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娶了多少别人家的媳妇?他为何要这么做?

李世民娶了多少别人家的媳妇?他为何要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12 更新时间:2023/12/28 1:40:06

在古代那种社会大环境下,女子身上的条条框框比男子要多得多。有句古话叫作,“好女不嫁二夫”。当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清白”和“从一而终”才是“好女”的标准,然而李世民却比较“反常”,他在打败敌人后,常常会把敌人的媳妇娶为自己的媳妇。

李世民塑像

一、李世民娶了哪些别人家的媳妇?

1、韦贵妃

韦妃出身世家大族,她的曾祖父是北周名将韦孝宽,她的祖父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韦总,她的父亲是隋朝的郧国公韦圆成。她的第一任公公不是李渊,而是李子雄。李子雄在北周后期曾经跟着韦孝宽一起打败了隋文帝杨坚的劲敌—尉迟迥,因功被封为建昌县公。

当时的韦李两家既为世交,又门当户对。因此韦妃就被嫁给了李子雄的儿子李珉为妻。可惜后来因为李子雄和杨玄感搅合到了一起,李家被隋炀帝给灭了,韦妃因为家世的原因只是被罚为宫婢。再后来,韦妃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纳为妾了。

声势浩大的尉迟迥之乱

2、巢刺王妃杨氏

杨氏是隋朝宗室之后,她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杨雄的曾祖父杨钟葵和隋炀帝杨广的曾祖父杨祯是亲兄弟。她们家虽只是隋朝皇室的旁支,但是终隋一朝,也是相当显赫的,杨雄在隋文帝杨坚篡周建隋的路上出力甚多,他在开皇年间就已经封了王爵,并且还担任了司空一职。

杨雄的弟弟杨达在隋炀帝时期屡立功勋,官至纳言、右武卫大将军。杨雄的儿子杨恭仁与李渊的关系很不错,后来归顺了唐朝,还当上了唐朝的中书令。难得杨雄这一支这么识时务,李渊自然不会亏待他们,所以让李元吉娶了杨氏。玄武门之变后,杨氏进了李世民的后宫,并且还诞下一子。

玄武门之变

3、韦昭容

所谓昭容,即九嫔之一。韦昭容和前文中的韦贵妃是堂姐妹关系。她的父亲是隋朝舒国公韦匡伯,而韦匡伯是韦圆成的亲弟弟。由此可以看出,韦氏家族在当时是多么的显赫。王世充为了拉拢韦氏家族,遂让其长子王玄应迎娶了韦昭容。

王世充建立郑国后,立王玄应为太子,韦昭容顺势成为了郑国的太子妃。王世充被李世民打败后,虽然机智地选择了投降,但是其家族还是被流放到巴蜀。韦氏家族自然不会让韦昭容还跟着王玄应,也是强强联合吧,后面韦昭容就被嫁给了李世民。

王世充、窦建德等群雄割据

二、李世民为什么要娶别人家的媳妇?

1、家族的安排

从西魏到唐朝,关陇贵族始终是让当权者无法绕开的一股强大势力。西魏时期,宇文泰为了打败东魏的高欢,发明出了府兵制,并拉拢了众多关陇的世家大族,在其中挑选一些自己所信任的武川系和元从进入核心权力圈,有李渊的祖父李虎和外祖父独孤信等,他们组成的团队叫作八柱国。

至于像京兆韦氏这种本土老牌世家,前期因为跟魏帝走得近,所以没能被宇文泰所信重。不过韦氏的底子在那里摆着,谁也不会小瞧了去,韦孝宽后来还是被北周武帝封为柱国。韦孝宽不仅人才难得,还和独孤信的关系很铁,因此他对老杨家和老李家都还比较亲近。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老杨家要取宇文家而代之的时候,势力强大的尉迟家起兵作乱,当时长安城内是人心惶惶,得亏韦孝宽出来帮了老杨家一把,方能稳定局势。老杨家因此顺利建立隋朝,待到老李家要取老杨家而代之的时候,老韦家虽未大力支持,但也没有去制造更多的阻碍。老李家功成之后,总不能把这样一股家族势力给忘了吧?

在古代,联姻是家族与家族之间拉近关系的一种有效行为,聪明的老李家自然不会忘了这一茬。可老韦家枝繁叶茂,能够起到大作用的女子只能在韦孝宽嫡子韦总传下来的这一支里找了。找是找到了,都是嫁过人的,那么就只有给老李家的次子李世民做妾才合适了,如此,双方都能接受。

北周、隋朝和唐朝的皇室关系简图

2、自己的考虑

李世民虽然最后坐上了皇帝宝座,可毕竟还是有些言不正、名不顺,他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都被他在玄武门之变中除掉了。李建成再不济,也是当了那么多年太子的人,李元吉也是领过军的齐王,两人即使不在了,他们遗留下来的势力却还在。

李世民既然已经成为了胜利者,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安抚人心,让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支持者们快速转变思想和立场,向他靠拢,不然他的明君形象从何说起?他要的天下太平又从何而来?所以,他重用了魏征,向外界表露出他有既往不咎的态度。

李世民重用魏征

这种思路决定了他还会在这条路上做出更多的动作,比如巢刺王妃的事情。李建成也有妃子,李世民为什么偏偏选了巢刺王妃?李建成妃子郑氏是给李建成生了子女的,而这些子女可都被李世民给除掉了,李世民敢让这样一个仇人在自己身边?

