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姚启圣如何幸免于难,未被康熙杀害?

姚启圣如何幸免于难,未被康熙杀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99 更新时间:2024/1/16 13:14:40

学习交流,关注公众号:稀饭资料库。我们是知识搬运工,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推出优质视频课程。知识进阶,各类学习课程应有尽有!

1682年,姚圣收复台湾,忐忑进京面见康熙。他知道此次前去必死无疑,但一直痛恨他的康熙却并未杀他,这是为何?

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郑成功率军东渡台湾海峡,翌年便打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地界的驻兵,成功收复了台湾,与此同时也正式开启了郑氏一族在台湾的统治。

众所周知的是收复台湾、推进台湾发展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其实郑成功更是一位“反清复明”的抗清名将,而台湾则是最后的根据地。

可惜郑成功并不长寿,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也就是收复台湾后不久,便暴病身亡,享年38岁。

在郑成功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郑经在金门发动军事政变,从自己的叔叔手中夺回了对台湾的控制权。

郑经却远不如郑成功的勇谋。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施琅曾这样评价郑经这个人:贼兵不满数万,战船不过数百,锦(郑经)智勇俱无。

虽然郑经在父辈的基础上,适当延续了台湾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但是郑经没有才能,猎枪在他手里也成了烧火棍。

更尤甚的是,他秉承父愿的“反清复明”流于表面,实际上藏了不小的祸心,对大陆地区发动了长达六年的战争,只可惜六次全部以失败告终。

康熙二十年,即1681年,郑经在台湾承天府去世,终年40岁;其子郑克塽袭任,接掌台湾。

反观清政府这边,自康熙上位之后,多次劝降台湾地区,但每次都被拒绝,在平定三藩叛乱之后,康熙终于有精力整饬台湾了。

他当即任命姚启圣率军收复台湾地区。

姚启圣是何方人物?

现在我们介绍姚启圣是“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名臣、名将,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这诸多的头衔无一不彰示了姚启圣的厉害之处。

但其实,纵然如此这般厉害,康熙并不喜欢姚启圣这个人的性格。

姚启圣在康熙二年时,科举考试中了乡试的第一名,做了一个知县的小官,但其实在许久之前,他就已经做过官了。

而他做官的原因,实在令人叹服。

姚启圣并非出身名门贵族,但清史稿中记载姚启圣“自小就有豪侠之气”。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姚启圣如寻常百姓一样也踏上了远离家乡的道路,在路过通州时,姚启圣遭受了当地土豪的一番人格侮辱,愤怒的姚启圣转头加入了清兵的队伍。

从基层一路十分有计划有目的性地摸爬滚打,坐上了通州知州的位子;坐稳了位置,第二天姚启圣就找到了当年欺侮过自己的土豪,将其抓捕杖杀。

报了当年的仇,身心舒爽的姚启圣又当即辞官,逍遥自在去了。

自康熙二年,姚启圣开启了“起起落落”的为官之路,简单地概括一下,升官是因为他个人才能出众,贬官则全是因为他自己作的。

比如康熙二年,身为知县的姚启圣上任之后就迅速推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补上了前任知县留下的财政亏空,又比如康熙八年,姚启圣为了当地生计,擅自解除当地海禁,被弹劾贬官。

让姚启圣进入康熙眼中的事件是他辅佐康亲王出兵清剿靖南王耿精忠,此后又受康亲王的亲自力荐,姚启圣受到了皇帝康熙的重用,一路升至福建总督。

所以在康熙打算用武力攻下台湾时,姚启圣自是他的第一人选。

不过这一次,姚启圣顺着自己的心意,在台湾问题上提出了与一国之主康熙截然不同的看法:康熙主战,姚启圣则提倡不战。

康熙二十一年,即1682年,时任台湾掌权者郑克塽面对日益凋敝的台湾民生,向清政府表示愿意俯首称臣,每年进贡。

因此姚启圣禀告康熙帝,提议不要发动无谓战争,劳民伤财,还会造成与台湾民众之间的心理隔阂,康熙帝并没有被姚启圣说服。

“台湾郑经屡屡侵犯我大清沿海,六年啊,给我大清造成了如何损失?”康熙帝声声威严,不容抗拒。

“可郑经已死,其子郑克塽有意归顺,这场战争——”

“多说无益,我是君,你是臣,不要逾矩。”龙颜大怒,但是眼下出征台湾在即,姚启圣不能死。“下去吧,台湾一战,不许输。”

说实话,就凭当时的清政府与台湾地区的武装力量对比来说,清政府想输更难。

所以姚启圣很快地收复台湾,回京复命的时候,内心忐忑,当初康熙帝对自己的上奏可是十分生气啊……本来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康熙并没有为难他。

任人唯贤,更何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康熙明白姚启圣的爱民心思,他又何尝不是,只是他身为一国之君,自然要比一个臣子考虑得更多、更周全;他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就为大清皇室留下政治隐患。

所以台湾必须武力拿下,而姚启圣是他的贤臣、能臣,自然不能杀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列传四十七》

标签:

