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什么钟情于道教?他是如何扶持武当的?

朱棣为什么钟情于道教?他是如何扶持武当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83 更新时间:2024/1/26 1:58:40

明朝初年嗜佛成风,朱棣为了改变这种风气开始大力宣扬儒家思想,并且扶持武当道教。朱棣利用科举和修书来拉拢全国的知识分子,然后整顿和限制佛教,当然古代帝王对于佛教基本都没什么好感,朱棣的一番操作也被后朝所沿用,其做法影响深远。此后各地大修武当山宫观,武当道教慢慢成了一股潮流,这在道教史上也算一起重要事件。当然朱棣这么做的真正原因,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

(一)朱棣其人

《大明风华》绝对权利领导人,明成祖朱棣,男,汉族,生于公元1360年5月2日逝于公元1424年8月12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大明王朝当家人。

公元1402年至公元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期间的主要功绩有:改革机构,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重视历史传承命人编修《永乐大典》,朱棣还重视水上运输,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现在的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天寿山)。

(二)《大明风华》中,朱棣信奉佛教与正史记载不符?

众所周知,朱棣的老爹,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义之前在寺庙中当和尚,所以大明王朝对待佛教很是尊重,在《大明风华》中,朱棣在篡位后常常做恶梦,梦见老爹朱元璋手持大砍刀向自己砍来。

不得解脱之际,将高僧召见进贡,高僧淡定的手盘佛珠,告诫朱棣,朱家将来内部还会有杀戮,朱棣不久召见三子一孙进宫,让他们歃血为誓永不得迫害同族。由剧中也可见,大明皇帝对待佛教高僧的话,极度重视。

各位看官,那么问题来了。因为根据正史记载,咱们的永乐大帝对道教独有情钟。

(三)朱棣为何热衷于道教?

朱棣起兵成功后,迅速迁都北京后朱棣仿照南京都城,修建北京皇宫,而在完成北京皇宫的建设以后,朱棣让参与建设的三十万军民、工匠去南方,在一座山上开始建设宗教上的皇宫。

那么,咱们的朱棣大帝为啥要跑到武当去修建筑呢?这里既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不是权力中心。

这一切还得从他造反开始说起,建文帝削藩之时,朱棣兵力不足,在军队实力方面,那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他都一步一步化险为夷。

比如,在和建文帝对战的过程中,白沟河之战,虽然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那是正值冬天,白沟河的水面结满了硬冰,以至于人走过去,冰都不会裂,而此时朱棣的将士刚从冰上面过去,明朝建文帝的追兵随后而至,但是此时冰面开始解冻,明朝建文帝的追兵全部落入水中。

而此战的结果却是打了将近大半天,不分胜负,此时瞬间乌云翻滚,飞沙走石,卷起来的沙尘暴直接扑向建文帝的将士们,于是乎建文帝的军队大败而归,而朱棣大获全胜而完结。

这本来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朱棣赢的可能几乎为零。

而由于当时明朝民间和道教都迷信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许多将士将其解释为有神灵的帮助,正好,朱棣本来就是造反,若能借助神来笼络民心,岂不是更好。

正巧,民间信奉真武是当时的北方之神,即是北方玄帝,是战神的化身,正好朱棣起兵造反在北方,于是借助自己是真武大帝,来借此为自己造反开脱,把发生的种种巧合,甚至是胡乱捏造的都大肆宣扬这是北方真武大帝的保佑,借助君权神授的思想,宣告自己的正统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由于这是道教的神,于是朱棣大肆扶持道教,于是才开始大规模修建武当山,按照修建北京皇宫的规格,修建武当山,由于建筑物都在山上,所以修建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毕竟是由朱棣的亲自主持,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其浩大的工程,一丝不苟的工艺,这不仅是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建筑的典范,即便是放在当代也是世界建筑史上伟大的奇迹。

(四)朱棣既拜佛又奉道

那是不是《大明风华》夸大了佛教在大明皇室的地位?其实也应该不会。

历史记载,明太祖令哈立麻于灵谷寺建“普度大斋”,为太祖高皇帝、慈马皇后荐福的时候,朝中官员们想出许多“瑞应”的现象,而内阁学士胡广为此撰写成《圣孝瑞应颂》,谱成佛曲,于宫中歌舞,朱棣还命画师绘制了《普渡明太祖长卷图》。既然其父在天下大乱之际,以僧人身份入世,创建帝国。其后人多多少少对佛教地崇敬也算是个心理寄托。

看剧品历史,追剧享娱乐。各位看官,咱们今天的网剧讨论到此结束。悠悠数月,无尽风华。弹指刹那间,故事就在发生着。愿各位看官,在自己的时代和岁月里绽放属于自己的绝代风华。

