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武帝萧衍竟然饿死了究竟怎么回事

梁武帝萧衍竟然饿死了究竟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4/2/14 16:27:44

中国历史经过了三国时期的混战之后,到了南北朝时期又天下大乱,此时,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东汉时传入中国后,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平民百姓将它当作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托词,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盛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大增加。

在这其中,梁朝的萧衍皇帝堪称推崇佛教的典型,他不仅倾巨资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经常请大批和尚到宫中讲解佛法,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连朝事也不再过问,甚至亲自出家做和尚,潜心研究佛法,成为历代皇帝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皇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梁武帝作为南朝梁国的开国皇帝,在位初期,施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使得国家有了稳定富足的局面。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而不能自拔。梁武帝称帝不久,便于公元504年下了一道诏书,郑重其事地宣布:朕从今而后,不再事奉道教,而皈依佛教。

下过诏书后,梁武帝亲自率领僧俗人士两万人,在重云殿里手抄这道诏书,以示决心。15年后,在等觉殿屈尊受菩萨戒,从此,他就被称为“菩萨皇帝”。他不仅自己受戒,还号召王侯子弟、嫔妃姬妾、黎民百姓,都去受戒,当时响应的各界人士达4.8万人之多,可谓上行下效!

梁武帝还集众讲经:梁武帝皈依佛门后,非常热衷于佛事活动,多次举办大规模的法会,允许佛门弟子自由参加,互相交流、切磋。在举办法会时,时常进行大赦,以示慈悲为怀。除举办法会外,梁武帝一有空闲,就亲自为众僧尼讲解经义,规模一般都在万余人以上。公元533年二月的一次讲经活动,为一个经题,他就整整讲了7天,而包括皇太子、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节在内的各界听众竟达数十万人,真是盛况空前!

不仅如此,梁武帝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公元527年,萧衍舍身进入同泰寺,当了三天和尚,回宫后,下令大赦天下,并改元大通。公元529年,萧衍第二次进入同泰寺,这一次他脱下御衣衮服,在寺中沐浴洗去凡尘后穿上法衣袈裟,长住于寺中,自号三宝奴,并亲自主持法会,向五万善男信女讲解《涅经》。

朝中大臣非常惶恐,最终四处凑集了一亿万钱(古代一亿是十万,一亿万相当于现在的十亿)才将“皇帝菩萨”赎回,但梁武帝执意出家,不肯回宫,群臣无奈,便一起跪于同泰寺外反复磕头,叩请皇帝还宫理政,在寺中和尚的劝请下,他才极不情愿地回到朝廷。萧衍迷恋佛教,就这样反复四次舍身寺院,追随佛法。

然而,梁武帝对佛法的虔诚并没有换来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幸福。侯景之乱在梁武帝萧衍沉溺于佛教之时爆发了。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后投靠西魏。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举兵反叛。梁武帝完全没有防范,他命萧正德保卫京师,而萧正德却派船接侯景叛军过江,迎进建康,包围“台城”(即宫城)。

侯景过江时兵不过8000,马不过数百,而当时台城中尚有男女10余万,甲士2万多,四方援军相继奔赴建康者30余万。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宗室诸王屯兵不前,只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位。太清三年(549年)三月,侯景攻陷台城。城破之时,城中只剩下二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汁漂流,惨不忍睹。

侯景又东掠三吴,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侯景传》)。侯景得势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与人接触,开始的时候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送了,这时萧衍已经86岁,被困时仍然念经诵佛、斋戒不衰,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营养,便被活活饿死了,下场可谓凄惨。

也有人认为梁武帝并非饿死而是忧愤而死。据《资治通鉴》记载,侯景攻破南京后,进宫面见梁武帝萧衍,“入城见武帝于太极殿,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上殿拜谒。”萧衍神色自若,对侯景说:“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让人带他到三公的座上,侯景非常惶恐,便对左右说:“吾踞鞍临敌,矢石交下,未曾怖畏,今见萧公,使人畏惧不已!”也就是说侯景攻破皇宫见到梁武帝时非常恐惧,被梁武帝的从容自若镇住,于是便把他软禁在台城,不敢再去见他。

