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古代男人纳妾的原因

揭秘:古代男人纳妾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1 更新时间:2024/1/23 6:59:35

古近代是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纳妾是男权社会中婚姻关系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本来说说古代男子为要纳妾:

一、无子纳妾与多子多福

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子嗣,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无子而纳妾,是天经地义的。倘若正妻无子,丈夫纳妾就有了最充分、堂皇的理由。《明会典·刑部·律例》规定:世子、郡25岁无子可置二妾,30岁无子可置四妾;将军30岁无子可置二妾,35岁无子可置三妾;中尉30岁无子可置一妾,35岁无子可置二妾;庶人40岁以上无子可娶一妾,足见正妻无子是纳妾的最正当理由。

丈夫若是不肯纳妾,会受到家族、社会的谴责,因为他们有断绝祖宗香火之过。同时在多子多福社会观念影响下,即使妻已生有子,也都可以纳上一二个妾,以便多生几个儿子。所以,纳妾原因最见的是为了生子。对于一般家庭,尤其是妻未生育儿子的家庭,纳妾主要是为了续嗣、传宗接代,德的妻子还会主动提出为丈夫买妾,争取为夫家门户留下一脉骨血,这是受人称道的德行。相反一些自己不能生育且阻挠丈夫纳妾的妻子,往往被称为“妒妇”,受到道德的谴责,丈夫有权把她休弃。

除了纳妾生子外,也有年老买妾,以侍候日常生活的。还有一些人,因为家境贫困,无力支付聘妻的费用,便买妾建立家庭。

总的说来,在封建社会,除了极少数人外,不仅是官僚士大夫、大地主、富商大贾,只要稍有社会地位与经济能力的各阶层人士乃至平民百姓,纳上一二妾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也得到极力鼓吹所谓的“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学家的认可,“有妻有妾,方始成个家”。

但是,受普遍存在的享乐思想诱导,与在日渐严重的奢靡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不少人对纳妾已不再仅是为了生子续嗣与多生子多享福,更不仅是为端侍药的日常服侍与家务劳役,而是作为人生声色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作为炫耀社会地位的手段,这在官僚士大夫特别是权贵之家、大商人、大地主之家更为普遍,形成风气。

二、注重声色享受

俗话说:娶妻以德,纳妾以色。人们娶妻,必须讲究门当户对,要求四德皆备,能贤惠治家,把妻子当成是帮助丈夫的主内轴心。纳妾就不同了,虽然也不乏有以协助料理家务为名、有以生子延嗣为名而纳妾者,但更多的人是出于贪恋美色、满足肉欲的目的,“纳妾以色”的话就深刻地道出了其中的核心,“人之买妾,欲其侍奉之乐也”。

一些有钱有势的男主人,往往买妾不止一个、两个,有的拥有五六个、七八个甚至十来个或更多的,而且不管正妻有子无子,本人年岁多高,仍乐此不疲。官僚富户往往广置侍妾,有的取其美貌,有的取其长于歌舞。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这是他们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同时也用以满足其荒淫生活的需要。

姬妾辈由于身份卑微、类同财产,故常有被转让、买卖或为强权者所夺者。历朝历代,主人将姬妾辈赠送友人、赐给僚属之事史不绝书。才色出众的姬妾也常成为权势者觊觎、争夺的对象,“爱妾换马”则是世人反复吟咏的豪侠、风流题材。

三、财富地位象征

在我国传统社会里,多妾属于上层圈子的行为,它代表着身份、权势和财富。根据宗法制中的嫡庶原则,妻室中必须分嫡庶。嫡为妻,只有一个,也叫正室;庶为妾,可以有多个,在居室安排中,按照礼法,必缀安顿于偏房,故妾又称偏房、侧室和小妻。一般说来,谁身份高、权势大,谁拥有妾媵的数量也就多。

尽管按照规定,庶人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可置妾,从实际情况来看,男子娶妾特别是权贵和官宦娶妾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四十无子娶妾是空话,没有严格执行。在一般有钱人家,特别是商人中,早就突破了这样的定例,不管是绅是民,有职无职,只要能力允许,丈夫在娶妻以外,都可不设限地纳妾。

