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吐蕃将领,全歼十万唐军,薛仁贵被逼投降,威震唐朝30年

他是吐蕃将领,全歼十万唐军,薛仁贵被逼投降,威震唐朝3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81 更新时间:2024/2/1 12:21:06

在唐朝时期,还有一位出色的将领才华出众,威震四海,但他却不是出身于中原王朝,而是来自于小国吐蕃。他神勇无敌,歼灭十万唐朝军队,连薛仁贵都被他逼迫投降和谈,因为有他的存在,使唐朝30年不敢对吐蕃轻举妄动。他就是禄东赞之子,论钦陵。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噶尔·钦陵赞卓,藏族,唐朝吐蕃著名将领,政治家、军事家,他在父亲死后担任吐蕃的宰相,宰相在吐蕃语中称为论,故又名论钦陵。

论钦陵出身于吐蕃贵族,是唐朝文成公主的驸马禄东赞的儿子。禄东赞是吐蕃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担任吐蕃大相期间,在建立吐蕃政治、经济制度方面颇有建树,并凭借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能通过唐朝的“六试婚使”,顺利迎娶了文成公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论钦陵的才能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在他代理国政时期,对内改革,使吐蕃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对外军事扩张,占据安西四镇,使唐朝深感不安。

论钦陵在执政初期,就展现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手段高明,遇事果断,颇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而唐朝此时还没有发现,他们将面临史上最难对付的吐蕃将领。

“但使吐蕃钦陵在,不教唐军犯边境”

公元667年,禄东赞去世,论钦陵掌握朝政,仅仅三年后,他就暴露野心,四处征伐,扩张领土。公元670年,论钦陵击溃青海西部的吐古浑,占据其地,进逼河湟。

在唐朝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又相继攻占了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等安西四镇,切断了唐朝到西北一线以至中亚的交通。

此军情传到唐朝,震惊朝野,大臣纷纷上书皇帝要求出兵攻打吐蕃,削弱论钦陵的嚣张气焰。于是唐朝命薛仁贵为行军大总管,率五万大军,借护送吐谷浑主回国的名义,征伐吐蕃。

薛仁贵将五万唐军一分为二,他自己亲率三万大军前往乌海,试图奇袭吐蕃,留下副帅郭侍封率二万大军驻守原地支援。

但他不知道的是,论钦陵对此布局早准备了对抗之策,他用计将吐蕃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分假装拦截薛仁贵的兵马,佯装败逃而走;另一部分则截击唐朝驻地大军郭侍封的两万军队。

薛仁贵听闻驻地军被袭击,率部急退,被论钦陵率四十万大军围杀,唐军大败而逃,薛仁贵无奈之下向论钦陵投降,要求和谈。此次战役,论钦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打败了薛仁贵,控制了青海西部,使他威名大振。

唐朝攻打吐蕃失败后,不甘心泱泱大国居然败给了蛮荒小国,于是在公元678年,唐朝派李敬玄为大将军再次出伐吐蕃。

九月,李敬玄率十八万大军抵达青海湖,论钦陵即率军迎战。因早有听闻唐军声势浩大,论钦陵做了十足的准备,初次迎敌,就大败唐军,杀死了唐朝副将刘审礼。

刘审礼死后,李敬玄闻风丧胆,不敢出兵,狼狈逃走。此次战役,论钦陵又大获全胜,歼灭十万唐军。对论钦陵毫无办法的唐朝,只好派使臣前往吐蕃和谈。

唐军两次对战论钦陵,都以失败告终,逐渐丧失了斗志,又惧怕论钦陵的威严,不敢再征伐吐蕃。

公元679年,唐高宗准备再次讨伐吐蕃,却被大将裴行俭劝阻:“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大意即是论钦陵执政时期,吐蕃内外治理的十分稳固,不是攻打它的好时机,此事说明唐朝还是十分忌惮论钦陵的。

