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袁崇焕能取得宁远大捷,都有哪些因素?下面笔者就结合历史来阐述分析这个问题。
袁崇焕为什么能取得宁远大捷,都有哪些因素?
第一,袁承焕审时度势,积极备战,战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托宁远城易守难攻的特点,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防守战。
1626年,努尔哈赤统帅后金主力,浩浩荡荡杀向了宁远城,宁远城的守将袁承焕总督全局,审时度势,依托宁远城的特点,作出了最好的战前规划和部署,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规划。
袁承焕做好了战前动员,制定了赏罚制度,鼓励勇敢杀敌的将士,对于临阵脱逃者杀无赦,这就使得守城的明军将士军心大振。
第二,袁承焕动用红夷大炮以及西洋火器进行防守战,使得后金部队无法逾越明军的战线。
袁承焕在宁远之战上,启用了红夷大炮以及各种火器,使得努尔哈赤的后金部队无法攻入宁远城内。
我们都知道后金的骑兵很厉害,近战能力很强,但是在这场攻坚战,根本无用武之地,骑兵在攻城战上,根本无优势可言,既无法攻破宁远城的城池,又成为了宁远城上明军将士的活靶子,因此此战中,后金的骑兵损失惨重。
后金的军队后续用墩车撞城,兵士用大斧凿城,但是最终还是被红夷大炮给打退了,攻城无果的后金之主努尔哈赤眼见无法攻入宁远城,只好灰溜溜地撤回了沈阳。
这场宁远之战,一方面是后金的首败,也是努尔哈赤为帅生涯的第一场大败,另一方面宁远大捷也成就了袁承焕贤将的美名。
第三,宁远之战上,努尔哈赤已经68岁了,从精力各方面来说不如43岁的袁承焕。
袁承焕能够取得宁远大捷,与他的年龄也是有莫大的关系的,当时后金主将努尔哈赤,已经68岁了,处于一个将帅的职业生涯末期,从精力以及思维能力上来说,已经退化了很多。
而袁承焕43岁,处于一个为将的黄金年龄,从精力和思维能力上来说,可以说是碾压努尔哈赤,即使,努尔哈赤有再大的雄心壮志,他眼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年龄问题,这个问题是他无法逃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秦始皇,成吉思汗这些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是具有乾坤治世能力的人皇,但是他们也是无法跨过年龄的这个门槛。
因此年龄上的差距,早就了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68岁的后金之主努尔哈赤,不仅仅在此战中身受箭伤,还要吞下失利的苦果,正所谓体伤可愈,心伤难医,最终努尔哈赤愤郁而死。
第四,后金的军队不擅长攻城战,也没有打攻坚战的能力。
后金的马步军确实厉害,但是却不擅长打攻城战,后金的攻城战主要是以围攻为主,打持久战,用围城的手段,将对方围死,但是在这场宁远城之战中,袁承焕用火炮和火器将后金的围城之势给打散,使得后金的战术规划根本无法施行,与明军的相持战,根本占不上什么优势。
在加上宁远城里同仇敌忾,老百姓主动加入到了宁远城的防守战里,大大鼓舞了守城的明军士气,这就让后金的围攻战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而后金之战努尔哈赤在此战中,越打越被动,最终在一次攻城战中,被明军的流箭射中,最终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