隋唐时代男子蓄养姬妾之风最为盛行,贵族豪门蓄养姬妾之辈有达数百至千人之多者。元代上层官僚和官宦家庭,一般都有妾和婢女,就是普通地主家庭,男性纳妾和使用婢女,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甚至一些贫困家庭也有买妾、婢之事。由于纳妾无限制,在清代,不但大官小官、地主商人也普遍买妾,甚至出现佃户纳妾的现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十大自毁长城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列出了十位万里长城,有的死后没多久国家就亡了,有的虽没有导致国家的迅速灭亡,但在军事、对外关系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一、赵武安君李牧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赵国继廉颇、赵奢之后最后一位良将。其早年在北方防御匈奴,使匈奴十余年不敢侵犯赵国。也正因为他的指挥有方,才能成就蔺相

  • 西辽国“武则天”——普速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说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是谁大家必然想到的是武则天,然而这位边疆女皇的政治风采也不输武则天。绍兴十三年(1163年)的一天,西辽宫廷内外忽然全部戒严,昔日的锦衣华服转眼都变成了白衣葛素。臣民们意识到,皇帝辽仁宗驾崩了。文武百官闻召而来,悄然立于恢宏的大殿之下,惶惶不安地等待新皇帝的驾临。谁也不敢多言,

  • 中国历史上最刁蛮的公主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刁蛮的公主,非东汉顺帝朝的阴城公主莫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公主的故事。似乎,东汉朝的公主都遗传有刁蛮的秉性。比如说,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就是一个刁蛮任性的“大姐大”。湖阳公主恃贵而骄,横行不法,指使家中恶奴杀人,无视朝廷法令,将之藏匿在

  • 皇帝死了 皇帝的妃子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权帝统的社会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皇上身边的女人只不过是皇帝身边的附属罢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皇帝死后,那些后妃都有哪些下场吧。我们都知道皇帝一般都有很多妃子,按照《礼记》上的记载:“天子有一后,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皇帝在位的时候,妃子们

  • 揭秘:"花石纲"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小说《水浒传》中出现过一个词叫“花石纲”,那这“花石纲”究竟是什么呢?它和“花岗石”有什么关系?提到“花石纲”,那就要提到倒霉的杨志。杨志年少曾中武举,后来被提拔为殿帅府制使,也就是书中好汉们所称呼的&

  • 古代四大美男子 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古代美女特别多,有四大美女,根据中国人的尿性肯定就会有四大美男。那美丑这个事大家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本人就以大家比较认同的一种看法: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古红颜多薄命,其实这些美男子的寿命不算很长,算下来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过四十七岁,那现在就给您盘点一下他们都死怎么死的,他

  • 守宫砂在古代的真正用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曾有这样一个桥段:自幼在古墓中长大的小龙女臂上有个象征童贞的朱砂标记,即守宫砂。小龙女意外失去童贞后,朱砂印记也随即消失。这种通过守宫砂来验证处女的方式在宋朝时起就广泛传播。据东晋张华《博物志》记载:“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

  • 揭秘古代后宫的选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封建时代,帝王的后宫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这些服侍帝王的众多妃子都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呢?周朝的天子有6宫娘娘、3位夫人、9位嫔妃、27位侍妇、81位妻子,加起来共有126个老婆,这是最早的可查的古代帝王后妃制度。而先秦帝王的嫔妃,有不同的来源,有的是诸侯或大臣将自己的亲身女儿献给帝王;有的是帝王

  • 探秘:历史上改变成千上万人命运的姐弟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王古时是权力的核心。一旦帝王出现偏差整个帝国都会跟着遭央。下面,我们就来看一起因皇帝搞姐弟恋而牵连成千上万人命运的事。姐弟恋的故事自古有之,千年来一直上演不衰。历史上几对重量级的姐弟恋,则不仅情深意重超越世俗伦理,更深刻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走向。最著名的姐弟恋当属明朝宪宗朱

  • 揭秘梁帝废黜太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靖王受封五珠亲王的那一刻起,新的制衡局面已经开始部下。太子势弱,誉王独大。粱帝在太子的蛰伏缓冲期扶植起靖王,也不过是想要堤防誉王进一步攻击太子。一是连静妃也看出粱帝对越贵妃有复宠之心,二来粱帝选择去太子宫中,想必除了赏花,也是想看看是否能够给予一些奖赏,让现在事事不如意的他好东山再起。回想之前去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