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亮祖作为明朝开国猛将又有丹书铁券,为何被朱元璋处死?

朱亮祖作为明朝开国猛将又有丹书铁券,为何被朱元璋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28 更新时间:2024/2/17 13:14:48

朱亮祖是明朝开国猛将,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亮祖本为元朝将领,甚至还曾击伤猛将常遇春,战败后归降朱元璋,后参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等战争,因功获封永嘉侯,获赐丹书铁券,位列钦定三十四功臣第二十七位。而朱亮祖后来之所以被杀,可以说完全是自己作死。

朱亮祖本为元朝旧将,归降后屡立战功

元末天下大乱,各地起义此起彼伏,为了保境安民,出生于庐州六安的朱亮祖便召聚乡兵,多次抵挡乱兵侵入乡里,由于战绩出众,很快便引起了元朝统治者的注意,遂被任命为义兵元帅,后奉命南下江东,驻守宁国府。

至正十六年(1356年),趁着张士诚进攻江南元军的机会,趁机对集庆发动进攻,并攻克宁国,俘虏朱亮祖,见其骁勇善战,遂起爱才之心将其收至麾下,仍让其担任原职。然而,仅仅几个月后,朱亮祖便又叛归元朝,并数次击败朱元璋军队,朱元璋则由于正在集中兵力攻打金陵,对重新占据宁国的朱亮祖也是无暇顾及。

至正十七年(1357年),腾出手来的朱元璋再度围攻宁国,朱亮祖不敌拼死突围,竟然勇不可当,甚至击伤了猛将常遇春,直到朱元璋亲到前线督战,这才将朱亮祖擒获。朱亮祖虽然有先降后叛的经历,但朱元璋还是将其释放,留在麾下效命。

此后,朱亮祖先后跟随朱元璋参与攻打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战争,可谓战功赫赫。正因此,在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明朝后,朱亮祖得以升任征南副将军,并率军随同廖永忠平定了两广地区。

因功封侯出镇广东,居功自傲多有违法事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朱亮祖凭借战功被授任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获封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获赐丹书铁券,子孙世袭。在朱元璋钦定的三十四位功臣中,朱亮祖名列第二十七位。

次年,朱亮祖率兵增援讨伐明夏政权的汤和、傅友德,但因擅杀军校,战后未能获得封赏。此后,朱亮祖先随傅友德镇守北平,后随李善长管理屯田、巡视海道,并在朱元璋命令十八位公侯分祀岳镇海渎时奉命祭祀南海。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亮祖奉命出镇广东,并征发军民三万扩建广东北城。像朱亮祖这种出身较低、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开国武将,如果放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或许还会有所顾忌,可一旦被派往地方,便很容易犯居功自傲的毛病,朱亮祖出镇广东不久,便开始多有不法之事,这导致其与生性耿直、为官清正的番禺知县道同冲突加剧。

当时,番禺县十几个富户以低价收购集市上的珍宝物品,稍有不如意,便捏造各种罪名诬陷他人,道同查实之后,便将领头者抓了起来,戴上枷锁放在街上示众。于是,便有富户跑去贿赂朱亮祖,想要通过朱亮祖迫使道同放人。

于是,朱亮祖便摆下酒席,心想凭借自己的官位权势,道同必然会卖自己个面子,谁知道同却直接拒绝。朱亮祖见道同丝毫不给面子,干脆第二天直接派人放走了那些富户,并找借口将道同鞭笞了一番,这才消了胸中之气。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一位姓罗的富人在将女儿嫁给朱亮祖后,便与兄弟仗着朱亮祖的权势为非作歹、无恶不作,道同又将两人予以了惩处,朱亮祖眼看道同仍然敢与自己作对,直接便率领军队将罗氏兄弟从牢里抢了出来。

恶人先告状害死道同,朱元璋怒而鞭死朱亮祖

率兵攻破县衙大牢可是大罪,道同得知后,便罗列了朱亮祖数十条罪行,派人呈送朝廷。朱亮祖得知消息后,则诬陷道同对上司傲慢无礼,派人以军马携带奏折,快马加鞭的前往京城呈递。

虽然朱亮祖的人出发较晚,但凭借军马的速度优势,他的奏折却率先递到了朱元璋面前,朱元璋不明两人之间的矛盾,轻信了朱亮祖的告发,结果当即派遣使者前去赐死道同。结果使者出发不久,道同的奏折也递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这才明白事情原委,又连忙派人前去赦免道同。

第二批使者虽然紧赶慢赶,与第一批使者同日抵达了番禺,但等他们赶到现场时,道同已经身死。个人认为,朱亮祖应该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封奏章就能置道同于死地,他的本意应该是想要在朱元璋面前形成两人有矛盾的情形,从而使得朱元璋在接到道同奏折后不必全信,从而让自己陷入不利,毕竟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的态度,朱亮祖不可能不知道。

