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话说杨浦丨蔡元培与同济大学二十周年庆

话说杨浦丨蔡元培与同济大学二十周年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22 更新时间:2024/1/25 8:04:28

纵观同济大学校史,蔡元培是一个非关键的人物。他在1927年学校面临被改组、停办之际,力挽狂澜,使同济大学不仅得以继续办学,更由私立大学改组为国立大学。

蔡元培

1927年是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理应有些纪念活动,但一直以来,关于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校庆语焉不详,连具体时间也说法不一。这段往事,在史料中留下了哪些“细节”?

同济大学前身德医学堂由中德政府合作,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博士依托同济医院创办,校址位于白克路(今凤阳路)。

1927年,留德学者、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擘画者和领导者之一蔡元培,在同济大学面临被改组、停办的关键时刻,力推同济大学由私立大学改为国立大学,称“国立同济大学”。照理说,同济大学应趁势在1927年隆重举办建校20周年庆典,实则不然,其中另有隐情。

位于上海吴淞镇的国立同济大学校门

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之际,蔡元培热情洋溢地为《国立同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题写了封面及序言。序言中,蔡元培这样写道:

“我国医术与工艺之应用,既数千年积久经验,自有独到之处。然不得最新之科学以为基础,则进步殊缓,与并世各国相较,自愧不如。是以最近数十年,有新式医学校工学校之建设。其时规模较大之工业学校,有南洋、北洋两公学均采美国式,又各地方时设医学及工业专门学校大抵用日本式。美日之高等教育均受德国影响,而日本尤甚。医、工两科,则德国之教学法,尤全世界所推许也。”

序言落款时间为民国十七年九月,即1928年9月。

国立同济大学大礼堂及工科教学楼

从这篇序言中可以看出,蔡元培认为南洋(上海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前身)、北洋(天津大学前身)两公学均采“美国式”,地方时设医学及工业专门学校大抵用“日本式”,而“美日之高等教育均受德国影响”,德国医、工两科“全世界所推许也”。同济大学是“发端于德人所设之医学校及其所扩张之医工大学校”,是为中国青年提供直接学习德国“长技”的学校,所以“堪为中用”,前途远大。显然,蔡元培对同济大学情有独钟,这或许是他在时局动荡、同济大学办学困难、校长阮尚介辞职、学校面临被改组停办的情况下,力主同济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继续独立办学的重要原因。

蔡元培为《国立同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题写封面

蔡元培为《国立同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题写序言

但同济大学始建于1907年,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庆应该是在“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为这里写成“民国十七年”(1928年)呢?

迄今为止,所有公开的研究成果包括由同济大学组织编写、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史第一卷(1907—1949)》都没有关于同济大学20周年校庆的详细记载,也没有说明同济大学20周年庆的具体时间,而个别校友关于20周年校庆时间的回忆也存在分歧。

同济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阮尚介,任职时间为1917-1927

1927 年考入同济大学附中,1937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科、曾任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长的朱振德教授回忆,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庆是在1927年。他说,“1927 年我进吴淞同济大学附中读书,还是少年,啥也不懂,啥也不会。那年同济大学举行20周年大庆,又逢大学被批准为‘国立’,特别隆重,但是纪念会上的报告,我听不懂,文娱晚会上的京剧,什么《空城计》《玉堂春》,我也看不懂。”

朱振德教授

1980年朱振德(左四)和德华、李国豪、翟立林、冯纪忠等访问西德

但据1924年考入同济大学德文科、1931年毕业于机械科的同济大学校友赵炎和回忆,原定1927 年5月18日举行的纪念建校20周年大会迟至 1928年6月26日才举行,当时主持纪念大会的是校长张仲苏。

张仲苏

深入挖掘同济大学馆藏档案史料发现,1928年5月14日,同济大学曾发出通知:“本校二十周年纪念会本定于5月19日、20日两日举行,因诸事尚待预备,特行展期,准于5月26日、27日两日举行。”5月21日,同济大学致函同在吴淞的“邻居”中国公学、江苏大学医学院,商借50把长凳、椅子。5月22日,中国公学回函同济大学,称:“来函商借长凳50只,自当从命。望即遣人来敝校搬运。”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大学医学院(即原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建于1927年7月,原名“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28年2月才更名“江苏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致函江苏大学医学院商借长凳与椅子”一事证明同济大学不可能在1927年举办“本校20周年纪念会”。

另据同济大学馆藏史料,1928年5月22日,同济大学曾德籍人士柏德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出席26日上午举行的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纪念会,并代为邀请其他德籍友好人士出席。此外,同济大学还向蔡元培、杏佛、胡适、吴稚辉发出书面邀请,希望他们出席并发表演讲。考虑到交通问题,同济大学还曾致函沪杭铁路车务处,称学校在5月26日、27日两日举行20周年纪念活动,每日散会时间均在晚间12时,且上海宾客众多,希望在吴淞站增开淞沪段临时列车。与此同时,《时报》1928年5月27日报道:昨为国立同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会,除展览学校设备及成绩外,并有摄影展会。显然,因时局动荡、学校前途未卜等因素,原本应于1927年举办的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庆典推迟到了1928年。

张仲苏邀请蔡元培、胡适等参加典礼

因事务缠身,蔡元培派代表出席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庆典。他本人专门为《国立同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作序。序言中提到了动荡的时局:

