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绍兴日报》丨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 绍兴打造升级版禹迹图

《绍兴日报》丨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 绍兴打造升级版禹迹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27 11:24:33

绍兴

打造升级版禹迹图

文/沈卫莉 童 波

本文刊登于2023年4月19日《绍兴日报·新周刊》

明天是农历谷雨,又到了祭祀大禹的日子,在纪念日到来之际,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动编纂升级版《中国禹迹图》,在原图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实地考证,用文字进一步综合全面地描述中华大地上的大禹遗址和禹迹风貌。

从《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到《中国禹迹图》,绍兴用5年时间编制了各种版本的禹迹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禹迹图在海内外展示,推动了大禹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活化与利用。

守护历史遗产:

5年“禹迹”长跑又将启程

让·雅克·卢梭

3月,中国水利博物馆《中国禹迹图》资料整编项目面向社会询价,这意味着升级版《中国禹迹图》的编纂工作启动,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中国水利博物馆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中国禹迹图》

大禹是中华民族治水英雄。绍兴作为大禹治水毕功之地和大禹陵所在地,一直致力于大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早在北宋时期就曾有禹迹图问世。这几乎就是一幅中国古代疆域图,主要体现的是山川河流,被称为“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禹迹图》主编之一邱志荣说:早在2500多年前,越勾践即注重树立大禹形象,创建禹文化与禹信仰,他在建设以今绍兴龙山为中心的越国大小城时同时建立“禹宗庙”,以此奠定了大禹文化在越地的基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由此开创了大禹祭典最高礼仪形制……绍兴在5年前就启动编制禹迹图,这既是一种责任,更有坚实的基础。

2018年绍兴首次发布《绍兴禹迹图》,2019年出版《浙江禹迹图》,2022年发布《中国禹迹图》,5年间,绍兴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孜孜不倦地对大禹历史文化进行收集、阐释与传承。

《绍兴禹迹图》

《绍兴禹迹图》共载有禹迹127处,包括了陵、庙、祠,地名,山、湖自然实体,碑刻、摩崖、雕塑等类别。这是一张完备、系统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区域性分布图。

《浙江禹迹图》标注了在浙江省11个地市、八大水系中的禹迹位置,共收录“浙江禹迹”209处,“防风遗址”4处,“越地舜迹”37处,“浙江大禹同时代新石器文化遗址”30处。这张以省份为基础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分布图,在大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等方面都是一次重要的创新。

2021年,绍兴还进行了《禹迹图编制导则》课题研究,对禹迹定义、编制原则、资料真实完整程度、成果和发布形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具体规则。

2022年4月,《中国禹迹图》对外发布。从全国26个省、区、市1000余处候选禹迹中精选出了323处,分属于11个河流流域。选取的禹迹东至台湾省、南及云南、西达甘肃、北到吉林。其中包含31处“国保”、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属于不可移动遗产的项目达到308处,可移动文物13件。此外还有多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几年由于疫情等原因,《中国禹迹图》对于入选内容,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考证、委托调查等方式进行筛选。接下来,我们将对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到现场核实考证原有的禹迹点位、使成果更严谨;不断梳理新增禹迹点位,使禹迹图更完善;把禹迹成果整理成文字出版,增加可读性。”中国水利博物馆馆长陈永明说。

赓续中华文脉:

禹迹图漂洋过海到日韩

让·雅克·卢梭

4月1日,日本治水神·禹王研究会举办成立十周年大会。该会事务局长竹内晶子作了一个报告,题为“中国大禹研究与日中交流”。竹内晶子就职于日本西宫市政府,对于绍兴的历史文化,她颇感兴趣。

2013年,日本民间乡土研究组织发起成立了日本治水神·禹王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后,日本的禹王遗址和禹王文化开始受到中国的关注。

2017年10月,绍兴“禹迹行访问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6届日本全国禹王峰会,参观了京都和大阪等地的禹王遗址。以这次访问为契机,日本治水神·禹王研究会与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文化交流,而促成绍兴“禹迹行访问团”日本之行的正是竹内晶子。

《日本禹王遗迹分布图》2017

竹内晶子告诉记者,目前《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中国禹迹图》,以及《汶川禹迹图》《阿坝州禹迹图》等,已经成为大禹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载体。

