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蓝玉为什么必须死?和朱标之死有关系吗?

蓝玉为什么必须死?和朱标之死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11 更新时间:2024/3/6 16:41:15

朱标作为朱元璋首选的继承人,结果却还没当上皇帝就死了,无奈之下朱元璋才选择了朱允炆。可是太子朱标一死,蓝玉也被朱元璋的“蓝玉案”给弄死了,而且蓝玉死的极惨,是被剥皮了。朱标之死和蓝玉之死之间,是否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为什么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对于曾经自己给朱标留下来的辅佐他的臣子,为什么会下这样的狠手呢?

1.蓝玉为什么会死

朱元璋从小就把儿子朱标当接班人培养。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至朱标病逝,27年的接班人生涯,朱元璋就从没想过换人。不仅自己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到立朱标为太子时,命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等功臣元勋,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洪武后期,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本来是朱元璋留下辅佐朱标的,可惜朱标早逝。

由于蓝玉骄横跋扈,因此至少犯了三大罪:第一,骄横跋扈,不仅炮轰喜峰关,而且和还元妃有染;第二,目无法纪,蓝玉的义子多达几百人,蓝玉的家人不仅侵占民田,滥杀无辜,而且蓝玉还屡放厥词,认为朱元璋给他的封赏太低了;第三,意图谋反,锦衣卫指挥蒋瓛找到了蓝玉谋反的证据。

蓝玉不仅身材高大,满面红光,而且富于勇气和谋略,有大将的才华。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死后,蓝玉屡次统帅大军作战,多次立功。太祖待他十分优厚。蓝玉渐渐地骄傲自满,畜养了很多庄奴,这些人都仗着蓝玉的威势暴虐凶横。蓝玉曾经抢占了东昌的民田,御史查究追问此事,蓝玉大怒,赶走了御史。

蓝玉北征元军回来时,半夜敲击喜峰关关门,关吏没有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纵容士兵打破关门长驱直入。太祖听说这件事很不高兴。先前,太祖想封蓝玉为梁国公,因他犯错改封凉地,还把他的过错刻在铁券上。蓝玉仍然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的宴会上出语傲慢。

蓝玉在军中擅自罢免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皇帝多次责备他。他西征回朝,太祖让他做太子太傅。蓝玉对位居宋、颍两公之下感到不高兴,说:"难道我不能胜任太师一职吗?"等到他入朝上奏。太祖往往不听他的,他更加不高兴。

蓝玉居功自傲的性格,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孙朱允文能镇得住的,因此朱标死后不久,朱元璋就把蓝玉也屠戮了。

2.蓝玉怎么死的

1393年, 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谋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剐凌迟处死,念及蓝玉与自己是儿女亲家,朱元璋心一软,宽大处理:碎剐改成剥皮。这样,刽子手把蓝大将军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在王府祭堂发现了这件"文物"。

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蓝玉不死,蓝玉统领朝廷优势军力,哪有李景隆、朱棣的事情。朱棣靖难起兵"清君侧"的理由就牵强的。朱元璋为他的儿子朱标留了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而据史料记载蓝玉本人更对朱标忠心耿耿,然而天不遂人意朱元璋计划被打乱,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3.蓝玉为何必须死

在古代皇帝位置至高无上,而那些能在乱世中开创出一片基业的开国帝王,无不是本事能力都俱全的人,他们手底下也围绕着一大批能人巧士,这些人因为历史原因常常把握着国家的大权,虽然说效忠于皇帝,但皇帝也比较忌惮他们。因此君臣之间便失去了和谐,后世常有皇帝屠戮功臣就是这个原因。

在古代的开国君主中有一位,出身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最为低下,但却建立了一个强大帝国的人,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的一生南征北战,一统了天下,最终建立了大明。大明初立,当初跟随朱元璋的一大批武将都封赏颇大,地位权力都很大。这在几年后,朱元璋想要加强中央皇权的时候,当时的功臣就变成了一大批阻碍,为了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朱元璋先是废除了宰相制度,确立了文官内阁大学士制度。之后为了让自己的继承人太子朱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防止军队中有人权力过大,他下旨将一些不听话的功臣去除掉,并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能够辅佐的文武大臣。

几年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这件事情让朱元璋异常的伤心,后来他看自己的皇孙很有才能,便有心立孙子为太子,精明的朱元璋为了孙子能够顺利上位,原本围绕在自己故太子身边的一大批官员便遭到了清算,由此导致了闻名后世的蓝玉案。蓝玉是朱元璋征讨天下时,手下大将常遇春的手下,他和常遇春都是太子朱标的支持者,但蓝玉起初并不得朱元璋的看重,直到后来常遇春死后,继承了常遇春勇猛打法的蓝玉,率领军队北征元蒙,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朱元璋的下旨封他为国公。

