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明朝不适合做武侠小说的时代背景?具体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明朝不适合做武侠小说的时代背景?具体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98 更新时间:2024/1/16 15:43:41

有位网友说:“个人认为,最适合写武侠小说的历史时期,应该是各种矛盾激化最为激烈的年代。皇帝、忠臣、奸臣、宦官、锦衣卫、东厂、西厂、倭寇、百姓、民间组织、帮派,每一个元素之间都存在矛盾,都可以当作写作的材料。”

显然,他说的这个时期就是明朝。

但令人大感意外的是,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明确以明代为背景的,只有一部《碧血剑》,但那也是明朝快灭亡的时候了。

金庸为什么不写明朝前期、特别是朱元璋时代的江湖与武林?这或许跟金庸个人的好恶有关,但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会发现朱元璋时代的江湖——如果那时有江湖的话——是多么地寂寞,波澜不兴,根本不适合江湖侠客与绿林好汉生存。

我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实未必。江湖的形成,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流动性。热爱冒险的游侠、出没不走的盗贼、过往的商旅、押送货物的保镖、游戏人间的浪子、漂泊的剑客、游方僧人、游手好闲的城市闲汉,等等,他们构成了永远平静不下来的江湖。没有流动的江湖客,便不会有江湖。

但江湖的这一特征,是朱元璋无法容忍的。他建立明王朝之后,马上就镇压社会的流动性,以举国之力建设静止、安宁、井然的社会秩序。朱元璋相信:“上古好闲无功,造祸害民者少。为?盖九州之田皆系于官,法井以给民。民既验丁以授田,农无旷夫矣,所以造食者多,闲食者少。”

为此,朱元璋全盘接过元朝的“诸色户计”衣钵,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进行分工,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民户务农,并国家纳农业税、服徭役;军户的义务是服兵役;匠户则必须为宫廷、宫府及宫营手工业服劳役。各色户籍世袭职业,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不得妄行变乱,违者冶罪”。

朱元璋又要求,士农工商“四民务在各守本业”。农民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农田上,不可脱离原籍地与农业生产;“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他们每天的活动范围,都必须控制在一里之内,“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知”;就算碰上饥荒,逃荒外出,地方政府也有责任将他们遣送回原籍。从事医卜之人,也“不得远游,凡出入作息,乡邻必互知之”。

居民如果确实有出远门的必要,比如外出经商,必须先向官府申请通行证,当时叫作“路引”“引”。

如果居民不带“路引”擅自出远门呢?后果很严重,被官方发现抓获的话,轻则打板子,重则充军、处死。

农村中,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人,更是朱元璋严厉打击的对象。他亲订《大诰》,告知天下万民:“有不务生理者,告诫训海,作急各著生理……一月之间,仍前不务生理,四邻里甲拿赴有司。有司不理,送赴京来,以除当所当方之民患。”

城市中的闲汉也受到朱元璋的残酷镇压。他在南京修建了一座“逍遥楼”,“见人博弈者、养禽鸟者、游手游食者,拘于楼上,使之逍遥尽,皆饿死”。

经过朱元璋苦心孤诣的努力,社会的流动性被成功地限制在最低程度,明初果然是一派宁静、死气沉沉,“乡社村保中无酒肆,亦无游民”。

如此井然有序的中世纪社会,还有哪个人敢出去“闯荡江湖”?此时就算“江湖”还存在,也该是多么地寂寥、平静!

直到明代中后期,随着“诸色户计”制度的松懈,“洪武型体制”的逐渐解体,商品经济的兴起,“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社会才恢复了两时期的开放性、流动性及近代化色彩,江湖才重新活了过来。

标签: 明朝武侠小说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广三下江南看琼花,历史上真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杨广三下江南看琼花,历史上真是这样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炀帝杨广,本名杨英,小字阿??,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隋朝第二任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史书记载,杨广美姿仪,少聪慧,初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

  • 北宋著名隐士潘阆,有哪些生平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著名隐士潘阆,有哪些生平趣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潘阆[làng]是北宋初年的著名诗人、隐士,生年不详。听听他的名字就很奇葩,字梦空,号逍遥子,江苏扬州人(一说为河北大名人),性情疏狂豪放,放荡不羁。潘阆年轻的时候,在汴京讲堂巷开了一家药铺,按说你一个卖药的好好做买卖才是正事儿,可

  • 钟会的出身如何?他为何要起兵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钟会,历史解密

    钟会出身士族名门颍川钟氏,他的父亲是曹魏重臣钟繇。钟会自幼聪慧过人,长大后“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炼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别看当时钟会年纪不大,却与王弼齐名。二十几岁时,钟会就成为司马师的幕僚,司马师说他有王佐之才。钟会为司马师、司马昭出谋划策,平定淮南的叛乱,深得信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

  • 古代丫鬟的卖身契一般都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丫鬟的卖身契一般都写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剧里面常有这种情形,大小姐身旁总会跟着一个保镖丫环侍奉着,因此能够跟仇敌说说笑笑,没事两人还能一起嬉戏嬉戏,但这在古时是真实存有的吗?答案很大是否定的,假如是这种,那潘奥尔的封建制度就并非潘奥尔的封建制度了,直接就晋升为成法治,百姓还

  • 清朝御膳讲究“食不过三”,皇帝真的会照做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御膳讲究“食不过三”,皇帝真的会照做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甄嬛传》当中,皇帝前去景仁宫陪皇后用膳,尝到了一道鸭子汤觉得味道很好,于是就让剪秋帮自己再盛一碗,但被皇后宜修拦住,宜修的说法是“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这道鸭子汤虽好,可已经是第三碗,皇上若再要动筷,恐怕这道汤十天半

  • 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元帝生平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元帝生平有哪些事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宣帝之后的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元帝刘奭,陵墓又回到了咸阳塬,位于今天咸阳周陵镇新庄村东南,称作渭陵。汉元帝刘奭是刘询和民女许平君的儿子。刘询做了皇帝以后,不忘糟糠之妻,顶着霍光的压力,立许平君为皇后。 对于他们爱情的结晶刘奭,汉

  • 太平天国是“四不像”政权,为何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是“四不像”政权,为何这样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洪秀全原名仁坤,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一户普通农家,兄弟三人,长兄仁发,次兄仁达。父亲洪镜扬有几亩土地、两头牛,在当地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洪秀全希望通过科举入仕为官,光耀门第。嘉庆二十四年

  • 李存勖有哪些功绩?为后唐改善官制、开疆拓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李存勖,历史解密

    同光元年(923年)闰四月,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袭破郓州,而后在德胜城、杨刘城等地与梁将王彦章、段凝交战数月,将梁军主力拖在山东一带。是年十月,李存勖采取降将康延孝之策,轻骑直取汴州,一路连破中都、曹州,仅用八天便进抵汴州城下,逼得梁帝朱友贞绝望自杀,灭亡后梁。后梁将帅纷纷来降,所属节镇州府尽归后唐所

  • 王昭君嫁到匈奴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成语“画工弃市”记载了王昭君的生平典故,大家对她的了解一般也都停留在这则成语上。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西京杂记》记载,由于汉元帝后宫佳丽太多,实在看不过来,遂命画工画图来看。宫人为了亲近天颜,争相贿赂画工,只有王嫱(即王昭君)倔强,不肯行贿,导致被画得惨不忍睹,多

  • 历史上公孙策是什么样子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包拯,历史解密

    说起北宋,在历史上想不起什么伟大的事件,但是在北宋的一个名臣就不得不提,那就是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的包拯,999年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之后一直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最后做到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为百姓打抱不平,而不畏惧权贵,为北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