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和唐朝审美有何区别?

汉朝和唐朝审美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4/4/17 23:25:04

汉朝和唐朝也就隔了不到400年时间,为什么这两个朝代的审美差异会如此之大呢?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女性们也不再那么保守,但很多人都会觉得唐朝是以胖为美,不过这个“胖”也是有尺度的,并非越胖就越受欢迎,这可能是对唐朝审美的一个误解。汉朝人的审美或许同我们现代相当,但肯定也存在一些差异,不过关于各朝人的审美观究竟是怎样被影响的呢?

咱们接触过的文学故事里面,经常会提到古代关于女性的审美。秦朝的时候,人们都喜欢不加修饰的美女;到了汉朝人们有喜欢能够在手掌里跳舞的那种柔弱美;到了分裂割据的魏晋时期,大家又开始追求气质;宋元喜欢贤淑的;明清喜欢守规矩的。按理来说古时候对女孩子的美貌判定和现在应该是没什么大差别的,但是有这么一个朝代好像有点不一样,那就是传说不喜欢瘦子爱胖子的大唐!

为啥说唐朝喜欢胖女孩呢?主要是因为一个女人,那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杨玉环。她可是当时所有人都承认的大美女,美到什么地步呢?从小寄住在叔叔家里,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就因为长得美被当时皇上的儿子一见钟情,直接成了妃。再后来呢又因为自己太美,公公又看上自己了,又是把美人放到道馆里又是把自己的儿子派出去出差的,最后可算是把美人收到了自己身边。就是这样一个让皇上都放不下的女人,很多文献里面说她身材丰满,说她"素有肉体",天气热的时候多走几步就会香汗淋漓,甚至还有人说当时的杨玉环可能有一百四五十斤。

其实这样的说法和当时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说当时的李唐不是富裕奢靡的国家,但是在精神上面是恢弘的,从当时的诗句中我们就能看出,那时候的文人百姓都有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劲头。这个时候呢,女性的地位也是几千年里面较高的,在审美上女孩们也是不愿去取悦他人,而是喜欢健康丰韵的美,再者说女性的肉感也象征着她生活条件的优良,说明这个女孩不是一般的穷苦姑娘,是家里面很有钱的。

还有人说可能是因为唐朝皇室本来就有一点北方蛮人的血统,骨架子非常的大,并且胡人的艰难生活在他们的基因里面刻下了喜欢健康丰腴的特点,所以里面的一些女人都是比较胖的,唐朝皇室自己有这个基因,就会推广出去让大家都喜欢偏胖的女人。

如果我们翻看唐朝初期的一些绘画作品,就会发现在那个时候女孩子好像还没有那么的丰腴,比如说价值颇高的《步辇图》,当我们在观察画上人物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里面举着扇子的女孩子还都是脸小腰细的。这和之后画家们喜欢画的女人完全不一样啊。

唐初的时候人们刚刚经历过战乱,刚有了一个新的国家,大家手里都是没有什么钱的,所以这个时候的女孩子大多数都是瘦瘦小小的。再加上这个时候大家都推崇节俭,所以胖女孩还没怎么出现。

而过了几年之后,国家发展的不错,各行各业也都进入了正轨,再加上当时和平的局面,百姓们也没碰上什么太严重的灾难,慢慢的也都富裕起来了。这个时候的人们开始学会了享受,慢慢的布料吃食都上了档次,体重也就慢慢的起来了。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当时大家都喜欢胖妹妹,很多人拿着著名的中唐仕女图来反驳,但是要是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些都是贵族的少女啊。并且她们的身材也都是玲珑有致的,并没有说出现胖到一百四五十斤铁桶一样的场面。再说了,人家只不过是脸大了一点,你就把人家说成大胖子吧?人家的头发可都是盘着很多花样,再加上一支又一支大簪子搞出来的,这样的发型都会显得一个人头很大,显得身体胖乎乎。如果你不受她们发型的影响,只看她们的身体,你就会发现那种肥胖感小了很多。

当时的唐朝宗教发展是比较兴盛的,很出名的壁画里面也有一些女性的形象。这些形象也是有很大参考意义的,因为当时的人们经常会把自己认为美的形象加到宗教神女身上。我们会看到这些神女脸盘子也不小,但是身段还是有的,并且主要突出了她们腰细胳膊圆润的特点。从这个形象上我们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唐朝对女孩子的喜好了,他们不喜欢太瘦的也不喜欢胖的,他们比较挑剔,喜欢胖瘦有致的。

并且当时的唐朝很多画像里面的人物形象都是贵妇,就好像是非常著名的杨玉环他姐姐出去春游的画像,里面也都是贵族女人做主角。里面的人物不管男女,统统都是胖胖圆圆的,可能画家就想通过这种方法表现出当时唐朝物质生活的丰富吧。所以这类的贵妇画像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作用,我们不能因为当时的贵族胖,就下定义说当时的人们都喜欢胖的吧。

