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手下大将中,是谁一箭射死陈友谅?嘉靖年间才有了答案

朱元璋手下大将中,是谁一箭射死陈友谅?嘉靖年间才有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23 更新时间:2024/2/10 7:53:06

陈友谅不仅兵强马壮实力强大,更兼野心勃勃,不像张士诚等人一样,只求做个割据一方的草头王就心满意足。他和朱元璋一样,胸怀四海志在天下,双方都把对方视为最厉害的对手。双方逐渐从小规模冲突演变为大规模战役,最终在鄱阳湖大战中进行了一次生死厮杀。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苦战,陈友谅最终败下阵来,此战也成为朱元璋平生最艰苦、也最险恶的战事。

朱元璋打赢鄱阳湖之战,最大的收获一是全歼了陈友谅的水师,二是杀死了陈友谅本人。陈友谅为人狡黠多智诡计多端,是个很难对付的厉害角色。他若不死,即使经历鄱阳湖大败,凭借他的能力和威信,随时都会东山再起,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可朱元璋吉人自有天相,双方激战之际,飞箭如蝗,朱元璋手下大将有人射出一箭,正中陈友谅,“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陈友谅当场毙命。正是这一箭引发陈友谅“军大溃”,使得朱元璋大获全胜。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双方参战兵力众多,场面极度混乱,到底是谁射出的这关键一箭,却无人知晓,结果天大的功劳竟然无人认领。朱元璋开国后大封功臣,由于射死陈友谅的人悬而未决,这项大功劳也就因此被搁置下来,渐渐被人遗忘,成为明朝开国历史中的一桩有名的悬案。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才解开了谜底。

明朝史书《万历野获编》记载,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武定侯郭勋,也就是开国名将郭英的后人,突然提出,当年射死陈友谅的,正是他的先祖大将郭英。郭勋还为此编著了《英烈传》、《三家世典》等书籍,记载了明初开国名将的辉煌战绩,其中对他的先祖大将郭英,不吝笔墨大加褒奖,并在其中半遮半掩地提示郭英亲手射死陈友谅,“暗藏射友谅一事于卷中”。

不仅如此,郭勋还费尽心思,专门编写剧本,请皇宫内的御用戏班,经常在皇帝面前演出郭英射杀陈友谅的剧目,嘉靖皇帝看得多了,也认为郭英就是射死陈友谅的大功臣,“当时本不知何人,乃云郭英所射”,于是对郭英的后人郭勋大加提拔赏赐,并且把郭英的神位配享太庙。因为郭英确实参加过鄱阳湖大战,且表现英勇立下大功,此事遂成为当时的定论。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明朝学者沈德潜认为,郭勋为人贪图名利,不择手段,其先祖郭英射杀陈友谅之事,具有极大的疑点。他认为郭勋是个名利之徒,很可能是在杜撰。沈德潜认为射死陈友谅的可能是开国武将巩昌侯郭兴,但他也拿不出史料支持。联系郭英生前的战绩与表现,他骑射精熟,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朱元璋亲口称赞他“唐之尉迟敬德不汝过也”,把他比作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因此郭英完全具备射杀陈友谅的能力与可能性,由他承受这一功劳也当之无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著名考古学家李毓芳先生去世 阿房宫考古是她一生的骄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2002年至2008年,李毓芳先生领队开展秦阿房宫遗址考古、秦汉上林苑遗址考古,通过一系列扎实而严谨的工作,获得了阿房宫“未建成”“未火烧”的科学认识。李毓芳先生认为,阿房宫考古是她考古生涯中最自豪、最重要的考古成绩。李毓芳先生(图据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3月28日迎来中国考古界的盛事:上午10

  • 朱元璋宴请群臣,上了三道菜,群臣都在吃,刘伯温却吓得脸色苍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开国之君懂得勤俭节约的大有人在,不过大多数只是在人前装装面子,像朱元璋这样厉行节约的绝无第二个。据史书记载,他的一日三餐菜谱非常的简单,主食就是窝窝头或米饭,稀饭通常是玉米粥,下饭的不是几瓣大蒜就是两颗青菜。但是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将士们可不这样想,他们总觉得跟着皇帝冲锋陷阵、浴血疆场,功劳不少

