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祭侄文稿》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祭侄文稿》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69 更新时间:2024/1/15 20:24:03

《祭侄文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少人都是冲着颜真卿的书法才去欣赏《祭侄文稿》,但他们却不知《祭侄文稿》背后隐藏着一个悲壮的故事。实际上《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颜季明的草稿,当时安禄山发动叛乱,颜杲卿夫子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安禄山,最后却遭到灭门。难以想象颜真卿写下《祭侄文稿》时,是带着怎样的悲愤之情。

《祭侄文稿》是唐代名臣、书法家颜真卿写于公元758年,即安史之乱第3年的作品。元代书法家鲜于枢曾收藏它,将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后的“天下行书第二”。

而因为《兰亭集序》被书法界鉴定为后世摹写,并非王羲之真迹,所以也有人称颜真卿的这幅作品实属“天下行书第一”。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哀愤之作。他将内心的哀愤都倾注在了书帖的字里行间。于他而言,这里有国恨,也有家仇。

颜真卿是《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的后人,唐初名臣颜师古是他的五世祖。颜真卿25岁中进士,因受杨国忠排挤,753年被外放为平原太守,正处于安禄山的辖区之内。

颜真卿到任后,察觉到安禄山有谋反的迹象,便借口防备雨灾,加固了城墙,疏浚了城壕,并私下招募年轻的壮丁,储存粮食等物资。为即将到来的战乱做足了准备。为了迷惑安禄山,颜真卿还装作一副不懂时局的文士样子,每日只顾与他人饮酒赋诗。

当安禄山起兵反叛之际,大唐兵败如山倒。当时,只有颜真卿勇敢地站出来抵抗安禄山大军。也正因为如此,颜真卿被共推为统帅,集合了20万大军,成为安禄山的后方大患。

安禄山攻陷洛阳,杀死洛阳留守李登等三人,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人头到各地示众。颜真卿唯恐人心动摇,就说:我认识那三个人,这些人头都是假的。然后腰斩了段子光,将这三人人头密藏了起来。异日,他才重新将这三人厚殓。

而在此时,镇守常山(河北正定县西南)的颜真卿堂兄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起兵抗击安禄山,但兵败了。

颜真卿比颜杲卿小17岁左右。当初,颜真卿私募武士之时,就曾派人告诉时为安禄山属下的颜杲卿,相约一起发动义兵,成“犄角断贼归路”。从那时候起,颜杲卿便谋划打开土门县(今陕西富平),形成从背面攻击叛军的行动。

当时,安禄山派蒋钦凑、高邈等人率五千士兵守土门。颜杲卿用计杀了蒋钦凑,捆了高邈。随后,颜杲卿派儿子颜泉明等人,将蒋钦凑的人头,还有高邈等人,一起送往京师。

颜杲卿的义举,使要塞土门被收复,使得河北的十七郡又都归附了朝廷。颜真卿一举切断了叛军西进长安之路。

可是此时竟然出了岔子。太原节度使王承业竟在颜泉明押俘报捷请求援兵的路上,把俘虏都截留了下来,自己送往朝廷,冒功领赏。这便贻误了大好时机。

安禄山乘机指派史思明回兵常山。常山城陷,颜杲卿等人被贼人捉住,送到洛阳。当时安禄山已经建立伪政权,洛阳时为伪国都。安禄山见到颜杲卿,质问他说:“昔日我对你有推举提拔之恩,你为何要背叛我?”颜杲卿瞪大双眼,怒道:“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不似你一个牧羊羯奴枉负天恩!”

安禄山怒极,让人把颜杲卿等人拖到天津桥,绑在柱子上,“节解之(断裂四肢、分解骨节)”。直到气绝,颜杲卿都大骂不止。

在此次事件中,颜杲卿一门三十余口被灭,包括他的另一个儿子颜季明。

后來,颜真卿多方寻找亲人遗骸,最终只找到颜杲卿的一只脚,和侄子颜季明的头骨。

颜真卿悲从中来,提笔写下了《祭侄文稿》。文稿中,满纸纵横涂改,用笔连绵不绝,千余年后,我们仍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颜真卿当时的哀愤之情。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颜真卿用“贼臣”四字说明了常山郡城陷的一个原因。他心中对“贼臣”的愤恨可想而知。“父陷子死”四字下笔狠重,收笔迅捷,可见至此时颜真卿的哀愤之情已至最强点。

