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与宋神宗拿下陇右地区对宋朝有什么影响

王安石与宋神宗拿下陇右地区对宋朝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02 更新时间:2024/1/15 13:07:36

宋朝,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王朝之一。经济,诗词 ,贸易最为发达。但是军事实力却最弱,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无法彻底攻占。这就导致宋朝和契丹义结金兰却每年都要进贡。而西夏由于在综合实力上不如北宋,不得不向北宋称臣,却也能够得到北宋的钱财和布帛。

北宋就好像是一个提款机,只要周围国家对它有一点点的不满意,发动一次进攻,损失一些士兵,就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战争赔款。

但是这种局面在宋神宗时期却有了一定的改观,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最大的成绩,就是开拓了北宋最大的一片领土,重新设置了自唐朝灭亡以来已经消失了数百年的都护府——陇右都护府。

这在现在看来几乎不可能是这个几乎手无缚鸡之力的北宋能够做到的。除此之外,北宋运用一种全新的战术,几乎将西夏彻底灭亡。可惜这一伟大壮举最终未能实现。很多读者可能很好奇,军事力量如此薄弱的北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尤其是在这种距离北宋灭亡已经不足一百年的时候?

图一 宋朝疆域及其周边形势力

图二 宋朝西征

历史背景

宋朝的历史比较著名的是它的诗词等文学方面,但在军事方面很多读者甚至笔者都知之甚少。

但经过查询之后才知道,原来北宋的军事力量其实并没有那么不不堪,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当中比较其强劲的了。

首先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作为北周的大将,下属给他披上了黄袍,并且高呼三声万岁。赵匡胤才决定接受部下的建议,于是发动陈桥兵变。或许宋太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将整个汉地十八省纳入了自己的统治当中,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第二长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图三 陈桥兵变

但是,新建立起来的新生政权却处处受到威胁。

虽然唐朝余威尚在,但是周围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实力强大,新生的宋朝要想重现唐朝的辉煌,就得要对周边的西夏,契丹发动战争,将失去的领土夺回来。

除此之外,国内的形势仍然令人担忧。

由于五代十国刚刚被赵匡胤结束,但是人们的思想还并未统一,国家意识尚未形成,大大小小的叛乱仍时有发生。而且,要知道五代十国武将叛国自己推翻原有政权建立新的政权是非常频繁的事情。重重的矛盾让宋太祖赵匡胤几乎没有任何精力去收复被少数民族占领的失地。

于是,赵匡胤将工作的重心转向治理。

一方面,定都汴京,修建皇宫,重新建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度,重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并且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自己部下的兵权,权力强化,避免了宋朝分裂再次出现五代十国的状况。于是,收复失地的任务就交给了下一任皇帝,赵匡胤的亲弟弟来完成。

图四 宋朝的北伐战争

但是,同样出于对武将的忌惮,让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军没有一个统一的军事领导,取而代之是一位监军,负责对各个武将进行监控。

一旦有将领违背皇帝指令的行为出现,战争结束后,就会被军法处置。前线将领深知这一点。但是由于绘图技术的落后,导致皇帝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纰漏,前线将领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二十万精锐损失殆尽,燕云十六州仍然在契丹的手中。这和安史之乱后期,二十万官军围攻邺城却失败有着非常相似。

图五 邺城之战

但是随着宋朝的社会经济回到正轨,庞大的赋税能够支撑宋朝军费的增长。

所以对比宋朝建立初期,疆域事实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张。得益于宋朝军事战略的调整与军队素质的提高。

事实上,如果把宋朝和其他朝代尤其是唐朝比起来的话,宋朝战争的胜率远高于唐朝。军队的规模以及军事动员能力也更强。不过,这可能是由于唐朝的疆域过于广阔,以及中外轻内的军事政策导致的。而宋朝最反规律的。莫过于其领土的扩张那个规律。

和其他中国历史上的王朝相比,宋朝的领土扩张是反规律的。大多数王朝的领土规律是先扩张然后慢慢萎缩到汉地十八省,最终政权被推翻。

但是宋朝却一反常态,从宋宋朝建立之后开始,疆域就在和周围强国当中不断地扩张。到了宋神宗时期,甚至将西域和汉地连接了起来。

一度将西夏推向灭亡的边缘。但是由于金国的突然进攻,宋徽宗推翻了宋神宗的扩张政策完全推翻,企图和金国结盟联手灭亡辽朝。结果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灭亡西夏,连北宋政权都被金朝推翻。

图六 宋朝末期疆域,燕云十六州已回到宋朝手中

陇右都护府的出现

首先要说明的是,唐朝的陇右都护府和宋朝的陇右都护府的位置并不相同。

唐朝的位于河西走廊,而宋朝的则位于青藏高原。这其实和宋朝开拓者疆域的目的有着一定的关系。唐朝首要目的是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联系西域各国。

而宋朝则是为了占领祁连山脉等地,从西夏的东南,南,西南三个方向对西夏发起进攻,运用全新的堡垒战术一步一步蚕食掉西夏的国土。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北宋之所以选择从青藏高原的北部开拓疆域,而不是沿着传统的路线,从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军事力量的相对薄弱。