“去岁,国民革命军既抵上海,留德同学张仲苏先生来长斯校,对于应兴应革之事,悉心擘画,以备施行。越一年,而值斯校成立二十年之纪念会。开会以后,发行纪念册,以表示继往开来之志愿。”

在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庆典的相关资料中,还发现了最早关于同济大学校歌的档案记录。1928 年5月21日,作为国立同济大学首任校长,张仲苏发出通知:“兹定于本星期一、二、三、四下午四时半在大礼堂练习校歌。”综合分析,1927 年8月张仲苏就任国立同济大学首任校长时,原应于1927年5月举行的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庆时间已过,所以张仲苏在1928年筹备(实际上是补办)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庆期间,主持创作了《国立同济大学校歌》,要求学生练习,并在随后举行的典礼上献唱。这一史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佐证了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庆确实从1927年延期至1928年。

来源:上海杨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时期漆器真品图片和鉴赏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漆器的发展史上,乾隆朝可谓是黄金时代。百工炫巧争奇,漆器种类繁多,制作上工不厌精、料不厌细。那是因为乾隆皇对自家的漆器特别上心,对漆器的胎骨、样式、色彩、髹漆工艺等方面亲自指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总汇》记载,乾隆皇帝对于自己不满意的漆器会用『蠢』和『粗糙』形容,这些漆器会被要求往『秀气』、『细微

  • 十分难得,清朝版本的中国历代钱币样式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海报正面描绘了中国朝代历史上每个朝代发行的每一枚钱币。插图包括每枚硬币的正面和背面,以及硬币表面图案的清晰图像。下面为局部截图:上半部分一段注释是有关历代钱币称谓的文字介绍。其内容如下: “按通志,太昊氏谓之金,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谓之泉,商周谓之布,齐莒谓之刀,周九府圜法始谓之钱。又按管子上古

  • 被光绪视为父亲的翁同龢,为什么在死后,却连个谥号都得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翁同龢是同治、光绪两位帝王的老师。他温文尔雅、举止有礼,被光绪当作父亲一样的存在,甚至在翁同龢告假的时候,光绪也曾哭闹着不让他离开。然而翁同龢死后,光绪却连一个谥号都不愿给他,为什么?据说主要还是因为翁同龢在甲午战争时的表现。为了扳倒李鸿章,不择手段,连国家利益都不顾,这样的翁同龢,确实让光绪很失望

  • 彩色老照片!坐船看花的慈禧太后,穿高跟鞋的青楼花魁,称帝前祭天的袁世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大帅哥,有不认识的吗?科普下他的逸闻趣事】晚清,四位公子哥在雅舍抽大烟,功名已是身后事,“去到考场放个屁,也替祖宗争口气”成了当时流行的谚语。清末,大清王朝已经让鸦片搞得乌烟瘴气,大烟瘾风靡全国,再殷实的家也会被倾家荡产。在清朝有点手艺,基本不会挨饿,哪怕是小小的一点手艺,就像图片上这位给人剪

  • 王阳明是个怎样的人?他提出了哪些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怎样,观点,王阳明

    王守仁,字阳明,他在我国的政治历史、思想史、军事史、文学史、哲学史以及教育史上,都是一座无法绕过去的丰碑。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般的历史人物,能够在以上任何一个领域当中,取得一些成就,就足以名留青史了。能够在两个领域取得成就,那绝对是我们耳熟

  • 朱棣在位22年,为何没能再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再生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的一生先后育有四子五女共九个孩子,从子女数量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查阅这些子女的出生日期却很容易发现蹊跷,那便是九个孩子全部生于靖难之役之前,而在其登上皇位后的二十二年中,却再也没有诞下子女,这是为什么呢?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

  • 朱亮祖作为明朝开国猛将又有丹书铁券,为何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猛将,丹书铁券,朱亮

    朱亮祖是明朝开国猛将,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亮祖本为元朝将领,甚至还曾击伤猛将常遇春,战败后归降朱元璋,后参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等战争,因功获封永嘉侯,获赐丹书铁券,位列钦定三十四功臣第二十七位。而朱亮祖后来之所以被杀,可以

  • 荀彧被曹操逼死之后,他的孩子们最后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结局

    历史上的荀彧出身高贵,极具才华,是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同时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但后来因为和曹操理念不合而被逼死,那么他死了之后,他的孩子们受到曹操的迫害了吗?结局如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话说当荀彧选择加入曹操的那天开始,他就与曹操约法三章,发誓只做汉朝的忠臣,他为

  •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身边为何一个五虎将都不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攻打,东吴,身边

    还不知道:刘备不带五虎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昭烈帝刘备,蜀汉的奠基者。刘备与曹操、孙权不同,他背后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撑,只有一个“刘皇叔”的口头名号,没有任何地盘,也没有任何兵马钱粮的来源。刘备开局非常惨淡,只有两双草鞋,几卷草席,但他刚走出新手村,身边就跟着关

  • 都说刘备带着七十万大军伐吴 刘备为什么还是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军

    对刘备七十万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曹操和孙权与罗贯中在一起,刘备感叹道,我当年发动七十万大军伐吴,最后在夷陵惨败,真是可惜。曹操说,你不算多可惜,我出动了八十三万大军伐吴,不也在赤壁之战打败了嘛。孙权则说,是啊,你们加起来都一百五十多万人马了,我打得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