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迷局:官渡之战为什么曹操不怕袁绍偷袭他的大本营

三国迷局:官渡之战为什么曹操不怕袁绍偷袭他的大本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23 更新时间:2024/1/22 1:06:30

因此,双方就在官渡地区发生了战争,结果,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过了两年,袁绍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时间,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官渡之战上,袁绍本来可以派一支骑兵绕道官渡,直取曹操的大本营许都,但是袁绍却没有这么干,使的自己错失良机,最后兵败于官渡地区,而作为另外一方的统帅曹操,难道没有害怕袁绍绕道偷袭许都,笔者觉得,曹操害怕过,只是因为曹操了解袁绍这个不善机变,而且用人机制也有问题,不喜欢用贤人,况且,袁绍的谋士许攸曾经力劝过袁绍攻许都,只是袁绍一意孤行,我行无素,依然按自己的意志来指挥军士部署,这些因素就构成了曹操不怕袁绍偷袭自己大本营的原因。

第一,对于袁绍用兵机制的“放心”,袁绍本人是个不善机变的统帅

从袁绍年轻开始,袁绍的计策皆不能用,譬如说:

——袁绍跟随外戚大将军何进的时候,在对宦官的问题上,袁绍建议让西凉军统帅董卓入京,清君侧,主要目的是讨伐宦官,但这是一个东汉末年的最大的一个败笔,袁绍的建议最后让宦官集团知晓,抢在董卓入京之前,将何进设计杀害,袁绍为了报何进之仇,率军屠杀宦官,致使京师大乱,这个时候董卓率领西凉军强势入京,董卓的所作所为和袁绍先前的预想是南辕北撤的,董卓最后赶跑了袁绍,独霸京师,开了自己挟天子令群臣的时代。

——袁绍为了讨伐董卓,在关东州郡起兵,各路诸侯闻讯而来,一起结盟讨伐董卓,总共有十八路诸侯。但是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各怀异心,保存实力,尤其以盟主袁绍最为厉害,他自己首先反对暴政,却只动嘴,喊口号,没有实际行动,讨伐董卓时,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不带大将颜良文丑出征,关羽立功之时,不知道论功行赏,只是一味打压,致使讨伐大军诸侯之间勾心斗角,貌合神离,最终讨伐之事半途而废。袁绍不管在青年时期作为跟班幕僚,还是在壮年时期成为盟主,不善机变的人物特质就已然暴露无疑了,曹操因为知晓袁绍的用兵之道,所以断言袁绍不会偷袭许都。

第二,对于袁绍用人机制的“放心”,袁绍亲小人,远贤人

袁绍身边很多谋士,田丰沮授郭图、审配、逢纪,许攸等人,其中田丰,沮授、许攸三人皆为贤人,有大才,而郭图、审配、逢纪等人皆是无才无德之辈,难堪大任。

但是袁绍这个人却喜欢溜须拍马的郭图、审配、逢纪等人,却对田丰,沮授、许攸不予重用,尤其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袁绍对田丰的劝诫,给予的回报是下狱,对沮授是弃而不用,对于许攸是打压,不给机会。

袁绍身边第一个提出来偷袭曹操大本营许都的人,就是许攸,但是袁绍不听,并且,许攸的亲属在老家犯了罪,这个事情袁绍知道了,就对许攸各种训斥,谩骂,致使许攸出走曹营,为后来的兵败埋下了伏笔。

《汉晋春秋》: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绍不从,曰:“吾要当先围取之。”攸怒。

袁绍亲小人,远贤士,不用大才之人,致使自己缺少明策,曹操和袁绍原本就在一起同朝为官,对袁绍的用人机制,知根知底,所以即使袁绍身边有幕僚提出奔袭许都,这个事袁绍也不会同意的。

第三,曹操对于袁绍手下无大将,用将"捉襟见肘"表示"放心".

