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说刘备带着七十万大军伐吴 刘备为什么还是输了

都说刘备带着七十万大军伐吴 刘备为什么还是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4 更新时间:2024/1/21 13:57:05

刘备七十万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备、曹操和孙权与罗贯中在一起,刘备感叹道,我当年发动七十万大军伐吴,最后在夷陵惨败,真是可惜。曹操说,你不算多可惜,我出动了八十三万大军伐吴,不也在赤壁之战打败了嘛。孙权则说,是啊,你们加起来都一百五十多万人马了,我打得也真是不轻松啊。说罢,三人哈哈大笑,一起向罗贯中拱手称谢。多亏了罗老先生妙笔生花,让我们过了一把统领百万雄师的瘾。罗贯中也笑着说,没关系,反正我也就是在书上写写,就费点笔墨,也不需要辎重粮草,大家都过一把瘾好了。大家闻听后都哄堂大笑。

刘备当年要是有七十万大军伐吴,估计早就把东吴给灭了,就不可能有夷陵之战的惨败了。不过,刘备实际上的兵力只有五万人左右,而抵抗他的东吴兵力则有五六万人。这使得刘备在兵力上不占优势,取胜的几率就很小了。

刘备攻打东吴,在战略上是错误的。在当时的情况,刘备和孙权的实力弱,曹魏的实力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两弱共抗一强,才是刘备和东吴最好的出路。如果两个弱者自相残杀,只会让强者坐收渔人之利。这样下去,会弱者越弱,强者越强,使得刘备的处境更加不利。所以,当时刘备不管孙权的态度,也要树立攻打曹魏的战略。这也是符合刘备集团的唯一正确的战略。

在当时,赵云向刘备的谏言很有道理,那就是曹魏篡汉,这才是蜀汉最大的敌人。不但蜀汉对于曹魏是汉贼不两立,曹魏也视蜀汉为贼。曹魏和蜀汉的矛盾不可调和,双方不共戴天。而东吴占领荆州后,它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和蜀汉已经有了和解的基础。如果在外交上加以努力,双方还会有重新联盟的可能。这样,把攻伐的矛头指向曹魏才是真正正确的选择。

不过,刘备并没有听取赵云等人的劝谏,他最终选择了错误的目标,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东吴。这就造成了蜀汉和东吴自相残杀的悲剧。从刘备的选择来说,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也是一个理由。可是,即便是打败了东吴,夺回了荆州,刘备的战略处境也不会有什么改善。这是因为刘备重新夺回的荆州依然会处于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之下。刘备不可能会有什么发展的机会,也不可能打败曹魏和东吴的联军,最终还是会失败。这就是刘备的战略错误造成的必然后果。

在战术上,刘备又犯下了持久作战,连营拒敌的错误。不过,相比上战略的错误,刘备战术上的错误要小得多。刘备在战争中,面对陆逊的顽强抵抗,死守不战的战术,他没有采取机动作战,调动敌人的战术。这个原因主要是,一是因为刘备手下的能征惯战的大将死的死,病的病,没有合格的武将能够完成这样难度的机动作战。二是刘备年事已高,自己的精力体力以及身份,不允许他去冒险。

如果刘备采取机动作战,将会给陆逊带来极大的困难。当时的东吴最大的缺陷是因为吕蒙之死,军队没有了让大家信服的统帅。本来吕蒙推荐的继承人是朱然,并非是陆逊。孙权没有听取吕蒙的意见,破格提拔了陆逊。由于陆逊是书生出身,人又因为年轻资历尚浅,所以不能服重。这自然给东吴军队的作战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所以,当时陆逊尽量的避免和刘备进行决战。他知道,在他没有建立威望之前,是无法和刘备较量的。而刘备并没有抓住东吴军队的这个致命缺点,以机动作战攻其必救,给东吴军队致命一击,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犯下的最大的战术错误。

在当时,刘备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陆逊所说的,水陆并进。刘备地处长江上游,如果用水军配合陆军作战,将占有很大的优势。刘备的水军在驱逐东吴的水军后,就可以对在陆地坚守的东吴军队进行包抄,这样被切断后路的东吴军队,要不在不利的形势下和刘备决战,要不就只能撤退。所以,这样的作战是陆逊最担心的。

还有一个选择是后世伟人提出的方案。在当时武陵的蛮人在马良的煽动下响应刘备,起兵反吴。武陵的蛮人组织起了上万的军队,声势很大。如果当时的刘备能够改变主攻方向,将军队的进攻方向转向武陵。在武陵蛮人的帮助下,刘备可以顺利的攻入荆州江南的郡县。这样,曹魏的军队被长江阻隔不能帮助东吴,刘备就能够逼迫陆逊与自己决战。如果能够击破陆逊,夷陵之战还是有胜利的可能。