  • 诸葛亮一生四件憾事:跟错一人、信错一人、娶错一人和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诸葛亮被誉为“千古奇才”,他的才华和谋略无人能及。然而,他的一生却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被世人视为神仙般的存在,他仍有着自己的遗憾和不如意。那就是跟错了人、信错了人、娶错了人,以及杀错了人。 跟错一人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拥有卓越的才华和敏锐的战略眼光。尽管他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 朱元璋给朱棣剥桔子吃,母妃听后大惊失色:你父皇要杀你赶快逃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给朱棣剥桔子吃,母妃听后大惊失色:你父皇要杀你赶快逃命大家有时候听到朱棣这个名字,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起兵杀死自己的侄儿,谋权篡位的故事,或许会觉得朱棣这个人为人十分的心狠手辣,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在当时的社会,如果不心狠的话,那么死的就是自己。所以综合来说,朱棣的做法是很正常的表现而已。再来

  • 南宋陆游诗歌中的黄头奴: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5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陆游是一个充满家国情怀,爱憎分明的人物,他在诗歌中多次直接指斥国仇对方为“黄头奴子”“小丑”的现象在宋代,在南宋的文学中也是非常鲜明、典型与少见的。陆游生于北宋末年的宣和七年(1125年),离开北宋灭亡的1127年就两年的时间,所以陆游的一生就是在国破家亡,而无力恢复的蹉跎中渡过。1、宋代陆游

  • 著名考古学家李毓芳去世,曾领队开展秦阿房宫遗址考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毓芳先生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尤其致力于秦汉都城、帝陵等秦汉王朝核心遗存的考古发掘研究,参与了秦咸阳宫3号建筑、杨家湾大墓、马泉汉墓、唐青龙寺遗址考古、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汉宣帝杜陵考古、汉长安城遗址考古等重要城址、建筑、墓葬的考古发掘。在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期间参与或主持了未央宫遗址、东市和西市遗址

  • 被俘虏的皇帝朱祁镇,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祁镇被俘虏后又当皇帝了吗,朱祁镇后来怎么当的皇帝,朱祁镇被俘虏到了哪里

    战功可以封狼居胥的朱棣,有一个文治厉害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炽的儿子有朱瞻基,有着父亲和祖父两人的文治武功,带着大明走向了辉煌。朱瞻基将这份辉煌鼎盛,亲手交到了儿子朱祁镇的手中。朱祁镇七岁稚龄登基为帝,面对的就是国力强盛的大明,这简直就是稳赢的人生。可是朱祁镇觉得人生太过平淡,所以朱祁镇亲自出手,将这份

  • 活跃在宋元明时期的都掌蛮,为何会在明代遭遇弥天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明王朝改土归流政策自元朝开始,都掌蛮叛服无常,元朝采用招诱、安抚、利用、讨伐等手段加以管制,在都掌蛮活动中心地带设立官职,主要设有”蛮夷部宜抚司”,后来改成了”大坝都总管、”上罗计长官司、”下罗计长官司”和”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还有”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千户所”。但即便如此,元朝统治者仍未在都掌

  • 只要姓马,就一定是回族?朱元璋娶了姓马的女子,他也成回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睁眼说瞎话,这是出于他们的别有用心或者是私心,因此,他们“研究”出来的历史一般都属于假历史或者说是伪历史,是想象出来的历史、杜撰的历史,通过都会变成一个笑话,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乐子,除此,一文不值。因为朱元璋的老婆姓马,而姓马的大多是回族人,朱元璋娶了姓马的回族女人,所

  • 官窑黄釉青花瓷器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中国汉民族喜红恶白,红色为喜庆之色,白色为丧葬之色。而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而言,白为大吉之色。蒙古国俗尚白,以蓝天白云之色为最美。而蓝色,在汉族文化中,多代表厉鬼,绝不是什么喜色。黄色,谐音皇色,国人谓之皇帝专用色。元史.顺帝纪记载至元二年(1336年)夏四月丁亥的禁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