【作者简介】孔祥举,男 , 90后文学爱好者,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宁阳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英雄故事创作人,山东省宁阳县基层干部。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典籍,民间英雄故事,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丁的二个妻子的故事,妇好、妇妌竟然有这样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丁可能有一些人不认识,但是说到妇好应该还是有很多人认识的,但是真实的武丁也不简单的,话说武丁是有好几位妻子的,但是这其中有妇好和妇妌这两个人是比较出名的,所有很多人也都想知道这个武丁和妇好、妇妌两位妻子的故事了,其实故事也比较简单,下面一起来阅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1、武丁的二个妻子-妇妌的故事

  • 晋楚争霸晋国是如何占据上风的?并非靠硬实力而是拼软实力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晋楚争霸总共持续了一百多年时间,期间主要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分别是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其中晋国胜了两次,后来晋国在湛阪之战中再次战胜楚国,至此天下局势大致为晋楚平分霸权,而晋国总体占据一些优势。不过两国在百年间的较量中,并非一直比拼硬实力,因为还有很多其他诸侯国也会参与其中,所以软实力同样重

  • 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对于古代历史的研究当中,往往那些非常短暂的王朝是不被重视的,基本上都是以偏概全了,要么就是简单的一笔带过。秦朝与隋朝在很多人印象中很短暂,但是这两个王朝还算是好的了,算是记录了下来,毕竟是在大一统进程中的短命王朝。秦、隋之后所兴起的汉朝与唐朝算是咱们中国历史上最稳定强盛的两个朝代了。我国历史上的

  • 凌烟阁24功臣排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45岁的时候,在古代45岁这个年龄算的上是高龄老人了。这人一上了年龄就喜欢回忆过去,尤其是在李世民45岁的最近几年,当年与自己一起打江山的朝臣与心腹都纷纷的离世,就连魏征也因年老多病而离开了人间。年老加上故朋相继离世,李世民也因此想了很多。赞扬部下就是肯定自己,也能激励部下们的热情,使部

  • 明英宗复位第一天就下令处死于谦,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于谦死得冤不冤?肯定很冤,但明英宗这样做明显是早有打算的。英宗复位当天,就下旨缉拿兵部尚书于谦和吏部尚书王文,以谋逆之罪将二人处死。明英宗当然知道于谦是忠臣,但如果他不杀于谦则是复位无名,如果和当皇帝这件事相比,只是牺牲掉于谦等人,可能换一个人来也会选择把于谦杀掉。只能说造化弄人,皇帝只有一个,明英

  • 溥仪东北建国的时候,为什么叫满洲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期间,溥仪作为日本人的傀儡,在东三省建立的一个“国家”,称为满洲国,但是因为各方势力都对这个满洲国不承认,因此又被称为伪满洲国。只是溥仪建立满洲国的时候,为什么要叫它为满洲国,而不是称为大清帝国?伪满政府的建立这个名字究竟是有什么意义,为何要取一个这样的名字,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

  • 晚清政府有奋斗过吗?真的只是软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晚清时期的印象,大多数人都觉得清政府十分的软弱无能,签订着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各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百姓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多少人都觉着清政府的存在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耻辱,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但是,咱们换个角度来看,近代中国的清政府,又何尝不在奋斗,努力使自己融入到世界当中

  • 四川省军阀仅仅30万军队,为何能够混战2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灭亡之后,我国就进入到了民国军阀的混战阶段。从当年的全国局面来看,直、奉、皖等大军阀之间的斗争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混战。然而在四川省却情况非常特殊,因为四川地区没有大军阀,但四川省内的各路军阀一直在反复鏖战,前后总计混战了20年时间。四川省各路军阀总计拥有30多万军队,为何会出现长达20年的混战呢

  • 张辽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张辽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五子良将之首,他的一生也不是简单的一生,在诸多的人的部下服务过,但是最后还是在曹操这里发光发亮了,所有这个人不简单,也能看清楚局势,最后选择了曹操飞黄腾达了,最近一直有人在问张辽字什么,其实张辽的字还是挺容易知道的,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吧!张辽的字其实很简单,就

  • 高力士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对李隆基那么忠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高力士,唐玄宗李隆基身边的红人,有李隆基的地方基本上都会有高力士的存在。在很多影视剧当中,我们也都会看到高力士的身影,在一些古代文献或者诗作当中,也是有高力士出现的,比如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的故事。不过,高力士这样却一直都是一个配角般的存在,在很多人的故事当中他都只是一闪而过,但这个一闪而过的人,却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