颜氏一门忠烈,不仅于此。784年,颜真卿被派去劝降李希烈,终被缢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董收藏有5个级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人生是什么,就是为了不断去适应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适应你。在古董古玩收藏界中,光怪陆离的奇怪事是屡见不鲜,说到底还是没有看透古董收藏的本质区别。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总结下着其中的五个级别,来看看喜欢收藏古玩的你已经修炼到了哪个级别了呢?1、人云亦云级这一级别的藏友大多是刚开始接触收藏,而且是被动接受

  • 朱棣皇后死后还有妃嫔,为什么让太子妃管理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明风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棣还在世的时候,他的皇后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后宫中还有几个妃子,一般来说,皇帝的后宫不是应该交给皇帝的后妃来管理吗,皇后没有还可以立一个贵妃来管理,但是为什么朱棣要把管理权交给自己的儿媳,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妃呢?其实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的,那为何当时是太子妃的张

  • 历史上各行业的祖师爷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每样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发明者,每种思想也有自己的创始人,而每个行业也 同样也有自己的祖师爷。现在很多行业看似比较前卫,但其实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说不定也能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祖师爷,而现在的很多工作可能也是从古代的很多行业当中新衍生出来的。那么,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各行业的祖师爷分别是谁?你

  • 三国有哪些恐怖的地方?思极恐的5个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句俗话说得好:“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所以“老不读三国”,那是因为三国中太多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这要是给上了岁数的人读了岂不是更加的老谋深算?其实,作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除了有战法谋略、阴谋算计之外,还有一些刻意描绘的细节,让人细思恐极,很多人仍有阴影。英雄人物天生异相或异能刘备相貌奇

  • 汉朝和唐朝审美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和唐朝也就隔了不到400年时间,为什么这两个朝代的审美差异会如此之大呢?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女性们也不再那么保守,但很多人都会觉得唐朝是以胖为美,不过这个“胖”也是有尺度的,并非越胖就越受欢迎,这可能是对唐朝审美的一个误解。汉朝人的审美或许同我们现代相当,但肯定也存在一些差异,不过关于各朝

  • 季札为什么不愿继承吴国王位?他究竟有何顾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外交家,他曾访问多国,成功平息楚、陈之间的一场战乱。季札是吴王寿梦能力最强、最有德行的儿子,虽然他只是第四子,但吴王还是想把王位传给他。而且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夺嫡场景不同,季札的哥哥们也都非常疼爱他,觉得他能胜任王位。但季札却不愿接受,甚至主动归隐山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

  • 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大家看《大明风华》各个看得比较的入迷,也还是很给力的,比较喜欢组CP的人,那也一定是知道这个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故事的,非常的坎坷,看得人心绞痛,那么这个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故事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呢?真正的历史上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朱瞻基与孙皇后的爱情故

  • 土木之变后,孙太后为何同意让朱祁钰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朱瞻基的儿子,但是只有朱祁镇是孙太后之子,朱祁钰却不是,然而土木之变中,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明朝失去了皇帝,虽然朱祁镇没死,可是人却不在大明,所以明朝还是需要一个新皇帝的。而为何孙太后会统一让朱祁钰当皇帝呢?朱瞻基还有没有别的儿子,朱祁钰为何是具有当皇帝的资格的呢?明代的朝

  •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含图含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这个皇帝顺序表其实不算难,明朝一共有十七位皇帝上位过,但是实际是有十六位皇帝,因为有一位皇帝退位后又复辟了,所以只有十六位,这个下面会仔细的说,这个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小编先给大家奉上,然后在看看这个皇帝的简介,又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看看大明朝都有哪些皇帝吧!明朝皇帝顺序:明太祖(朱元璋)-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古人为何偏爱竹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的句子,意思是宁愿没有肉吃,也不愿居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实际上古代很多文人都十分偏爱竹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竹子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都是文人喜爱的对象。竹自古以来就有彰显气节、正直的含义,因为竹子本身就长的十分挺拔、笔直,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