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靖作为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咋会跑到《封神演义》里面?

李靖作为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咋会跑到《封神演义》里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57 更新时间:2024/1/25 20:56:55

托塔天王的原型人物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卫国公李靖,李靖是唐朝军神一般的人物。既然如此,一个唐朝的军神怎么会跑到写商朝传说的《封神演义》中了?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商朝并没有的“总兵”职位。他是如何实现这种跨越时空的转化的?

托塔李天王

大唐开国功臣—李靖

李靖出生于声名显赫的陇西李氏,他的父亲曾任隋朝的郡太守一职,他的舅舅是隋朝名将韩擒虎。家庭环境的熏陶促使他从小就对军事很感兴趣,后来,他顺其自然地步入仕途,虽官职不显,但他的才识却被当朝很多公卿认可。

譬如隋朝重臣杨素有一次在和他交谈后,抚摸着自己的宝座,感叹道,“卿终当坐此!”韩大将军喜欢与他这个外甥一起探讨兵法,谈完后常赞叹道,“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就连见识过无数英才,慧眼如炬的吏部尚书牛弘也曾夸李靖有“王佐之才”。

传说中的风尘三侠就有李靖

适逢隋末大乱,李靖“识时务”地转投到李唐阵营。为何会说“识时务”?他原本是作为隋朝官员在李渊帐下效力,得知李渊有不臣之心后,跑江都去给隋炀帝告密,结果在长安被唐军给抓了,差一点就命丧刑场,还好他及时回头。

像李靖这种热衷军事的人才,在乱世之中极受欢迎,也比较容易出人头地。他先是协助李世民东征王世充,后与李世民分任务,两人一南一北,荡平群雄。虽然名义上搞定江南群雄的是宗室大将李孝恭,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孝恭的军事才能有限,战绩主要都是李靖打出来的。

唐初形势图

李靖不光对内厉害,对外也很牛,他在贞观年间,率军北征突厥,以三千骑兵夜袭定襄,接着长途奔袭阴山,一举灭了不可一世的dong突厥,让唐朝获得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安宁。他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还在为国建功,他率军西征,打残了吐谷浑。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老兄弟们,便让阎立本绘二十四功臣像,悬于凌烟阁内。李靖位列第八,有人会觉得李靖排名偏低,其实当时的排名是按官职大小来的,比如说魏征因为去世时获得了追封的司空一职,且死者为大,便排在了第四,而李靖当时是健在的,他被追封为司徒是后面的事。

李靖灭dong突厥

李靖步入神坛

李靖不仅才能卓越,其心态也相当不错,有仗打的时候,他战无不胜,没仗打的时候,他能静下心来做学问,亲自撰写兵法著作。唐高祖李渊把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和李靖进行对比,用了四个字,“岂能及也”。

唐肃宗在位期间,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将唐玄宗在各地立的太公庙改为武成王庙,俗称武庙,并在有史以来的名将中选出十人作为武庙十哲,李靖位列其中,而像秦朝的蒙恬王翦,汉朝的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都没能与之同列。

这样来分,是否合适?

此后,李靖尽享人间香火,步入神坛。五代时期,后晋的石敬塘封其为灵显王,这是典型的神位,南宋时期,历任皇帝对其多有加封,先是忠烈王,后又是辅世忠烈王,最后成了辅世灵佑忠烈王。

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建历代帝王庙,并亲自选定三十七位历代名臣、名将入庙配享,其中就有李靖,李靖由此和历代皇帝一起同享祭祀。上行必有下效,在历代皇室的追捧下,关于李靖的民间祭祀和民间传说也很火热。

保存至今的历代帝王庙

李靖和托塔天王的合二为一

唐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中有一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在西域等国香火很旺,西域诸国总有战事,便希望祈得毗沙门天王的护佑,保其国泰民安。唐朝一直都比较开放,与西域的交流也比较密切,且尊崇佛教,自然会受到这种信仰的影响。

当时常有关于毗沙门天王护佑唐军在西域克敌制胜的故事传说出现,一来二去,毗沙门天王在大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蹭蹭地往上涨。诸多寺庙为其立像,僧人们引经据典,结合各种传说,搞出了一个甲胄在身,一手拿拿着长杆武器,一手拖着玲珑宝塔的威武形象,民间因此多称其为托塔天王。

佛教中的毗沙门天王形象

这个毗沙门天王因帮助唐军在西北打仗而获盛名,李靖同样也曾在西北打过吐谷浑,且李靖也成了神,所以便常有人将二者关联到一起。元朝时期,杂剧、小说很受欢迎,像一些佛教故事总少不了被引用的,托塔天王也是在这个时期被搞成了托塔李天王。

佛教传说毗沙门天王有一个儿子叫哪吒,元代的小说直接把哪吒说成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像哪吒与毗沙门天王之间的那种父子矛盾也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到了李靖身上,这让李靖的托塔天王形象更加丰满。明朝时期,《西游记》出世,其中的托塔天王李靖更加深入人心,连《封神演义》也引入了此角色。

李靖率军进攻土谷浑

结语

李靖作为一名唐朝名将,能成为《封神演义》中的重量级人物,首先是离不开他自身的才能和品性,因为他才能卓著,他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因他品性优良,他备受唐朝皇室推崇。