巢刺王妃和李元吉没有孩子,就不存在这种仇恨,并且她出身隋朝宗室,李世民选择亲近她,不仅能起到像拉拢魏征那样的作用,还能让进一步拉拢弘农杨氏,可谓是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

贞观之治的盛世气象

结语

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成吉思汗铁木真等人在历史上也都有过娶别人家媳妇的事情发生。这里面有不同时期的风气、个人的偏好、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政治考量等因素。

至于李世民,也是这么回事。在他成长的环境里,胡风昌盛,且他身上还流着部分鲜卑人的血液,他在这种行为上也就不会有太多的顾虑。再加上娶这些女子,能够切实的给他带来很多政治上的好处,他为何不这样去做呢?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李世民传》

《资治通鉴》

标签:

更多文章

  • 关羽参与魏国五子良将的竞选,最有可能踢出谁呢?你未必能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最怕的3个人,关羽斩貂蝉,关羽死后赵云反应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除了关羽,都是一般的武将,包括张飞、赵云等人。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赵云,按照历史记载,并无五虎将的说法,只在元杂剧等一些地方戏剧里出现过,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了现在流行版的蜀汉五虎将的由来。在这份榜单里,我们发现赵云高居第三,位列关张之后,马黄之前,之所以这样排,源于赵云深厚而广泛的民

  • 朱棣为何不敢学李世民,直接在洪武年间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甚至连他们坐上皇位的方式都是一样的,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亲侄子手中夺取的皇位,李世民是发动“玄武门之变”,灭了自己的太子哥哥,然后从自己父亲手中夺取的皇位。让人觉得疑惑的是,和李世民同样敢作敢为的朱棣,为何不敢像李世民一般直接从朱元璋手中夺位?永乐大帝朱棣是没到李世民那份上李世民自幼就英

  • 从生死冤家变为千古君臣,齐桓公和管仲的交情,从一支箭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

    [var1]这位兄弟比较变态,他居然跟自己的妹妹私通,还害死了自己的妹夫。这虽然是道德问题,可是主要矛盾是他妹夫的身份,居然是鲁国的国君,这下子算是惹了大麻烦了。鲁国必然要跟齐国打一仗了,而且国内会迅速混乱。为此管仲连忙护送着公子纠去了鲁国避难,而齐桓公这边则是由鲍叔牙护送着出了国。等到齐襄公死了以

  • 61岁唐玄宗霸占26岁儿媳妇,儿子只能忍气吞声,杨玉环终成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二人结婚时,男主角已是82岁的高龄,而女主角只有28岁。于是有人说这是“爷孙恋”。当我们纵观历史,这种老少配、爷孙恋根本算不上什么,历史上这类事情太多了,而且更离谱。比如今天的这对夫妻。二人结婚时,男的61岁,女的26岁,也相差35岁。而且女方本已嫁人,并且还是嫁给对方的儿子,也就是说61岁的公公硬

  • 阿倍仲麻吕和李白、王维的深厚情谊,谁看谁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结交李白、王维阿倍仲麻吕性格严谨又不失浪漫,是个性情中人。他在长安期间,正值唐诗创作的高峰期,深受李白、王维等人熏陶,也爱上了唐诗写作,和他们常在一起饮酒作诗,并有多首诗歌流传至今。到了753年,当李白听闻阿倍仲麻吕归国途中遭遇海难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挥泪写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诗曰:“日本晁卿辞

  • ​唐朝四大女诗人盘点,每一个都才情甚佳,你知道几个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如果提起来唐朝诗人的话,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诗仙李白了吧?这个武能当将军,一身好功夫,文能写诗词,流传古今的人物,一直都是无数人心里的偶像,就是因为李白的风光实在是太过于盛了,导致让我们忽略了其他一些唐朝文人的才华。所以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唐朝的四大女诗人,每一个都才情甚佳,不知道你知道几个

  • 唐代长沙窑的发展,带动了什么?推进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唐代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包括农业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持续改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手工业和商业独立于农业之外,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与繁荣经济相对应的是人作为生产主体的自我意识加强。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富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步凸显出来。唐人具有极强的文化创造力和学术精神,皇族权贵和

  • 人生难题面前,利用好《战国策》两个套路,再难缠的人也能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说魏国的谋臣楼梧促使魏国和秦国结盟,提出让魏国的太子去秦国做人质,魏王答应了这个条件,于是同为魏国重臣的纷强害怕楼梧因此受到重用,就想要从中破坏。[var1]那从哪里下手呢?纷强心生一计,找到了魏太后,就对她一番分析,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啊时好时坏,非常多变。万一一方背叛另一方,那就会双双撕破脸皮,到

  • 为什么说“隋唐大运河奠定了隋唐盛世”?当时大运河到底多繁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大运河变迁原因,赣粤大运河和浙赣粤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跟隋朝大运河长度

    首先,大运河为当时政治的统一与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隋唐盛世之前,中国南北经济不相通,南方的水路也较为狭窄,这导致各地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影响了统一与稳定的基础。大运河的建立使南北交通更为畅通,从而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大运河为当时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支撑。在

  • 唐朝的时尚风尚标和盛世审美意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唐朝的时尚风尚标和盛世审美意象文 | 冯立君大唐宝历元年(825年),身在江南的白居易写下了《霓裳羽衣歌》,再现了长安宫廷的乐舞场景和他对京城的鲜活回忆: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千余年后,我一边乱翻书,一边追随他的目光,不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