后来侯景派王纶给萧衍送了几百颗鸡蛋让他吃,因此梁武帝不可能是饿死的。关于梁武帝之死,《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说梁武帝生病久了觉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于是大喊“嗬嗬”数声而死。根据这段记载,萧衍是“疾久口苦”,也就是得了重病,嘴巴苦,说明梁武帝并非空腹,而他想吃蜂蜜说明他并非肚子饿。其实当时梁武帝已经86岁,眼见国破家亡,恶人横行,禁不住忧愤成疾,而自身又被软禁,无人搭理照料,因此病情日益恶化,最终死去,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管梁武帝因何而死,他自身都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他之所以死乃是由于侯景之乱,而侯景之乱则是由于他过于崇信佛教,以致朝政废弛,国库亏空,老百姓民不聊生而引起。梁武帝在位48年,葬于修陵,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武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毛皇后是谁?毛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皇后那是女人中最尊贵的了,那是皇家的体面和尊严。应该是享尽荣华富贵,衣食无忧。但下面这位皇后,要亲自上阵杀敌,而且被俘虏后,在军营还受尽百般凌辱,最后受裸刑而死,十分凄惨!“将门虎女”这位皇后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皇帝符登的皇后毛皇后。这位符登就是大名鼎鼎的淝水之

  • 拓跋焘为什么重道轻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444年(北魏太平真君五年)正月,人们还沉浸于欢度佳节之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突然下了一道禁佛的诏书,大意是:“愚民没有知识,为妖邪诱惑,私养师巫,挟藏谶〔chén〕记、阴阳、图纬、方伎之书。还有一些沙门假借西域虚诞的说教,妄生妖孽之事。这些都不是统一政化、布淳德于天下的。自即日起,王、公以下及庶人有

  • 北齐胡太后:甘做妓女的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皇后、皇太后很多,但像南北朝时期北齐胡太后这样荒淫无度、寡廉少耻、竟然以做妓女为乐的皇太后实属罕见。胡太后是北齐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因原)人,她的名字是什么,史书中没有记载,只知道她出生于名门望族,父姓胡名延,属安定胡氏,是当地名门。母亲是范阳卢道约的女儿,范阳卢氏,同样是当时声名

  • 韩子高:历史上第一位帅哥男皇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昔闻周史,今歌白童。玉尘手别,羊车市若空。谁愁两雄并,貂应让侬。”这是当年陈文帝特为韩子高所作的。韩子高就是陈文帝的男皇后。韩子高的确很帅!冯梦龙在他的《情史》里写韩子高,还动用了《诗经》里的典故,说他“容貌艳丽、纤妍洁白、螓首膏发、自然蛾眉,见者靡不啧啧”。这位帅哥是如何做了皇后的?韩子高本名蛮

  • 揭露历史上山阴公主的真实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楚玉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公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人,有“皇族第一美女”之称,初封山阴公主,待其弟刘子业(前废帝)即位后封会稽长公主。作为南宋朝孝武帝刘峻的第一个孩子,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这也为山阴公主日后的放荡行径埋下了隐患。山阴公主嫁给何戢后,不满足

  • 盖吴起义历史简介盖吴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445年(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在长安以北的地方,十多万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北魏的统治,直到拓跋焘御驾亲征,才被血腥镇压下去。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卢水胡人盖吴,年仅二十九岁。卢水胡是居住在卢水、湟水一带(今青海西宁西)的一支少数民族。东汉及三国时期,卢水胡分布极为广泛。东晋末年和北魏初年,在凉州的北凉就是卢水

  • 冯媛皇后不会说汉语 结果被废还被皇帝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魏孝文帝一生共有两位皇后,都姓冯。第一位皇后叫冯媛,本来可以皇后的位置就是她的,可惜她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不说普通话,也就是汉语。事情是这样的,公元490年,孝文帝23岁,他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语正中原,四是“不杀太子母”。改革遭到了大多数朝臣贵族的反对。孝文帝

  • 刘裕是怎么从弃婴做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363年(东晋兴宁元年)的一天,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荒凉的郊外,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在嘶哑地啼哭着。好心肠的姨妈焦急地四处寻觅,闻声找到了他,又怜又喜地抱回家中喂养——他就是五十七年后成为南北朝宋国开国皇帝的刘裕。刘裕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祖上迁居京口,曾祖、祖父、父亲和一些亲属当过侍御史、尚书郎、太

  •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是什么国家:一年换6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最混乱的时候并不是汉末三国也不是清末民国而是晋末十六国时期,其实说是十六国但是远远不止这些数字。各地形成一定规模的政权恐怕就达到了25个以上。这段时间在中国历史上又被称之为五胡乱华,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国家就是十六国时期五胡之一的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国家——西燕。西燕和南燕、北燕、前燕、后燕一样

  • 范晔是谁范晔生平历史上范晔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彭城王刘义康总揽朝政的时节,王太妃死了,百官纷纷前去吊唁。沉痛哀切的挽歌昼夜不歇,令人柔肠寸断、难以入睡。这时却有几个在朝内值夜的官员,打开窗户,一面酣饮,一面饶有兴味地欣赏挽歌的旋律,其中为主的就是尚书吏部郎范晔。范晔(398-445),字蔚宗,他为人素来跌宕放纵、不拘常礼。彭城王听说他们以悲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