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的政绩使其虽有很多过失但仍有很高评价

汉武帝的政绩使其虽有很多过失但仍有很高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30 更新时间:2024/3/6 22:21:40

高度注重道德,是儒家文化圈的特色之一。而所谓的德,其实可以分为私德与公德两个层面。

德在私人领域的表现,就是私德;而表现在公共领域的部分,自然就是公德。按照儒家传统理论,前者属于“齐家”范围,包含帝王家族及后宫的内部事务;后者则指的是“治国、平天下”等更高级范畴,涵盖了帝王在治理国家等相关公共事务领域的表现。

政治人物无隐私,他们在所有领域的道德表现,都会被我们的史书记录在案。相对于那些看似高大上而又略显枯燥的公共事务类的表现,古代帝王在私人领域的记载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希望窥探他人隐私的脾性,故而显得尤为让人津津乐道。

但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不仅是汉武帝,历史上评价较高的几位帝王,其实都有些广为人知的“黑历史”。比如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杀害亲兄弟、占有弟媳;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是因为背叛了柴荣对自己的信任、托付,从孤儿寡母手里抢得天下。汉武帝刘彻同样不是省油的灯,他偏信奸臣,逼得亲儿子一家几乎被灭门,自己的皇后也被迫自杀;在晚年,他选择刘弗陵为继承人,却杀害了孩子的生母,手段之狠辣令人胆寒。

那么,这些称不上“好人”的帝王为什么在历史上备受肯定呢?原因很简单,对于这种段位的历史政治人物而言,私德不是评判他们的主要依据,而应当以“公德”、即在位期间的政绩表现来加以权衡。

刘彻

而说到政绩,汉武帝刘彻就太过于优秀了。“雄才大略”这个词,最早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前元七年(前150年)

,经过一番激烈而复杂的储位博弈,胶东王刘彘胜出,父亲汉景帝将其改名为刘彻,意为“圣彻过人”。

7年后,汉景帝驾崩,年仅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之位,在宝座上一待就是54年。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汉武帝刘彻开展了涉及几乎所有领域的全方位变革,帮助西汉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时代实现了质变,奠定了其后近2000年的大一统王朝治理模板。

在思想领域,汉武帝实现了由黄老之术到儒学的大扭转。他“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推行了置博士、立学校、设学官、招弟子等举措,完善了尊儒读经与朝廷养士相结合的教育制度。按照这种模式,汉武帝及西汉王朝源源不断地获得了规范、受控制的人才资源,社会教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制度从此被历代沿用。

在官员选拔方面,汉武帝将“独尊儒术”与朝廷选官体系相结合,健全察举制,实行“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的用人和学术文化政策,让诸子百家都能获得学习、入仕的机会,既保证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又避免了人才过于单一的风险,以此为基础,创建了影响世界的文官制度。

在文化领域,汉武帝设乐府、协音律,推行“诗教”,广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这种系统的鼓励、发展文化的制度,为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于世界夯实了基础。

刘彻

在制度领域,汉武帝同堪称“开天辟地”的人物。他首度设立年号,既能用来纪年,又能体现帝王的抱负与功绩,对后世封建王朝而言,这无异于一笔巨大的精神与制度遗产。同时,他还改正朔、易服色、建明堂、修郊祀,为历朝历代设立了“规矩”。

在经济方面,汉武帝施行推恩令,消除了分封制带给大一统帝国的隐患;他在文景之治“公私富溢”的基础上,徙豪强入边、打击贵戚高官大族,有效打击了土地兼并,并且还颁布了被誉为“二千年良法”的《刺史六条》。

在军事上,汉武帝的功绩更广为人知了。他南收两越、东定朝鲜、北逐匈奴、平西羌夷,中原王朝的疆域大幅扩张,突破了战国、秦朝以来的框架,也为后世确立了雏形。

一言而概之,汉武帝在位期间,是中国古代实现第一个质变的特殊时期。他“据旧以鉴新”,实现了涉及教育、学术、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以至历法的全面大创改,不仅把汉朝经略成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他,还开创了影响千年的一代文治武功。

因此,纵然有一些“黑点”,汉武帝的历史地位得到广泛认可,史学家赞扬他“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为“二十四朝之皇帝”,可谓实至名归。

标签:

