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为何不能找机会,直接一剑杀了曹操?我们想的太天真!

汉献帝为何不能找机会,直接一剑杀了曹操?我们想的太天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4/1/24 1:17:41

序言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妥妥的奸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百般折磨和凌辱,甚至还有电视剧中,他当着皇帝的面杀死了怀孕的董贵人。

总而言之,曹操的行为极度恶劣,他把一国之皇帝当成傀儡,而汉献帝只能在恐惧绝望之中苟活。当然,汉献帝也想过要反抗,例如董承和他一起发动的衣带诏事件。

但最终换来的是一场悲剧,皇帝几乎被吓哭......

对此有人不由的提出疑问,为何汉献帝不直接当庭杀了曹操,反而要搞那么多的虚招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回到当时的历史,细致的探讨汉献帝和曹操的过往。

一、汉献帝上位前后军阀分布窘况

首先将时针拨回到建安元年,这一年汉献帝在董承等人的帮助下回到了洛阳,而曾经带给皇帝无尽恐惧的董卓已经被吕布刺杀,皇帝好像逃出了生天。

但事实上,当时的洛阳经过了一场大火,满目疮痍,皇帝只能住在窝棚里。

而满朝的公卿大臣经历数次打击几乎死亡殆尽,汉献帝的身边没有文臣也没有武将,只剩下一群对着他流泪的宦官和狼狈的随行官员。

而在当时,军阀的势力分布情况是如何呢?

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州和豫州,公孙瓒占据幽州,陶谦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度占据辽东。

简而言之,好好的一个大汉,天下已经完全碎了,属于皇帝的地盘,只剩下了那一块还冒着烟的窝棚。

按理来说,皇帝代表着天下的正统和权威,天下诸侯再怎么样也应该礼遇皇帝,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根据历史记载,袁绍等人准备拥立幽州牧刘虞做皇帝,他们直接否认了董卓立的汉献帝。

——而袁术则自己想当皇帝,所以他拒绝承认汉献帝,而且后来也称帝了。

刘焉和刘表都是皇族子弟,本来是皇帝最忠实的盟友,但事实上,刘焉独揽大权,在四川准备当土皇帝,结果被雷给击毁了违禁之物,他本人也在忧惧中死去。

刘表前期对汉献帝尊重,后期直接拒绝承认汉献帝,但后来也病死了。

当然,诸侯里面也有人非常支持汉献帝,一个是前文提到的幽州牧刘虞,另一个则是徐州牧陶谦。

刘虞虽然被推举做皇帝,但他一生绝对忠诚于皇帝,而且一直主张仁政,可惜好人不长命,被公孙瓒所杀。而陶谦也是一个绝对的保皇派,但其实力不够,所以被曹操给吓死。

这就是当时的背景,落魄到极点的皇帝,几乎被天下忽略的皇帝......

二、曹操与汉献帝的合作

但就在这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曹操挺身而出,在荀彧等人的指点下,他迎接了天子。

当时皇帝还遭到了杨奉等人的控制,曹操机智的钻了漏洞,不仅帮助皇帝摆脱了其他人的控制,而且还隆重地迎接他到许昌......

这里得提一句,当时皇帝落魄的连饭都没的吃,曹操依旧坚持用皇家赏赐的御物来为皇帝盛吃食,为皇帝保持礼仪。

而且他还大兴土木修建了宫殿,设立宗庙设计,让汉献帝终于找到了家的感觉。在那时候曹操就是汉献帝的家曹,曹操就是汉献帝的诸葛亮。

因此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他为武平侯,历史上著名的汉献帝政权这才算真正建立起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说汉献帝政权要到此刻才建立呢?

原因很简单,之前董卓当政时期,汉献帝政权是乱政,天下也因此走向分裂。

——而曹操与汉献帝的组合,是要凭借正统的力量和武力进行配合,重拾天下重建统一。这是一个伟大的组合,在当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光明道路。

当时曹操提供绝对的武力,汉献帝提供绝对的正统,他们珠联璧合,做出了好多大事。例如天子诏令要刘备杀吕布,天子诏令让刘备攻打袁术。天子诏令迫使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

在那段日子里,原本不受人们重视的大汉政权再一次打出了权威,而且拥有相当广阔的地盘,哪怕是强大如袁绍、袁术的大势力也最终被消灭......

