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苟延残喘?左宗棠做出的努力只是昙花一现?谁能救中国?

苟延残喘?左宗棠做出的努力只是昙花一现?谁能救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4/3/12 13:39:28

1860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由运筹帷幄的书生,一跃而为决胜疆场的大将。

同年9月,他亲率楚军自长沙赴赣、皖交界地区与太平军作战,后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督率楚军攻陷金华、富阳、杭州和嘉应州,帮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军,被封为一等恪靖伯,诏赐黄马褂、双眼花翎。

1866年7月,创设福州船政局,成为洋务派人物之一。同年9月,调陕甘总督,率军镇压捻军和回民起义,后晋太子太保衔,加一等轻车都尉、东阁大学士。

1875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和歼灭古柏匪帮,迫使沙俄交还伊犁,使新疆重回祖国怀抱。1881年,左宗棠由新疆抵北京,命他在军机大臣行走,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

同年9月,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中,以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事务,指挥抗法军事。1885年9月5日病死于福州。综观左宗棠的一生,他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教育、科技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

左宗棠早年受到林则徐制造坚船、利炮以促使国防近代化的思想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的影响,认识到:取胜之道,自强之策,不仅在有赳赳之勇,而且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他还说:“查外洋之强,一则饷厚,一则令严,一则水陆器具精利。假使中国有厚饷,有精巧器械,慎择能将,申明军令行之,兵勇之强亦必不减外洋”,只有这样,“鸦片之患可除,国耻足以振矣。”

在“求富”、“自强”的思想下,左宗棠亲自过问主办了三项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在闽浙总督任内,于福建省闽江口岸开设了当时最大的船舶修造厂,即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海军萌芽之始”。

从1869年至1907年共造各式轮船40只,它对海防、航运等都有一定作用;1869年创办西安机器局,仿造新式武器弹药:1873年,将西安机器局搬至兰州,命名为兰州机器局,翌年该局已能仿造西洋军器,修理改造本国枪、炮器械。这三项军事工业虽然规模大小不等,但它们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左宗棠力所能及的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无疑是正确的。首先,左宗棠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将其付诸实现。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等人就认识到没有大炮和轮船,不能和外国作战,因此极力主张运用粤海关的收入来造炮造船。可惜当日朝野没有响应,以致孤掌难鸣。在林则徐等人先进思想和近代西方工业化潮流的推动下,左宗棠比较清楚地看到了中国和西方在科学技术上的差距。

他以东洋日本为例说:“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指出“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强调必须发展近代军工。在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之下,左宗棠的所作所为的确是颇有远见的。

其次,左宗棠兴办军事工业,是符合当时国内外形势需要的。近代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的海上入侵,加深了中国的社会危机,左宗棠认识到兵不能强,则民不能富,“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

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在左宗棠等人的推动下,不但近代军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对采矿、运输、纺织、商业等民用工业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左宗棠办理的三个近代军事工业,在当时的战争中,特别是在抗击外来人侵、保卫祖国领土主权方面,发挥了效能。如在讨伐阿古柏匪帮、收复新疆的战争中,由兰州机器局制造、修理的军火不断送至前线,1876年,一次便供应清军子弹2万枚,使已经装备了相当多的洋枪洋炮的清军,在攻城夺地中“深得其力”。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若将和珅的家产放到现在,能在福布斯排上名吗?答案让人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清王朝发展的历史中,曾经出现了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大贪官便是和珅,他不仅仅在清王朝是大名鼎鼎的贪官,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中也是位居贪官前列的一个人物。在跟随乾隆的多年时间中,他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手段不断的进行钱财的收敛,那么这样一个大贪官手中的财富放到现在的话,到底拥有多少的财富?如果

  •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湘军悍将急要去勤王,为何曾国藩强烈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勤王是什么意思啊,进军勤王,曾国藩打南京的兵力

