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巾军中最顽强的100万黑山军,持续21年,被曹操封邑500户打发

黄巾军中最顽强的100万黑山军,持续21年,被曹操封邑500户打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56 更新时间:2023/12/15 8:54:26

公元184年,随着张角高呼一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一时之间,全国太平道信徒云集相应,一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黄巾军绝对不是一次小打小闹的地方叛乱,经过几年的传教,张角的太平道早已遍布五湖四海。并且张角还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每方设一渠帅,建立起了基本的组织体系。

其目的便是在于一鼓作气推翻汉朝,在张角起义的短短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纷纷爆发起义,在这场战争里,没有后方,没有佯攻,就是靠的风起云涌,一股脑全上,大半个帝国一夜之间沦为战区。

黄巾军虽然武器装备极其落后,但是人数众多,动辄数万十万,绝非一般的州郡长官所能抵挡的,因此,在起义爆发的最开始,黄巾军势如破竹,无数州郡失守,震惊洛阳。

虽然汉灵帝及时派遣了皇甫嵩等人进行镇压,并在当年11月,就已经击败张梁张宝,斩首十万众,还将张角破棺戮尸,砍下脑袋送回洛阳,在名义上平定了黄巾作乱。但是想要彻底根除黄巾军是不可能的,在当时全国各地仍然有无数黄巾军残部。

他们啸聚山林之中,伺机而动,汉官稍有松懈便会出来袭击官府,此起彼伏,难以断绝。而在这些人当中,最为强大的一支当属于张燕所率领的黑山军。

飞燕将军张燕

张燕生卒年不详,本是常山真定人,黄巾之乱爆发以后,他便率领一支队伍加入起义。

常山郡紧邻太行山脉,这便为张燕及其部众提供了绝佳的作战地点,在之后的日子里,张燕便在太行山区一带打起了游击战,黄巾军虽然战斗力比较低,但轻便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张燕的这支部队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最为强大的黄巾军,兵力高达一万人,称霸一方。

最早的张燕尚且不姓张,而是姓褚,叫做褚燕,之所以会改姓张,这主要得源于他的一位大哥,那就是张牛角。

公元185年的时候,张燕结识了附近另一位黄巾军统领张牛角,两人见面以后,一番攀谈,十分投缘,随即结拜为兄弟,合兵一处,开始一同作战。

张燕和张牛角的第一站落在了一个小县城“瘿陶”,原本这座小城防守空虚,拿下这里是没有什么难度的。然而倒霉的是,在进攻开始不久,张牛角就身中一箭,最终一命呜呼。

在临终之前,张牛角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召集自己所有的手下,告曰:“必以燕为帅。”必须让张燕来带担任你们的统帅。

当听到大哥的任命以后,张燕感动万分,随即他便决定改姓为张,从此成为了“张燕”。

张燕的这一举动,事实上,大概也是有影响力方面的考虑,黄巾起义源自于张角创立的太平道,而太平道又是从张道陵创立的道教所延伸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张姓在黄巾军里的号召,是要天然的大上一些,如果换上一个张姓的话,那么就更能够更好收拢人心,做大做强。

事实上,张燕本人的绰号并不少,因为其“身轻如燕”,又称为“飞燕”,张飞燕、褚飞燕都是张燕的绰号。

总而言之,顶着飞燕将军的旗号,张燕开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黄巾起义从公元184年二月开始,直到当年11月草草结束,随着张角三兄弟的死,各地的世家门阀也开始对黄巾势力进行疯狂的反扑镇压。

但唯独常山、赵郡、中山、上党等地的黄巾军仍然活跃,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况,这倒不是说张燕这一批人有多么强大,主要原因在于,这几个郡位于太行山脉两侧,太行山脉高峰迭起,东南和西北方向均为产粮丰富的河北平原和山西,凭借着山区之中陉道的连接,黄巾军可以互通有无,甚至协同作战。灵活的进行战略潜伏和转移,这也是官兵屡禁不止的原因。

根据史书记载,在当时的太行山脉分布有:黑山、白波、黄龙、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哂、等数十支黄巾军分布,他们“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人数从数千到数万不等。

而这其中,又以张燕的黑山军最为强大,虽然并没有完全兼并其他部众,但也算得上是继张角之后,黄巾军的名义领袖。

从草寇变为正规军?