如果要袁绍攻取许都,必定要选派出一员猛将才行,但现在,白马之战,颜良先死,文丑后亡,“河北四庭柱”已失其二,余下的张郃和高览还要在官渡之战上与曹军对战,所以,现在就算袁绍有心攻取曹操的大本营,但是无将可用,能用的将领现在在官渡前线与曹军作战。

其二,并且派一员大将前去,那岂不是孤身深入敌后,很容易被曹军合围消灭,在加上战线拉长,远距离作战,必须速战速决,要不让粮食补给跟不上,很容易全军覆灭,所以前去奔袭的大将必须视死如归,但是从袁绍的阵营中看,他这些所谓的大将都是难堪大用之才。

曹操在白马之战时候,已经让颜良和文丑领了“盒饭”,现在的袁军将领中,能堪大任者基本没有,曹操料定袁绍只会和自己打消耗战,不会贸然奔袭许都。

第四,曹操对于自己大本营许都城防的“放心”。

曹操的大本营许都的“城防”分为三部分,一是城墙,二是地势,三是守城之人。

——许都城池:作为东汉京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许都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系皇城,外城蜿蜒起伏,状若小丘,环抱内城。——地势:许都背面环山,西北依靠嵩山山脉,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山脉阻隔,南部有大别山、博山等山脉横亘,只有东部是开阔的平原。在冷兵器时代,如此地形无疑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这些山势全部都成为了许都的天然屏障,曹操依据许都向东南可以控制淮南、合肥等地,饮马长江,直捣东吴腹地;向南可以穿越大别山关口,直抵江夏平原,所以说曹操选择许都作为京都,是有很高的战略考量在里面的。——三是守城之人:守城之人为荀彧和曹操的儿子曹丕,荀彧乃大才之人,在曹操的幕僚中自成一派,才能不亚于后期的三国诸葛亮和司马懿,有他坐镇京师,可确保许都万无一失,而曹操留下曹丕,是为了监视朝中那些想作乱之人,不让曹操的后方出现危急。所以有这二人戍卫京师,可确保许都不出任何问题。

《三国志·卷十》: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

所以说,曹操依据许都的城墙,地势、守城之人、才能放心的与袁绍在官渡地区摆开阵势对峙,所以就算,袁绍有这个攻取许都的念头,并且付之于行动,但是在这三个因素下,袁军很难攻下许都城。

更多文章

  • 明朝太子朱高炽,钻进小妾被窝,谁料,被窝里的竟是“小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高炽十个儿子简介,穿越成为朱高炽的小说,朱高炽书法真迹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性格仁厚,却长得十分肥胖,而且还瘸了1条腿。朱高炽体胖,却心宽。对严厉的父亲十分恭敬,对三番五次暗害他的两个弟弟也十分宽容。可人无完人,他的缺点就是美食和美色。朱棣四处征战,朱高炽太子监国。出征前,朱棣嫌弃地交代:“减肥!”谁料,等朱棣征战回来,一看朱高炽,不仅没瘦,反而

  • 清朝可以黑,但请放过这些民族英雄!我们今天还在享受他们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民族英雄有哪些,清朝历史上真实的文献,历史教科书对清朝耻辱的记载

    今天我们不谈该不该黑清朝,毕竟我也不想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今天讲的是大清最不能黑的几个民族英雄,第一个是施琅,网上骂施琅的人很多,说他是汉奸,因为施琅本来是明朝的部将,海上作战非常厉害,号称海霹雳,后来和郑成功闹翻,郑成功诛杀其家人,施琅只得投降清廷,这就是很多人不喜欢施琅的原因,我只能说你们有点狭

  • 清代钱币,乾隆通宝山底隆,现在的市价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通宝山底隆什么版别的最值钱,大耳隆乾隆通宝,乾隆通宝残币值多少钱一枚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其实它的市价跟着它的品相不同,还有它的直径大小不同,其市价也是不相同的,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直径在25以下的乾隆通宝山底隆它的市价情况,这里说的是普通品相的山底隆,它的市价大概在30到60之间,比较好的要超60,25+的乾隆通宝山底隆,它的市价大概在100左右。点击输入图片