2018年,《绍兴禹迹图》在“日本禹王遗址和治水神禹王信仰展”展出,获得日本大禹文化研究学者的点赞。“我对禹迹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来自于2017年绍兴专家的日本之旅。”日本大禹文化学者、日本治水神·禹王研究会会长植村善博说。

2019年,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应邀参加第7届日本全国禹王峰会,向日方赠送了《浙江禹迹图》。在会上,植村善博说:浙江是中国大禹遗迹保护得最好的省份,绍兴有大禹陵,每年举行公开祭禹活动,是传承大禹文化的核心地区,他还倡导日本中小学生学习大禹治水精神。

2022年,《日本禹王遗迹分布图》和《韩国禹王遗迹分布图》在绍兴发布。

《日本禹王遗迹分布图》显示,日本现有禹迹153处,并且每年更新禹迹数量,目前日本国内崇尚大禹、祭祀大禹成为民风习俗。

《韩国禹王遗迹分布图》收录有韩国禹迹37处。其中与大禹有关的地名有8处,禹姓的发祥地——本贯地有7处,集中在咸兴附近和南部的罗东江流域。

在韩国,大禹也被信奉为“治水之神”,《檀君古记》《揆园史话》中的建国神话便有禹王登场,位于江原道六香山的禹王碑便能充分证明大禹在韩国的影响力。据韩国《丹阳禹氏族谱》记载,韩国丹阳禹氏乃大禹后裔,该支禹氏始祖禹玄在高丽初年从中国东渡到朝鲜半岛丹阳定居。从1995年起,韩国丹阳禹氏多次组团参加在绍兴举办的公祭大禹陵活动及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

对此,植村善博认为,《中国禹迹图》《日本禹王遗迹分布图》《韩国禹王遗迹分布图》的发布,表明东亚禹迹图的框架基本搭就,进一步延伸了地域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弘扬了大禹文化。

多地协作推动:

让“禹迹”活起来用起来

让·雅克·卢梭

4月6日,汶川县大禹文化协会向绍兴方面发函,请求提供禹迹图电子版,以展陈于汶川大禹书院的禹王厅。

该协会副会长焦国敬告诉记者,禹生西羌(今四川省汶川县),绍兴是大禹治水毕功之地和大禹陵所在地,汶川有意与绍兴互动,文化旅游祭禹,进一步弘扬大禹文化。

禹迹图,涵盖了根据史料中有关大禹治水及其他活动足迹传说的记载而留存至今的祭祀活动,还包括纪念建筑设施、地物表征、碑刻题刻、地名遗存物等不可移动的自然、历史物质遗存、遗址和遗迹。《中国禹迹图》收录的禹迹,还包括少量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绍兴禹迹标识导读》发行,绍兴通过标识禹迹,将原来散落分布、多种多样与大禹相关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风貌综合起来,从文化遗产和“非遗”的视角进行全新归纳,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向数字形态转化,把禹迹从文献和图中活化到现实生活中,有利于实现文旅融合。

绍兴禹迹标识——大禹陵

穿越历史烟云、跨越时空界限,禹迹图正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从而让大禹文化“活起来”“用起来”。

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林天人说,在《中国禹迹图》里,收录了台南水仙宫、澎湖水仙庙等7处禹迹。水仙宫、水仙庙大多是以大禹作为主祀的神。其实,台湾还有大禹岭等禹迹。大禹岭,在百姓看来,由于开凿时艰难程度不亚于大禹治水,因此命名为大禹岭。台湾的民间信仰都来自祖国大陆,这种血脉相连的信仰更是说明两地同源同种。

4100年前,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所体现的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劲生命力,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母体部分。

“禹迹图的编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编纂升级版《中国禹迹图》,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探索研究和成果展示,旨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以历史记载结合考古发掘来研究、证明大禹文化,传承弘扬大禹文化。”陈永明说。

“禹”作为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历史印迹,至今还有许多研究难题等待破解。升级版《中国禹迹图》,将更多地集聚跨学科、跨区域、跨行业的专家学者,通过调查、考证,丰富禹迹内容,以此更精确地呈现大禹文化的起源、传承。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将致力做深禹迹图、做透大禹文化、做精活化利用。”邱志荣说。

- END -

图片由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戴秀丽

审核:壹之

总第672期

标签:

