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是怎么炫富的?

唐朝是怎么炫富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4 更新时间:2024/1/28 14:21:53

“炫富”虽然是一种争议很大的行为,但是却也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历史上很多时代都出现过很多炫富的情况,比如西晋时期的“石崇斗富”。其实除了石崇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在唐朝时期,其实也是有不少炫富的情况发生的,只不过大家炫富的标准不太一样。那么,你知道唐朝时期“炫富”有哪些可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呢?在唐朝以拥有什么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富人们拥有什么样的财富呢?

在唐朝的贵族当中,盛行“养家奴”。

甚至,如果哪个膏粱之子家里没几个像样的家奴,都不好意思出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被视为长安豪门必备三大件的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都是许人也。

1.昆仑奴

“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唐人沿用此义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旧唐书·南蛮传》曰:“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这些黑人大多来自南洋诸岛和非洲地区,所以,“昆仑”是一个泛称,非专指某一地区或国家。

关于昆仑奴是哪里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非洲的黑人,有的说是印度来的雅利安人。唐朝距离现在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我们也很难去考证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到底昆仑奴是哪儿人。我们搞不太清楚,只知道这些人,身强体壮、吃苦耐劳、体魄强健、能打能抗,可以当保镖,也可以做仆人。

有了昆仑奴,很多长安城内的纨绔子弟,在闲着无聊的时候,都喜欢带着这些个彪形大汉,到街上欺行霸市,耀虎扬威,那可是非有面子的事情。在这可以脑补一下,要是自己穿的是威风凛凛,并带着几个黑衣墨镜的保镖大汉,是不是感觉世界都是自己的了?

可以说,那个时候,昆仑奴在长安城内是非常受追捧的,属于稀缺的人力资源。因此,昆仑奴在长安城内,基本上不会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2.菩萨蛮

菩萨蛮,是形容那些像菩萨一样的蛮族女子。在唐朝时期,其周边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小国。而这些国家,到底都是什么名字,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只知道这些女子穿着打扮非常奇特,她们通常将发髻梳的高高的,同时,还着金色的小帽子,佩上璎珞,看起来就如壁画上的菩萨仙女一般。

所以,这些人,便被称作为菩萨蛮。

在那个时候的唐朝,佛教盛行,对于菩萨也是非常敬重的,更被赋予了美好寓意。所以,菩萨蛮也有“美丽女子”的含义。而且,在当时,唐朝还编写了一首菩萨蛮曲调,在大大小小的乐坊当中演奏。足以看出,当时这些蛮国女子,在长安是多么受欢迎。

这样的美貌女子,对于当时长安城内的孙公子来说,娶回家做一房妾室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带着这样的女子出门,这些富家子弟也觉得脸上有光。而对于菩萨蛮来说,女蛮国的生活条件,根本不能与繁华的长安相提并论,能嫁给唐人,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富家公子娶菩萨蛮,在当时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3.新罗婢

新罗指的是当今的朝鲜半岛,在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有三个不同的国家,分别是:高句丽、新罗、百济。其中,较为强大的高句丽,被大唐给覆灭了,而剩下的新罗和百济,都是大唐的附属国,依附于大唐的威严之下,自然是听之任之的。

所以,在新罗女子心中,唐朝的天威浩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这些新罗婢,就是从朝鲜半岛来到大唐谋生的新罗女子,她们性格温顺,举止乖巧,特别听话,跟现在的“菲佣”差不多。这样的女子,做婢女非常适合,而大唐的王孙公子们,也非常愿意多找几个新罗婢伺候自己。

在盛唐时期,供养着众多膏粱子弟,这些人多半是功臣之后,也有一些是各个王爷在京都之内留下的质子。在通常情况下,只要父辈或者功臣们不忤逆、不叛乱,这些个王孙公子,在京都的生活,不仅安全不是问题,更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所以,对于这些“与世无争”的公子哥儿们来说,唯一需要费心思考的问题,应该就是如何享受人生。因此,像新罗婢这样乖巧、可人、听话的婢女们,自然成为了这些公子们争着想要留在身边的对象。

倘若,当时生活在长安,作为一名膏粱子弟,要是能够同时拥有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的话,那可以说是集齐了世间最牛的“炫富三宝”,是身份和能力的象征。在王孙公子的圈子里,那也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情。

但是,不管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多么受欢迎,受追捧,都逃脱不了为奴为婢的命运。他们的地位在当时的社会上并不高,而在这些世家子弟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一件供其玩乐的“物件”罢了,是处于一种新鲜感,或者是一种争强好胜的置气而已。

如果,哪天没了兴趣,看腻了,玩烦了,也就任意处置了,别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过分的地方。因为在当时大唐人眼中,周围的那些番邦小国,不过是一些蛮夷之地,根本不足以放在眼里,更不乏跟泱泱大唐相提并论。而来自这些小国的人,自然也是轻如草芥,贱如牛。即使随意处置,也无伤大雅。

