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名将杨素是一个怎样的人?

隋朝名将杨素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347 更新时间:2024/4/3 17:41:04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诗人。杨素出身弘农杨氏,从小便胸怀大志,想要立下一番功业。杨素参与北齐之役,和杨坚结下深厚情义,此后杨素以统帅身份讨伐陈朝,最后将其灭国,从而立下大功。不过杨素曾暗中帮助杨广成为太子,算是参与了夺嫡之争,但杨广继位后并没有把隋朝带向美好的未来,反而将其拖向深渊。不过杨素也成为了权臣,隋朝的覆灭和他也有一定的关系。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特别又为人忽视的一个朝代,结束大分裂,开大一统,隋朝的地位本可比肩秦朝,但也许是没有出现能比肩秦始皇的人物吧,隋朝的光芒一向都被后来的大唐掩盖掉了。

但是隋朝处于历史巨变的时代,可从来不缺一等一的历史明星,抛开坐在皇位上的皇帝们不讲,如果说独孤皇后是深度影响隋朝历史走向的后台人物,那么本文要讲的杨素就是将这种影响具体落地实施的执行人。

杨素是个枭雄式的人物,如果生在三国,他就是曹操那样的人。他虽然出生名门,但幼时也曾经困顿失意,并非一帆风顺,不过他从小就一表人才,文武兼修,志向远大,绝非池中之物。比杨素小三十多岁的同时代名人,唐朝宰相魏征曾评价他「兼文武之资,包英奇之略,志怀远大,以功名自许」,可谓一语中的。

既然是枭雄人格,从小胸怀大志肯定是必须的,但同时能文武兼备又一表人才,则是很难的的。北周当时的权臣宇文护很看重他的才能,拉拢他在其派系中做事,这段经历让杨素接受到了高级政治权谋的洗礼。

魏征在称赞杨素的同时,又评价他「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杨素的「智诈」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显露出来。在他28岁那年,接连发生两件大事,先是父亲在对外征战中被俘而亡,后是宇文护的官僚集团被朝廷查办,杨素失去了靠山,还要被株连丢官。

这时,杨素的反应令人惊叹,他以朝廷没有追封死在外国的父亲为理由,多次直接向皇帝上表陈情,皇帝当然不理,一怒之下还要将他杀头,杨素面无惧色,在朝堂上大声说:「看来我侍奉的是一个无道昏君,死就死了吧!」没想到,这股英悍之气居然把皇帝打动了,皇帝免了他的死罪,追封了他父亲,还给他升了官,做到了车骑大将军,待遇副国级——这番戏剧化的奇遇,足以表现杨素的「智诈」和胆略,当然也不要忘记这个皇帝也是北周的一代明君,著名的周武帝宇文邕

杨素从此得到了周武帝的喜爱,他开始展示他武的一面,率军出战,屡立战功,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这种「征战-升官」模式持续了八年,皇帝换了两任,杨素羽翼渐丰,而执掌当朝大权正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彼时是一国宰相,而小皇帝乃是他的外孙,全天下都知道杨坚称帝是迟早的事情了,杨素自然也提迁投靠到杨坚门下,杨坚胸怀天下,非常看重文武全才的杨素,马上重用。

杨素马上使出为杨坚卖命的劲头来,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举兵攻打反对杨坚的地方势力,一举平定中原,保着杨坚顺利称帝,那一年杨素37岁,被授予隋朝最高军衔「上柱国」,表彰他的军事功勋。

许是年轻得势,杨素有些得意忘形,很快就因言犯上,这次坏事在他凶悍的老婆,夫妻俩吵架时杨素说了句「我要是成了皇帝,你肯定不能当皇后」,没想到老婆居然去告了御状,隋文帝可没有周武帝那么胸襟博大,杨素因此被免了官——没杀头已经是恩赐。

这一次,杨素不能再用「智诈」的手段,但他摸到了杨坚的最迫切需求——统一天下,当时和隋朝并立的最大的政权是南陈王朝,免官后的杨素频频向杨坚献上平陈大计,他的谋略深得上意,很快就被起用来主持平陈的军事工作。

杨素从41岁起,历经七年,再次回复「征战-升官」的循环,这段时间是他军事能力最辉煌的时期,平陈、平叛、击退突厥,杨素以高超的治军手段和战绩表现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名,官爵越来越高,终于坐到了右丞相的位子,地位仅次于隋朝第一名相高颎

杨素在位极人臣之后,有些隐藏的人性渐渐暴露出来,当然他的政治手段和权谋算计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一方面他在朝臣中聚拢自己的党羽势力,一方面靠拢皇帝身边的红人——独孤皇后和杨广。他似乎能洞悉权力场里这些关键人物的欲望,然后加以利用,如此则几乎无往而不利,杨素成功博取了独孤皇后的好感,而且成功的取得了杨广的信任,他的权力计算是——利用皇后的影响,在现任皇帝面前掩盖他作威作福的实况,同时提前投资下一任皇帝。

晚年的隋文帝逐渐昏晕而猜疑,在一帮奸佞之徒的运作下,二十年的太子被废,城府极深的杨广成了储君,第二年,受人尊敬的高颎被罢相,杨素被推上左丞相的位子,这使得他的弄权更加肆无忌惮,虽然隋文帝又一度削了杨素的权,但这已经无法阻挡杨素,他57岁了,日渐狡猾老辣,日渐胆大妄为。

