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商鞅变法初期,面对的是一个官府已经在民众之中失去威信的现状,那么商鞅是如何恢复官府威信而让民众相信官府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徒木立信这个故事,那么在徒木立信的这个故事里,搬木头的少年后来如何了呢,是不是很少有人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主人翁。
[var1]
一个国家实行变法,实行新政最为关键的就是民众的支持,如果民众都不支持,那么变法就无从谈起,为了得到民众对于官府的支持和让民众相信变法的决心,商鞅就在国都南门立了一个三丈长的木头,说只要有人把这个木头搬到北门,就赏金10两,但是民众都不信,也没人去抗这个木头,商鞅就把赏金加到50两,但还是没有人相信,当赏金增加到100两的时候,终于有个少年站出来打算尝试。
这个少年因为自己的爷爷有病,而无钱看病,看着这白送来的银子就动心了,他的爷爷也对他说,别费这个力气了,这100两哪会有那么容易拿,但是少年说:官府不给钱也就浪费了一点力气,但是万一官府给钱了,爷爷的病不是能看好了吗。
[var1]
在民众充满质疑的眼光下,少年扛起木头在人群中,把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在众目睽睽之下,商鞅亲自把100两的赏金给了那个少年,并在人群的欢呼中,向民众传达了变法的决心,让民众一下就恢复了对官府的信任,而为秦国顺利的变法打了下坚定的民众基础。
这个少年拿了赏金之后,就给爷爷看好了病,并且把爷爷的房子重新翻盖,人们看到搬木头少年家房子的变化,都很羡慕,后悔自己没有去搬木头,这个少年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你以为故事就这样完了,其实还没有。
[var1]
这个少年叫山甲,后来在秦国奖励军功的新政下,毅然而然的去了军中,在军中,山甲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展现了自己的能力,被车英任命为千夫长,有次秦孝公和商鞅视察新兵,看到了山甲和山甲让自己的千人小队都佩戴了一种类似大锤专门对付骑兵的武器,秦孝公和商鞅都对其赞不绝口,认为其可以担任步军主将的大任。
山甲从人们眼中愚蠢的少年,逐步变成步军主将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商鞅变法改写了太多人的生命,而山甲只是其中一个最为普通的人物,历史往往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无法身处其中,但是通过山甲的故事,却能感受到战国时期,那个最为激荡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