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匮之盟是怎么一回事

金匮之盟是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31 更新时间:2024/1/20 9:28:13

我们应该怎么读历史?这是个问题。当然我没有能力决定一个规则,更没有资格对前辈们指指点点。虽然如此,小子无知无畏,愿以一家之言,解读出历史的另一种味道。若有不妥当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历史上的疑案很多,其中的真实性早已不重要,留下的故事,任人评说。唐宋并称,但其第二代的皇位继承却都留下一段疑案。唐太宗发动一场玄武门之变,宋太宗留下一段斧声烛影及金匮之盟。千年都已过去,其中的是非谁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当历代前辈们纠结于其中真假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匹政治遮羞布,其目的仅仅是遮丑而已,其中的权谋谲诈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经过有心人的剪裁,历史早已面目全非。玄武门之变,我们暂且不提。小子不才,愿意拾起金匮之盟这个话题,讨论这匹遮羞布是如何去打扮历史。有说的不清楚,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有待大家指正。

杜太后的临终遗言

杜太后,生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犹爱光义”。当陈桥兵变的时候,杜太后闻之而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观其言,不似一般老太太的话,好似见过很多大场面,对此并没有惊恐。我记得郭威兵变时,其家在京城者全部被杀,杜太后肯定是知晓的,造反兵变不是请客吃饭,热热闹闹一场就完成了权力的交接。造反是要流血的,对于身处京城的杜太后,淡然的说出儿有大志之类的话,我们可以认为她绝非一般老太太。

960年正月,陈桥兵变之后,杜太后被尊为皇太后,她反而愀然不乐,接下来还为赵匡胤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诚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而不可得,是吾所忧也。”全然不是暴发户的姿态,反以“为人君难”劝诫身为九五之尊的赵匡胤。从这些侧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对她的评价“聪明有智度”是可信的。

961年六月,杜太后崩。以其身份和智度,临终时提出金匮之盟或许就不显得意外了。“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对。后曰:‘吾自老死,哭无益也,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耶?问之如初。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这就是金匮之盟的由来。

但我们仔细分析,其中很多地方不近常理。其一,赵匡胤的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并不是继承,从这点来看,与杜太后是没有关系的,杜太后居然干预皇位的继承问题,难通常理。如西汉时窦太后喜爱梁王刘武,希望汉景帝百年之后传位于刘武,来个兄终弟及,,汉景帝迫于其母而犹豫再三,但终不能传位于其弟。窦太后的影响力远超过杜太后,杜太后的一句话怎能左右皇位的继承问题?其二,赵匡胤此时才34岁,正当壮年,没有必要考虑这个问题,即使一旦不幸,完全可以让赵光义担任辅政大臣,没有必要继承皇位。杜太后干预皇位的继承,肯定会犯赵匡胤的忌讳,说不定还会为赵光义惹来杀身之祸。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是否有理由这么认为,杜太后确有临终遗言,但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兄终弟及。甚至我们还可以大胆假设,杜太后的临终遗言确实提到了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但是否形成一纸盟约并被保管,恐怕更值得商榷。因为赵光义976年十月登基的时候,并没有拿出金匮之盟。正因为如此,杜太后的遗言,在赵光义继承皇位之后,被赵普所利用,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变成了金匮之盟的大戏,成为政治的一匹遮羞布。

赵光义的蹊跷登基

如果,仅仅是如果,但历史没有如果。赵匡胤死了,死于976年十月,享年49岁,虽非壮年,亦难说寿终。对于“斧声烛影”我暂且不讨论其真实性,只就事论事来讲,赵匡胤到底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需要传位给赵光义?

金匮之盟的约定到底是啥?现在难以说清,一种是单传约,赵匡胤死后传位于赵光义;另一种是三传约,赵匡胤死后传给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给赵廷美,赵廷美死后在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昭死后再传给……,感觉都乱了套。第一种有始无终,明显有杜撰的痕迹,难道赵匡胤打下江山就为了传给赵光义,明显说不通。对于第二种,根本行不通,春秋时公子光使专诸刺吴王僚,就是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惹的祸。