  • 烛影斧声始末,赵光义作为最大受益者,究竟有无杀兄篡位的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光义篡位,赵光义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赵光义花蕊夫人军营完整视频

    烛影斧声案的最大受益者兼嫌疑人赵光义,他究竟有没有作案动机?如果没有,那么其兄赵匡胤有没有可能是死于突发的疾病?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拓展知识点,百度一下“烛影斧声”获取更多关联信息。烛影斧声的案件全过程,最早出自于北宋僧人文莹的笔记《续湘山野录》,里面告诉我们赵匡胤暴毙前只有赵光义一人在场;但司马光的

  • 46岁慈禧生了一场“怪病”,光绪下令不准声张,为其秘密寻找名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的十大怪病,慈禧最佳治病方法,46岁慈禧身上有什么病

    1880年,现年46岁的慈禧像往常一样进食,但胃口真的不好,她唤来了太医,但是在太医完成脉搏之后,他们都互相看着对方,没有人敢说话。!由于这样的事情,如果您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您将失去头!因此,帝国医师们达成共识,并告诉慈禧,这是因为身体太虚弱,所以他们开了一些滋补药。御医开了一些处方来调节她的身体

  • 鳌拜之死,他真的是被康熙处死的吗?这是康熙皇帝的自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康熙八年有一道满文谕旨,总结了鳌拜12条罪名,这个谕旨的满文原件头前写着“白话谕旨降旨之言的抄写记录”。从这里面的语气看来倒像是彼时还是小皇帝的康熙的肺腑之言,令康熙最为愤怒的是鳌拜强行搞死了苏克萨哈一家这个行为,因为这一段的前因后果康熙诉说的最为详细,言语中感情色彩也最为浓厚。这段话大概意思是这样

  • 八旗没落,湘军势力坐大,清朝是如何防止藩镇割据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01、暗示、下令裁军,试探态度“捻军”被剿灭后,清朝下令裁撤淮军,各营要缩编。后来,因欧美、日本等列强挑衅,海防、塞防吃紧,淮军才有所恢复,但没有“剿捻”时强大。左宗棠部楚军,实力弱小,裁撤幅度不大。战争刚结束,清朝就裁军,这是对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的一种试探,看看他们有无二心。02、加官进爵,

  • 安庆之战:曾国藩为何能大挫太平军?太平天国从此彻底沦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与现在不同的是,那时的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确切地说在建国以前近3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如此,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安徽省西南部的安庆在当时几乎就是全安徽最富有的城市,在经济极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也能排的上号。不过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一个地域的经济意义还远远比不上战略意义,正所谓“万里长江此封侯,吴楚分江第一洲

  • 鳌拜统领重兵,康熙都动手了为何他还不敢造反?原来我们误会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少年康熙生擒鳌拜的故事,很多人都很清楚,特别是通过影视剧的演义,让我们对康熙有着不同的认知,可是,关于鳌拜,我们大家又有多少的认知呢?有人说鳌拜是想要当皇帝,最后才会被康熙给处之,然而,鳌拜这个人对于大清朝其实还是很忠心的,他也没有想要自己称帝的想法!早期对于皇太极鳌拜是很忠心的,在皇太极离世后,豪

  • 鳌拜罪行累累,为何他的后代还能继续当官,康熙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首先,如果大家熟悉历史上真正的康熙,应该就知道他并不是一个狠辣的人。年羹尧同样是拥兵自重,雍正帝面对这种情况直接让其自尽。相比之下,鳌拜的待遇其实已经好了很多。毕竟古代皇帝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在做决断的时候没有人能干涉,凭借的就是自己的本心。康熙本性就非常善良,所以鳌拜的结局也就没有那么悲惨。其次,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