更多文章

  • 角文化 欧洲青铜时代人们对角的迷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可能是为了安全,但是现代人看到这些头盔更像是艺术品,似乎并不能起到安全的作用。就像青铜时代的欧洲人,他们的头盔上普遍都会有“角”的存在。薇克索头盔是丹麦1942年在一个沼泽中发现的,这个青铜头盔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也不属于战场上用的头盔,而是作为一种祭品被扔进水中。伊比利亚西南部

  • 启笛 · 外国史书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启 笛 北京大学出版社旗下新厂牌。在阅读中被照亮外国史甄选(6种)01《犹太人三千年》以色列驻华使馆官方审核、推荐,犹太人动荡频仍的复杂历史,一本也能弄清楚。 02《巴尔干两千年》最好的游记一定是历史,最好的历史一定需要作者去经历。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好的巴尔干历史读本,生动得让人有切肤之痛。 03

  • 民间传说:苏妲己为讨纣王欢心,发明一件东西,如今我们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但咱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妲己怎么诱惑纣王干坏事,而是一个民间传说。她曾经发明了一样东西,和吃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播出的时候,讲了美食的“器物”。既然提到和美食有关的器物,那么最代表我国文化的的就是筷子了。最先是由我国发明的,后来才被传到了我国周边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地。然而就是这我们平时用的筷子

  • 宁远大捷:明军守将袁承焕启用红夷大炮,审时度势,败退后金之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崇焕平定后金怎么样,明末辽东战场袁崇焕,袁崇焕在哪里抗击清军的

    那么为什么袁崇焕能取得宁远大捷,都有哪些因素?下面笔者就结合历史来阐述分析这个问题。袁崇焕为什么能取得宁远大捷,都有哪些因素?第一,袁承焕审时度势,积极备战,战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托宁远城易守难攻的特点,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防守战。1626年,努尔哈赤统帅后金主力,浩浩荡荡杀向了宁远城,宁远城的守将

  • 康、梁二人曾经亲如父子,为何却反目成仇?梁启超一句话说出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而他们的名字在教科书中也总是一起出现,他们两人似乎是不可分割的连体人物。鲜为人知的是,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两人曾志同道合、亲如父子,但是令人疑惑的是,他们后来却走上了一条水火不容的道路,康有为还曾公开写诗斥责梁启超,并责骂他为“梁贼启超”。那么原本亲如父子的两人为何会反目成仇,这其中出现了什么

  • 她10岁被强行侍寝怀孕,得宠手段不输妲己,后因太美而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他就会张丽华,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后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所杀。张丽华因家中贫困,在十岁时就被选入宫,充当还是皇太子陈叔宝良娣龚氏的侍女。陈叔宝第一次看见张丽华就喜欢上她,强迫

  • 如果项羽打败了刘邦建立王朝,他会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在彭城实行分封制,奖励那些对秦朝灭亡的有功之臣,还封曾经那些六国的贵族为王,其中刘邦封为汉王。就是这个小小的汉王,经过几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来后打败了项羽,自己也在乌江自刎,成为遗憾。如果项羽在楚汉之争里打败刘邦,自立为王,建立属于自己的朝代,他会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

  • 魏广悦《北京公交站名的来历(129)张自忠路、佟麟阁路、赵登禹路、金台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北京公交站名的来历(128)第七章 以街巷胡同命名23.张自忠路站乘坐3路、13路、42路、113路、115路、118路、夜3路、夜34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东城区的张自忠路站点。站名来历:这条路原来叫铁狮子胡同,是因为明朝崇祯皇帝宠爱的田贵妃之父田弘遇都督府在此,门前有一对铁狮子,故而得名。“百度

  • 比甲骨文早4000年的远古文字,本可改写历史,西方为何不敢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或许很多国人都不知道,甲骨文其实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字至少历经了两千年的历史。如果真的这样也就印证了中华历史五千年,因为甲骨文距今只有3600多年,加上这发展时期刚好在五千年左右。在考古上也逐步的验证了这一点,因为出土的“良渚文字”“陶寺朱文”“甲刻文”都是距今五千年左右。令世

  • 柏乡之战:沙陀系晋国的五代十国至高霸权确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在晚唐与五代初期,大部人都看好拥有绝对优势的后梁政权,看衰与其长期对峙的晋国沙陀集团。尤其是在他们的首领李克用死后,认为黄河以北的趋势已基本确定。但在年轻的少主李存勖继位后,晋军很快在柏乡之战中大获全胜,并而逆转了自己同汴梁集团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var1][var1]沙陀骑兵的部落习俗经常与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