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品县丞给李世民上奏,阻止李世民干一件大事,却造福了唐朝百姓

八品县丞给李世民上奏,阻止李世民干一件大事,却造福了唐朝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58 更新时间:2023/12/17 17:38:25

然而,他没想到,这三件事情,直接导致杨广帝业的落寞,甚至导致大隋江山陡然倾覆。

且不说开凿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对隋朝国力的消耗,就拿修筑洛阳皇宫来说,就已经动摇了隋朝的根本。

杨广要修筑的洛阳皇宫,也就是后来的洛阳显仁宫,为了快速修成此宫殿,隋朝需要发动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参加劳动,因为隋炀帝要求的工期紧,工程质量苛刻,结果有40%-50%的民夫死活活累死。《资治通鉴》云:

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

隋朝官吏不得不用大车来运载民夫的尸体,道路上的运尸车络绎不绝。

要知道,这些民夫不是雇佣的,而是征用,他们不拿报酬,甚至还需要自己带干粮。他们家中有父母高堂,也有妻儿老小,田间有需要耕种的秧苗,也有需要收割的庄稼。但他们最终被活活累死在洛阳的宫墙之下。都说苛政猛于虎,他们怎会拥护这样的君王呢?

因此,历朝历代,都比较忌讳“大兴土木”,因为这是让百姓和统治者离心离德的“捷径”。但是,在“贞观之治”时期,李世民也差点这样做了,最终他的行为被一个八品县丞拦了下来。

唐太宗李世民自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久居长安,他很想到当时隋朝的首都洛阳去走一走。

李世民为此还对长孙无忌戏言说:

“朕昔过此,买饭而食。”(《资治通鉴》)

隋朝时期,李世民随父亲李渊入京,在洛阳住过一段时间。李世民的意思是:我当年到洛阳时,还需要自己掏钱买饭吃。如今整个天下都是我的了,再也不用买饭了。其实,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后,也曾去过洛阳。

作为帝王,李世民要离开长安,前往洛阳,就需要解决居住的宫殿问题。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洛阳是各大枭雄攻伐的重点,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宇文化及等都曾攻打过洛阳,多年战乱,洛阳皇宫损坏严重。李世民若想住的舒坦,就必须下令重修洛阳皇宫。这引起了部分大臣的反对。例如,一贯喜欢向李世民提意见的魏征就说:

陛下拨乱返正,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

魏征之意是:陛下(李世民)应该反思隋朝灭亡的原因,撤掉高大的宫殿,居住低矮的房子才是正理。

事实证明,魏征的劝谏,李世民没有听取。李世民执意要修建洛阳皇宫,工部初步估算,至少要动用3万民夫,木材和石料都已经准备好了一部分。此时,一个小人物突然站了出来,此人名叫皇甫德参,官职是中牟(今属郑州)县丞。

在唐朝,县丞属于正八品下,和明清时期的县丞不太一样,唐朝的县丞大多有职无权,形同虚设。例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蓝田县丞厅壁记》就曾描写县丞被吏胥欺负,只能低声下气。

原来,这个叫皇甫德参的县丞,写了一篇非常激愤的奏折,他们的上司不敢决断,逐层递到了京城,奏折大致内容是阻止李世民修建洛阳皇宫。

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陽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资治通鉴》)

皇甫德参的意思是:修洛阳皇宫,需要劳顿大量百姓,需要收地主,加重百姓的赋税。民间现在都流行梳高髻,都是受宫中影响,因为皇帝喜欢梳高髻的女子。

李世民见到这道奏折后,对宰相房玄龄、魏征等人大发雷霆。直言:

“这个叫皇甫德参的八品小官,本没有资格给朕写奏折,既然写了,竟然用如此狂妄的口气,难道皇甫德参希望我不劳役一个民夫,不收半亩地租,宫女都不留一根头发吗?”

李世民打算派人把皇甫德参抓到长安,“欲治其谤讪之罪”,将此人下狱问罪。

关键时,还是魏征救了皇甫德参,魏征说:

贾谊当汉文帝时上书……自古上书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唯陛下裁察!”

自古以来,给皇帝上书,如果言辞不激烈,怎么能够引起皇帝的注意。他说的是不是狂言,陛下你仔细体会一下就知道了。

经过魏征的劝说,李世民已经体会到,连皇甫德参这样的底层官员都在反对他修建洛阳皇宫,可见这是民心所向,如果要违逆民意,恐怕真的会步隋炀帝的后尘。于是,李世民停止修建洛阳皇宫。

当年陕西、河南等地发生了水灾,李世民下旨,把原本准备修皇宫的木材和石料运到灾区,帮灾民修建房屋,此举,百姓纷纷称赞。

在封建劳役制度的前提下,大兴土木必然会造成大面积使用民夫,增加百姓的赋役,动摇国家的民意基础,因此,历朝历代对大兴土木都较为慎重。皇甫德参以一个八品小官的身份,貌似阻止李世民修建洛阳皇宫,他救的不仅仅是那些灾民,更是那些需要承担唐朝赋税役的大众百姓。然而,历史上,能有几个李世民,又有几个皇甫德参呢?

