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炮烙之刑是什么意思炮烙之刑怎么发明的有多残酷

炮烙之刑是什么意思炮烙之刑怎么发明的有多残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73 更新时间:2024/1/19 15:57:40

商朝的炮烙之刑是什么意思?炮烙之刑是什么发明的有多残酷?本文来说说炮烙之刑。

炮烙之刑简介

炮烙亦称炮格。中国古代酷刑。殷纣王所创。《史记·殷本纪》曰:“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列女传》释日:“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即堆炭架烧铜柱,令人行走其上,以致落火被焚身亡。

炮烙之刑是什么意思

一、相传是殷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荀子·议兵》:“ 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裴駰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隋书·刑法志》:“若纣能遵成汤 ,不造炮烙,设刑兼礼,守位依仁,则西伯敛辔,化为田叟。”

二、指用烧红的铁烙人的刑罚。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商》:“盗破扉,执大商及妇,炮烙之。”鲁迅《彷徨·祝福》:“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三、用以比喻难以忍受的痛苦。 宋苏辙《历代论·孙仲谋》:“吴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

四、古代烤肉用的铜格。《韩非子·喻老》:“ 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俞樾《诸子平议·韩非子》:“盖为铜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殷纣王所造刑具。铜柱上涂油脂,下烧炭火,令人行柱上,堕炭火而死。后亦泛指酷刑。 清王韬《瓮牖馀谈·张继庚小传》:“于是贼悮杀其党百数十人, 炳垣卒以炮烙死。”

本作炮烙,是一种烧烫的酷刑。用炭火烧热铜柱(格),令人爬行柱上,即坠炭上烧死。后来泛指用烧红的铁烧烫犯人的酷刑来源。纣王在位时,为了镇压反抗者所设置的一种残酷的刑罚名称。《史记·殷本纪》:“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在铜柱上涂抹膏油,下面燃烧炭火,教犯人赤足在铜柱上走过,那是一定要滑下去的,滑下去便恰恰跌到火炭上烧死。

关于炮烙之刑的历史典故

关于炮烙之刑,古史传说和史籍上都说是殷纣王所为,也就是说,是发生在纪元前十一世纪的商朝末年的事。《荀子·议兵》记云:“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韩非子·喻老》记云:“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都说炮烙之刑是殷纣王干的事,而并非是发生在纪元前十八世纪的夏朝的事。其中《韩非子》所说的“设炮烙”之“设”字,更有点明炮烙之刑乃殷纣王所发明之意。

炮烙之刑起源于纣王时期,由妲己发明。电视版的《封神榜》里炮烙之刑为绑在烧红的柱子上忍受烫火的煎熬,实则不然。故事要从一场阵雨后说起。纣王和妲己在森林里郊游,恰逢阵雨过后,有一棵树被雷劈倒且燃着火焰,但奇怪的是,却有很多蚂蚁从树的一头通往另一头,受不了烫的蚂蚁便从树上掉了下去跌进火里,纣王只觉得蚂蚁笨,没什么好看的,但妲己却从这一现象里想出了惨绝人寰的炮烙之刑。

司马迁写《史记》时,采择上古传说、鉴别史料,是非常慎重、谨严的。在《夏本纪》中,关于夏的恶行,他只写了“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不堪”一句,没有说夏桀发明或使用炮烙之刑。但在《殷本纪》中,他则明确写上了:“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炮格即炮烙。

清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他的名著《历代刑法考》中,详考了历代的刑法状况。考证的结果是什么呢?在夏朝一节,他列了四个条目,曰“五刑”、“肉刑”、“赎刑”、“孥戮”,每一条目的内容里,都没有炮烙之刑。但在商朝一节,他明确地列出了“炮烙”这一条目,条目下所引的证据,就是《史记·殷本纪》所载的“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在近人所写的历史演义中,也都是说炮烙之刑是殷纣王发明的,没有见到说是夏桀发明的。比如陈穉常先生写的《中国上古史演义》详细地描写了殷纣王和他的宠妃妲己发明炮烙之刑的经过,而根本没有提夏桀与炮烙之刑有什么关系。

这虽是一部演义小说,有许多细节是推想出来的,但故事的基干却是真实的。本书是在中国上古广泛的神话、传说、地质、生物、考古、金石、甲骨、古典书籍及近人著作多方面的史料中,选择比较可信的,用通俗、轻松、带有故事性的描写,编成章回小说。

炮烙之刑的发明者是谁

是帝辛。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但他刚愎自用,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之长期征讨东夷,造成国内兵力空虚。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便躲进鹿台(今河南鹤壁)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一位典型的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但后世对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武王姬发简介武王伐纣的故事姬发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武王姬发是怎么建立周朝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周武王陵墓在哪里?一起来看看吧!周武王姬发简介: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5年。其正妻为邑姜。约前1050年文王崩逝,

  • 商朝皇帝廪辛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有哪些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皇帝廪辛统治时期有哪些政绩?廪辛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起了解一下吧!商朝皇帝廪辛简介:廪辛,《竹书纪年》作冯辛,姓子名先,是中国商朝第26任国王,前任国王祖甲之子。廪辛以殷为首都,在位6年,他死后由弟庚丁继位。廪辛生平经历介绍:有哪些政绩?政治统治廪辛时期,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於

  • 周成王姬诵简介生平经历成康之治介绍周成王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成王姬诵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姬诵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周成王的陵墓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周成王姬诵简介: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姬姓,名诵,周武王姬发之子,母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在位37年。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

  • 商朝皇帝武丁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武丁是怎么死的武丁陵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皇帝武丁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什么时候死的?陵墓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吧!商朝皇帝武丁简介: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

  • 周康王姬钊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姬钊怎么死的历史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康王姬钊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人物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周朝的这位皇帝姬钊吧!周康王姬钊简介:周康王姬钊,姬姓,名钊,周武王姬发之孙,周成王姬诵之子,西周第三位君主。据《夏商周年表》,其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但存在广泛争议。周成王临终前,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

  • 周昭王姬瑕简介生平经历昭王伐楚介绍周昭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昭王姬瑕伐楚之战是怎么回事?昭王南巡的历史经过是怎样的?姬瑕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周昭王姬瑕的历史资料介绍吧!周昭王姬瑕简介:周昭王姬瑕(?-公元前977年),姬姓,名瑕,出土青铜器铭文作卲王,周康王姬钊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995年-公元前977年。周昭

  • 说说上古时代姓氏,屈原也叫芈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百家姓》大家都知道,是一片关于中国姓氏的文章。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姓氏和《百家姓》差不多“上古八大姓。”那是中国的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妫、姞(一说:姬、姜、姚、嬴、姒、妘、妫、妊)

  • 原始石器时代的杀敌利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25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所有的工具都是铜器铁器磨出来的,包括后面部落之间相互争斗的兵器。箭是弓弩射杀敌人主要借助的利刃。古人称箭为“矢”,箭头叫“镞”。起源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用石片、骨 或贝壳打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于矢杆一端,即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

  • 四方诸侯为何不愿朝见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王室的衰败固然是根本原因,但这个人百分百灵验的乌鸦嘴也是原因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周王室的这段历史。他是周王室中有名的预言家,但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因此得了个“乌鸦嘴”的绰号。他的出现,对败落的王室来说按说是福音:诸侯害怕被预言,对王室更加敬畏了。可周王却渐渐对他

  • 上古历史战争:炎黄大战蚩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传说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也称涿鹿之战。如今,每当到了黄帝的忌日,很多地方的人都会来到黄帝陵祭祀,不过,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蚩尤在死后,也有一座坟墓,位于今天山东省内的阳谷县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