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英雄一生却常落泪,一哭造就了大唐王朝

李世民英雄一生却常落泪,一哭造就了大唐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02 更新时间:2024/1/16 13:14:42

晋阳起兵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杨广多次征伐高丽,搞得天下民变四起,江山眼看不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心灰意冷的隋炀帝巡幸江都,从此没有再回到江北,大半个隋朝相当于失去了主宰。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也有心争霸天下,可是又顾虑身边有隋炀帝的眼线,迟迟下不定决心。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起兵的热情上比父亲还要积极。他一方面暗中招兵买马,一方面笼络李渊的好朋友晋阳宫监裴寂,让其去劝解李渊。裴寂于是在晋阳宫内请李渊喝酒,在其喝醉之后,往其卧房中送了两个宫女。次日李渊就醒,发现已经犯了私享宫女的死罪,只能下定决心起兵。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杀掉了隋朝留在自己身边的眼线: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正式起兵反隋。之后,李渊命令刘文静出使突厥,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解除了后顾之忧;派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夺取西河郡,扩展了战略纵深;李渊则自封为大将军,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李建成、李世民为左右大都督,随自己共同兵发长安。

行军遇险

李渊起兵初期,本来很顺利,但是天下事没有那么容易成功的,很快李渊军就遇到了麻烦。要想进攻长安,必须先解决掉霍邑的宋老生。宋老生是隋朝名将,手中握有两万雄兵,实力强劲,而且还是以逸待劳。而李渊是奔袭而来,利在速战速决,如果时间拖长了,万一其他部分的隋军听到风声赶来援助,李渊很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可偏偏在这个关键时期,李渊军遇到了两个重大打击:先是天公不作美,本来应该少雨的关中之地竟然下起了大雨,而且一下就是好几天连绵不绝,李渊军队受困无法前进。另一方面,由于大雨冲毁道路,后方的军粮补给送不上来,军队眼看将无以为继。这种情况如果再持续几天,李渊军将不战自乱。

本来李渊的起兵决心就不强,如今遇到困难,更是打起了退堂鼓。他想着,不如先撤兵,回到晋阳,等有了机会再来攻击长安。

父亲的决定,吓坏了次子李世民。他知道,此次起兵还未建尺寸之功,一旦撤军将很难维持中军心士气,自己也就从可以一统天下的义军变成了毛贼,日后很难再卷土重来;(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 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 何以自全!”《旧唐书.太宗本纪》)而且,此时的长安还有个代王杨侑,虽然年幼,却是嫡系的隋朝宗室。如果让他有了警觉,振臂一呼,附近的隋军云集长安,再想夺取这个首都无异于痴人说梦。而且,自己的三妹李秀宁(平阳公主)已经开始在长安附近拥兵反隋,如果李渊不火速过去接应,这个妹妹绝对顶不住各路隋军的联合绞杀!

李世民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建议他还是再等一等,如果过几天天气转好,那大军依旧可以席卷关中。可是李渊非常决绝,一定要撤兵回太原,李世民磨破嘴皮也无济于事。

大哭解惑

回到自己的帐中,李世民辗转反侧。作为一个将领,他知道战局的变化往往就取决于一方的坚持。天气不好,宋老生必然不会想到李渊军会如此坚挺,防备必然松懈。只要再坚持一下,天气略微好些,或者后方军粮可以到位,那击败宋老生绝对不是问题。他想了很长时间,决定再次劝谏父亲,一定要留下了和敌人死扛。

是夜,李世民再次来到父亲的账外,可是此时李渊已经睡下,不见任何人。如果等到第二天,大军一动,再想改变主意就不可能了。于是堂堂的七尺男儿李世民,在李渊的账外放声大哭!这一哭当真是声震寰宇,将已经休息的李渊生生地给哭醒了。

李渊将儿子叫进帐中,问他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李世民说:“今天我们举义兵讨伐隋朝,前进的话必然是一往无敌,如果撤退,咱们立刻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如果那时候宋老生带兵从后面追击,咱们的灭亡顷刻间就会到来!我难道还能不悲伤吗?”(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 而至,是以悲耳。《旧唐书.太宗本纪》)

经过儿子这么一说,李渊才醒悟过来,打消了撤兵的念头。

而很快,又发生了一件“祥瑞”的事情:第二天,军营门外突然来了一个穿白衣的老者,对着唐军喊道:“我是山神的使者,特地来拜谒大将军:八月份,大雨就会停止,到时候你们大军出霍邑的东南,我将保佑你们的胜利!”李渊闻之大喜,说道:“神岂负我哉!”彻底打消了撤军的念头。当然,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们应该能想到,这个所谓山神的使者,很有可能是李世民安排的。他为了自己一军的存亡,确实煞费苦心。

八月,雨果然停了,而苦等的军粮也送来了。李渊军全力出击,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打出了一生中唯一一次配合作战,阵斩宋老生!宋老生一死,李渊的局面彻底打开,很快又打下了临汾郡和绛郡,突厥的始毕可汗也送来了马匹,解了李渊的燃眉之急。到了十月份,李渊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万人,真正具备了席卷天下的实力。

实力大增后,李渊指挥军队全力扑向长安,和女儿李秀宁汇合,开始了围城战。十一月,长安陷落,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天子,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自己则进位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宫遇害,杨侑被迫禅位于李渊,唐朝从此建立,中国的封建历史从此走上了巅峰。试想,如果没有李世民当初那决定性的一哭,李渊很可能会成为隋末无数个割据小政权中的一个,不会有日后称霸天下的气概和资本。而失去统一协调的关中和三晋之地,也很有可能无法抵抗突厥的侵略,再次落入草原民族之手。太宗的眼泪,价值千金不止!

