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第一奸臣:少时忠臣义士,后陷害岳飞,忠奸后世自评说

南宋第一奸臣:少时忠臣义士,后陷害岳飞,忠奸后世自评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96 更新时间:2024/1/30 16:53:59

秦桧生于湖北黄州江边的一艘船上,他的祖上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寻常人家,直到父亲这一代才通过科举入仕,当了一个县令。不过,秦惠的妻子王氏来头倒是很大,她是宰相王珪的孙女,与李清照是表姐妹。

鉴于秦桧与王氏的门第差距,我们推测秦桧应是25岁进士及第后才迎娶的王室,由此进入了宋朝士大夫的联姻圈。由于后世史官对秦桧极为厌恶,因此秦桧早年履历颇为模糊。但是通过史料考证得知,秦桧在北宋末年的言论颇有忠臣义士的风范,他强烈反对对京割地起河。

37岁时,秦桧上奏,认为对来犯的金军应该展现出强硬的态度,金军攻陷开封后,要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而秦桧却和其他人联名上书,要求保留赵宋法统,立赵氏宗室为帝。因而被金军扣押。若是不知道秦桧后来的所作所为,只怕会真觉得秦桧是个忠臣。

讽刺的是,后来的南宋官方还真的一直把秦桧视为忠臣。金军俘虏了徽钦二帝北上后不久,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称帝,建立南宋,改元建炎。可是赵构根本不想收复失地,只想向金人乞和,偏安一隅。

可是金国怎么会放过乘胜追击一举灭宋的机会?面对金人的步步紧逼,赵构一路难逃。整个建炎年间,赵构都是在不断的跑路中度过,41岁时,秦桧携家眷离开了金营。

关于秦桧如何逃离金营的重重把守,历代都有不少争议,很多人都认为秦桧是为金国策反的奸细,但无论如何,秦桧一归宋,就开始极力鼓动赵构与金国讲和,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正说中了赵构想让南宋与金国变成南北朝的心思。赵构觉得秦桧忠心可嘉,就将他提拔为礼部尚书,不久又拜为宰相,和另一位宰相吕颐浩一同主政。吕颐浩对秦桧极为反感,而秦桧也想大权独揽,双方明争暗斗,最终在次年秋天决出了胜负。

吕颐浩一派将秦桧提出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解读成将籍贯为北方的人送回北方,而赵构本就是北人,若是北人归北,那赵构该何去何从?赵构非常生气,下旨将秦桧罢相,并张榜朝廷,表示永不复用秦桧。

等到秦桧46岁时,南宋的局势已经逐渐稳定下来,赵构开始重用韩世忠、岳飞等新生代武将,阻击了金国南下的铁蹄,收复了襄阳六郡,又剿灭了南宋境内的各路流寇,宋金两国开始转为南北对峙的状态。

但南宋的两位宰相赵鼎、张浚又发生了分歧,这就给了秦桧东山再起的机会。张俊引狼入室,找来秦桧充当自己的盟友。当时赵构正要把淮西5万军队划给岳飞统领,而秦桧和张俊却挑拨赵构不要给岳飞太多兵力,防止功高盖主,却没想到新派去的统帅指挥不当,导致淮西爆发了军变,张浚引咎辞相。

公元1138年49岁的秦桧第二次拜为宰相,并被皇帝太王与金国议和。秦桧登上相位后,就把赵鼎排挤出朝,开始了长达17年的独相生涯。秦桧掌权后,大肆打压政敌,培植党羽,迫害忠臣良将,钳制言论,大兴文字狱。

而这一切都是在赵构默许下进行的,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杀害岳飞。在秦桧独相后不久,宋金两国就签订了第一次绍兴和议,岳飞,韩世忠虽极力反对,却无济于事,反而招致赵构猜忌。然而,第一次和议的成果仅仅维持不到两年,就因金国内部发生政变而成了一张废纸。金兀术杀掉金国的主和派大臣,大举南侵,赵构连忙找来岳飞救场。

岳飞率军北伐,一路上攻城拔寨,连获大捷,深入河南腹地,距离开封咫尺之遥。但是秦桧却抓住了赵构的猜忌心理,劝皇帝召岳飞回朝。赵构连发12道金牌,强令岳飞归朝,并且削除武将兵权,与金国重新议和。而金国议和的条件之一就是杀掉岳飞。

公元1141年,一代名将岳飞遇害,金国与南宋签订第二次绍兴和议,这次和议的内容比上一次更加屈辱,不仅割占了大片领土,而且世世子孙谨守臣节。但是赵构和秦桧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将秦桧比作伊伊 周公

君臣二人狼狈为奸,粉饰太平,在政治上实行高压统治,大兴文字狱,在民生上集尽苛捐杂税之能事,百姓民不聊生,群臣敢怒不敢言。公元1155年10月,秦桧病重不起,临终前,他请求赵构让儿子秦禧继承相位,但是生性多疑的赵构却下诏将秦氏子孙逐出朝廷。