    此时最高统治者咸丰皇帝早在英法联军打到通州之时,便从圆明园已经逃往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去了。他被英法联军从大沽炮台一路打过来的战争讯息给吓怕了,他不仅闻风而逃,而且在英法联军打到通州之时,便下令各地将领率军勤王。作为当时最为精锐的湘军,自然是也接到了这条命令。但所不同的是,上谕要求的,并不是相军的最高

  • 袁崇焕一手筑建一座孤城,竟让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望城止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谁保护袁崇焕的墓,袁崇焕怎么打败努尔哈赤的,袁崇焕凭啥说能五年平辽

    天启二年,北京城皇宫大殿内,接连的坚城失守的报告使得上到皇帝,下至百官无不惊慌失措,一时间北京城内人心惶惶。努尔哈赤率领清兵接连攻下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等明帝国坚城,现直逼山海关,若山海关一破,北京城在外则在无门庭,到那时,在谈及北京城的命运,恐怕只有一句叹息!就在北京城内人心惶惶之际,一人

  • 硕塞作为皇太极第五子,为何在史书中的记载比别人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记载,太极,史书中

    爱新觉罗·硕塞,又名硕色,号霓庵,他是清朝宗室,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太宗皇太极,一生共有十一个儿子,十五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女儿是养女。皇太极的儿子中除去三个没活到成年的,就剩下了八个。在这八个子女当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大阿

  • 贾诩一生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被人叫做"毒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叫做,事情

    众所周知贾诩是一位杰出的谋士,此生所献的计策无一例失败,同时他还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可以说他是汉末三国时期里,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但为什么这样的人才被称为“毒士”呢?原因就在于他的计谋虽然有用,但是都太阴险了,登不上大雅之堂。历史上的贾诩虽然才华横溢,却不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 孙权为什么不给小霸王孙策追加帝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追加,小霸王,帝号

    历史上的小霸王孙策文武双全,先前没有实力的时候投奔了袁术。之后他又从袁术手中要回了父亲的旧部,并借出征之名,打下了自己的地盘,那么孙权为什么不给小霸王孙策追加帝号?天嫉英才,他还没有来得及建立更多的功业,就惨遭暗杀,江东地盘和诸多人才都交付给了弟弟孙权。后来孙权凭借这些基础,建立吴国并称帝,却没有为

  • 关羽和张辽投降都没事 于禁投降为什么会被谴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投降,谴责

    对于禁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于津的污点就是不讲义气。如果说一个人的忠诚度是有等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人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于禁的投降也让人意外。反倒是关羽和张辽的投降并没有受到批评。忠诚是对君主仁慈的回应。于禁是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的老将,其他人少之又少。

  • 公孙瓒的实力远超袁绍,为何短暂崛起又迅速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实力,短暂,崛起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公孙瓒以武力起于河北,短短数年之内便坐拥幽州、青州大部,以及冀州部分地区,甚至渗透进徐州、兖州之地,势力远在刚刚夺取冀州的袁绍之上,俨然河北第一军阀割据势力。然而,公孙瓒在短暂崛起之后

  • 张飞是蜀汉大将,为什么会被部将轻易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将,蜀汉,轻易

    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飞前期跟随刘备征战四方,平定益州便长期驻守阆中。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刘备以“为关羽复仇”为名出兵伐吴,并令张飞自阆中率兵顺江而下出兵江州,然而就在张飞出发之前,却被部下范强、张达谋害身亡。那么,作为蜀汉大将的张飞,

  • 荀彧一生都忠于汉室,那么他为什么不选择投靠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选择,投靠,汉室

    众所周知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荀彧绝对是其中最知名的谋士,他为人正直,虽然身在曹营,但始终都在为汉室鞠躬尽瘁。那么荀彧一生都忠于汉室,他为什么不选择投靠刘备呢?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东汉初年的时候,董卓开始搞祸朝政。可以说,袁绍和袁术兄弟是那个时候唯一能与董卓抗衡的势力。毕竟,他们四世三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