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对于这场发生在中国的战争十分关注,认为“今清国大乱,难保何时波及日本”,颇有唇亡齿寒之感。同时,鸦片战争的消息在民间也不胫而走,也出现了许多以中国鸦片战争为主题的书籍。其中,由岭田隽所写的《海外新话》很受欢迎。
岭田隽,名右五郎,字子德,号枫江,在出版的《海外新话》上署名“枫江钓人”。他是丹后田边藩藩士,知识渊博,学过汉学、汉诗和兰学,早年就讲求兵法,有志于海防。他写作《海外新话》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德川幕府和民众吸取中国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加强海防,防御外来侵略。他在书序中就点明了这一宗旨:“天赐前鉴非无意,婆心记事亦微衷。鸣呼!海国要务在知彼,预备严整恃有待。”
岭田隽所著的《海外新话》卷首
《海外新话》出版于1849年,共有五卷,第一卷介绍英国的位置与国情及军事实力,配有《坤舆略图》《清国沿海略图》等多幅地图,还有英将戎装图、英国军舰图、蒸汽船图等。其余四卷按时间顺序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进程与结果,配有虎门销烟、定海保卫战、陈化成战死、南京议和等题材的多幅插图。该书采用了当时日本民间流行的军谈读物的体裁,以章回体描写战争,以符合普通民众的口味。
《海外新话》中的英军蒸汽战船插图
《海外新话》中描写定海保卫战的插图
不过由于此书未经审查和批准,被幕府列为禁书,岭田隽也被判入狱两年,出狱后三年之内不准在江户、京都、大阪三地居住,插图画师也受到牵连,被捕后不幸死于狱中。尽管如此,这本书依旧在民间广为流传,还有人秘密重印出售。
在《海外新话》出版的同年,还有另一部名叫《海外新话拾遗》的书也同时出版,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是补充《海外新话》的。作者署名种菜翁,但真实姓名不可考。这本书也有五卷,比《海外新话》增加了三元里抗英斗争、台湾抗英等内容,书的第一卷中还有一张定海县地图。
《海外新话拾遗》卷首
《海外新话拾遗》第一卷中的定海县地图
鸦片战争对日本社会从上到下的冲击巨大,《海外新话》与《海外新话拾遗》就是日本民间对这种冲击的反应和反思。尽管因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书中充斥着误解与想象,但是却使得日本人开始思考当日本面对同样的情形时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这两本书出版四年后,日本幕府在美国舰队的威胁下被迫结束了锁国时代,开始走上新的历史轨道。(周博)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