四年后,隋炀帝杨广的登基,是个非常丑陋的过程,大权臣杨素为虎作伥,他至少做了假传圣旨、军事政变两个板上钉钉的坏事,以及派人弑君的一个疑似罪行,他追随效劳20年的杨坚,对他宠遇无比的隋文帝,稀里糊涂的就这样死在了他的阴谋阵里。

助力杨广登上皇位,杨素居功至伟,杨广也投桃报李,让杨素真正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上殊荣,对已入暮年的杨素来说,也只能给他殊荣了。隋炀帝是何等人物,他岂不知杨素的真实为人?他其能安心这样一个大权臣居于自己卧榻之侧?

两年后,62岁的杨素走完自己的传奇一生,一般说是病死,也有野史说是被毒死,不管如何,他生前受宠,死后哀荣,才能和阴谋一样高深,战功和权位一样巍峨。近代曾国藩评价他:「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并深自引以为戒。

十分戏剧化的是,在杨素死后,他的历史传奇仍在继续,通过他的子孙,以另一种形式,一种充满血腥和残忍的悲剧形式上演:公元613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兵造反,杨素长子杨玄感反叛兵败,自杀,一子战死,其余四子被斩首,另一子被车裂。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国是如何将邯郸打造成最繁荣的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早期的存在感并不强,直到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国才慢慢崛起成为能和秦国抗衡的强国。当然,胡服骑射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但赵国能崛起不光是因为进行了军事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经济上的改革,钱会直接影响一支军队的实力。当时的邯郸城算得上最为繁华的一个城市,那赵国在经济方面到底有哪

  • 如果朱高煦不作死,朱瞻基会杀他全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这个《大明风华》,发现这个朱高煦是真的喜欢做死啊,各种骚操作,他们全家都要造反,其实都是为了皇位,最后的结局却十分的悲惨,朱高煦全家都被杀了,那么假如的话,朱高煦没有这些七七八八的动作,他的命运会有所改变吗?会善终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朱高煦的迷之操作。其实可能很多人

  • 古人说要长寿有两个地方要“软”,那么是哪两个地方呢?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长寿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这是从古至今都是人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有的人就是喜欢追求长寿秘诀的,嘿嘿,那么有的人也问了,长寿到底要怎么样做呢?其实古人早就已经给大家说了,话说古人明确的说明了如果一个人要长寿,那么有两个地方必须要“软”,那么是哪两个地方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只有一年,为何历史评价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朱高炽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吧,但是在位的时间却只有一年,其实别看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一年,反而他的历史评价却不低,算很高了,那么这个是为什么呀,是不是明仁宗朱高炽做了很多好事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

  • 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鲁迅小编就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为了拯救我们,弃医从文,哈哈这个也挺有意思的啊,后来也的的确确是达到了这种效果,鲁迅先生是不可多得文学家,唤醒了国人的不灭的种子,但是我们今天不说鲁迅,我们说说这个鲁迅曾经笔下写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给人的影响就是好好先生,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 五虎上将有四个都被封神,为什么还有一个不受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历史人物在民间人们的心中,地位都非常高,而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尊敬,敬佩,人们会自发的给他们“封神”,或许是官方给他们的,或许是民间人们自己封的,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代表了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然而在五虎上将中,有四个人都被封神了,却还差一个一直都不受重视,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只有他没

  • 唐朝是怎么炫富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炫富”虽然是一种争议很大的行为,但是却也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历史上很多时代都出现过很多炫富的情况,比如西晋时期的“石崇斗富”。其实除了石崇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在唐朝时期,其实也是有不少炫富的情况发生的,只不过大家炫富的标准不太一样。那么,你知道唐朝时期“炫富”有哪些可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呢?

  •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是怎么对待朱祁钰的后妃和孩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祁镇发动的夺门之变,终于重新夺回了皇位,他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当皇帝的人。而面对将自己囚禁起来,过了七年被囚生涯的朱祁钰,即便是亲兄弟,朱祁镇也不愿意放过他,朱祁钰也成为三个没有葬在明十三陵当中的皇帝之一。不过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又是如何对待朱祁钰那些后妃的呢?还有朱祁钰的孩子,朱祁镇对他们又是

  • 金龟婿的由来和典故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金龟婿是古人用来指身份高贵的女婿,这个说法最早出自李商隐的《为有》,“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根据古人的习俗,女婿进门要送给老丈人一个金龟,寓意岳父能够长命百岁。不过金龟的价格可不低,普通百姓结婚还真送不起,也只有名门富商才拿的出手,所以金龟婿也就有了女婿家境比较好的意思。不过民间对于这个

  • 信陵君早已料到魏国会亡于秦国之手,强行替魏续命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魏国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当时魏国已经不在巅峰,并且持续走衰,东边的秦国却日益强大,对魏国虎视眈眈。信陵君便想效仿孟尝君,开始养士,后来两次击败秦军,将魏国从死亡边缘给拯救回来。其实以信陵君的才智,他早就知道魏国会被秦国所灭,但他依然拼尽全力替魏国续命数十年。只可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