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太子朱高炽,钻进小妾被窝,谁料,被窝里的竟是“小妈”

明朝太子朱高炽,钻进小妾被窝,谁料,被窝里的竟是“小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87 更新时间:2024/2/1 8:08:13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性格仁厚,却长得十分肥胖,而且还瘸了1条腿。

朱高炽体胖,却心宽。对严厉的父亲十分恭敬,对三番五次暗害他的两个弟弟也十分宽容。可人无完人,他的缺点就是美食和美色。

朱棣四处征战,朱高炽太子监国。出征前,朱棣嫌弃地交代:“减肥!”

谁料,等朱棣征战回来,一看朱高炽,不仅没瘦,反而胖了好几圈,跪下行礼,都累得气喘吁吁。

朱棣更嫌弃了,想废掉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可看了看一旁英伟的“好圣孙”朱瞻基,一拍大腿,叹口气说:“算了,这胖子能守住家业,将皇位顺利交给皇孙就好。”

被皇帝老爹这般嫌弃,朱高炽内心也不好受,只能从美食和美色上弥补自己受伤的小心脏了。

朱高炽的宫殿内,美人无数,为了侍寝,立了个规矩:晚上方便的,在门口挂红灯笼;有长辈来访,不方便侍寝的,挂绿灯笼。

这晚,朱高炽由太监搀扶着四处游荡,纠结今晚上在哪儿睡觉。来到一处小楼,门口挂着红灯笼,他一拍肚子,朝手下示意:就这儿了。

随后,侍卫和太监恭敬地退下,守在两边。朱高炽缓慢上前,推门而入。房中黑漆漆的,一个凹凸有致的身形斜躺在床上。

朱高炽呵呵一笑,一边脱去衣服,一边掀被窝,躺进去,搂着纤腰,在脸颊上亲了一口,说:“美人,孤来了。”

谁料,被子中的美人瑟瑟发抖,朱高炽感觉不对,眯着眼睛仔细一看,当即一声尖叫:“姨娘?怎么……怎么是您?”

被子中的美人,是他老爹朱棣的后宫侍妾,位份虽然很低,可名义上是他的小妈。

朱高炽滚下床,瘫坐在地上,瑟瑟发抖,心中暗想:完蛋,乱套了,皇帝老爹还不得杀了我。

原来,这姨娘虽是朱棣的侍妾,可年轻貌美,朱棣常年在外征战,她也无儿无女,眼见陛下一天天年迈,根据明朝制度,无子女的妃嫔,是要入皇陵殉葬的。

这姨娘不想认命,暗中收买了太子身边的太监,在灯笼上做了手脚,想勾搭上太子,为自己寻一条出路。

可她高估了朱高炽的色胆。朱高炽再贪图美色,也不敢染指老爹的女人。朱高炽主动跪在朱棣跟前认错,挨了一顿训斥。

可这事关系到朱家的体面,朱棣暗中将这事压下去,这年轻的姨娘也提早领了盒饭。

从此,朱高炽收敛了很多,夹起尾巴做人,对美食和美色都不敢放肆。

1424年,朱棣驾鹤西去,他顺利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多年压抑的小心思使劲爆发,下班就直奔后宫,虽然也没耽误朝廷正事,可朝中一脸正经的大臣看不下去。

李时勉上疏,委婉劝诫皇帝朱高炽生活节制,保重身体。

看到李李时勉的奏疏,朱高炽一巴掌拍在桌上,怒不可遏:“保重身体?这小子是在说朕不行?欺人太甚!”

朱高炽气呼呼地下令,将李时勉下狱、动刑,好好招呼着,敢酸朕不行,朕要让他好好看看,朕行不行!

处理了李时勉,其他大臣全都噤若寒蝉,不敢再瞎叨叨。见状,朱高炽心中舒畅多了。

谁料,一天晚上,朱高炽在后宫,正搂着娇滴滴的美人欢笑,突然,急火攻心,一口老血喷涌而出。

太医诊断后,都无奈地摇摇头。迷糊中,朱高炽一把抓住太监的手,气若游丝地说:“告诉太子,大胆李时勉,当众羞辱朕!”

3天后,朱高炽撒手人寰,终年48岁,登基不到10个月。

史书中说他“无疾骤崩”,具体病因,只字不提,却在《明史·罗汝敬传》中说漏了嘴。原来,正值壮年的朱高炽,为了证明自己,暗中服用了大臣进献的“金石之方”。

【静一史阁】

朱高炽在明朝皇帝中,十分没有存在感,可根据史书所说,朱棣带兵南下时,北平由他带着几万人的老弱残兵留守。

这个和善的胖子,硬是用一群老弱残兵,抵挡住了企图“围魏救赵”,趁机杀来的几十万大军。

朱棣带兵到处打仗,朝中事情一概由太子朱高炽监国处理。10年间,大事小事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没出过什么乱子。

虽然他长得不咋地,可腹中是有实打实的才能的。

可惜,一直被压抑的想法,成了他心中的执念,顺利登基后,开始放飞自我。

尼采有句名言:“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谁能想到,怂了一辈子的朱高炽,干掉他的,不是对他十级嫌弃的父亲朱棣,也不是处心积虑想弄死他的弟弟们,而是被他压抑了太久的贪恋。