此后三十年,震慑于论钦陵的威严,唐朝不敢再次侵犯吐蕃,可谓是“但使吐蕃钦陵在,不教唐军犯边境”。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智谋功劳过高的人,会受到猜忌。论钦陵身为吐蕃宰相,威名远传,逐渐盖过了吐蕃赞普的威望,注定会引起赞普的忌惮,埋下祸端。

多年以来,论钦陵在与唐朝军队的对战中,屡次获胜,掌握吐蕃军政大权,引起了吐蕃赞普器弩悉弄的不满,想借故铲除他。

公元696年,武则天执政时期,派军攻打吐蕃再次失败,论钦陵向周朝提出众多无理要求,引起武则天的强烈不满,于是采取大臣郭元振的建议,采取离间计,利用赞普的猜疑,诛杀论钦陵,瓦解吐蕃。

同年二月,武则天的计谋得逞,吐蕃赞普器弩悉弄与大臣论岩合谋,以狩猎之名前往论钦陵的驻地,捕杀其党羽两千余人,论钦陵率兵讨伐,但大部分将领选择忠于赞普不与抵抗,论钦陵兵溃自杀身亡。

而他死后两个月,武则天派大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吐蕃,因没有了论钦陵的计谋,武则天的军队获得胜利,而吐蕃赞普也不得不归降武则天。

自古以来,“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论钦陵因为赫赫战功被赞普猜忌而亡,在他死后吐蕃一蹶不振,只能成为唐朝的附庸,这从侧面证明了论钦陵对吐蕃的影响之大,对唐朝的震慑程度之大。只可惜一代优秀将领,死于内斗,而非战死沙场。

小结:

论钦陵死后,唐朝大将唐休璟对麾下说:“自从论钦陵死后,赞普归降,吐蕃大将麹莽布支新接任吐蕃军队,人马虽精,但不通军事。”于是唐休璟披甲先登,六战皆捷,大破吐蕃。

此事说明论钦陵的确神勇无比,他曾经逼降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执政期间,唐军30年不敢在吐蕃边境轻举妄动。如此重要的军事人才,最终死于内斗。我们不禁想到南宋的抗金将领岳飞,同样的英勇,同样的结局,只能感叹皇权至上,容不得半点沙子。

更多文章

  • 李白丢脸的一首诗,全篇吹捧一位唐朝名将,结果那人却投降了叛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最有名的四句诗,唐朝超燃剪辑李白,唐朝李白为什么被发配

    李白一生见过许多人,唐玄宗、杨贵妃、玉真公主、汪伦、贺知章、杜甫……结发妻子许氏以及继室宗氏还都是宰相的孙女;才华横溢的李白也夸过许多人,比如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夸耀玉真公主的《玉真仙人洞》、颂美名士裴叔的《赠裴十四》,还有《赠孟浩然》等。看看这些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

  • 他本是李世民的弟弟,还是唐初三大名将之一,却被后人丑化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的几个兄弟排名,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魏征怼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在玄武门之变中,击败了李建成与李元吉,最终坐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不怪别人,要怪就怪李渊这一伙儿子都太优秀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连同他的女儿平阳公主都是巾帼英雄。而在演义中,李渊的四儿子李元霸,更是拥有万夫不当之勇,一堆擂鼓瓮金锤舞的是虎虎生风,连隋朝第一

  • 原创安史之乱并未持续太久,为何能让盛唐中衰,再也无法重回巅峰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穿越盛唐阻止安史之乱,盛唐安史之乱结局,安史之乱完整版

    然而一个安史之乱,却让这几代皇帝辛苦创出的盛世戛然而止,虽然后来被唐代宗平定,但是此后的唐朝开始走向下坡路。为何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再也无法回到盛世?唐玄宗只想磨刀却没成想让大唐被刀被重伤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叛乱,一个原因就是他这个节度使手握重兵而且没人能够控制的住了。我们不能说唐玄宗把唐