更多文章

  • 张献忠在四川恶行累累?一块石碑揭开谜底!专家:别抹黑张献忠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天启年间,陕西灾荒不断,不久之后便爆发了农民起义,高迎祥、王和尚、王大梁等人纷纷拥兵自立,此时李自成也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队伍,公元1630年,张献忠崭露头角,在家乡自己拉起一支队伍,自称八大王,由于张献忠有文化又足智多谋,在军中很快就树立了威信,成为了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劲旅。从此之后张献忠率部南征北

  • 汉武帝的一系列改革为后世夯实基础,汉宣帝则将此成就进行巩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

    汉武帝跟秦始皇很像,是中国帝王圈里的“巨人”;后世王朝的兴盛、帝王的成功,都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汉宣帝就是第一个受益者。从秦到汉初,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治理模式曾经长期处于摸索状态。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并六国、建立统一帝国,为后世封建王朝打造了疆域的基本轮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消除

  • 朱元璋至少开了5次历史倒车?废除宰相制,为何还要搞内阁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首先,朱元璋恢复了分封制。好家伙,分封制还是汉朝、西晋那个年代的事情,明摆着是分裂国家的行为,可老朱为了子孙享受荣华富贵,为了明朝江山永远姓朱,还是搞了分封制。老朱分封的儿子们,除了政权、财权以外,还有实实在在的兵权。后来燕王朱棣造反,就是因为他有实力和朝廷抗衡。其次,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这也是没谁

  • 汉武帝登基后变无为为有为,表面重儒实则儒法并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可是,在他初即位之初,他却没有能真正地执掌皇权,因为当时他的祖母窦太后还掌控着皇权,窦太后领着一帮老臣和外戚把持着朝政。直到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崩逝,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但是,即便是汉武帝已经君临天下,但他仍然受到了两股力量的制约:一是朝中的老臣和外戚,王皇后、窦婴、田蚡等对朝政的控

  • 汉朝时期有多少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国有户4279634,口21007820;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国有户5860573,口34125021;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国有户7456784,口43356367。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全国有户9237112,口53256229,垦田面积达7320170

  • 刘伯温死前留下一件宝贝,朱家后代找了近300年,最后被李自成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刘伯温在帮朱元璋打仗的时候,善于排兵布阵,后来自己就把这些阵法写成了一本书,叫《百战奇谋》的兵书。民间传说,谁能够得到这本兵书,就能取得天下,在刘伯温去世以后,朱元璋第一反应不是伤心,而是派人去找这本兵书。派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胡惟庸去找。胡惟庸来到了刘伯温的家里,先是吊唁一下,然后就问刘伯温的儿子,比

  • 如果朱允炆的老爹朱标不死而是顺利继位,最后他能否镇得住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允炆怎么当上皇帝,朱棣后人怎么评价朱标,朱允炆为什么只当了4年的皇帝

    史书记载朱标宽厚仁爱,但可不是人善可欺之人 朱元璋与嫡妻马皇后共生育了五个儿子,即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在五个嫡子中毫无疑问朱元璋最宠爱的就是长子朱标。据《明史》记载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南京,朱标的出生让在前线酣战的朱元璋十分高兴,当时朱元璋已经二十八岁了

  • 汉景帝请宰相吃饭,故意没准备筷子,吃完后景帝叹道:此人留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汉景帝处事往往是谋而后定,凡是对汉朝江山基业构成威胁的因素,他都会一一除去。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汉景帝试探丞相,特地没在饭局上给他准备筷子。但在吃完这顿饭后,汉景帝却得出了个结论,那就是这个丞相留不得! 文景二帝,创造盛世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汉朝立国400余年,在这数百年中,汉朝一直是

  • 六安抢救性发掘一处宋代墓葬!出土文物2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日前,裕安区文物保护所接群众线索,其辖区内丁集镇某处施工时发现一处疑似墓葬。随即,市文物保护中心与裕安区文保所现场勘察,初步确定为单体砖室古墓。随后在当地政府部门配合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考古发掘确认,该墓为宋代墓葬,整体呈“亚”字单体船型,砖石结构。该墓葬外弧挡土墙,墙中下部砌拱形墓门,

  • 岳飞起飞地,郑和埋葬处,供奉着佛门顶级圣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江苏因为地处平原,本就少有山川岭脉,像牛首山这般有着奇异造型,又绘卷着各种历史人文的山川,真是珍稀且罕见的。牛首山的名字,是在民间说法上改进的,因山顶有一对突出的双峰,很像牛头的两只角,所以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牛头山。牛头山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岳飞在此抗金的故事了。在有关岳飞的演义故事中,牛首山就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