关于黑山军的人数,史书上称达到了惊人的“从者百万”,这一数字是有可能夸大的可能的,毕竟太行山脉位于山区,粮食产能有限,就算加上下山掠夺,也很难凑齐能够养活百万之众的粮食,不过虽然不至于百万之众,几十万人大概是有的,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直相当庞大的力量。

张燕这支力量如果固守山区的话,谁都打不进来,但想要出门远征,逐鹿中原又实在不够看。

因此,在思考过后,张燕决定向朝廷请求招安。当时的汉朝内部矛盾复杂,汉灵帝正愁无解决黄巾之乱,于是便索性封了张燕一个“平难中郎将”,算是给了他一个官方身份。

但虽然有身份了,张燕仍然不敢下山,毕竟此时手里有兵,坐在山里,朝廷才会拿他当回事,如果他离开了太行山脉,恐怕就变成了鱼肉,任人宰割。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便代替朝廷管理太行山区内的行政事务,甚至每年还可以向朝廷举孝廉,派计吏。

让山匪来举孝廉,恐怕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而这还不是最离谱的,后来董卓废立皇帝,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之时,张燕居然也站了出来拥护汉室,派了一支部队加入到了十八路诸侯联军中。

试想一下,如果按照正常剧情发展,那么张燕未来未尝不可以登堂入室,成为一方诸侯。但就在这时,一场意外将张燕推到了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的对立面。

黑山军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联盟,张燕对于手下人的约制力是很低的。

到了公元190年,黑山军大将于毒联合另外白绕、眭固两部大将率军到魏郡和东郡进行抢劫,魏郡和东郡都是袁绍的地盘,得知这一消息以后,袁绍十分生气,立马派曹操进行讨伐。

而曹操也正是在这一战中顺利守护了东郡,并且得到此地,使其成为了自己的封地。

于毒吃亏以后并没有停止,反而准备趁曹操出兵的时候再度侵犯东郡,结果又一次被曹操杀的大败。

这几次交火,使得黑山军中有相当一部分首领与袁绍、曹操等人结仇,转投到了李傕一方。

这时的董卓已死,李傕掌握朝廷,在当时李傕名义上还是自认为是正统政府,不承认袁绍等诸侯在各地的统治权。于是,李傕就派出了壶寿担任冀州牧,以正统朝廷的名义,要从袁绍手中接管冀州。

壶寿考虑到袁绍肯定不会就这样放弃权力,便联合了黑山军内十几部人马,准备攻打袁绍的地盘。

就这样,黑山军转眼间从“流寇”变成了“正规军”,开始奉旨讨贼。

不得不说,这场战争壶寿打的还是相当出彩的,通过收买叛徒的方法,壶寿夺得了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但袁绍也不是好惹的,在收拢兵马以后,立刻展开了对于壶寿和于毒的报复,在经过长达五天的高强度对战以后,壶寿和于毒先后死在乱军之中,黑山军实力大损。

投降曹操,安度晚年

黑山军的损失,事实上对于张燕而言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于毒这批人原本就不太服从张燕的管理,擅自出战。

现如今,袁绍帮自己除掉了竞争对手,张燕摇身一变,成为了黑山军最高统治,说话的分量一下子就起来了。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坏处的话,就是张燕收拢黑山军残部,使得他彻底站到了袁绍的对立面,过去,张燕还能通过示好的方式,勉强和袁绍维持和平,但现如今,张燕和袁绍的战斗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免的了。

不过张燕也绝对不是吃素的,经过长达几年的休养生息,他也早已不是昔日的乌合之众,在他的身边已经聚集了“精兵万余,骑数千”。为了能够抗衡袁绍,张燕一面联络匈奴人和乌桓人,一面只等袁绍大军到来。