《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战胜敌人,是有力的高手;而战胜自己,才是扎实的强者。

愿我们都能战胜自己,战胜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参考:《明史》《永乐大帝》

更多文章

  • 清朝可以黑,但请放过这些民族英雄!我们今天还在享受他们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民族英雄有哪些,清朝历史上真实的文献,历史教科书对清朝耻辱的记载

    今天我们不谈该不该黑清朝,毕竟我也不想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今天讲的是大清最不能黑的几个民族英雄,第一个是施琅,网上骂施琅的人很多,说他是汉奸,因为施琅本来是明朝的部将,海上作战非常厉害,号称海霹雳,后来和郑成功闹翻,郑成功诛杀其家人,施琅只得投降清廷,这就是很多人不喜欢施琅的原因,我只能说你们有点狭

  • 清代钱币,乾隆通宝山底隆,现在的市价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通宝山底隆什么版别的最值钱,大耳隆乾隆通宝,乾隆通宝残币值多少钱一枚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其实它的市价跟着它的品相不同,还有它的直径大小不同,其市价也是不相同的,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直径在25以下的乾隆通宝山底隆它的市价情况,这里说的是普通品相的山底隆,它的市价大概在30到60之间,比较好的要超60,25+的乾隆通宝山底隆,它的市价大概在100左右。点击输入图片

  • 烛影斧声始末,赵光义作为最大受益者,究竟有无杀兄篡位的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光义篡位,赵光义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赵光义花蕊夫人军营完整视频

    烛影斧声案的最大受益者兼嫌疑人赵光义,他究竟有没有作案动机?如果没有,那么其兄赵匡胤有没有可能是死于突发的疾病?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拓展知识点,百度一下“烛影斧声”获取更多关联信息。烛影斧声的案件全过程,最早出自于北宋僧人文莹的笔记《续湘山野录》,里面告诉我们赵匡胤暴毙前只有赵光义一人在场;但司马光的

  • 46岁慈禧生了一场“怪病”,光绪下令不准声张,为其秘密寻找名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的十大怪病,慈禧最佳治病方法,46岁慈禧身上有什么病

    1880年,现年46岁的慈禧像往常一样进食,但胃口真的不好,她唤来了太医,但是在太医完成脉搏之后,他们都互相看着对方,没有人敢说话。!由于这样的事情,如果您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您将失去头!因此,帝国医师们达成共识,并告诉慈禧,这是因为身体太虚弱,所以他们开了一些滋补药。御医开了一些处方来调节她的身体

  • 鳌拜之死,他真的是被康熙处死的吗?这是康熙皇帝的自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康熙八年有一道满文谕旨,总结了鳌拜12条罪名,这个谕旨的满文原件头前写着“白话谕旨降旨之言的抄写记录”。从这里面的语气看来倒像是彼时还是小皇帝的康熙的肺腑之言,令康熙最为愤怒的是鳌拜强行搞死了苏克萨哈一家这个行为,因为这一段的前因后果康熙诉说的最为详细,言语中感情色彩也最为浓厚。这段话大概意思是这样

  • 八旗没落,湘军势力坐大,清朝是如何防止藩镇割据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01、暗示、下令裁军,试探态度“捻军”被剿灭后,清朝下令裁撤淮军,各营要缩编。后来,因欧美、日本等列强挑衅,海防、塞防吃紧,淮军才有所恢复,但没有“剿捻”时强大。左宗棠部楚军,实力弱小,裁撤幅度不大。战争刚结束,清朝就裁军,这是对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的一种试探,看看他们有无二心。02、加官进爵,

  • 安庆之战:曾国藩为何能大挫太平军?太平天国从此彻底沦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与现在不同的是,那时的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确切地说在建国以前近3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如此,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安徽省西南部的安庆在当时几乎就是全安徽最富有的城市,在经济极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也能排的上号。不过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一个地域的经济意义还远远比不上战略意义,正所谓“万里长江此封侯,吴楚分江第一洲

  • 鳌拜统领重兵,康熙都动手了为何他还不敢造反?原来我们误会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少年康熙生擒鳌拜的故事,很多人都很清楚,特别是通过影视剧的演义,让我们对康熙有着不同的认知,可是,关于鳌拜,我们大家又有多少的认知呢?有人说鳌拜是想要当皇帝,最后才会被康熙给处之,然而,鳌拜这个人对于大清朝其实还是很忠心的,他也没有想要自己称帝的想法!早期对于皇太极鳌拜是很忠心的,在皇太极离世后,豪

  • 鳌拜罪行累累,为何他的后代还能继续当官,康熙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首先,如果大家熟悉历史上真正的康熙,应该就知道他并不是一个狠辣的人。年羹尧同样是拥兵自重,雍正帝面对这种情况直接让其自尽。相比之下,鳌拜的待遇其实已经好了很多。毕竟古代皇帝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在做决断的时候没有人能干涉,凭借的就是自己的本心。康熙本性就非常善良,所以鳌拜的结局也就没有那么悲惨。其次,鳌

  • 安庆之战:太平军“围魏救赵”与湘军“围点打援”之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

    01、“围魏救赵”与“围点打援”战术对“围魏救赵”与“围点打援”战术,相信各位都不陌生。“围魏救赵”源自战国时期孙膑对付魏国名将庞涓之战例:齐军偷袭大梁,迫使庞涓率军回援,而后途中设伏将其击败,从而解救邯郸之围。如此,“围魏救赵”战术风靡,许多兵家都采用,效果也很不错。“围点打援”,古代常见的一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