由于此时的吐蕃王朝已经不复存在,青藏高原上回到了部落社会。这对宋朝军队来说,开疆拓土变得非常的容易。而河西走廊此时被西夏占据,倘若要从河西走廊开疆拓土,就得要消灭西夏。

而想要消灭西夏,就还得从南部的青藏高原发起进攻。

图七 宋朝五路伐夏

陇右都护府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宋皇帝的决心。

而宋朝的陇右都护府,就是北宋最英武的皇帝——宋神宗的丰功伟绩之一。区别于其他政权末期,皇帝们的昏庸无能,宋神宗可谓是千古一帝。

励精图治的宋神宗一改之前帝王们的消极软弱,一旦失败就赔款换来和平的消极政策。

宋神宗以秦始皇为自己的榜样,采取积极的军事策略,先后收复了西部的大片领土,几乎将西夏灭亡。在宋军将领们的前赴后继的努力之下,很快,一片狭长的疆域出现了。政治上,任用王安石,积极变革,一定车程度上改变了宋朝晚期赋税下降的糟糕境遇,为大规模军事行动提供充足的军费。堡垒战术还为远征的军队提供了补给。

可以说陇右都护府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北宋的现状。

图八 宋朝堡垒战术

"独子"的作用

北宋的陇右都护府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此时北宋周围少数民族林立,实力强劲。而宋朝军队在和彪悍且以骑兵为主的少数民族军队交战,自然是处于下风。而最直接的事例对西夏和辽国的战争屡屡失败。

这就给后人留下了一种宋朝军事实力孱弱的印象。但实际上,宋朝的军事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作为北宋唯一一个都护府,自然也是被给予了厚望。最直接也是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宋朝对西夏进行更好的围剿。原因和简单,地形和军队的实力。由于西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军队素质远在宋朝军队之上。加上贺兰山对宁夏平原的屏障作用,北宋只能选择从青藏高原对西夏进行包围。加上当时的创新性的堡垒战术,西夏几乎被北宋给灭亡了。

其次,就是为了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虽然商贸一直进行当中,但是西夏对河西走廊攫取了大量的利润。这让北宋非常不满,于是"自立门户",另外开辟一条丝绸之路。西夏的利润来到北宋的手中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当时连王安石都不能彻底解决的税收问题。

另外,对北宋来说也非常重要的就是战马。

由于燕云十六州被契丹占领,西域的战马被西夏控制。中原的马匹质量和上述地区完全不能比。拉个马车勉强还行,如果是作战,耐力不足,暴发力不足的劣势显露无疑。所以,北宋只能从吐蕃进口。然而,大理国又让进行茶叶和马匹贸易的茶马古道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

结果就是宋朝骑兵素质远不如少数民族的军队,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和唐朝相比严重下滑。

图九 宋朝唯一可以战胜骑兵的步兵军队——岳家军

结语:

北宋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非常的反规律,绝大多数王朝都是在土地兼并,国内群雄并起,天灾不断之中灭亡的,只有北宋还有南宋是因为外族的入侵。算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有些读者可能会疑惑,北宋末年不是出现了财政危机嘛,没错,财政危机确实出现了,但这主要是因为进贡给西夏还有契丹的数目在不断地增加。对外用兵,国内官僚机构冗余使得国家的税收和支出几乎持平了。

但是此时全国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历史的巅峰,甚至比领土极盛时期的唐朝的经济总量还要多出许多,整体经济增长趋于停滞。

并不是和其他王朝一样,社会经济崩溃。

陇右都护府可以说是宋神宗的一大伟绩。如果把宋朝的经济比作汽车的引擎,那么陇右都护府就好像是北宋经济的涡轮增压。

未来宋朝或许真的能够将重现唐朝的辉煌,并且延续的时间将会大大延长。万寿无疆对北宋来说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可惜事与愿违,宋神宗英年早逝,宋徽宗的错误军事政策以及四大奸臣对朝廷的祸害最终没能够让这个令无数文人墨客向往的王朝一直延续下去。联金灭辽的失败让金朝看到了北宋糟糕的军事实力,靖康之耻,南宋皇帝赵构为一己私利,与主和派站在了一起。绍兴会议之后,南宋对金称臣,疆域规定在中国现在的南方地区。

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不知道当年立下宏伟志向的宋神宗,面对此情此景,会说一些什么。

更多文章

  • 秦桧清算岳家军时,赵构赦免一人,结果此人力挽狂澜改写南宋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桧为赵构背一辈子骂名,秦桧死后四十年赵构是谁保的,岳家军与赵构关系

    南宋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抗金名将岳飞被杀,罪名“莫须有”。千百年来,每当提到岳飞被杀,人们总会对秦桧恨得牙痒痒,岳王庙前秦桧跪拜像就是最好的证明。大家都知道,秦桧之所以敢构陷岳飞,是因为他背后站着宋高宗赵构。 没有赵构的支持,借秦桧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岳飞被杀后,秦桧开始了大清洗,岳家军的将领很多都