性格酷似常遇春,打仗勇猛的蓝玉,也非常的暴躁急躁,当时因为军队夜里打了胜仗回关时,被阻挡在关外,一气之下下令攻入关内。这件事情让朱元璋听说之后,特地把原本要封赏给蓝玉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以示惩戒,还特地的告知了蓝玉此事。但蓝玉的武人性格并没有因此改变,因为功劳很大,他还大肆的收养义子,多达上千个义子,搞得军中都是自己的人马,这是朱元璋都不敢做的事,这上千个义子一个个鼻孔朝天,这件事情让朱元璋很不高兴,说道我收的义子都没有你蓝玉收的多,你这是想跟干什么。因为这时蓝玉和太子朱标关系非常的要好,而且对朱标也很忠诚,加上此时朝廷中能战的老臣都所剩不多,朱元璋便只是让人小小的惩戒了蓝玉一番。

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怕自己的孙子无法压制住蓝玉这样的悍将,加上蓝玉不知轻重,经常纵容自己的手下作恶一方,危害政府权威,于是便命人搜集蓝玉的罪证。不久,锦衣卫便状告蓝玉意图谋反,朱元璋便趁此机会,牵连了一大批掌握大权的贵族,为自己的孙子即位扫清了道路。正所谓将军身经百战或未死,朝堂之上鲁莽则身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伊朗巴列维王朝覆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美国在中间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覆灭与消亡,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尤其是那些强大而又富裕的王朝,更是如此,不可能在短期时间内就这么随随便便就灭亡了。因为有着足够的国力和经济条件来阻挡暴乱和各种风险,不会那么轻易被干掉,咱们国家近代史上的大清王朝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但是唯独有一个王朝例外,那就是巴列维王

  • 未来是不是不会再有武力吞并国家的现象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国家之间的吞并,其实在古代真的好常见的,古代其实感觉啥事没干,要做的就是你吞并我我吞并你,不管用什么手段反正就是吞并系列的,用的最多的当然就是武力吞并了,所以苦的还是打仗冲锋陷阵的这些人了,那么现在社会已经很发达,文明十分繁荣,那么如果未来有吞并国家的事情发生,是不是就不存在武力吞并了呢?下面就

  • 被蒙古人统治了200多年,为何俄罗斯人看不出有蒙古血统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现在的俄罗斯人看不出一点蒙古人血统的,那只能说这样的话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只需要将被蒙古统治之前人的样子和被统治之后人的样子进行对比就能明白了。在蒙古人进攻俄罗斯之前,俄罗斯主要有三大公国:也烈赞公国、弗拉基米尔公国、诺夫哥罗德公国。虽然名字叫大公国,其实就主要是一些城邦,一座主要的城市,周围

  • 明朝三大营在哪场战役中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三大营想必大家也多多少有一定的了解,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厉害的那种,实力非凡,但是这个三大营话说最后竟然都全军覆没了,这三大营话说在当时是近乎无敌的,为何最后会全军覆没呢?其实的原因也是看得人十分的头大,十分的复杂,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三大营在土木堡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了,

  • 隋朝名将杨素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诗人。杨素出身弘农杨氏,从小便胸怀大志,想要立下一番功业。杨素参与北齐之役,和杨坚结下深厚情义,此后杨素以统帅身份讨伐陈朝,最后将其灭国,从而立下大功。不过杨素曾暗中帮助杨广成为太子,算是参与了夺嫡之争,但杨广继位后并没有把隋朝带向美好的未来,反而将其拖向

  • 赵国是如何将邯郸打造成最繁荣的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早期的存在感并不强,直到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国才慢慢崛起成为能和秦国抗衡的强国。当然,胡服骑射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但赵国能崛起不光是因为进行了军事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经济上的改革,钱会直接影响一支军队的实力。当时的邯郸城算得上最为繁华的一个城市,那赵国在经济方面到底有哪

  • 如果朱高煦不作死,朱瞻基会杀他全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这个《大明风华》,发现这个朱高煦是真的喜欢做死啊,各种骚操作,他们全家都要造反,其实都是为了皇位,最后的结局却十分的悲惨,朱高煦全家都被杀了,那么假如的话,朱高煦没有这些七七八八的动作,他的命运会有所改变吗?会善终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朱高煦的迷之操作。其实可能很多人

  • 古人说要长寿有两个地方要“软”,那么是哪两个地方呢?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长寿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这是从古至今都是人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有的人就是喜欢追求长寿秘诀的,嘿嘿,那么有的人也问了,长寿到底要怎么样做呢?其实古人早就已经给大家说了,话说古人明确的说明了如果一个人要长寿,那么有两个地方必须要“软”,那么是哪两个地方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只有一年,为何历史评价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朱高炽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吧,但是在位的时间却只有一年,其实别看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一年,反而他的历史评价却不低,算很高了,那么这个是为什么呀,是不是明仁宗朱高炽做了很多好事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

  • 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鲁迅小编就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为了拯救我们,弃医从文,哈哈这个也挺有意思的啊,后来也的的确确是达到了这种效果,鲁迅先生是不可多得文学家,唤醒了国人的不灭的种子,但是我们今天不说鲁迅,我们说说这个鲁迅曾经笔下写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给人的影响就是好好先生,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