更多文章

  • 千古奇冤洗不清-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口气看完唐高宗李治的一生,贞观长歌李治,李治个人简历

    中国两千多年王朝史上的巅峰时代无过汉唐,但两者的情况其实截然不同。汉初近80年对外之积弱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汉高祖刘邦都入土了还差点让匈奴人戴了绿帽子(冒顿单于调戏吕后)。可堂堂大汉在当时连这种奇耻大辱都必须忍下,还得献上金帛女子贿赂匈奴使其不得南侵,遂使“和亲”成为屈辱的代名词(详见小议和亲——何以

  • 公主与驸马几个月不同床,李世民给驸马一把刀,公主立刻临幸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小说李世民驸马,李世民的太子妃和驸马,开局被李世民招为驸马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普通人眼中的李世民,都是文治武功,开创了大唐盛世,让中国走向世界。李世民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他胸怀宽广,不记前嫌,不念旧恶,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有很大关系。其实,李世民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的韬略治国上,就连家庭生活的小事,他也是洞察秋毫,细心化解。根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

  • 李白最经典的“马屁诗”,将杨贵妃夸上天,却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晁衡李白杨贵妃秘史,李白最有名的四句诗,李白讽刺杨贵妃的诗句

    “我本楚狂人”;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洒脱的,“明朝散发弄扁舟”……惊才艳艳的李白收割了无数的粉丝迷弟,例如四明狂客贺知章,一见面就称呼他为“谪仙人”;王屋山人魏万,为了见李白一面,追踪了他大半年;诗圣杜甫为他写下10多首深情款款的赞歌。可就是这样一个狂傲,深受世人追捧的李白,也曾写下违心

  • 东晋寒门子弟逆袭第一人的牛叉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寒门子弟逆袭小说,东晋第一寒门,穿越寒门逆袭爽文推荐

    谢幼舆丘壑图 局部 元 赵孟頫晋代门阀政治特有的规矩:望族与庶族两个阶层中间生着一条天然的鸿沟。原东吴境内湖南、江西一带有着为数众多的土著居民——溪人,也面临着这个问题。那年,陶侃即将年满30,年幼丧父的他,眼下还只是寻阳县一个小小县吏。01一天,鄱阳郡推举入京城的“孝廉”范逵先生途经寻阳,天冷难行

  • 兰陵王高长恭是李世民的外公?长孙皇后成了他们之间的纽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兰陵王高长恭战绩,听完战神兰陵王高长恭的故事感想,兰陵王高长恭爸爸是谁

    这个曾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唐朝掌权者,我们所熟悉的是他的丰功伟绩,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因为长孙皇后,使得兰陵王高长恭成为了李世民的外公。那么是否真有此事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李世民的家族李世民是陇西成纪人,而他曾说自己的祖先是汉朝有名的飞将军李广,而李广出生于秦汉时期的陇西李氏。

  • 《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舒翰守潼关,安史之乱潼关怎么失守的,唐朝潼关归哪管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简而言之:一、藩镇的崛起。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各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不仅掌握军权,还把当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也牢牢掌握,很快便发展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更有甚者,如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

  • 到底是谁帮武则天当上了皇后?李世民机关算尽,却还是漏掉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

    但今天笔者要说的,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若是没有他的“帮助”,历史上也许就没有女皇武则天了,他就是李勣。介绍李勣前,我们先简单说说武则天是如何“上位”的。14岁那年武则天便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一直也没有得到什么宠爱,但颇有远见的她很快就找到了新目标,那就是太子李治,武则天吃准了李治的软弱,她要

  • 前有秦琼程咬金,中有薛仁贵,王玄策,为何大唐将星辈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琼和王仁则谁厉害,程咬金薛仁贵签文,大唐李靖和薛仁贵谁厉害

    造就中国古代历史辉煌的有各方面的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武将是这个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关于他们的英雄故事一直在流传。他们和时代融为一体,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大唐是众多朝代中的优秀的一员,它的灿烂之处,不仅在于文化和经济的兴盛,还有发达的军事。这是一个将星倍出的年代,前有秦琼和程

  • 他是历史上最为疯狂的一代盗墓王,盗掘17座唐代陵墓,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最大的盗墓贼,历史上盗墓最难的墓,历史上有几个盗墓贼

    史料记载:《新五代史·温韬传》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唐诸陵在境者悉发”。《资治通鉴》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被温韬盗挖的十七座皇陵包括李渊的献陵、李世民的昭陵、李显的定陵、李旦的桥陵、李隆基的泰陵、李亨的建陵、李豫

  •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胡之乱八王关系图,五胡之乱的短命王朝,五胡南迁是哪五胡

    然而,晋武帝司马炎驾崩之后,北方游牧部族不断迁徙南下,最终导致“永嘉之乱”的爆发,以及大批士人衣冠南渡。从八王之乱开始,到北魏统一北方,一共经历了140年的战乱。可是这些在北方连年混战的部族,却后来迅速融入到汉族当中。尤其是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所创立的政权,与汉族正统差别不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