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的“神兵”乃孙傅的剧本,维持士气的强心剂
不同于第一次开封保卫战,金军已是孤军深入后的强弩之末。第二次开封保卫战从开始就注定凶多吉少,这是当时许多重臣的共识。
禅让的宋徽宗在金人撤军后,顿感安全,妄想讨回权力。而在位的宋钦宗则对其父严加看守,父子间的勾心斗角瞬间摆上台面,最终引发了一系列让人窒息的操作。
长于鼓舞人心、调度防守但不擅野外战斗的李纲被强令带领各路宋军援助太原,加上李纲朝中的盟友许瀚顶不住政敌压力催促李纲尽快出战。
此时,一队出城焚烧金军攻城器械的宋军精锐竟碰上冰面破裂,数百人溺亡。终于,伤亡过半的宋军到了士气崩溃的边缘。
正是这个时候,守城负责人之一的兵部尚书孙傅突然声称,仙人丘浚的《感事诗》,有写着“郭京杨适刘无忌”,或许藏着拯救开封城的奥秘。
顺着仙人的网线,孙傅在开封城内找到了郭京。郭京招募了大量市井之徒,跳广场舞一般地对他们进行训练。编排成7777人的“六甲神兵”。
“神兵”装神弄鬼了一段日子,在无法拖延时,硬着头皮出战,又在金军面前不堪一击,非但没能拯救开封城,还成了历史的笑柄。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孙傅、何栗这些力主抗金、城破后相继殉国的名臣,突然相信装神弄鬼那一套?
但寒冬将至,金军胜势扩大。破城在即,守城方无奈派郭京的“神兵”出阵,结果不言而喻。
“神兵”一触即溃,城墙围观的宋军看到希望落空,士气彻底崩溃,迅速城破。
客观来讲,在金军包围汴梁时,宋钦宗依旧让一个文官孙傅主导军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也可见宋朝的防范问题已经浸入到了灵魂。
再从郭京装神弄鬼败露后守城宋军的总崩溃看,在骗术败露前“神兵”的存在,确实提升过守城士卒的士气,守军对这支“神兵”的确幻想过。
宋军第二次开封保卫战的败北,究其原因,还是因众寡不敌,而郭京的“神兵”只是孙傅等守城人最后一针,没起效的鸡血罢了。
虽然孙傅导演的郭京“神兵”大戏没能拯救开封城,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开封守军的士气有所提高,确实不失为“把死马当活马医”的最后维持士气手段。
孙傅导演的郭京“神兵”大戏没能拯救开封城,那么同时代抗金战场上声名赫赫的宗泽和李纲又是怎么看待这些装神弄鬼的把戏的?
抗金名将宗泽,同是装神弄鬼的好手
第二次开封保卫战中,孙傅使出的郭京“神兵”以失败告终。然当时还是皇子的康王赵构被派往金营求和,刚好途径河北磁州城,当时磁州的太守名叫宗泽。
赵构听后恍然大悟,立刻任命宗泽为开封留守。对亏了李纲这番解释,不然宗泽都不能走马上任,更没有日后抗金的战果了。
风水轮流转,伴随蒙古人崛起,接连攻陷开封的金人也玩起了郭京装神弄鬼那一套。
被蒙古人逼到无奈的金人,也是郭京的徒弟
1213年,刚走马上任的金宣宗便在都城中都迎来了蒙古大军。
面对蒙古人的猛烈攻势,金宣宗只能坚守不出。而在这次无奈的攻坚战中,郭京的名场面又几乎重演了一遍,实在无比讽刺。
一天,完颜讹出专门负责招奇能异士的场所迎来了一位高人——一个号称“诸葛亮都不懂兵法”的人,此人叫王守信。
听这口气无人不惊,完颜讹出在对王守信稍作面试后,直接把他推荐给金宣宗。金宣宗也直接给王守信封了一个“行军都统”,直接让他自建队伍。
罗马人一开始被吓了一跳,以为是什么“神兵”。但后来,还是轻易大败凯尔特人,随后夹带怒火血洗了其宗教圣地。
所以说,郭京并不孤独,古今中外的舞台上,都少不了装神弄鬼的神棍。
他们的本质就是欺骗。哪怕看似不切实际的举动,也依然苦苦相信。同时,古人由于科技有限,对超自然力量往往有敬畏感。
但纵观历朝历代,“神兵天降”,归根到底,通常不是胜负的关键。
关注我,与你一同,穿越古今,品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