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人眼中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海外新话》

日本人眼中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海外新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92 更新时间:2024/2/12 2:49:01

德川幕府对于这场发生在中国的战争十分关注,认为“今清国大乱,难保时波及日本”,颇有唇亡齿寒之感。同时,鸦片战争的消息在民间也不胫而走,也出现了许多以中国鸦片战争为主题的书籍。其中,由岭田隽所写的《海外新话》很受欢迎。

岭田隽,名右五郎,字子德,号枫江,在出版的《海外新话》上署名“枫江钓人”。他是丹后田边藩藩士,知识渊博,学过汉学、汉诗兰学,早年就讲求兵法,有志于海防。他写作《海外新话》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德川幕府和民众吸取中国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加强海防,防御外来侵略。他在书序中就点明了这一宗旨:“天赐前鉴非无意,婆心记事亦微衷。鸣呼!海国要务在知彼,预备严整恃有待。”

岭田隽所著的《海外新话》卷首

《海外新话》出版于1849年,共有五卷,第一卷介绍英国的位置与国情及军事实力,配有《坤舆略图》《清国沿海略图》等多幅地图,还有英将戎装图、英国军舰图、蒸汽船图等。其四卷按时间顺序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进程与结果,配有虎门销烟、定海保卫战、陈化成战死、南京议和等题材的多幅插图。该书采用了当时日本民间流行的军谈读物的体裁,以章回体描写战争,以符合普通民众的口味。

《海外新话》中的英军蒸汽战船插图

《海外新话》中描写定海保卫战的插图

不过由于此书未经审查和批准,被幕府列为禁书,岭田隽也被判入狱两年,出狱后三年之内不准在江户、京都、大阪三地居住,插图画师也受到牵连,被捕后不幸死于狱中。尽管如此,这本书依旧在民间广为流传,还有人秘密重印出售。

在《海外新话》出版的同年,还有另一部名叫《海外新话拾遗》的书也同时出版,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是补充《海外新话》的。作者署名种菜翁,但真实姓名不可考。这本书也有五卷,比《海外新话》增加了三元里抗英斗争、台湾抗英等内容,书的第一卷中还有一定海县地图。

《海外新话拾遗》卷首

《海外新话拾遗》第一卷中的定海县地图

鸦片战争对日本社会从上到下的冲击巨大,《海外新话》与《海外新话拾遗》就是日本民间对这种冲击的反应和反思。尽管因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书中充斥着误解与想象,但是却使得日本人开始思考当日本面对同样的情形时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这两本书出版四年后,日本幕府在美国舰队的威胁下被迫结束了锁国时代,开始走上新的历史轨道。(周博)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标签:

更多文章

  • 蒋介石手下有9位一级上将,他们是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一、冯玉祥冯玉祥,西北军阀首领,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冯玉祥有“倒戈将军”之称,一生至少参与过8次倒戈背叛之事。1912年,冯玉祥参与滦州起义,背叛了清廷。1915年,袁世凯称帝之后,唐继尧、蔡锷等人发动护国运动,起兵讨伐袁世凯。袁世凯派冯玉祥率兵去镇压蔡锷等人,但冯玉祥却私下和他们议和,通电反对袁世凯

  • 叮!“天命·努尔哈赤”邀请你进入群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书名:《历史太好玩了!古代帝王群聊(清朝篇①②)》

  • 为什么郑经不投降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经个人简介,郑经哭,郑经为什么喜欢陈昭娘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郑经不投降大清?郑经投降大清,国安民乐仍不失封侯之位,他们怎么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去抵抗大清呢?”经过查询资料,郑经不投降大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继承了他父亲的抗清志向和延平郡王的爵位。郑成功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亲眼目睹了清军的暴行和南明的衰落。郑

  • 从晋商第一商号大盛魁一次会议看清朝商业势力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蒙古草原赊账买卖随着大盛魁的发家,已经成为了涉足草原商号的标配,作为八大皇商之首的孙家,孙文举自然不甘居于大盛魁之后。在历经楚古拉大会、茶叶霸盘等争斗之后,终于通过卖铺子给大盛魁三掌柜钱宽子使得大盛魁陷入内斗,从而让大盛魁丢失了部分草原买卖。孙家在孙文举的带领下又一次拔得了草原买卖的头筹。正当孙文举

  • 他是蒋介石的心腹,杜聿明临死前还在问他:你当年究竟是不是共产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其实早在淮海战争打响前夕,杜聿明就来到老蒋办公厅,严厉的指责郭汝瑰是共产党卧底。老蒋要他说出原因,杜聿明就指出郭汝瑰为人十分清廉,从不捞油水,就连自己家里的沙发都补着补丁。老蒋听罢,气怒的反怼杜聿明说:“按你这话,难倒我国民党上上下下都是蠹,唯有共产党人才算清廉吗?”经过这事后,杜聿明便不敢再提起这

  • 文艺阅读季丨大家谈《河图》:如果我们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夜的1911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那时的李希霍芬有没有在自家饭馆歇脚休息,常芳不确定,但李希霍芬在那片土地上留下的脚印是实实在在的。后来,李希霍芬撰写了《中国》一书,这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地质基础和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著作。“面对波澜壮阔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但是需要庆幸的是,我们没有与这个世界擦肩而过,没有与这个波澜壮阔的

  • 48张珍贵老照片看辛亥革命真实场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1911年正在渡江的国民革命军军队。1911年湖北,国民革命军部队准备出发前往战场。1911年汉口的国民革命军准备参战。1911年汉口,火炮坠入民居引发大火的场景。1911年汉口国民革命军战士运送火炮的场景。1911年汉口国民革命军战士用火炮射击的场景。1911年国民革命军占领上海后大量外国势力派驻

  • 清朝贝勒,裹脚女子,看看这些一百多年前清朝封建社会的老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今天这期历史镜像馆将通过一组老照片带你看看一百多年前清朝封建社会下人们的生活百态和风土人情。这是曲阜的街头,百姓看到相机都很好奇,围观了上来。但在那个年代,因为对相机的不了解,加上民间总有流传照相会将人的魂魄摄入相机内的说法,很多百姓是害怕拍照的,愿意拍照的只是少数。这是晚清时期在拾粪的老人。那时候

  • 历史评论丨韩建业:八千年前中华文明起源迈开第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来源:宁夏固原博物馆)中华文明形成是从中华大地上最早出现早期国家算起,而形成之前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起源过程。距今8000年左右,南稻北粟两大农业体系初步形成。中国有着广大的适合发展农业的地理空间和自然环境,加上其特有的二元农业体系,能够最大程度保障食物供给的稳定性,奠定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坚实基础

  • 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就看《儒林外史》里的三件案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别人对儒林外史的评价,儒林外史心机最深的女人,儒林外史最经典的一段话

    诚然,《儒林外史》中的很多人物形象,在今天的社会,仍旧能够发现其影子,可以作为社交的参考。可是书里的人太多,故事一个接一个,难以全部去研究透彻。在二十四回中,向知县连续审了三件案子,说的是人情世故,若能看懂,判断一个人的人品的标尺,就跃然纸上。人与人交往,始于颜值,成于人品,千万别等上当受骗之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