三、曹操与汉献帝的矛盾激化

只是,随着地盘的做大,曹操的身边拥有了一大帮利益集团,而曹操本人也随着权力的膨胀,开始和汉献帝有矛盾。

例如在公元197年,曹操出兵征讨张绣,上殿见汉献帝。

汉献帝对曹操已经开始有了不满,于是他就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这话说的相当重,曹操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俯仰求出。

这是两人第一次真正闹矛盾,但出于当时大方向的考虑,两人还是在好好配合,打算中兴汉朝天下。

——但是,随着曹操地盘的做大,他开始担心汉献帝对他的影响,甚至出于安全考虑想要把汉献帝变成傀儡。

——史书记载,曹操刚开始担任丞相,后来又被封为魏公,后来更是晋爵为魏王。随着实力的提升,曹操一步步的掌握了国家军政大权,培植亲信,在天子的身边插满了自己的人。

例如,名义上是皇权体现的尚书台负责人就是荀彧,被曹操视为掌控皇帝一切权力的最佳代表;又例如,曹操亲自安排,皇帝身边的护卫,全部都是和曹家党羽有联姻之人。

在这一背景下,汉献帝基本上也确实沦为了傀儡,他再也不敢像之前一样表达不满。

但汉献帝的退却,使得曹操变得更加大胆,这不完全说是曹操的狼子野心,实在是因为自己已经完全不用再顾忌皇权的尊严。

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曹操没有任何缘由直接罢免的太尉杨彪和司空张喜,议郎张彦不过就因为和汉献帝亲近,结果就被曹操给杀死。

因为曹操的专权,他遭到汉朝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等人的造反,事后曹操解决了叛乱,但他却将百官压到皇帝面前,不论是好是坏全部斩杀,鲜血都溅到了皇帝的脸上。

四、汉献帝的反抗与应对

看到这里我们也都明白了,汉献帝的处境其实又陷入到了死循环,因为曹操变了。这对汉献帝来说完全是无能为力,那么他该如何面对这一困局呢?

——按照我们的想法,那肯定是汉献帝直接摆鸿门宴,当众斩杀曹操。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汉献帝是天子,曹操虽然有野心,但是给予了他最好的待遇,所以天子不能犯险,做事情都必须要滴水不漏。

而且,当时曹操和汉献帝的组合是要统一天下,无论是安全还是为了这一至高目标,汉献帝都需要稳妥进行。

因此,汉献帝的反抗是一步步来的。

第一步,他是向曹操表达不满。

例如前文提到的汉献帝发小脾气,曹操的确被吓了一跳。但曹操不是诸葛亮,他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然后道歉,反而因为害怕,加强了对汉献帝的掌控。

于是汉献帝就开始了第二步,联络朝中的大臣,对曹操进行制约。

应该说这是皇帝的本能,也是最合理的手段。

根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政权里面有有不少人支持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尚书台的掌管者荀彧,后来风评很不好的孤勇者孔融

荀彧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在乱世中他想维护汉朝统治,所以他全力支持曹操,最终促成了汉献帝和曹操的组合,他们也几乎一统天下。

但是,曹操、荀彧最终走到对立面,而荀彧也成为了汉献帝最后的底牌,可惜,曹操用他的死证明了,这个世界上好多奸臣就是从忠臣演化来的。

至于孔融,他是一个优秀的儒生,他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但他却也是一个没什么才能的纯书生。

总而言之,他有种种问题,但他在所有人放弃汉朝的时候,依旧顽强的站在最前线,而且不顾曹操的恐吓,一直与之对抗。

最终,作为孔子的嫡系后代,被满门抄斩。

眼看着常规的政治手段不能阻止了,汉献帝采取了军事对抗,当然汉献帝是没有军队的,但他还有正统在,所以他和董承发动了衣带诏。

结果不言而喻,董承惨死,而董贵人怀着身孕,被拖到皇帝面前被残忍杀害。那一刻汉献帝哭泣了,而且他也绝望了。

到这时候,什么维持这个体系的稳定,什么保持天子的安全,慎重为之,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捅破了,他和曹操早就是明火执仗的对着干了。

因此,接下来就是重要的刺杀的环节了......

但是,汉献帝还来得及吗?当然是来不及了。

在早期,曹操还极度依赖汉献帝的时候,曹操不得不与汉献帝君臣对坐,但那时候汉献帝因为慎重考虑,只能采取软手段,不敢破釜沉舟。

到了后来,曹操都已经离开了许昌,去了邺成,这时汉献帝想要拔刀,他和曹操隔着几百上千里,怎么刺杀?

