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考古挖掘中,出土最多竹简的地方有西北、两湖以及山东,其中湖南在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不少的竹简。其中出土的最多的遗址是里耶古城遗址,这个遗址在2002年被正式的考古挖掘,因为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碎片以及很多秦代的生活用具而被确认是秦代的古城遗址。一开始,考古家考古挖掘此遗址的目的只是为了清理地下文物,方便当地建水库,但谁也没有想到在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几口古井。
为何考古家对这古井非常的重视呢?事情得从1996年说起,当时湖南长沙也考古挖掘了一个古遗址,这个遗址便是长沙走马楼遗址,而这个遗址中的一口古井出土了非常多的三国竹简,揭开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三国历史。因此,在2002年,考古家看到这古井之后,也在疑问古井到底有没有竹简。
事实证明,这3口古井中是有竹简的,而且还不少,足足有3.6万多枚,20万多字。出土了这一大批竹简后震惊了世界,因为竹简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堪称秦代的“秘籍”。所谓的史书,都是当朝人给上一朝人书写的,也就是说秦代的历史是汉代人写的;这就导致多多少少带有朝代政治的影响。这20万字秦代“秘籍”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大到诸侯征战,小到村官的任命。
可惜的是因为这一批竹简内容过于丰富,导致如今大多数都没有解读公布出来。但在已公布的竹简中,就有很大的发现,如“九九口诀”。这一批竹简的出土,到底有何意义呢?要知道,在此之前西方一直认为阿拉伯地区才是九九口诀的发源地,而不相信中国史书中的记载。这竹简的出土,证实中国古人在秦代时期有熟悉的掌握了九九口诀,也为史书中记载的九九口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提供佐证。
最令人意外的是,竹简中记载了洞庭郡以及关于始皇帝的很多事迹,这洞庭郡是被史书忽略的一个郡县,因为所有史书中的三十六郡都没有洞庭郡。更重要的是,这竹简中记载的秦始皇并非是一个几乎所有史书认为的“暴君”,而证明秦始皇在秦人看来其实是一个“明君”,暴政是其儿子胡亥,为了推翻秦朝统治的楚国人以及原来六国之人将这“暴君”的罪名加到了始皇帝身上。试想一下,一个“暴君”怎么会留下一统六国的千秋伟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