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皇帝女儿的丈夫被称之为驸马,那关于驸马这一词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从古装剧中,我们能知道不少古代的常识,比如皇帝的女婿叫“驸马”。皇帝的女婿有很多称呼,比如帝婿、国婿等,这些称呼我们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可是“驸马”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一】来源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驸马的全称是“驸马都尉”,而且是一个在秦始皇时期出现的官职的名字,并不是用来称呼皇帝的女婿的。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那是何等的丰功伟业啊!他自己感觉也是很风光,摆足了“天下第一人”的架子,每次出游都是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而且打下了这么大的国土,自然要经常看看,看看自己的大好河山,所以他又经常出巡,正是在在一次出巡的过程最原始的“驸马”的名字产生了。
据记载,当时张良出重金雇佣了一个壮士,让他用大铁锤把秦始皇砸死,但不知道是这个壮士眼力不好还是胆子小,砸歪了,锤子落到了旁边副车的身上。这里就得说说副车是什么了。
副车,其实简单理解就是跟随皇帝左右的车骑,这可不是一辆两辆就够的,根据司马迁书中所记,副车有三十六乘,绝对的大数目,所以副车就需要一个人来管,这个人的官职,叫做“副马都尉”,可是“副马”听起来不好,于是人们就给改成了“驸马都尉”,后来甚至连最后两个字也省去了,直接叫了“驸马”,驸马一词由此而来。
到了汉朝,这一官职被正式设立,不管军队,不论朝政,所以这不算什么位高权重的官职,但是因为在皇帝身边随侍左右,所以也比较风光。这个时候的“驸马”主要是由一些官家子弟担任,比如宗室、公侯之子,但是没有公主的丈夫,所以在这个时候“驸马”的含义还没有变化。