因此,在得知道同被赐死后,朱亮祖恐怕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果然,朱元璋得知道同已死后,极为恼怒,当即便命人将朱亮祖召回了南京,朱亮祖不敢反抗,只得跟随朝廷特使返回南京。直到此时,朱亮祖也只能乞求朱元璋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知县就严惩自己了。

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初三,朱亮祖与儿子朱暹被押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一见朱亮祖就血气上涌,当即命人将朱亮祖和儿子朱暹鞭死在了自己面前。事后,朱元璋念其有功,仍以侯礼安葬,还亲自为他撰写圹志。

朱亮祖死后,其次子朱昱承袭了永嘉侯爵位。十年后,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随着“胡惟庸案”全面爆发,朱昱又被问起了其父的事情,到了五月,朱元璋颁《昭示奸党录》,朱亮祖也被追论为胡惟庸乱党,朱昱连坐被杀,永嘉侯爵位被废除。

在封赏功臣时,朱元璋的确赐下了丹书铁券不假,丹书铁券的免死功能也的确存在,可问题在于丹书铁券的最终解释权,却在朱元璋手里,他不承认谁也没有办法。纵观明初被杀的那些功臣,又有那个能够凭借丹书铁券免死的?

标签: 猛将丹书铁券朱亮

更多文章

  • 荀彧被曹操逼死之后,他的孩子们最后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结局

    历史上的荀彧出身高贵,极具才华,是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同时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但后来因为和曹操理念不合而被逼死,那么他死了之后,他的孩子们受到曹操的迫害了吗?结局如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话说当荀彧选择加入曹操的那天开始,他就与曹操约法三章,发誓只做汉朝的忠臣,他为

  •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身边为何一个五虎将都不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攻打,东吴,身边

    还不知道:刘备不带五虎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昭烈帝刘备,蜀汉的奠基者。刘备与曹操、孙权不同,他背后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撑,只有一个“刘皇叔”的口头名号,没有任何地盘,也没有任何兵马钱粮的来源。刘备开局非常惨淡,只有两双草鞋,几卷草席,但他刚走出新手村,身边就跟着关

  • 都说刘备带着七十万大军伐吴 刘备为什么还是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军

    对刘备七十万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曹操和孙权与罗贯中在一起,刘备感叹道,我当年发动七十万大军伐吴,最后在夷陵惨败,真是可惜。曹操说,你不算多可惜,我出动了八十三万大军伐吴,不也在赤壁之战打败了嘛。孙权则说,是啊,你们加起来都一百五十多万人马了,我打得也真

  • 刘备为什么不选择荆襄九郡作为根据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选择,根据地

    对于荆州这个地方,一直以来都深受有所有有野心诸侯的热衷,那么刘备为什么不选择荆襄九郡作为根据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荆州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刘备之所以会选择把成都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足,而是因为荆州本身的地理环境不行。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他就必须把所有的事情,

  •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和诸葛亮态度为何截然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攻打,态度,相反

    刘备和诸葛亮攻打东吴为什么态度相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决定征讨东吴,包括诸葛亮在内的大臣,都强烈反对。但是刘备不听劝告,依然发动大军,长途跋涉攻打东吴,最终惨烈失败。蜀国从此失去进攻主动权,而刘备也气恨难消,不幸去世。实践证明,刘备讨伐东

  • 刘备建立蜀汉之后 蜀汉为什么不算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蜀汉,建立

    对蜀汉不算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较强盛的时代之一。对于汉朝来说,包含了刘邦建立的西汉和刘秀建立的

  •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气量狭小吗?他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气量,狭小,周瑜

    周瑜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如果你问大部分人对周瑜的看法,得到的答案无非是“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三气周瑜”等故事,以及

  •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灭亡,蜀汉,坚持

    蜀汉灭亡后,就剩下东吴自己,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邓艾偷渡硬盘,兵临城下,刘禅被迫开城投降,蜀汉灭亡,此时的东吴内部混乱不堪,正式追击的好时候,东吴为何还能持续十七年之久?虎踞长江天险“坐断东南”对于东吴来说,长江就是天然的屏障,限制了对外扩张,同

  • 代王王后为刘恒生下四个儿子,为何史料皆无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儿子,王后,记载

    《史记·外戚世家》有载“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记·孝景本纪》则记载为三个儿子)按理来说,刘恒既然与王后生有四个儿子,足以说明两人之间关系不错。然而,史书关于代王王后及其四个儿子的姓名竟然没有任何记载,再加上刘恒即位不久四个儿子便接连“病

  • "无狐偃,便无晋文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无狐偃,便无晋文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狐偃帮助重耳成为晋国的国君,陪着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放一般人身上,不要说成就霸业了,估计早就放弃成为国君这一目标了。一、骊姬想要杀死重耳,狐偃护送重耳出逃骊姬不满太子申生可以继承国君之位,经常向晋献公说太子申生的坏话。太子申生被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