正因为这样的思想观念,在唐朝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使得像昆仑奴、新罗婢这样的人,在晚年时候境况都比较凄凉。而相比之下,菩萨蛮还相对好一点,毕竟多为妾室,生活还是无忧的。

正所谓,人有红时,花有落,美女也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到容颜不美,青春不在的时候,这些蛮夷女子的下场,也不会太好。

说来,这或许应该算是唐朝历史当中的一个污点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是怎么对待朱祁钰的后妃和孩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祁镇发动的夺门之变,终于重新夺回了皇位,他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当皇帝的人。而面对将自己囚禁起来,过了七年被囚生涯的朱祁钰,即便是亲兄弟,朱祁镇也不愿意放过他,朱祁钰也成为三个没有葬在明十三陵当中的皇帝之一。不过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又是如何对待朱祁钰那些后妃的呢?还有朱祁钰的孩子,朱祁镇对他们又是

  • 金龟婿的由来和典故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金龟婿是古人用来指身份高贵的女婿,这个说法最早出自李商隐的《为有》,“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根据古人的习俗,女婿进门要送给老丈人一个金龟,寓意岳父能够长命百岁。不过金龟的价格可不低,普通百姓结婚还真送不起,也只有名门富商才拿的出手,所以金龟婿也就有了女婿家境比较好的意思。不过民间对于这个

  • 信陵君早已料到魏国会亡于秦国之手,强行替魏续命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魏国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当时魏国已经不在巅峰,并且持续走衰,东边的秦国却日益强大,对魏国虎视眈眈。信陵君便想效仿孟尝君,开始养士,后来两次击败秦军,将魏国从死亡边缘给拯救回来。其实以信陵君的才智,他早就知道魏国会被秦国所灭,但他依然拼尽全力替魏国续命数十年。只可惜最

  • 西泠印泥的历史制作工艺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很多古代的书画作品上面,都会留有一个红色的印章,或许是作者本人留下来的,或许是后世其他人留下来的,比如盖章狂魔乾隆。而这个印章,就需要有印泥才能够使用,而且印章再好看,没有一个好的印泥,效果也是很差的。而在印泥当中,有一种西泠印泥,价格非常昂贵,我们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究竟为什么西泠印泥那

  • 双鱼玉佩事件5张真实图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双鱼玉佩事件在网上的热度一直很高,这个玉佩是在内蒙古通辽市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中发现的。其造型是一对鱼,鱼的嘴部还用金链穿在了一起,故名为双鱼玉佩。双鱼玉佩目前藏于内蒙古博物馆,不过关于双鱼玉佩似乎还有很多别的说法,这个玉佩到底表示着怎样的寓意呢?目前在网上也是众说纷纭。这次就为大家还原双鱼玉佩事件

  • 《祭侄文稿》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祭侄文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少人都是冲着颜真卿的书法才去欣赏《祭侄文稿》,但他们却不知《祭侄文稿》背后隐藏着一个悲壮的故事。实际上《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颜季明的草稿,当时安禄山发动叛乱,颜杲卿夫子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安禄山,最后却遭到灭门。难以想象颜真卿写下《祭侄

  • 古董收藏有5个级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人生是什么,就是为了不断去适应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适应你。在古董古玩收藏界中,光怪陆离的奇怪事是屡见不鲜,说到底还是没有看透古董收藏的本质区别。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总结下着其中的五个级别,来看看喜欢收藏古玩的你已经修炼到了哪个级别了呢?1、人云亦云级这一级别的藏友大多是刚开始接触收藏,而且是被动接受

  • 朱棣皇后死后还有妃嫔,为什么让太子妃管理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明风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棣还在世的时候,他的皇后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后宫中还有几个妃子,一般来说,皇帝的后宫不是应该交给皇帝的后妃来管理吗,皇后没有还可以立一个贵妃来管理,但是为什么朱棣要把管理权交给自己的儿媳,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妃呢?其实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的,那为何当时是太子妃的张

  • 历史上各行业的祖师爷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每样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发明者,每种思想也有自己的创始人,而每个行业也 同样也有自己的祖师爷。现在很多行业看似比较前卫,但其实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说不定也能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祖师爷,而现在的很多工作可能也是从古代的很多行业当中新衍生出来的。那么,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各行业的祖师爷分别是谁?你

  • 三国有哪些恐怖的地方?思极恐的5个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句俗话说得好:“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所以“老不读三国”,那是因为三国中太多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这要是给上了岁数的人读了岂不是更加的老谋深算?其实,作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除了有战法谋略、阴谋算计之外,还有一些刻意描绘的细节,让人细思恐极,很多人仍有阴影。英雄人物天生异相或异能刘备相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