其次是离不开历代皇室对他的优待,倘若没有历代皇室的各种追封和祭祀,李靖也难以成神,比如说关羽,历史上比他优秀的名将不在少数,正因历代皇室各种捧他,他才成了神。

再次是宗教文化的融合,佛教原是印度的宗教,传到中土后,如不本土化,是难以和道教抗衡的,就拿佛教中的那些拗口的人物名称来说,要想让人记住就很难。

最后是文学艺术的加工,倘若没有文学作品的系统化、艺术化,很多传说都会显得比较凌乱,正是因为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著作的系统化加工,托塔天王李靖的人物形象才更加具体和丰满。

参考文献:

《旧唐书》

《西游记》

《卫国公传》

《封神演义》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娶了多少别人家的媳妇?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古代那种社会大环境下,女子身上的条条框框比男子要多得多。有句古话叫作,“好女不嫁二夫”。当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清白”和“从一而终”才是“好女”的标准,然而李世民却比较“反常”,他在打败敌人后,常常会把敌人的媳妇娶为自己的媳妇。李世民塑像一、李世民娶了哪些别人家的媳妇?1、韦贵妃韦妃出身世家大族,

  • 关羽参与魏国五子良将的竞选,最有可能踢出谁呢?你未必能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最怕的3个人,关羽斩貂蝉,关羽死后赵云反应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除了关羽,都是一般的武将,包括张飞、赵云等人。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赵云,按照历史记载,并无五虎将的说法,只在元杂剧等一些地方戏剧里出现过,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了现在流行版的蜀汉五虎将的由来。在这份榜单里,我们发现赵云高居第三,位列关张之后,马黄之前,之所以这样排,源于赵云深厚而广泛的民

  • 朱棣为何不敢学李世民,直接在洪武年间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甚至连他们坐上皇位的方式都是一样的,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亲侄子手中夺取的皇位,李世民是发动“玄武门之变”,灭了自己的太子哥哥,然后从自己父亲手中夺取的皇位。让人觉得疑惑的是,和李世民同样敢作敢为的朱棣,为何不敢像李世民一般直接从朱元璋手中夺位?永乐大帝朱棣是没到李世民那份上李世民自幼就英

  • 从生死冤家变为千古君臣,齐桓公和管仲的交情,从一支箭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

    [var1]这位兄弟比较变态,他居然跟自己的妹妹私通,还害死了自己的妹夫。这虽然是道德问题,可是主要矛盾是他妹夫的身份,居然是鲁国的国君,这下子算是惹了大麻烦了。鲁国必然要跟齐国打一仗了,而且国内会迅速混乱。为此管仲连忙护送着公子纠去了鲁国避难,而齐桓公这边则是由鲍叔牙护送着出了国。等到齐襄公死了以

  • 61岁唐玄宗霸占26岁儿媳妇,儿子只能忍气吞声,杨玉环终成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二人结婚时,男主角已是82岁的高龄,而女主角只有28岁。于是有人说这是“爷孙恋”。当我们纵观历史,这种老少配、爷孙恋根本算不上什么,历史上这类事情太多了,而且更离谱。比如今天的这对夫妻。二人结婚时,男的61岁,女的26岁,也相差35岁。而且女方本已嫁人,并且还是嫁给对方的儿子,也就是说61岁的公公硬

  • 阿倍仲麻吕和李白、王维的深厚情谊,谁看谁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结交李白、王维阿倍仲麻吕性格严谨又不失浪漫,是个性情中人。他在长安期间,正值唐诗创作的高峰期,深受李白、王维等人熏陶,也爱上了唐诗写作,和他们常在一起饮酒作诗,并有多首诗歌流传至今。到了753年,当李白听闻阿倍仲麻吕归国途中遭遇海难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挥泪写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诗曰:“日本晁卿辞

  • ​唐朝四大女诗人盘点,每一个都才情甚佳,你知道几个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如果提起来唐朝诗人的话,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诗仙李白了吧?这个武能当将军,一身好功夫,文能写诗词,流传古今的人物,一直都是无数人心里的偶像,就是因为李白的风光实在是太过于盛了,导致让我们忽略了其他一些唐朝文人的才华。所以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唐朝的四大女诗人,每一个都才情甚佳,不知道你知道几个

  • 唐代长沙窑的发展,带动了什么?推进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唐代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包括农业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持续改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手工业和商业独立于农业之外,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与繁荣经济相对应的是人作为生产主体的自我意识加强。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富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步凸显出来。唐人具有极强的文化创造力和学术精神,皇族权贵和

  • 人生难题面前,利用好《战国策》两个套路,再难缠的人也能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说魏国的谋臣楼梧促使魏国和秦国结盟,提出让魏国的太子去秦国做人质,魏王答应了这个条件,于是同为魏国重臣的纷强害怕楼梧因此受到重用,就想要从中破坏。[var1]那从哪里下手呢?纷强心生一计,找到了魏太后,就对她一番分析,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啊时好时坏,非常多变。万一一方背叛另一方,那就会双双撕破脸皮,到

  • 为什么说“隋唐大运河奠定了隋唐盛世”?当时大运河到底多繁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大运河变迁原因,赣粤大运河和浙赣粤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跟隋朝大运河长度

    首先,大运河为当时政治的统一与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隋唐盛世之前,中国南北经济不相通,南方的水路也较为狭窄,这导致各地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影响了统一与稳定的基础。大运河的建立使南北交通更为畅通,从而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大运河为当时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支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