中国之所以为文明古国,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中嫡长继承制绝对是伟大的发明。从西方的继承制度来看,之所以一直处于分封制度,而我们很早就进入大一统,嫡长继承制居功至伟。在这里我就不论证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查相关资料。嫡长继承制不仅仅是确保继承的顺序而已,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规矩,杜绝很多不必要的非分之想。纵观历史,虽偶有打破这个规矩的,但都是少数,因为道义自在人心,谁打破它谁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明成祖朱棣吃不好睡不香,一直希望找到建文帝就是这个原因,人家是合法的,自己是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慈禧的睡觉可以看出清末的腐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慈禧是晚清时期清朝的最大统治者。我们对她的印象是她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把中国的土地一块块割让给了西方列强。由此可见慈禧的顽固思想。但是小编认为还有一点也可以看出慈禧的冥顽不灵,清廷的腐败,那就是慈禧的睡觉。慈禧住的地方是储秀宫。储秀宫是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在明清时期是妃子住的地方,因为慈禧在

  • 盘点:六位最会杀人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统治中央集权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在这无上权利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鲜血和冤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史上杀孽最重的几位皇帝。TOP6 冷酷杀神朱棣杀人数:数十万在靖难之役期间,明成祖朱棣一路打过来,除了阻挡的军队,也有屠杀平民,野史记载还出现了方圆千里被杀光的情况。靖难之役杀军民达数十

  • 细说古代的著名铸剑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武艺高强是必须的一个方面,另外拥有一件称手的兵器也是非常重要的。说起兵器那自然少不了逐渐大师们。传说铸剑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而那时的吴越又以铸剑术名扬天下,不仅出现了许多纵横驰骋的剑客,更涌现出了不少好的铸剑大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细数一下这些古代铸剑大师们吧:第一名:

  • 甲午战后国土被列强割让,却痛击此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甲午海战的惨败不仅导致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更是掀起了欧洲列强瓜分中国土地的狂潮,清政府内忧外患,悲困交加。看到如此轻易就能获得中国沿海的殖民地,欧洲后起国家意大利也蠢蠢欲动,把一艘叫“马可·波罗”号的驱逐舰,开到中国物色港湾。1899年2月,意大利政府向

  • 为何黑河让中国人如此难以逾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狭义的黑龙江仅仅指黑龙江与俄罗斯交界的界河一段,其实这条今天已经变成一条国际河流的长河,其上源分别是蒙古国肯特山北峦下的斡难河,和南峦之下克鲁伦河,以及两河交汇后的中蒙交界的界河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绕过大兴安岭之后,经过漠河向东,这一段的黑龙江也被俄罗斯称之为阿穆尔河。黑龙江的这两个源头,都几乎和

  • 中国历史上统帅最强的五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御驾亲征这种破釜沉舟的视死如归的决心,往往能够大涨三军将士气势。我国历史上曾有多位皇帝有御驾亲征的记录,在这些帝王中,若单轮打仗统帅能力,小编认为下面五人当为此中佼佼者。1、李世民在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居功至伟,宋金刚、刘黑闼、窦建德、王世充等都没能在太宗手下坚持太长时间。当上皇帝之后,虽然很

  • 盘点:历史上出轨的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女子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对自己的贞洁极为看重。有的人甚至看得它比自己的命更为重要。有的为此还立下这节牌坊,但历史真的是什么都有,历史上不乏一些热爱自由,不受拘束的女子,今天盘点一下古代最有名的出轨事件。一、半老徐娘据《南史》记载,她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当萧绎还在当湘东王时,她就

  • 外国人眼中的六位美男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颜值这种多西,古今中外对容貌的贪恋,人人皆是如此,可谓爱美之心人皆有只。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外国人眼中六大美人第六名这张照片是光绪底二十多岁时拍摄的,正是和珍妃相爱的年龄,珍妃眼中的光绪帝就是这样一个面似美玉的俊美少年,看照片就知道了。所以,珍妃在这个年纪遇上光绪帝并爱上他,并不奇怪。从外表上看,他身

  • 通房丫头竟然相当于小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皇孙贵胄富家子弟在为结婚但却处于适婚年龄的年轻男子,家里的长辈为精心安排一些婢女放在这些身边,这些婢女与其余婢子不同,他们往往都是年轻主子的性启蒙者。丫环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婢女,丫环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最常见的仆人。不管是诗赋还是传奇小说都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她们的故事。当然,每一种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形

  • 中国历史上心肠歹毒的女性统治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天下总是当权者的,一朝独揽,皇帝的权力最大,明君还好,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一旦君王残暴无道,那什么恶毒手段都使得出来。如果是一个女人残暴,俗话说“最毒不过妇人心”,手段也同样残忍。来看看中国历史上手段最狠的六位女性统治者。吕后吕后最大的“功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