后记:

通常说,男人以实力征服世界,女人以眼泪征服男人。可是男人真要是哭起来,往往更加惊天地泣鬼神!古代的帝王是男人中的人杰,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是一种政治手段,运用好了,扭转的是乾坤,征服的是全天下的人心。男人的哭不但不是罪,相反还是一种力量的表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是明朝国姓却与“猪”同音,那明朝人怎么叫猪?答案有点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四郎简介,明朝不让姓朱吗,朱的来历

    朱元璋起义前是个贫农,有多穷呢?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因为瘟疫都死掉了,但是朱元璋却连埋葬他们尸身的地都没有,最后田主刘继祖看不过眼,给他了块地。之后,朱元璋为了讨口饭吃,投奔了城郊的皇觉寺。但皇觉寺的情况也不妙,寺庙委婉的把朱元璋打发下山化缘。说是化缘,其实就是乞讨。朱元璋乞讨了3年,在这段时间里,他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其中有何玄机?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许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比如朱元璋,比如李善长。与秦末的泗水亭长刘邦一样,草根阶层造反的他们成功的“秘诀”里,有一点是惊人的相似:有稳定的后院(根据地)!那谁在打理后院呢?前有萧何,后有李善长。李善长人如其名,善长擅长善于善舞善终,正是由于李善长这个多面能手的苦心经营,才使朱

  • 李世民和死囚间的“死亡之约”,为何没人爽约?学者:我们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原文是这样的,“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贞观七年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 “亲录囚徒,归死罪者三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之。” 说的是贞观六年(632年)年底,唐太宗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囚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年,约定第二年秋天

  • 李世民为何不杀掉李渊后再做皇帝?李世民:呵呵,我可没有那么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为什么不杀李世民,大唐王朝李渊和李世民谁厉害,李渊把兵权交给李世民

    关于玄武门之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事件发生时,李世民可很可能早已经“囚慈父于后宫”。有读者就留言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不等李渊死了再做皇帝? 史书记载,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禅位李世民。但是,李渊是在贞观九年才去世的。李渊这边一让位,李世民立即就登基了。兄弟都杀了,全天下都知道了,大家都在等着李世民

  • 《大宋宫词》里刘涛扮演的大女主,差点成为古代第二个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涛演的大明宫词结局,刘涛周渝民大宋宫词吻戏完整版,刘涛和谁主演大宋宫词

    可是这个和汉代的吕后和唐代的武则天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女强人的传奇女性,,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上却被长期丑化,,有一出叫《狸猫换太子》的戏大伙应该都有印象,戏中有个心狠手辣,残害忠良,一心想夺取大宋江山的刘妃,原型就是刘涛扮演的这个刘娥。其实,所谓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完全是后人胡编乱造出来的,刘娥也绝不是

  • 明朝巨富沈万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入座后,两人言谈甚欢,气氛热络。然而没过多久,朱元璋的面色便由晴转阴,一旁的沈万三连忙跪倒在地。此刻的沈万三,分明从朱元璋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可怕的杀机。原来那时的明朝刚刚定都南京,国库十分空虚,还没有坐稳江山的朱元璋,对沈万三的财富早就虎视眈眈。数月前朱元璋就曾亲临沈万三家中,他要沈万三出资修筑南京城

  • 看唐朝及之前神女形象的演变,探究古代人文艺术的精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其中,“神女”形象从起源到鼎盛时期,一直涌现着古代人民层出不穷的劳动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久而久之,“神女”形象逐渐从每个朝代固有的原型象征,发展为对不同时期大环境的隐喻。而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阶段的神女及其地位演变,则更是耐人寻味。某种意义上来看,文学作

  • 宋高宗好色致死宫女数人,消遣时被金人吓出隐疾,老年以绝嗣自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高宗为什么绝嗣,宋高宗的真实故事,宋高宗玩物丧志

    我们对宋高宗赵构的第一印象是宠信奸臣、残害忠良,蜗居杭州,不求恢复大宋江山。说他好色,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赵构确实非常的好色。在古代帝王中赵构的好色程度不比隋炀帝杨广帝,甚至比他还高,赵构的好色程度可以排进前三。史书记载:“康王目光如炬, 好色如父, 侍婢多死者。”这说明赵构不光好色,还非常的变态。

  • 王阳明主题雕塑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 千古一帝隋炀帝墓地:简陋寒酸,遗骸仅剩两牙齿,图6是最大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隋炀帝(下)和萧皇后合葬墓,非常寒酸简陋。图为考古人员在清理隋炀帝墓室。图为隋炀帝墓出土的墓志铭。图为萧后墓室一侧的陪葬品,非常简陋寒酸的陶罐制品。图为十三环蹀躞带。这件文物不仅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也是古代带具系统最高等级的实物。图为萧皇后的凤观,依稀可见当年的奢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