初平四年,袁绍、吕布联军在常山与张燕的主力部队爆发了决战,这一场战争中,张燕表现的还是不错的,虽然在此之前从未打过大仗。

但张燕军阵齐整,硬是扛住了吕布和袁绍的狂轰滥炸,史书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但哪怕战至如此,张燕军队依然没有崩溃,这场战斗,双方一连持续了十几天,最终均损伤惨重,各自撤退。

这场战斗张燕虽然没有胜利,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已经向天下表明,自己的军队已经脱离了黄巾军的范畴,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

在经过与袁绍的大战以后,张燕也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了,当时天下看不惯袁绍的人不少,臧洪和公孙瓒都在此列。

于是,张燕便选择与这二人联盟,共同抵抗袁绍。

如果张燕事成的话,那么他就有可能走出太行山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诸侯,但可惜的是,张燕的运气实在太差,臧洪和公孙瓒两个人都靠不住。

公元195年,袁绍大军发起对臧洪进攻,张燕虽发兵试图呼应,但最终无果,臧洪还是被围在了东武阳城足足一年的时间。

袁绍曾经命令陈琳写信劝降臧洪,但遭到了臧洪的拒绝,此时的臧洪已经铁了心,要和袁绍干到底,在最后关头,他拿出了全城仅剩的三升米煮成稀粥,又杀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妾,与军民分食,最终全城七八千人全部饿死,东武阳城破,袁绍抓住已经饿的皮包骨头的臧洪,将其处斩。

而另一面的公孙瓒则更为夸张,他自认不敌袁绍,便屯兵易京,修筑高墙,囤积粮食,准备打持久战。

在袁绍大军包围易京时,公孙瓒曾经派自己的儿子向张燕求援,张燕欣然同意,双方约定在夜晚举火把为号,攻杀袁绍。

只不过,他们的计划最终被袁绍得知,在当天夜里,袁绍趁着张燕大军未到,先行举火把骗取公孙瓒出城,结果杀的公孙瓒大败,等到张燕大军赶到,为时已晚,就这样,张燕的军队也被袁绍杀的惨败。

张燕的两个盟友先后身死,自己也损兵折将,按照常理来讲,他到了这一步,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就在这时,曹操发动了官渡之战,随后几年袁绍陷入了与曹操的争锋之中,再无空闲歼灭张燕。等到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张燕意识到自己再无发展可能,便索性归降曹操,随着黑山军向曹操的投降,至此,汉末黄巾之乱彻底平息。

张燕的黑山军在东汉末年一直持续了长达21年之久,甚至比绝大多数诸侯政权的寿命都要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张燕也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了。

对于张燕,曹操也没有为难,张燕出山的时候,为曹操带来了十余万人口,这在战乱纷争的东汉末年是十分珍贵的。

出于感谢,曹操封了张燕一个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命他守卫邺城,邺城位于曹操大后方,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战事的,就这样,张燕的晚年在这里得以安度。

张燕是失败者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很难做出肯定的答复。在东汉末年的纷乱中,张燕因为吃不饱饭带着自己的一帮兄弟投身山林,最后又带着一帮兄弟出了山林,过上了安定的好日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并未失败,反而相当成功。

标签:

更多文章

  • 大明风华:朱棣“爱孙狂人”朱瞻基有多少神助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不过,作为朱家父子趣味游戏中的一个旁支,朱棣对朱瞻基祖孙辈的爱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与小家庭的祖孙情不同,爷爷这一代负责严格和传承,教养的责任落在了父亲这一代。朱棣的教育和朱瞻基的呵护几乎无所不包。《大明风华》在里面,朱棣总是选择朱瞻基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当然,历史上的朱瞻基也是文武双全的能人,但是在比赛

  • 趁元军北撤,1277年宋军在文天祥的带领下,发动了一轮大规模反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湖南,张虎于三月在宝庆府高举义军大旗,周边县份的百姓们都跟着响应。这股义军陆续收复了新化、宁乡、安化、益阳等县。但是,后来张虎屡战屡败,很快就被湖南境内的元军压制住了,没能继续扩大战果。五月,赵漂、赵璠叔侄又在湘乡起义,并被文天祥推荐至宋廷封官。宋代名臣张浚之后张唐、前赣州通判熊桂等也陆续起义,收

