不阿,坚持原则,最后妥善地处理好了这桩案件。事后,跟杨启良一同工作的一位朋友跟他说:要是以你当年的性格啊,早就发火了。

确实,别说让车主知道杨启良当年在战场上的骁勇,如果当场给那个买主看一眼杨启良的那张照片,估计车主就得立马老老实实,还敢在杨启良面前如此猖狂?

事情过去后,杨启良的朋友又问他:你为什么不给那个人一点教训?杨启良淡定地说出了6个字:

军人能屈能伸。

当年在战场上面对手拿冲锋枪的敌人,杨启良“能伸”的是一份责任;现在为老百姓办事,不辞辛劳,秉公执法,杨启良“能屈”的也是一份责任。

更多文章

  • ?慈禧的保镖有多厉害?53岁时和霍元甲比武,两招之后霍元甲认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的第一保镖有多强,霍元甲为什么甘愿做慈禧的保镖,霍元甲和慈禧的关系

    1894年,皇宫里正在为慈禧太后举办六十寿辰大典。载漪带着师父李瑞东和大师兄一起到宫中为慈禧表演助兴。李瑞东表演完一套拳术后,接着展示了轻功绝技等。慈禧被他高超的武术吸引了,看得出神。之后,经载漪等多个王爷的举荐,他入宫当了四品带刀侍卫兼武术教官,成了慈禧的保镖。慈禧西逃时,他也跟着离开了京城,前往

  • 《封神演义》这几个细节证明 纣王根本不爱妲己,难道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妲己纣王吻戏完整,封神演义王丽坤版纣王与妲己

    妲己因有子虚的帮助,顺利将纣王迷惑,只是纣王还是不够信任妲己。妲己养的鸟骂纣王的时候,纣王不是选择因为爱相信妲己,而是脸色大变,查明真相后才又哄妲己开心。包括姜子牙说皇宫里有妖时,纣王将妲己留在大殿派人彻查寿仙宫,这足以证明,纣王根本不爱妲己,只是将妲己当作宠物罢了,呼之则来挥之即去。纣王他贪生怕死

  • 慈禧26岁守寡后,经常深夜去密室擦拭身体,宫女偷看后大呼救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在完全掌控清朝政府大权后,她想的并不是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而是想着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职权来获取私利,她从来不是那种心慈手软之辈,对于她这种以权利来换取自己奢侈生活的作风,确实会让人觉得不齿,也难怪她会经常遭到后辈人的唾骂。慈禧在咸丰皇帝死后之时,她才26岁,对于这样的一个年纪,孤单寂寞空虚也是人之常

  • 历代五大名将(春秋战国至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十大名将战功排行,战国五大战神资料,清朝五大功臣排行

    一、春秋战国1·春秋:先轸、孙武、伍员、子玉、司马穰苴。2·战国:白起、廉颇、李牧、乐毅、吴起。二、秦汉三国3·秦朝:王翦、王贲、蒙恬、李信、章邯。4·西楚:龙且、英布、季布、钟离昧、虞子期。5·西汉: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赵充国。6·新朝:王邑、苏宪、梁方、梁林、艾章。7·东汉:吴汉、耿弇、

  • 我国古代主要王朝名字的由来—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朝中国第一个王朝,商朝王朝全传,商朝服饰

    商朝,作为朝代歌中第二个世袭制的朝代,由商汤建立于公元前约1600年,灭亡于公元前约1046年商纣王统治时期,延续了五百余年。据说在五帝时期,商人的始祖契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人们就用“商”来称呼其部落,把夏朝消灭之后,更是以“商”为国号。除了“商”之外,在《史记》等历史文献中

  • 史记夏次元3|大禹的大变革时代:不止治水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禹 史记,谈谈史记夏本纪中有关大禹的记载,大禹治水经典史记

    在《史记》次元里,洪水持续了很多年。这是先民的灾难,也成为禹不可回避的责任。四岳举荐他,帝舜把这个任务交到了他手上。那时候他父亲鲧因为治水不力,刚刚丢了性命。在《五帝本纪》里,鲧是四罪之一。像是认定了他罪不可恕,成为帝舜掌权之后,第一批被打击的对象。“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

  • 汉奸范文程:要不是他,清朝入关不可能那么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文程是大明一号汉奸吗,范文程建议多尔衮入关,明末范文程是什么人

    这些策略,都是从中国历史的教训中得来的。为何缓和满汉矛盾,范文程还提出,大清得天下,不是得自崇祯,而是得自李自成。大清是为崇祯报仇而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满人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入关之后,强行剃发、易服,激起汉人反对,致使全国统一推迟了十余年。一直对汉人防范严密,严禁汉人掌握兵权,拒绝改革,最终被推

  • 周朝,一个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的创立始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与商朝的战争中打败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的封建制度。周朝的封建制度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国家的统治者将天下分封给亲戚和功臣,形成了地方上的诸侯国。这种封建制度形成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诸侯国的农民生产力不断提高,周朝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周朝的文化也是独具特

  • 皇太极感叹:八旗士兵一代不如一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次,皇太极对满族的贵族子弟们说,太祖(努尔哈赤)时期,我们这些子女听说第二天要出去打猎,非常高兴,急忙做好准备工作。无论长幼,争相随行。如果太祖不让某个人去,他还会哭着求情,请求一起去。可是,现在的这些贵族子弟,每天只想着外出游行、闲居戏乐。遇到出猎的日子,有的说妻子生病了,有的说家里事情多忙不

  • 21世纪还在闭关锁国的国家,关门发大财的土库曼斯坦,有多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清末时期的中国才会遭到资本主义殖民者的大举入侵,清朝才会亡了国。可除了清朝外,世界上也有其他国家同样采取着闭关锁国的政策,比如说这土库曼斯坦! 宣告独立,闭关锁国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看,亚洲是最为灿烂辉煌的大陆之一,特别是东亚和中东地区。然而就在这片繁荣的土壤上,却独独有一个贫穷困顿的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