当然,此后曹操的后人曹髦向众人演示过天子的绝地反扑;可是,当时汉献帝却认命了,他不再进行反抗,而是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富家翁”。

这一点可以参考后来他对于曹丕的态度,他累了,毁灭吧,赶紧的,这皇帝谁想当,谁来。

因此,汉献帝拿刀砍了曹操是可以的,只是我们忽略了汉献帝的的处境,以及这位皇帝最后的选择......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不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反而杀光了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处事方式不同 朱洪武也不是杀光功臣,而是把功臣和官吏同等处理。老朱这个人穷苦百姓出身,未发达时,自家深受贪腐官吏欺压,爹娘死时连个棺材都没,后来打下天下依靠的也是农民军,所以取得天下后对于治下官员要求很是严格,经常性的法外施刑,弄得官不聊生而赵匡胤不同,他是士族,大宋一朝实行的都

  • 秦时明月:总有刁民想害朕,罗网图谋不轨,嬴政反应神速,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罗网是秦国的利器,一直以来都效力于秦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作为秦国最强组织的罗网却一直和自己家的秦王嬴政过不去,从嬴政还未正式掌权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了各种暗杀计划,屡次派出刺客暗杀嬴政。直到现在嬴政统一了六国,成为了始皇帝,号令天下,罗网依然没有放过他,在春日大祭上,罗网还是派出杀手企图刺杀嬴政。

  • 北宋.太卿沈义伦祖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黄龙戏珠沈太卿祖地手绘图历史简述沈义伦,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曾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掌管财政。形峦评析沈太卿祖地,黄龙戏珠形,下爪穴,以取前面有珠类应

  • 赵构和秦桧,谁才是岳飞被害的主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实际上主张赵构为主谋的论调基本一致,无非就是赵构是皇帝,秦桧只是办事员,赵构如果不想杀岳飞,那么秦桧也动不了岳飞,秦桧是给赵构背锅的!赵构和秦桧剧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论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淮下书生前面讲的7大谣言。诸如岳飞不忠、岳飞劝皇帝立嗣、岳飞主张“迎回二圣”、岳飞打着“岳家军”旗号功高震主等等。

  • 从“冷兵器”到“佛郎机炮”:为何明代海军火器,达到了高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海军有没有速射炮,佛郎机是哪个国家,明朝火炮的原理

    俞大猷转过身,下令返航后便回到了指挥室内,对副将说道:“新式武器很好用,让武备库和军械所加大投入,继续改善,尽快装备给各艘战船。”而俞大猷所说的新式武器,便是在战船上使用的各种火器,如红夷大炮和佛郎机炮,以及水雷等,它们都在明代抗倭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多少火器的倭寇海盗船,面对船坚炮利的明军基

  • 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南充蒙氏从何地、何时迁来已无从考证,但有证据显示,南充蒙氏很可能是秦朝大将蒙恬的后裔。“蒙氏最早在秦末汉初就入川了,另有一部分蒙氏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注: 个人简介 康熙帝,满族,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康熙”为其年号,清朝习惯以年号称呼皇帝。康熙系满清入关后第一皇帝顺治皇帝的第三子,]‘湖

  • 她是明朝首位太后,被赞“女中人杰”,多活7年不会有土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听到张太后这样说,宫中的女官们立刻手执利刃一拥而上,当即就要将王振正法。大太监王振被吓得瑟瑟发抖,多亏明英宗朱祁镇及在场的大臣杨士奇等人求情,王振才免去一死,却还是被张太后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是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不久,王振因为一直服侍朱祁镇,所以朱祁镇对他十分信赖,即位后立刻提拔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 回望历史公元1年,汉平帝元年,王莽被封安汉公,意欲谋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公元前1年,汉代第十三位帝王汉哀帝刘欣去世,年仅9岁的汉平帝继位,继位之初,太皇太后王政君下旨“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合众心。应交还印绶,撤销其官职。”董贤听到后,当场自杀,令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掌丞相事。汉平帝上位后,造成的局面则是王政君垂帘听政,王莽实际把握朝政,当上丞相之初,王莽的野心便显露出来,

  • 中国嘉德2023拍卖征集:美轮美奂的仿哥窑—雍正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清雍正仿哥釉铺首尊高H 24.5“大清雍正年制”款伦敦古董商Bluett&Sons旧藏(标签)纽约2012年9月13日拍卖会第1542号 雍乾二帝仰慕古风,富于文人趣味,尤其是对宋器颇为钟情,以宋人审美为自身品位追求的标准。故而仿古瓷成为清代御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雍乾时期尤甚。雍正十三年(1735年

  • 史上唯一一位功绩可以和秦始皇相媲美的皇帝,却被后人骂为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杨坚后来篡位这已经是历史定论,但是但凡做大事者,必须手段狠毒,否则只能成为政坛的阶下囚,而杨广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争夺帝位的时候,杨广拉到一个有力的帮手,这个人就是宇文化及,当然后来杨广也死在了这个人手里,总之最终杨广用计谋使父亲废掉了太子杨勇,自己成功登基即位,杨广登基之后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