更多文章

  • 盘庚迁都到安阳殷墟:争议中的历史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先来看一下盘庚的历史背景。盘庚是中国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孙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治家之一。据《史记》记载,盘庚在位时,曾经进行过多次迁都。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将都城从蒲阪迁至平阳,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都城迁移。但是,对于盘庚是否曾经将都城迁移到安阳殷墟,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支持盘庚迁都到安阳殷墟

  • 封神战死后,均先魂上封神台,闻仲为何最特殊,去见了纣王?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闻仲为什么不上封神榜,纣王怕闻仲片段,闻仲骂纣王新版本

    可作为封神大战的主力和精英弟子们,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均要求玉虚弟子和碧游弟子远离是非,潜心修行,尽量不要参与到封神大战中。“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踏身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特别是通天教主将仙域真境的碧游宫绝迹红尘,还特意在碧游宫大门上,写下一处楹联,警示弟子们。然而,鸿钧老祖门下的通天教主,

  • 历史|退隐与拯救:陆征祥的下半场 ——兼评唐启华《陆征祥评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对于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陆征祥的研究,虽然并非学界热点话题,但也并不冷僻,已先后有罗光的《陆征祥传》和石建国的《外交总长陆征祥》等数种传记出版,专题论文或学位论文也时有涉及。著名外交史专家唐启华教授所著《陆征祥评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是对这位重要外交家传记研究的最新成果,阅后令人不禁掩

  • 周穆王与西王母的千年之约: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主角是西王母和周穆王的儿子,周穆王和西王母是真的吗,穆王见西王母翻译

    一、穆王生平简介周穆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的第五位君主,据《史记》记载:“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而他一共在位55年,由此说明,穆王很有可能活到了105岁而亡,这给这位君主的身上更添传奇色彩。前976年,周绍王亲征荆楚,结果周军在汉江上被摧毁,周昭王也不幸死于汉水中,他的太子姬满便顺利继

  • “烽火戏诸侯”或只为掩盖‬背后‬真相,那周幽王还是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地点,幽王戏诸侯文案,幽王击鼓和哪个故事最相近

    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濡目染,说周幽王宠妃褒姒不爱笑,周幽王尝试过很多办法都无法逗褒姒一笑,最后不惜动用烽火台调动诸侯,褒姒看到诸侯手忙脚乱的样子,终于笑了,然而周幽王被犬戎入侵再点烽火台却再无诸侯响应,最终被攻破镐京灭亡了。“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存在吗?烽火台烽火台的最早记载

  • 具有青帮、洪帮双重身份的大佬向启华(扬州江都仙女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向启华出身贫苦,八岁丧母后,就一直寄养在亲戚朱仲明家中。1905年十六岁的向启华进入镇江利记轮船局,由经理马冠千安排到永吉小轮船上学徒。1911年,又由马经理安排到泰昌小轮公司,先在码头上邦助照料,后在船上当押水,即水路运输的押运人。就在当押水的时候,他有机会结识了清江青帮大字辈人物冯守义,拜其为师

  • 评展|利物浦双年展:治愈奴隶制的历史创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利物浦曾经是奴隶贸易的中心。策展人表示,“创造与开放使我们能够想象穿过伤口的方式,从而清除路径,以便用痛苦以外的东西拥抱对方。” 利物浦双年展据相关文献,从1680年到1775年,英国从非洲运往西印度群岛的黑人,就有300万左右。当时利物浦成了奴隶贸易的中心,1795年它集中了英国奴隶贸易的5 /8

  • 秦武王举鼎而亡,是年少的冲动还是大臣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武王举鼎而死真的荒唐吗,为什么秦武王喜欢举鼎,秦武王举鼎漫画图

    这都是后话了。秦国的时间很长,在秦惠王时期,秦朝就已经走向强大了。可是秦惠王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秦武王。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人都举起过鼎。在古代的时候,鼎是非常重要的象征,最初的鼎出现在夏朝。夏朝时期鼎象征的是华夏九州,也就称之为九鼎。在历史上,九鼎无疑是非常尊贵的,即使是在夏朝之后

  • 女娲补天文言文及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女娲补天文言文,女娲补天的翻译

    小编收拾了闭于女娲补地理行文及翻译,但愿对于于同砚们女娲补天本文的教习有所关心,同时女娲补地理行文及翻译以供同砚们参考以及浏览,但愿对于于同砚们教习女娲补天翻译有所裨益!女娲补天本文:往古之时,四极兴,九州裂,天没有兼复,天没有周载。水爁焱而没有灭,火浩洋而没有息。猛兽食颛平易近,鸷鸟攫老强。因而女

  • 中华始祖炎帝资料收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华始祖炎帝资料收集,上古历史

    为了更深的懂得中国文明,懂得咱们中国人的初祖,小编专程为年夜家收拾了无关炎帝的材料,让年夜家可以浑楚的明白炎帝是奈何的一团体。炎帝绘像:炎帝简介炎帝,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中原初祖之一,取黄帝并称为中华初祖,中国近古时代部降尾发。 距古6000年至5500年摆布死于宝鸡姜火之岸(一道湖北随州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