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为什么选择打匈奴而不是选择赔款?

汉武帝为什么选择打匈奴而不是选择赔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1/20 13:30:57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匈奴作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自幼弓马娴熟、骁勇善战、马背上长大的民族。生产生活如同军事演习,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驰骋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来去如风。匈奴这些特点,注定他会成为中原王朝强悍的对手。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命令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作为秦朝抵御匈奴的要塞。蒙恬的大军攻占了河套地区,占据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

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带领大军在白登(山西大同市东北部)被匈奴团团包围。围困了七天七夜,最后陈平用计,刘邦和汉军最终才得以逃脱。刘邦不得不把公主(宗室之女)冒充自己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暂时缓和了两国关系,换取了长久的和平。

汉武帝刘彻登基之后,汉朝已经和平发展了几十年。国库充盈、粮食灌满粮仓。兵强马壮、猛将如云。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决定对匈奴进行强有力的打击。在汉武帝漫长的一生,先后对匈奴发动了多达十五次之多的战役。

影视形象中的卫青

其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河南之战 这里讲的“河南”非我们今天的河南省。秦汉时期的河南地区指的是河套平原,位于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黄河贯穿整个平原,航运便利,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水草丰美,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反复争夺的一片膏腴之地。

公元前127年(西汉元朔二年),匈奴进犯汉朝。汉武帝派汉材官将军韩安国、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急速出兵抵御,突袭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汉军大获全胜、消灭匈奴骑兵几千人,俘获匈奴人3000多,牲畜缴获不计其数。汉朝收复了河套地区,设置五原郡和朔方郡,两地都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

河南和漠南之战

河西之战 河西地区指的是河西走廊经过的几个地方,今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昌、嘉峪关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必经的咽喉要道。

河西走廊

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年轻的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出击河西地区。沉痛打击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势力, 第二次规模较大。汉军歼灭匈奴3万余人,俘虏匈奴王室和一众高官数十万人。汉朝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这里戍边、生产。自古以来,设置行政管辖区域、屯田戍边和移民才是对疆土最有效的治理。

霍去病的影视形象

漠北之战 漠北大致在今天的蒙古国和我国东北地区,河西地区和河套地区的匈奴基本被打残之后,漠北地区的匈奴成了汉朝的主要威胁。

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这也是汉朝两大名将携手并肩指挥的最大规模的对匈作战。

匈奴两路被歼9万余人,元气大伤, 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其实力日渐衰落。再也无力发动对汉朝的进攻。

漠北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战争规模空前,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总决战。客观讲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打击地理范围极广,战争规模和意义超过了秦始皇对匈奴的战争。为汉朝内地带来了一片祥和的安定局面。

汉武帝作为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在我国历史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帝王,其丰功伟业后世罕有其匹。除了消灭匈奴,还开拓西域,这是我国对新疆管辖的开始。征服朝鲜,将今天的北朝鲜纳入版图。灭亡南越国,在今海南岛设立儋耳郡、珠崖郡,管辖范围到达了越南北部和南海诸岛。

更多文章

  • 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西汉历史简说,让我们一睹西汉的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王夫人墓,西汉服饰,西汉历史事件八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进驻霸上,劝降秦王子婴,随后受降进入咸阳并约法三章,秦朝自此灭亡。鸿门宴之后,刘邦受封为汉王,在楚汉对峙时期,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赢得了楚汉之战并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后来在讨伐英布叛乱中受伤,不久崩于长安。在刘邦死后,公元前195年长子刘盈即位,但是由于吕后掌权,刘盈也只好施

  • 嫪毐究竟有何长处?让秦始皇生母如此痴迷,还为他生下2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嫪毐有啥长处,嫪毐是秦始皇的假父吗,秦国嫪毐为什么倒着

    但是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不全是阉人,他们虽然不参与朝政之事,但由于跟皇室朝夕相处,能得到主子相当大的信任,所以,宦官是有机会在朝中任职的。古代有个非常著名的宦官,连秦始皇的生母都为他神魂颠倒,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他就是嫪毐。因为关于秦始皇的影视剧较多,后人对此人也是颇为熟悉。早年,赵姬本是商人吕不

  • 仗剑天涯勇于批判的刀客!聊屈原精神的社会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

    又一年端午节,怀念屈原的人很多,而理解屈原的人不多。在近代来讲,屈原最著名的知己大概当数毛泽东,他曾说我们是屈原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敢讲真话、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毛泽东最为推崇屈原之处。1958年成都会议,毛泽东提倡干部要敢讲真话,列举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代表人物,其中就有屈原。他说,屈原是敢讲真话的人,

  • 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十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十一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良渚博物院落幕。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承办。[var1]展览共展出西周时期文物170余件(组)

  • 三家分晋为什么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其中有什么划时代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许多人将秦朝之前的那段大分裂时代称为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也不能算完全正确。因为严格来说,春秋和战国是两个时代,其中作为划分这两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事件那么多,为什么三家分晋具有划时代意义呢?其实给出这个定义的人

  •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

    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

  • 屈原:一个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ID:zxbdjw)作者:刘汉俊[var1]又逢端午,遥祭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拂去历史的云烟,掸落鏖战的尘埃,

  • 【大理照壁上的家风家训】鲁国传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 颜进度条03:0600:00/03:06↑↑↑点击图片收听音频颜——鲁国传芳、清臣风节许多史料说明,颜氏系黄帝的后裔。黄帝第八代孙曰晏安,封国于“邾”,历唐虞夏商至周。周武王克商,因其晏安后裔“挟”有功,受封为邾子。“挟”之八代孙夷甫(字伯颜),称武公。颜武公又有功于周,周威公命为小邾子,别封其

  • 夜读 | 苏城记(十四):进击的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苏州发布夜读·特辑《苏城记》带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了解那些曾经发生在苏州的故事为报阖闾被杀之仇吴王夫差奋发图强在夫椒一举击溃越国军队为吴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却也因听信谗言放过勾践埋下了日后的祸根[var1]而此次大战的地点夫椒相传就位于苏州西山岛的水映长滩生态湿地一带[var1]水映长滩生态湿地位置

  • 浸润千年的情怀:揭秘端午节的历史、习俗与屈原的永恒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端午节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逐渐融合了多种民俗活动和习俗,且透过各个时代,人们对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有所变化。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端午节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那就是对于忠诚与正义的赞美和追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仪式】在庆祝端午节时,中国各地区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和仪式,其中最著名的有包括赛龙舟、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