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纪晓岚“智斗”和珅

纪晓岚“智斗”和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46 更新时间:2024/1/26 2:59:51

影视剧照

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本名纪均,字晓岚,生性幽默,为人直爽豁达,思维敏捷,博学多才。而和珅号称“满清第一美男子”,身长九尺,老爹是福建副都统,标准的高富帅。

影视剧照

传闻纪昀与和珅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昀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之交,没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年轻的和珅处世外泼辣办事能力强,年老处世圆滑的纪昀会不时地善意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是深得乾隆喜爱的两个大臣。

影视剧照

下面收录几则“纪和”两人的趣味斗争故事,不论是否杜撰,个中深意仍然值得回味。

“戒烟”

纪晓岚生性嗜烟如命,素有“纪大烟袋”之称。每次戒烟都只是半途而废。一次,纪晓岚告诉乾隆和和绅他已经戒烟。可是,和绅坐着轿子从街上经过时,又看见烟贩给纪晓岚装烟,便进宫叩见皇上,说纪晓岚根本就没有戒烟,他犯了欺君之罪。

影视剧照

皇上听了和绅之言,大怒,立即坐轿来到纪府。纪晓岚正在抽烟,听下人说皇上和和绅来了,匆忙将烟锅装进袖口中,神色慌张出门迎驾。

乾隆看出破绽,故意稳坐椅子不肯走,纪晓岚急得来回走动。和绅给皇上使了眼色,皇上说:“纪晓岚不是爱对对联吗?如果你今天对不来,我就不走了。”

纪晓岚说:“皇上,臣今天身体不适,改天吧”。皇上说:“你敢抗旨”。纪晓岚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让皇上出上联。

乾隆灵机一动,出了上联:“吞吞吐吐,吐吐吞吞,愈吞愈吐,愈吐愈吞,意为事而如此吞吐?”纪晓岚答道:“进进出出,出出进进,愈进愈出,愈出愈进,因袖要冒烟而进出。”

影视剧照

说话间,纪晓岚袖口直冒烟,一会儿,烟愈来愈大,纪晓岚大喊:“皇上,烫死我了!”君臣俱乐。

“狼狗之争”

一次,纪晓岚升官当了侍郎,和珅(时任官职尚书)和几个官员早就商量好了要挫挫纪晓岚的锐气,让手下把纪晓岚请到和珅家中做客以表庆贺。

等到纪晓岚入座,和珅便叫人牵来一头狼狗并向纪晓岚请教:“这是何物啊?是狼是狗啊?”,和珅手底下一位官员重复道:“是狼是狗啊”,其他官员哄堂大笑。(当时纪晓岚正任侍郎一职,“是狼”正好与“侍郎”谐音)

影视剧照

纪晓岚当即回答:“是狗。”和珅不解。纪晓岚接着说道:“狼与狗的尾巴有区别:尾巴下竖是狼,尾巴上竖(尚书)是狗。”

有个姓的御史,平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巴结和珅,为了在和珅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更为了讨好和珅,他不失时机地站出来给和坤解围,说:“纪大人,言说得好,狗在天边吃屎,狼在天边吃肉,既然刚才那个畜牲吃肉,是狼(侍郎)是狗,不问也就知道了。”

影视剧照

禀性耿直的纪晓岚平时最讨厌的就是溜须拍马之人,见王御史不失时机地拍马溜须,他顿时心生厌恶。于是,他斜视了王御史一眼,然后对着众人,慢条斯理地说道:“王御史,话可不能这样说,狗这东西没个准性,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

“个个草包”

传说和珅建了一座亭子,请纪昀题写横额。纪昀挥毫写了两个大字“竹苞”。

竹苞,竹笋也,出自《诗经》,是形容事物象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和珅想,这是说我在仕途上能飞黄腾达,于是十分高兴。

影视剧照

后来,乾隆探访,看到亭上大字,哈哈大笑,问是何人题写。和珅愣了愣,回答是纪晓岚。乾隆说,“竹”拆开是“个个”,“苞”拆开是“草包”。纪晓岚是骂你家“个个草包”呢!

“寿宴献诗”

乾隆四十七年,和珅家里的天香阁落成了,刚好又遇上是和珅母亲的生日,于是,便请乾隆御驾游园。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有功,于是乾隆便邀请他一起去参加,以便助兴。

纪晓岚一到和珅家就要吃要喝,才一会儿,就吃了人家一只三斤重的蹄膀,一点儿也不顾全自己“第一才子”的体面。

影视剧照

吃过饭后,乾隆提议要为和珅的母亲献诗。只见纪晓岚晃着个大烟袋,喷出一口浓烟也带出一句诗来:“这个婆娘不是人,”满座的人都以为他搭错了神经。

又听他吟:“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才如释得负。不料他又迸出一句:“生个儿子去作贼,”大家吓得脸色都变了,谁都不敢说话。

只见他拈须又吟:“偷得蟠桃送母亲。”大家听完都哈哈大笑,和珅也转怒为喜。

更多文章

  • 此人是汪精卫的接班者,手握重兵却迫害同胞,死后墓地被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汪精卫抗日,梁宏达评汪精卫,梅州大埔汪精卫老宅