秦桧一命呜呼,终年66岁。赵构追封秦桧为申王 ,在诏书中褒奖了他的辅佐中兴之功。可是秦桧之恶名实在是臭名昭著,就算赵构如此粉饰,也抵不过人心向背。

公元1206年,权相韩侂胄为北伐造势,将秦桧的谥号改为缪丑,并追封岳飞为鄂王。但是随着北伐失力,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了韩侂胄,又将秦桧的谥号改回为忠献。南宋一朝再无变动,后世史官将秦桧列入了奸臣传中,在重修岳庙时,将秦桧夫妻的跪下置于岳飞墓前,供世人唾骂。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隐藏智者:史书上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实则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但是阿斗在位时唯一的作为就是不作为,阿斗对之前的人并没有进行改动,维持了朝廷的稳定,让部门保持原来的运作。在前期有诸葛亮辅佐,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又依靠蒋琬和姜维等人操劳国事,而刘禅几乎就没有怎么操劳国事,但是也没有去给国家添乱。有人说刘禅是运气好,遇上了忠臣,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却是刘禅最为苦恼的事情。

  • 《山河明月》陈宝国演绎燕王朱棣,和王姬一同携手展望大明的大好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山河明月》的剧情主要说朱棣从小就跟着元帅四处征战,具有相当将军特质,并且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并且他的妻子和跟随着都对他忠心耿耿,他以过人的智慧也成为了政治家,但是朱元璋过世之后,就将位置传给了建文皇弟,建文皇帝却被蛊惑,在局势未稳的情况下,决定消藩,因此引起了边境的混乱。朱棣最终通过了三十万

  • 阿斗鲜为人知的一面:阿斗和诸葛亮的关系,有着精明的政治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临死才发现阿斗真的不傻,阿斗就是阿斗吗,诸葛亮为阿斗做了哪些事

    但是刘禅真的就仅仅只是“庸”就能概括的吗?他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刘禅的争议性 刘禅,字公嗣,出生于207年,为刘备在小沛时期所纳的小妾甘夫人所生。看起来似乎出身普通,亲生母亲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家族,但是却非常得刘备的重视,早早被选定为继承人(禅本身就有继承的意思)。公元220年,刘备刚刚被

  • 据说,我国古代冶炼技术领先世界500年,是诸葛亮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原标题:据说,我国古代冶炼技术领先世界500年,是诸葛亮的功劳!

  • 既有名臣,又有明君的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一般而言,新政失败往往不是缺乏明君支持,就是大臣不够给力造成的。然而为人所熟知的庆历新政却不是这样,上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下有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这样的名臣,最后依然难逃失败。今天,我们一起从背景、内容、结局和影响,这四个方面来仔细了解庆历新政,寻找原因。主持庆历新政的大臣之一——范仲淹一、庆历新政

  • 明太祖朱元璋会把“不肖子孙”这四个字送给后面明朝皇帝中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明朝朱元璋的六子是哪六个,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把猪叫啥

    明朝十六帝,虽说知名度都挺高,但是像样的却没有几个。如果他们在地下能够聚集一堂,朱元璋再怎么护犊子,肯定也会大发雷霆,给他后面的十五帝好好上上课,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肖子孙”?明朝疆域图一、 功大于过的六帝1、靖难功成的朱棣朱棣作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朱元璋的四子,世人都知道他是篡夺了自己侄子的皇

  • 明朝北征蒙古、南平交趾,武功赫赫,为何就是没有全面控制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然而强势如大明,却少了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忽闻西域起战乱,铁骑横马昆仑山”的西域之威。终明一朝,始终未能像汉朝、唐朝一般全面控制西域,这是为何?明初疆域一、皇帝质量的不同1、汉唐多“大有为之君”汉高祖刘邦以高超的识人用人之术开创了汉室江山,汉文帝刘恒和

  • 朱元璋为何会任用蒙古人?那些蒙古人又为何愿意为朱元璋所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双方关系可谓是势同水火,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的麾下有一群被称为“达官”、“达人”的蒙古将士,他们为朱元璋的大业立下汗马功劳。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或许还能理解,可朱元璋素以猜忌心重而闻名,他怎么会放心任用蒙古人?这些蒙古人又为何愿意为朱元璋所用?明朝“九边”防线一、朱元璋为何用蒙古人?1、

  • 朱棣手中的明军打得赢帖木儿帝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公元1404年,帖木儿亲率近五十万大军东征,意欲和明朝比个高低,顺便收复蒙古人的“故土”,可就在他准备亲赴前线指挥进攻甘肃的战役时,他不幸因病去世,他的东征之梦也化成了泡影。如果他真的率军踏上了了明朝土地,当时的永乐皇帝朱棣能打得赢他吗?中亚“跛狮”—帖木儿一、帖木儿帝国和明朝的经济对比1、两国的人

  • 大明王朝:历史上最硬气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在元朝末期,政府腐败,蒙古人不断压榨汉人。加上蝗虫泛滥,导致百姓难以生存。于是,朱元璋联合众人揭竿而起,反抗元朝。在无数次战争后,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结束了蒙古人对中原的统治。之后,他平定了四川、广西等地。中国再次回到了汉人建立的王朝,同时收回了丢失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为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