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弹琴而被崇祯皇帝怀疑的妃子:明思宗田皇贵妃小记

因弹琴而被崇祯皇帝怀疑的妃子:明思宗田皇贵妃小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19 更新时间:2024/2/14 7:54:48

明思宗(朱由检)的皇贵妃(须知,“皇贵妃”和“贵妃”是不同的封号、有着不同的等级)田氏,本是陕西人,后家居扬州。

朱由检当日为信时,田氏就侍从于王邸。

朱由检登基之后,田氏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被册封为礼妃。她先后生有皇四子永悼王朱慈照、皇五子悼灵王朱慈焕、皇六子悼怀王朱慈灿、皇七子悼良王(名不详)。后来,田氏一直进封至皇贵妃。可惜,田氏所产皇子,大多早夭。孩子夭亡,对任何母亲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打击和灾难;丧子之痛给田氏造成创伤,可想而知。

田氏幼年时期,其父田弘遇曾携她到扬州。其时,田家父女就寓居在《三垣笔记》作者、明人李清的阎姓表姑家中。

田氏生性寡言少语。

即便是酷暑天气食热饭、饮热汤,或是行走于烈日当中,田氏都不会冒一点点的汗。

田氏躺卧之后,其所用的枕席之间,皆有香气。

这些关于田氏的记载,当出于阎姓表姑及家人的描述。

后来,李清入朝任职,期间,他曾有机会巡视十库。

何谓十库?

十库,乃明代内府由宦官掌管的库房;有甲字库、乙字库、丙字库、丁字库、戊字库、承运库、广盈库、广惠库、广积库、赃罚库;每库各设掌库一人、贴库数人、佥书数十人不等;十库的命名,原本以天干排序,排至“己”,因其意为“止”,作为库房,自然希望源源不断,“已”被认为不吉,遂用“承运”等名排序。

李清巡视十库之时,也有宦官曾对他说到关于田氏的事情,听宦官说是:

以前圣驾前往东、西二宫,一般都会毫无遮掩地行走于巷中。后来,崇祯帝时,如果田贵妃加入其中,就会为她加置一篷,往来全无阻滞。

对此,李清认为:

祖宗之制,或许全都用意深刻,后人未必就可以骤然改变吧!

宦官又说是:

当日,又在西宫建造了一座高台,高台之中,设置小洞,供田氏与朱由检一同玩月。

如果不是因为公事而上殿,田氏常常不会以簪束发。

田氏之衣物,一日之间,一定会变换不同颜色的好几套来穿着。

朱由检所戴的平天冠(即冕的俗称),以前多用鸦青石(即蓝宝石),中间夹配以珍珠。后来,田氏寻取大如弹丸一般的珍珠,对朱由检的平天冠进行了改制。如此一来,平天冠上珍珠多、鸦青石少,戴上之后,光明眩目。这些大颗的珍珠,全是田氏花重金购买来的。

田氏受宠之重,以至于皇后周氏颇不能容纳接受。

有一天,田氏上疏皇帝,条列皇后周氏的过错。

对此,朱由检谕示道:

“妃子可以对皇后如此无礼吗?”

随后,朱由检便下旨惩处田氏,让她在某宫之中幽居半年。

其实,田氏根本就不通文墨。

田氏上疏参奏皇后周氏,这一切都是朱由检在后面指使安排的。他是想要以此来讽劝谏止皇后周氏,同时又适度显示对田氏的惩罚,以此来平衡后宫。

这些事情,也是管理十库的宦官向李清讲说的。

宦官还向李清说是:

凡是东、西两宫对皇帝言语之时,皆自称“女儿”。

猜想,此所谓“女儿”一词,盖同于“女子”一词也。

自田氏入宫之后,朱由检所穿着的衣服鞋子,全都是南方所制。因田氏的母亲是扬州人,由她负责处理此事。田母每年制作衣服鞋子之后,呈进宫内。

当日,宫廷之中的灯罩都是用金四周围合的,仅仅孔隙可以透出光亮。田氏命人去掉四周中的一周,此周用夹纱蒙住,取代原来的金。这样一来,猜想灯的亮度会增加。对此,朱由检很是高兴,于是,他下令,宫中所有的灯,全部改用此种模式。这样,宫廷用灯的旧制便全无存留了。

有一天,朱由检偶然听到田氏在宫中偷偷地弹琴。对此,朱由检大为怀疑。他质问田氏,弹琴的技艺,她在家时是跟谁学的。田氏回答说是,这是跟自己的母亲学的。

次日,朱由检就召唤田氏的母亲入宫。

田母入宫之后,母女对弹了一曲,朱由检心中才算释然。赏赐田母之后,朱由检打发她出宫。

猜想,因为弹琴一事,朱由检大约怀疑田氏不是什么正经人家的女子吧。

李清说是:

就明代的往事看,之前各代,很少有后妃的母亲被皇帝召唤入宫的,只有明孝宗(朱祐樘)孝康张皇后的母亲昌国太夫人金氏不时被皇帝召见。朱由检曾召见皇后周氏之母丁夫人,又多次召见田氏之母吴氏(据载,吴氏乃田氏继母,其生母不详)。

田氏之父田弘遇依仗女儿贵宠,任意横行、笼络结交。

有一天,田弘遇邀请任职中枢的同乡一起饮酒。田家的中堂之上,为款待客人而摆设的物品很是丰盛。酒过数巡、肉上数簋之后,饮食即告结束。随后,掩蔽门庭,田弘遇邀请李清等人去到后堂。开始,大家还以为田弘遇要请大家到后堂继续痛饮。等到后堂灯烛通明、珠帘高卷之后,一众人等才发现,原来此间歌姬罗列;她们所演词曲,节拍新颖、音调清奇。大家一同欢饮欣赏,直到天亮之后才开门出户。后来,经常参与田弘遇宴请的一二位风流学士因行为不检点而出名。李清为此而觉得有些羞耻,后来,他就不再参加田弘遇的宴请了。