可惜当时刘备身边没有了能征惯战的老将,也失去了帮助他屡建奇功的法正。当初法正就是采用这种战术,反客为主,在定军山打败了夏侯渊。所以说,战后诸葛亮为法正的英年早逝感到了惋惜,说法正在刘备不会在夷陵之战失败的这么惨。

正是因为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战役时,在战略和战术上都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使得刘备不但遭受了惨败,还给东吴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当时东吴虽然取得了胜利,可是它自身的损失就超过了万人。这使得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都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如果不发生特殊的意外情况,天下被一家独大的曹魏统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标签: 大军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不选择荆襄九郡作为根据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选择,根据地

    对于荆州这个地方,一直以来都深受有所有有野心诸侯的热衷,那么刘备为什么不选择荆襄九郡作为根据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荆州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刘备之所以会选择把成都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足,而是因为荆州本身的地理环境不行。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他就必须把所有的事情,

  •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和诸葛亮态度为何截然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攻打,态度,相反

    刘备和诸葛亮攻打东吴为什么态度相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决定征讨东吴,包括诸葛亮在内的大臣,都强烈反对。但是刘备不听劝告,依然发动大军,长途跋涉攻打东吴,最终惨烈失败。蜀国从此失去进攻主动权,而刘备也气恨难消,不幸去世。实践证明,刘备讨伐东

  • 刘备建立蜀汉之后 蜀汉为什么不算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蜀汉,建立

    对蜀汉不算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较强盛的时代之一。对于汉朝来说,包含了刘邦建立的西汉和刘秀建立的

  •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气量狭小吗?他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气量,狭小,周瑜

    周瑜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如果你问大部分人对周瑜的看法,得到的答案无非是“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三气周瑜”等故事,以及

  •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灭亡,蜀汉,坚持

    蜀汉灭亡后,就剩下东吴自己,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邓艾偷渡硬盘,兵临城下,刘禅被迫开城投降,蜀汉灭亡,此时的东吴内部混乱不堪,正式追击的好时候,东吴为何还能持续十七年之久?虎踞长江天险“坐断东南”对于东吴来说,长江就是天然的屏障,限制了对外扩张,同

  • 代王王后为刘恒生下四个儿子,为何史料皆无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儿子,王后,记载

    《史记·外戚世家》有载“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记·孝景本纪》则记载为三个儿子)按理来说,刘恒既然与王后生有四个儿子,足以说明两人之间关系不错。然而,史书关于代王王后及其四个儿子的姓名竟然没有任何记载,再加上刘恒即位不久四个儿子便接连“病

  • "无狐偃,便无晋文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无狐偃,便无晋文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狐偃帮助重耳成为晋国的国君,陪着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放一般人身上,不要说成就霸业了,估计早就放弃成为国君这一目标了。一、骊姬想要杀死重耳,狐偃护送重耳出逃骊姬不满太子申生可以继承国君之位,经常向晋献公说太子申生的坏话。太子申生被骊

  • 刘启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刘贤的“素骄”导致二人因下棋引出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他为什么会砸死吴国太子呢?游戏引发的惨案吴王刘濞是汉高帝刘邦的侄儿,因战功封吴王。吴国共计有三郡五十三城,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由此可见吴王刘濞的地位是很不一般的。作为地方诸侯,吴国时不时要派人进京朝见皇帝。汉文帝登基后,刘濞让吴国太子刘贤进京朝见。这时吴太子还是个小孩子,汉文帝的皇太子刘启也是小孩子

  • 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西方也是这五个级别,是巧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时期,周天子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为了对广大的土地进行有效的统治,进而实行了分封制。因为分封制的确立,西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他们之间不仅有明确的等级划分,而且相互之间所属关系也很明确,明确的礼乐制度让所有人都可以在有序的范围内实行自己的权力。其中,贵族共有五种爵位,那

  • 周穆王所会见的西王母,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穆王在哪里见到西王母,周穆王见西王母的主要内容30字,周穆王真的见过西王母吗

    那么,离开文学范畴来看历史:历史上的周穆王是什么人?周穆王会见西王母又是什么情况?1、历史上的周穆王周穆王是西周历史上第五位天子。他的父亲周昭王在和楚人交战的过程中,丧生于汉水。周昭王过世后,周穆王以太子的身份继承西周天子的宝座。周穆王在位期间,也意识到了西周内外环境的情况,于是对昭王时期的一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