我们还得给杨玉环说几句话,她压根就不是人们说的那种大胖子形象。杨玉环什么最出名?除了她的美貌可能就是她的舞蹈了吧。一个被人传是一百四五十斤的女人,怎么可能穿着华服翩翩起舞呢?又怎么可能成为当时著名的舞蹈家,和唐玄宗你来我和呢?再说了过了几年之后白居易人家各处考察,也写她是"娇无力",这是描写胖子用的语言嘛?明显杨玉环顶多就是一个100出头的微胖大美女,被人曲解了而已。

再说了,当时皇帝给自己选儿媳妇的标准也很明确。李隆基明确指出自己儿子要娶"细长"的少女,他大哥抢的老婆在记载里面也是"纤白",皇室要求都这么明朗了,足以可见喜欢胖女孩的这个说法靠不住。

并且当时有明确记载说长安瘦子少,有名的画师却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可能他们也喜欢纤弱的女孩子,但是也没地方去画啊。这个大误会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依然觉得胖女孩在唐朝吃得开。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体型,都要以健康为第一标准,喜欢过瘦还是喜欢过肥都是不正确的审美。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去翻阅一下古人的画像,自己去了解一下当时的女孩子是什么样的形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季札为什么不愿继承吴国王位?他究竟有何顾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外交家,他曾访问多国,成功平息楚、陈之间的一场战乱。季札是吴王寿梦能力最强、最有德行的儿子,虽然他只是第四子,但吴王还是想把王位传给他。而且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夺嫡场景不同,季札的哥哥们也都非常疼爱他,觉得他能胜任王位。但季札却不愿接受,甚至主动归隐山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

  • 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大家看《大明风华》各个看得比较的入迷,也还是很给力的,比较喜欢组CP的人,那也一定是知道这个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故事的,非常的坎坷,看得人心绞痛,那么这个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故事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呢?真正的历史上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故

  • 土木之变后,孙太后为何同意让朱祁钰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朱瞻基的儿子,但是只有朱祁镇是孙太后之子,朱祁钰却不是,然而土木之变中,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明朝失去了皇帝,虽然朱祁镇没死,可是人却不在大明,所以明朝还是需要一个新皇帝的。而为何孙太后会统一让朱祁钰当皇帝呢?朱瞻基还有没有别的儿子,朱祁钰为何是具有当皇帝的资格的呢?明代的朝

  •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含图含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这个皇帝顺序表其实不算难,明朝一共有十七位皇帝上位过,但是实际是有十六位皇帝,因为有一位皇帝退位后又复辟了,所以只有十六位,这个下面会仔细的说,这个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小编先给大家奉上,然后在看看这个皇帝的简介,又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看看大明朝都有哪些皇帝吧!明朝皇帝顺序:明太祖(朱元璋)-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古人为何偏爱竹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的句子,意思是宁愿没有肉吃,也不愿居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实际上古代很多文人都十分偏爱竹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竹子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都是文人喜爱的对象。竹自古以来就有彰显气节、正直的含义,因为竹子本身就长的十分挺拔、笔直,而且

  • 朱祁镇归来孙皇后为何不让朱祁钰还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告急,瓦刺还打算以朱祁镇为筹码向明朝要好处。但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后来孙太后答应让朱祁钰即位,算是解救了明朝危机。谁知朱祁镇几年后竟平安归来,这下就比较尴尬了,朱祁钰到底要不要还位给自己的哥哥呢?虽然朱祁镇是孙皇后的亲儿子,但孙皇后并没有让朱祁钰主动还位,这又是为什么?下面就来讲讲这

  • 朱祁镇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明英宗朱祁镇其实也很有争议的一个人,他又叫明英宗然后好像他差点把明朝搞得快灭亡了,然后又两次登上皇位,这看起来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那么有的人得问了,这个朱祁镇到底有历史功绩,让后人经常性提起他,真正的历史上朱祁镇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算好皇帝还是算昏君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大明

  • 魏延的南郑侯地位有多高?在蜀国处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不少人可能都小看了魏延在蜀国的实际地位。诸葛亮在准备北伐期间,魏延升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来曹魏派出三路大军进攻汉中,魏延临危受命领兵攻击凉州,期间遇到了费瑶,郭淮大军,并且将其击败。立下大功的魏延再次升官,成为前将军,并且封南郑侯。那魏延的南郑侯爵位在蜀国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这其中的奥秘恐

  • 夺门之变三大功臣下场如何?只有一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将领石亨、大臣徐有贞和宦官曹吉祥被认为是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他们策划了朱祁镇复位一事。朱祁镇平安回归后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后来朱祁钰身体抱恙,石亨为了立功暗中联系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希望能让朱祁镇复位。计划成功后,这三人也是受到了朱祁镇赐予的奖励,但他们只是风光一时,最后的下场只有一人勉强善终。一起

  • 明宣宗弑父为何还被赞颂他是一位好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大明风华》这部剧又带动了一次大家对于明朝历史的一定了解。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时期的第五位皇帝,天资英畅,敬礼大臣,谨慎用人,勤恤民隐,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国方针,竟治理出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不错的好皇帝了。朱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