田氏所生皇子皆早夭,据载,她因此患病。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农历七月,田氏薨逝;谥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

关于田皇贵妃之事,要说的大体如上。

————————————

主要参考资料:

1.明·李清《三垣笔记》

2.《明史·后妃二·田贵妃传》

3.清·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

(全文结束)

更多文章

  • 复辟成功的朱祁镇为什么不废掉残疾且无子嗣的钱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祁镇复辟后活了多久,南宫复辟严屹宽饰演朱祁镇,朱祁镇复辟都杀了谁

    钱皇后是因为朱祁镇残疾的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御驾亲征,留下了钱皇后一个人独守空房。钱皇后并不敢奢求朱祁镇能够凯旋归来,只是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朱祁镇这一去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不但跟随他的大臣十有八九葬身沙场,北京三大营那二十万大军也全军覆没,而他本人则被也先俘获。由于战场的情况

  • 清平乐:曹评拿衣挡雨撩动徽柔,赵祯棒打鸳鸯,徽柔生气放狠话赵祯气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平乐赵祯生日,赵祯个人简介,宋仁宗赵祯为什么无子

    爱看剧的洋货世界又来啦,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一讲《清平乐》,张妼晗仗着君王的宠爱从不遵循后宫规矩,官家还在处理朝政她就在殿外嚷嚷,见到赵祯又开始说这说那,暗示都是皇后要害她,赵祯不恼不罚还宠着,这下更是助长张妼晗气焰了,不仅暗示徐静奴,故意摔碎御赐之物让丹姝难堪,还公然挑衅皇后尊严让丹姝下不来台,更是

  • 牵羊礼到底多耻辱,怪不得蓝玉当初说报宋朝恨,崇祯宁愿杀妻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当时北宋这些皇室到达金朝之后,金朝这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战功,就用了自己民族专门的受降礼,说是礼更是一种受辱。就是让这些俘虏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要像羊一样是趴着用四肢行走,而且还要赤裸上身,将羊皮裹在身上,脖子上再绑上绳子,接连着让这些金人们牵着走。这简直将这些宋人当成了牲口一样,任人摆布,没有一点人权

  • 王朝坚盾:强敌环伺下,“积弱”两宋的城池防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古代城池的攻防宋朝以前城池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城池起源较早,《淮南子·原道训》说:“黄帝始立城邑以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就出现了原始城池,这一点也已经得到了大量考古发掘的证实。在夏商时期,筑城的主要材料为夯土,由于筑城技术的提高,商朝时城墙开始加厚,但夏商时期城的规模都很小。到了周王

  •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瞻基相貌3d复原图,朱瞻基姚子衿有孩子吗,朱瞻基对徐妙锦的评价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具体什么病,不清楚,史料没记载。 《明实录》中,也记载朱瞻基为病死。 宣德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上不豫免正旦贺礼命百官朝皇太子于文华殿……上在位十有一年寿三十八——《明实

  • 李清照的背景有多大?妹夫秦桧,姐夫蔡京,而母亲是宰相的长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清照家族有多厉害,蔡京李清照赵明诚,李清照为啥没有痛骂秦桧杀岳飞

    她的诗词好多首都被中小学课本收录,可以说人人都会几句“误入藕花深处”或是“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近两年大火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是用了李清照的诗词作为剧名和主题曲,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富贵人家的小姐,闲情逸致的生活,婉转的词句层层深入,写出了她珍惜落花的浪漫情怀。“千古第

  • 大臣忘恩负义,投靠元朝残杀宋朝皇族,朱元璋大怒:此姓世代严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替宋朝皇族报仇,老妇当街辱骂朱元璋忘恩负义,朱元璋投降元朝后的下场

    这个姓便是“蒲”姓,至于原因,恐怕还要从南宋末年将蒲氏家族发展壮大的蒲寿庚说起。在古代的封建社会,福建地区长期以来算是边陲之地,而到了13世纪中期,随着宋元战争的爆发和元军的南下,这里却也迅速发展成了重要贸易港口、经济和军事的重心,与此同时福建的泉州,海寇同样猖獗无比,官府不能抵御。至于泉州蒲家,便

  • 金朝和两宋,究竟谁才是华夏正统?北宋无疑拥有正统王朝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朝为什么打不过北宋,关于北宋金朝的小说,金朝北宋知乎

    但是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五胡大乱中原,东晋龟缩在南方。这个时候“双标”的情况出现了,东晋成了正统,而且美其名曰衣冠南渡。而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却不是正统。为什么呢?因为东晋是汉人政权,再拉胯也保留了汉文化,所以是正统。而北方胡族们,建立的王朝再强大,在这帮士大夫眼里,也是不入流的。不信你看他们的

  • 假如大宋也有朋友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如果问你,你最想穿越回哪个朝代,可能有一半的人,会选择宋朝。 苏东坡在赤壁畅谈古今,辛弃疾骑着马纵横沙场,柳永在佳人的歌声中安然入眠。 这样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 要是大宋也有微信,那么就能在 朋友圈看到苏轼、辛弃疾们插科打诨,王安石、包拯们被集体吐槽,这样的大宋一定更鲜活有趣。

  • 明朝规定革除“胡元故俗“,为何社会上层却“带头“穿戴元人服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例如宋代的服饰改革保留了汉民族的服饰风格,一改唐朝雍容华贵的服装特点,服装造型变得更加封闭、颜色更加严肃淡雅、色调逐渐趋于单一。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连乞丐的服饰都有所规定,可见服饰改革的重要性。所以,明朝自然也会进行服饰改革,为了消除蒙古也就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