  • 28岁登基,51岁去世,唐太宗李世民最后死在一个印度人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登基前的四个决定,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谜,唐太宗李世民哪一年去世

    秦始皇让徐福寻找长生之药,而唐太宗李世民最后猝死可能是因为吃了长生之药。什么,李世民死于长生之药?众所周知,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明君。他出生于公元598年,出生名门,父亲李渊7岁就袭封唐国公,因为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李渊一直很顺利。母亲则是北周皇族的窦氏,同样出生名门。后来,农民起义不断,

  • 八品县丞给李世民上奏,阻止李世民干一件大事,却造福了唐朝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县丞蒙冤而死的故事,李世民三个顾命大臣,八品是县丞吗

    然而,他没想到,这三件事情,直接导致杨广帝业的落寞,甚至导致大隋江山陡然倾覆。且不说开凿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对隋朝国力的消耗,就拿修筑洛阳皇宫来说,就已经动摇了隋朝的根本。杨广要修筑的洛阳皇宫,也就是后来的洛阳显仁宫,为了快速修成此宫殿,隋朝需要发动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参加劳动,因为隋炀帝要求的工期紧,工

  • 千古奇冤洗不清-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口气看完唐高宗李治的一生,贞观长歌李治,李治个人简历

    中国两千多年王朝史上的巅峰时代无过汉唐,但两者的情况其实截然不同。汉初近80年对外之积弱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汉高祖刘邦都入土了还差点让匈奴人戴了绿帽子(冒顿单于调戏吕后)。可堂堂大汉在当时连这种奇耻大辱都必须忍下,还得献上金帛女子贿赂匈奴使其不得南侵,遂使“和亲”成为屈辱的代名词(详见小议和亲——何以

  • 公主与驸马几个月不同床,李世民给驸马一把刀,公主立刻临幸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小说李世民驸马,李世民的太子妃和驸马,开局被李世民招为驸马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普通人眼中的李世民,都是文治武功,开创了大唐盛世,让中国走向世界。李世民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他胸怀宽广,不记前嫌,不念旧恶,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有很大关系。其实,李世民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的韬略治国上,就连家庭生活的小事,他也是洞察秋毫,细心化解。根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

  • 李白最经典的“马屁诗”,将杨贵妃夸上天,却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晁衡李白杨贵妃秘史,李白最有名的四句诗,李白讽刺杨贵妃的诗句

    “我本楚狂人”;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洒脱的,“明朝散发弄扁舟”……惊才艳艳的李白收割了无数的粉丝迷弟,例如四明狂客贺知章,一见面就称呼他为“谪仙人”;王屋山人魏万,为了见李白一面,追踪了他大半年;诗圣杜甫为他写下10多首深情款款的赞歌。可就是这样一个狂傲,深受世人追捧的李白,也曾写下违心

  • 东晋寒门子弟逆袭第一人的牛叉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寒门子弟逆袭小说,东晋第一寒门,穿越寒门逆袭爽文推荐

    谢幼舆丘壑图 局部 元 赵孟頫晋代门阀政治特有的规矩:望族与庶族两个阶层中间生着一条天然的鸿沟。原东吴境内湖南、江西一带有着为数众多的土著居民——溪人,也面临着这个问题。那年,陶侃即将年满30,年幼丧父的他,眼下还只是寻阳县一个小小县吏。01一天,鄱阳郡推举入京城的“孝廉”范逵先生途经寻阳,天冷难行

  • 兰陵王高长恭是李世民的外公?长孙皇后成了他们之间的纽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兰陵王高长恭战绩,听完战神兰陵王高长恭的故事感想,兰陵王高长恭爸爸是谁

    这个曾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唐朝掌权者,我们所熟悉的是他的丰功伟绩,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因为长孙皇后,使得兰陵王高长恭成为了李世民的外公。那么是否真有此事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李世民的家族李世民是陇西成纪人,而他曾说自己的祖先是汉朝有名的飞将军李广,而李广出生于秦汉时期的陇西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