    1962年,蒋介石开始北伐,陈公博抛弃了汪精卫,转投到蒋介石的门下。时人都说他是背信弃义的人,但是他丝毫不引以为耻,甚至认为很光荣。从小他就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需要什么,他的父亲都能够满足他,于是陈公博从小就娇生惯养,成年以后,他回忆说:“我小时候看《品花宝鉴》,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假装有事情

  • 清朝为何改金为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随着金国所征服领地的扩大,更多的民族被纳入统治范围,女真、蒙古、汉则是其中的三大民族;金国号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以象征女真复兴的金为国号,民族意义太窄,这种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甚至会妨碍到皇太极的事业。而从历史上来说,此时皇太极的目标是整个天下,而不是偏安东北,所以再固执于500年前的金朝并

  • 岳飞如果拥兵起义,成功几率有多大?宋高宗:借他几个胆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忠君大于一切,不是几个胆子的问题作为岳飞这个人来说,不管是北伐的初衷,还是抗金的事业,都是建立在他的精忠报国的思维之下的,要是离开了这一点,可能岳飞就不再是咱们认识的那个他了,反而很有可能变成人们口中的“秦桧”。在岳飞的身上可以看到,与当时很多党羽不同的一点,那就是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他是典型儒学继

  •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蒙古王妃是有多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蓝玉攻打喜峰关,蓝玉对蒙古王妃的评价,蓝玉

    当时明朝虽收复大都,但是北元的势力依旧很大,朱元璋先后曾派出徐达、常遇春、傅友德等大将多次出击,虽然削弱了北元的势力,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公元1387年9月,朱元璋任命蓝玉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塞。1388年3月,蓝玉率军北上,4月,才走到捕鱼儿海。蓝玉等明军在大漠寻找

  • 明仁宗朱高炽,十年太子十月天子,七妃殉葬万世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朱高炽是明朝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与他的父亲朱棣不同,不善武,不喜欢战争,但在朱棣带兵外出期间帮忙处理国家事务。虽不得朱棣欢喜,但却也安稳做了十年太子,后来成功称帝,虽然只有十个月,但是他却得到后世无数称赞。 明朝算是很多中国人最喜欢的朝代了,甚至后世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容

  • 明仁宗朱高炽做了9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仁宗朱高炽的谋略,揭秘明仁宗朱高炽之死,明仁宗朱高炽为何只做一年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应该是肥胖多病且操劳过度所致,并无阴谋论在其中。 朱高炽不容易啊,虽然早在洪武二十八年(1369年),就被立为世子,但朱棣却并不喜欢他,原因就是因为他肥胖足跛,行走不便,没有朱高煦那种“类英武”的堂堂相貌。再加上其性格温文儒雅,不像朱棣与朱高煦那种杀伐果决,鉴于此朱棣觉得朱高炽可能

  • 明仁宗冥府述职:我是胖死的;朱元璋:你没杀弟弟,险误了大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朱元璋的爱孙。他活了47年,朱元璋死时他20岁,当了10个月的皇帝,一生颇为传奇精妙。这300多斤的胖皇帝一步一挪地过了奈何桥,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我是胖死的,不要冤枉我的儿子朱高炽想要拜跪行礼,朱元璋连忙喊停,打趣的说道:“皇孙呀,我走的时候,你没这‘身材’呀,咋现在胖成这样了

  • 宋真宗爱装神弄鬼,却消除了长达百年的饥荒,大臣:国君如病狂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然而到了。德宗时期,白居易初到长安,呈上诗作拜谒当时的诗坛大佬顾况。对方一看到他的名字就笑了,戏称京城米珠薪桂,想要定“居”可不容“易”。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连当时的仕宦阶层一谈及粮价都难言轻松,由此可见粮食供应状况的不容乐观。到了百年之后的宋朝,性格庸懦、笃信天命鬼神的“神棍皇帝”宋真宗当政时期却开

  • 对于唐婉,赵士程远比陆游更用情至深,他的深情更应被后人传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唐婉字惠仙,她的祖父是当时有名的鸿胪少卿唐栩,出生官宦世家的唐婉除了家教严格之外,她自己也很聪慧好学,自幼便饱读诗书,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她的一生应当是十分顺遂的,等待长大,然后等自己的长辈为自己定一门亲事,年龄到了便入门相夫教子。但是凡事总有意外,唐婉的父母在她还小的时候就病逝了,她只能无奈到了

  • 宋仁宗突然要废皇后,大臣们苦劝不住,皇帝眼圈一红:她打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仁宗小说,宋仁宗为什么要废皇后,宋仁宗私访13集播放

    一代明君最早《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出自元杂剧,后来又被陆续作为素材写进了明代小说《包公案》以及清代的小说《三侠五义》。而现代更是被翻拍成了很多的影视作品,如《包青天》中的一个单元,就讲述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皇后刘娥没有子嗣,为了能稳固皇位,便设计让自己的太监郭槐在李宸妃生产的当晚,将一只狸猫调换成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