  • 明朝赐臣子国姓,为何是“郑”不是“朱”(郑和、郑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郑成功为什么叫明朝国姓,郑成功和郑和为什么都姓郑,郑和和郑成功啥关系

    明朝的时候,也有被赐国姓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国姓爷”郑成功了,还有就是郑和。那么为何明朝皇帝赐国姓的时候是“郑”,而不是皇帝的姓“朱”呢?其实郑成功和郑和的情况不一样,郑成功有点复杂。郑和被赐姓严格意义上来说,郑和不算赐国姓,但是因为这是朱棣亲口封的,所以很多人都把他算进了国姓范围内。郑和原名是马

  • 清平乐:张茂则历史原型!宋仁宗死前道出他与皇后实情,结局太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张茂则身为宦官,在剧中言行得当,将自己对曹皇后的感情深深的埋藏在了心底,关键时刻还能出手相助,慢慢的和曹皇后成了知己,他知道曹皇后对宋仁宗的感情从不嫉妒,所以他还真是个小天使呢,而张茂则的历史原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历史上他入宫后就一直陪伴着宋仁宗,是他很信任的人。真实的曹皇后一生都没有得到宋仁宗的宠

  • 明英宗除了土木堡兵败,杀害于谦,竟还有这么多恶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于谦参与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杀于谦后续,土木堡明英宗视频

    朱祁镇,是明朝最让人摇头叹息的皇帝。在土木堡之战,他丧师辱国,葬送几十万大军和无数精兵强将,自己做了俘虏;“夺门之变”复辟后,更杀害护国忠臣于谦于少保,除了这两桩熟悉历史的朋友人人皆知的罪过外,其实他还有无数不怎么为人知晓的昏聩之举:比如他创下历史上诸多皇帝中绝无仅有的一项劣迹,就是为胡族侵略者叫门

  • 明朝初期军队有多强悍?后世称其为蒙古人的“靖康之耻”加强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一个王朝建立之初的军事实力是最为强悍的,随着承平日久军队的战斗力就在不断的下降,似乎没有一个王朝的军事实力变化能够逃过这样一个规律。从此蒙古各部就又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再也没有形成对中原王朝的威胁。这场惨败就是被后世称为元朝的“靖康之耻”的捕鱼儿海之战。话说明朝建立后,蒙古人虽

  • 潭王朱梓: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子,为何吓得自焚,真是陈友谅遗腹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潭王朱梓,朱元璋传奇陈友谅太子,潭王朱梓是朱元璋的第八个儿子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潭王朱梓(zi)在王府自焚身亡,朱梓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到底犯了什么大罪,会被吓得自焚呢?另外民间传言朱梓是陈友谅的遗腹子,这是真的吗,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皇室洪武二年九月初六(1369年10月6日),朱梓出生于明朝应天府的皇宫,为明太祖朱元璋与达定妃之子。朱梓是朱

  • 武松杀嫂时,为何要先解开她的衣服再杀她?你看看大宋法律写的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松杀嫂前为何解衣,武松属什么生肖,武松1-50

    这108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故事,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看《水浒传》的原因。其中关于武松、武大郎、潘金莲的桥段更是让人津津乐道。武大郎身材矮小长得丑,除了做烧饼别的啥都不会,却偏偏娶了貌美如花的潘金莲。在正常人眼中、用正常人思维他俩咋看咋不合适,这也注定了他俩在一起是个悲剧。武松与哥哥武大郎不同,不仅

  • 明朝藩王们真是只是寄生虫吗,又有多少人了解他们的郁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这些藩王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绝大多数时间和政治场域中,一直作为一个沉默寡闻的特殊群体而存在。而且,我们如今的很多人都会把他们理解成“寄生”“腐朽”的脸谱化形象。那么这群明朝王爷真的就只知道,生孩子,吃喝玩吗?明代官员当然不是,还是那句话“其实很多历史事件都要回到当时发展的环境去看,很多时候我们如

  • 因弹琴而被崇祯皇帝怀疑的妃子:明思宗田皇贵妃小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皇帝最后一个皇后,陈圆圆给崇祯弹琴,明思宗崇祯十五年

    明思宗(朱由检)的皇贵妃(须知,“皇贵妃”和“贵妃”是不同的封号、有着不同的等级)田氏,本是陕西人,后家居扬州。朱由检当日为信王时,田氏就侍从于王邸。朱由检登基之后,田氏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被册封为礼妃。她先后生有皇四子永悼王朱慈照、皇五子悼灵王朱慈焕、皇六子悼怀王朱慈灿、皇七子悼良王(名不

  • 复辟成功的朱祁镇为什么不废掉残疾且无子嗣的钱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祁镇复辟后活了多久,南宫复辟严屹宽饰演朱祁镇,朱祁镇复辟都杀了谁

    钱皇后是因为朱祁镇残疾的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御驾亲征,留下了钱皇后一个人独守空房。钱皇后并不敢奢求朱祁镇能够凯旋归来,只是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朱祁镇这一去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不但跟随他的大臣十有八九葬身沙场,北京三大营那二十万大军也全军覆没,而他本人则被也先俘获。由于战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