  •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事实上还有下半句,只是无人敢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可以说曹操是一位备受质疑的历史人物,在世间有人说其是一代枭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英雄,也有人表示曹操就是一奸诈小人,是的,用直白的说来说,就是有人说曹操是狗熊,也有人说曹操是英雄,而曹操本人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的,曹操的这样的胆识也是值得钦佩的。是的,有人说曹操在

  • 明朝徐有贞的水壶放水科技实验,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有贞简介,明朝徐有贞是什么人,明朝四大科学作品

    这一次,徐有贞在经过一番详细的考察之后,决定采取开支河的措施,来缓解决口所带来的河患问题。这个建议遭到了朝中很多大臣的激烈反对,朱祁钰也有所动摇。为了让朱祁钰尽可能地支持自己的想法,徐有贞特意做出了一个科技实验,他拿出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水壶,里面装满了等量的水。然而在其中一个水壶上打开一个大孔,在另一

  • 《三国演义》中曹操梦寐以求的三位名将,其中一位让他后悔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乔小乔被曹操锁在铜雀台,曹操杀完吕布后面为什么后悔了,曹操真人照片

    曹操一辈子非常成功,从一个浪荡子弟混到国家权力的实际统治者,曹操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是再成功的人也有自己的遗憾,而曹操最大的遗憾就是失去了三员猛将。其中两位根本瞧不上曹操,曹操怎么追也追不上,其中一位则是对曹操忠心耿耿,结果因为曹操的一个失误丢掉了性命。与曹操失之交臂的第一位猛将就是关羽,

  • 1399年,李景隆率50万大军,去掏朱棣老巢,怎料竟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景隆如何战败朱棣,朱棣李景隆决战白沟河,朱棣被李景隆抓住

    这一年,朱棣将朱高炽叫到面前:“我去诓你17皇叔的朵颜三卫,你要看好咱们的大本营。”朱高炽郑重地点点头,跛着脚摇摇晃晃登上城头,送别远去的父亲。李景隆得知消息后,挥动着马鞭,亲率50万大军,呼啸而至。他一声令下,北平的9个城门口,转眼间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他心中暗暗盘算:城内1万人马,分散在9个城门

  • 三国最厉害的四位托孤大臣,其中竟有两位诸葛,皇帝也要礼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第一: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托孤案例,也许这是除周公以外,刘备写下了最完美的白帝城托孤。不仅是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诸葛亮更是一个真正的专用托孤。这对君臣模式,后来成了无数皇帝想要模仿的对象。也许它是如此完美,以至于有些人在未来猜测这是一个阴谋。更有者认为,在刘备托孤之时,都准备了后手,一旦诸葛亮不对就

  • 没钱了怎么办?朱元璋的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怎么下地府的,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人民对朱元璋态度

    引用来源:《明史》《明会典》《御制大诰》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 两千多年事件疑点重重,秦始皇将焚书坑儒“黑锅”背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秦始皇实行的暴政,其中一条依据就是焚书坑儒,灭绝文化,可谓是妇孺皆知,后世批之为暴君。两千年来焚书事件疑点重重,秦始皇这是背了黑锅吗?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宏图霸业已经完成,后世对他的评价或许真心不在乎。秦始皇34年,于咸阳宫酒席宴上,博士们发生争论,主要分歧在于是否当以历史传统为师,全面修正实行郡县制的

  • 南宋即将灭亡之际,忽必烈突然下令撤军北归,文天祥趁机反攻江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另外,四川有还有很多山城仍然在宋军手中。由于元军占领了长江下游沿岸所有州郡,使宋廷早就与四川的宋军失去联系,根本不知道四川的具体情况。眼见南宋即将彻底灭亡之时,忽必烈却突然下令撤军。1276年夏,跟随皇子那木罕、阔阔出征讨海都(窝阔台之孙)的几位宗王,昔里吉(蒙哥之子)、脱黑帖木儿(岁哥都之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